古典詩詞是我國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從楚詞漢賦到唐詩宋詞,詩風(fēng)詞韻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
這些古詩詞,有的描繪了祖國的壯麗河山,充滿了作者對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之情;有的真實地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疾苦,顯示了作者關(guān)心民眾生活、同情人民疾苦的高尚情懷;有的反映了民族興衰榮辱的歷史,激發(fā)了人們的憂國憂民之情……一首詩詞就是一片陽光,一首詩詞就是一場甘霖,一首詩詞就是一顆美的種子,一首詩詞就能讓我們感受到多種美好而高尚的情感。下面從幾個方面談?wù)劤踔泄旁娫~中的美育。
一、古詩詞中深刻的主題思想 主題是指通過作品所描寫的生活體現(xiàn)出來的一種主要的思想。這種思想既包括題材本身所具有的意義,又包括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和見解。
不管學(xué)習(xí)哪首古詩詞,都要讓學(xué)生從中明確該詩詞的主題思想,從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識。例如李白的詩歌《行路難》,作品通過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的敘寫,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xiàn)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nèi)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二、古詩詞中優(yōu)美的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現(xiàn)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tǒng)及其所誘發(fā)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它的特點是情景交融,如詩如畫,虛實結(jié)合,意蘊豐富,啟迪讀者不盡聯(lián)想和想象。
古詩詞常常借助景物的描寫,來反映優(yōu)美的的意境。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鳖h聯(lián)寫詩人進村時所見的自然風(fēng)景,看似信手拈來農(nóng)村常見的風(fēng)景,實則不僅準(zhǔn)確生動地描繪了村邊棵棵濃密的綠樹,村外坡坡橫斜的青山,為我們呈現(xiàn)出一幅清新鮮明的山村風(fēng)景畫;而且一個“合”字,一個“斜”字,更將綠樹環(huán)抱山村,青山橫斜村外的神態(tài)點化出來,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諧,依依相合,洋溢著濃厚的情韻;頸聯(lián)寫故友農(nóng)家的小環(huán)境:室外是打谷的曬場和菜園,室內(nèi)是農(nóng)家的酒菜和農(nóng)事的談吐,一股濃洌的田家風(fēng)味和盤托出。
詩人面對窗外典型的農(nóng)家風(fēng)光,屋內(nèi)豐盛的農(nóng)家飯菜,內(nèi)心怡然歡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頻頻舉杯對飲,聲聲暢談桑麻,心境是何等暢快溫暖。詩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籟之中。
三、古詩詞中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 初中語文所選古詩詞都是生動優(yōu)美的文學(xué)作品。文學(xué)作品靠形象說話,靠形象體現(xiàn)主題,靠形象顯示美學(xué)作用。
作品中任何一個美好的形象都給人以美的教育和感染。例如北朝民歌《木蘭詩》,通過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能體現(xiàn)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形象。
木蘭除了具有中國勞動婦女勤勞、善良、淳樸的美德外,還具有中華民族獨特的勇敢、機智、剛毅的氣質(zhì)。在詩中,木蘭愛國家、愛親人、愛家鄉(xiāng)、愛和平、崇尚正義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純潔的品性、水晶般的心靈等英雄形象躍然紙上,宛如一幅壯美的人物畫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使木蘭形象更加完善。
作品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傳統(tǒng)精神,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典范。 四、古詩詞中的語言美 詩與散文不同,語言凝練、含蓄是詩歌語言的特色。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寫京城氣勢雄偉,點明繁華的送別之地。“風(fēng)煙望五津”寫遙遠縹緲的五個渡口,點明荒涼的宦游之地。
此情此景,友人別離,遠望五津的時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溝通在一起?!芭c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這兩句把朋友間共鳴的感情寫出來了。
兩人都是離鄉(xiāng)遠游以求仕宦的人,這是別中之別,所表達的感情真摯誠懇,關(guān)心的話語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非常動人。忽然作者筆鋒一轉(zhuǎn),寬慰遠行的友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語言形象而凝練,飽含深情而富于哲理,一洗以往送別詩中黯然銷魂的感傷情調(diào),而代之以樂觀豁達的感情,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成為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句,深切地感動了每一顆年輕而善感的心,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心靈感應(yīng)。這就是語言藝術(shù)的魅力。
五、古詩詞中的畫面美 我國很多古詩詞可以說是“詩中有畫”,一首詩就是一幅色彩鮮明、動靜相宜的圖畫。我們只有展開豐富的想象才能感受其美,獲得美的熏陶,美的享受。
如杜牧的《泊秦淮》,第一句“煙籠寒水月籠沙”就不同凡響,煙、水、月、沙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繪成了一幅柔和幽靜極其淡雅的水邊月夜圖,用筆輕淡,迷蒙冷寂的氣氛又是多么地濃啊。第二句“夜泊秦淮近灑家”就好像給這幅畫題的字一般。
那座中欣賞“亡國之音”的是封建貴族、官僚、豪紳。國事衰退,這些統(tǒng)治者還沉溺于燈紅灑綠之中,尋歡作樂,縱情聲色,在這樣一幅令人揪心的畫面中,我們體會到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懷和憂憤。
知道幾句,不知道算不算
徐悲鴻先生談素描:寧方勿圓,寧拙勿巧,寧臟勿凈。
潘天壽老先生談當(dāng)代國畫人物:要把臉洗洗干凈。
倫勃朗:也許三百年后我的作品會被人認可的。
梵高: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潰了;不過這都沒關(guān)系……
丟勒:藝術(shù)深藏在自然中。
門采兒:要我秘訣,那就是多看多畫。
列賓說:靈感是對艱苦勞動的獎賞。
其實有句話不僅僅是用于中國教育,而且適合于美術(shù)教育,就是愛迪生的“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但往往這百分之一卻至關(guān)重要”。
教育界的前輩們就喜歡前半句,不喜歡后半句……
1、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yǎng)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xí)慣,而使人我之見。 —— 蔡元培
2、美育者,應(yīng)用美學(xué)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yǎng)感情為目的者也。 —— 蔡元培
3、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 —— 蔡元培
4、美是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東西,猶如生活之需要陽光。美育是培養(yǎng)健全的人不可缺少的教育,猶如維生素之于生命。 —— 佚名
5、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yǎng)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xí)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已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 —— 蔡元培
6、美育是學(xué)生全面發(fā)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質(zhì)在于理解自然和社會的美,理解人與人的相互關(guān)系的美,在于以藝術(shù)眼光來認識周圍現(xiàn)實,也在于培養(yǎng)藝術(shù)上的美的創(chuàng)造力。 —— 凱洛夫
7、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發(fā)達,以達成完美之域;一面又為德育與智育之手段。 —— 王國維
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務(wù)是教會孩子能從周圍世界(大自然、藝術(shù)、人們的關(guān)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摯,并以此為基礎(chǔ)確立自身的美——蘇霍姆林斯基
美的情感,或?qū)⑾笕藗兯f的審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這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根本差別之一——贊科夫
美教給人識別惡,并與之進行斗爭。我想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鏡子,你在這面鏡子里可以照見你自己,從而對自己采取這樣或那樣的態(tài)度——蘇霍姆林斯基
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誠摯態(tài)度的具體體現(xiàn)……在我的想象中,在美的面前微笑,嘆賞和驚異,猶如一條應(yīng)當(dāng)通往兒童心靈的小徑——蘇霍姆林斯基
人生目的不是單調(diào)的,美也不是單調(diào)的,為愛美而美,也可以說為的是人生目的。因為愛美本來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訴人生苦痛,寫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說是美——梁啟超
從人生目的上看:真、善、美的自身,都是同等的社會文化而為我們心身所要求的;所以“美”自有它獨立存在的價值,決不是為了別種方便才有價值。它的價值,就在使我們能脫離現(xiàn)實社會的束縛,另在一個理想的境地得著喜悅,以擴大人生的活動——楊賢江
美育者,應(yīng)用美學(xué)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yǎng)感情為目的者也?!烙撸c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yǎng)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xí)損,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蓋以美為普遍性,決無人我差別之見能參入其中?!酪云胀ㄐ灾剩粡?fù)有人我之關(guān)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關(guān)系——蔡元培
美術(shù)可以表見文化。美術(shù)可以輔翼道德。美術(shù)可以救援經(jīng)濟——魯迅
美的必要性是原始的、實踐的。有道德的個人,為了服從這種必要性,控制他的欲望——赫爾巴特
美者,循超逸之快感,為普遍之?dāng)喽?,無鵠的而有則,無概念而必然者也——蔡元培
1、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yǎng)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xí)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已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
——蔡元培2、美育者,應(yīng)用美學(xué)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yǎng)感情為目的者也?!淘?、美育是學(xué)生全面發(fā)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質(zhì)在于理解自然和社會的美,理解人與人的相互關(guān)系的美,在于以藝術(shù)眼光來認識周圍現(xiàn)實,也在于培養(yǎng)藝術(shù)上的美的創(chuàng)造力。
——凱洛夫4、所謂健全的人格,內(nèi)分四育,即:體育,智育,(三)德育,美育。…學(xué)校教育注重學(xué)生健全的人格,故處處要使學(xué)生自動。
——蔡元培5、審美發(fā)展和道德發(fā)展是密切聯(lián)系的。對于美的欣賞可以使人變得高尚起來。
美能喚起人的善良感情,如同情心、忠誠、愛、溫柔等。感情會在人的行為中成為一種積極作用的力量。
——贊科夫6、美的情感,或?qū)⑾笕藗兯f的審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這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根本差別之一。——贊科夫7、美教給人識別惡,并與之進行斗爭。
我想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鏡子,你在這面鏡子里可以照見你自己,從而對自己采取這樣或那樣的態(tài)度。
——蘇霍姆林斯基8、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誠摯態(tài)度的具體體現(xiàn)……在我的想象中,在美的面前微笑,嘆賞和驚異,猶如一條應(yīng)當(dāng)通往兒童心靈的小徑。
——蘇霍姆林斯基9、人生目的不是單調(diào)的,美也不是單調(diào)的,為愛美而美,也可以說為的是人生目的。因為愛美本來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
訴人生苦痛,寫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說是美?!簡⒊?0、從人生目的上看:真、善、美的自身,都是同等的社會文化而為我們心身所要求的;所以“美”自有它獨立存在的價值,決不是為了別種方便才有價值。
它的價值,就在使我們能脫離現(xiàn)實社會的束縛,另在一個理想的境地得著喜悅,以擴大人生的活動。——楊賢江11、美術(shù)可以表見文化。
美術(shù)可以輔翼道德。美術(shù)可以救援經(jīng)濟。
——魯迅12、美的必要性是原始的、實踐的。有道德的個人,為了服從這種必要性,控制他的欲望。
——赫爾巴特13、美者,循超逸之快感,為普遍之?dāng)喽?,無鵠的而有則,無概念而必然者也?!淘?4、富有生機就是美。
——威·布來克15、端莊即至美,嚴肅乃極樂。——威·沃森。
1、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名人名言》梁元帝 哈爾濱出版社2003年出版
2、言語是心靈的圖畫。---《人生格言》 雷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3、說話周到比雄辯好,措詞適當(dāng)比恭維好。---《人生格言》 培根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4、人有兩耳雙目,只有一舌,因此應(yīng)多聽多看少說。---《人生格言》 蘇格拉底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5、真懂的人不需大聲叫。---《人生格言》 達.芬奇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6、凡你不愿寫下來并且簽字負責(zé)的事,就不要說。---《人生格言》 E.W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 唐群英
7、情感本身蘊含著巨大的能量,這可以幫助解決情感表達的問題。----《情感教育心理學(xué)》 盧家楣
8、把自己體驗到的感情傳達給別人,而使別人為這感情所感染,也體驗到這些感情。------托爾斯泰
9、有一點要注意:不可讓孩子說懦夫們常用的詞匯,如“我不敢”。常說這句孩子決不會成為有出息的人。為此,父母給孩子講述偉大人物的故事。--蒙臺梭利
10、當(dāng)父母學(xué)會如何用語言向孩子表達對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理解與接受時,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項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產(chǎn)生令人驚訝的效果。--《哈佛才子》
11、管教孩子是必可少的,但管教只是手段,不是最終目的。---“費氏教育法”的創(chuàng)立者,美國學(xué)者費特弗森
--------------------------- 王志友
民無信不立 不學(xué)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
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欲速,無見小利。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賢人。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是可忍,孰不可忍?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
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于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 其使民也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
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
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放于利而行,多怨。
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劉夢得在《竹枝詞》中寫道“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xiāng)情?!?/p>
《梁書》卷七中《八關(guān)齋夜賦四城門第一賦韻》說道,“已同白駒去,復(fù)類紅花熱”;庾信在《奉和趙王〈隱士〉》中說,“野鳥繁弦囀,山花焰火然”。 林東美詩《西湖亭》如此形容,“避人幽鳥聲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燃”。
根據(jù)“紅”色這一特點,杜牧在《山行》中曾詩曰,“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币粋€“紅”字,意境俱出。
王維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細玩詩味,雖不靜穆清淡,但落日余輝,洋溢著詩人胸臆的豪氣。 用“紅”字最好的,莫過于劉夢得的《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花因“紅”而“易衰”;情過激而易冷。只用一“紅”字,便將心理狀態(tài)揭示入微,不能不說是色彩用到了家。
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杜甫的名詩《絕句四首》之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在他的筆下,各詩句色彩繽紛,然而又各自獨立,如何成畫,就看我們怎么想象?!洞阂瓜灿辍贰啊皬皆凭愫?,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焙邝铟畹脑旗F,橙黃色的漁火,再涂上一層想象中的“紅”色,這樣的景象,你能領(lǐng)會嗎? 此外還有:陽春白日風(fēng)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f應(yīng)物《游開元精舍》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高駢《山亭夏日》 晴日暖風(fēng)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醢彩冻跸募词隆?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
——趙師秀《有約》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懹巍冻跸慕^句》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 ?!艑徰浴逗蜁x陵陸丞早春游望》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畎住豆棚L(fēng)》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獎Y虛《闕題》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杜甫《春運》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獥罹拊础冻菛|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
——張籍《春別曲》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n愈《春雪》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韓愈《晚春》 狂風(fēng)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拍痢稅澰姟?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
——王涯《春游曲》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東風(fēng)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
——丘為《題農(nóng)父廬舍》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獎⒎狡健兑乖隆?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杜牧《江南春絕句》 風(fēng)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R僎《歲晚還交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fā)江邊二月晴 。
——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fēng) 。
——范云《別詩》 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 ?!蹙S《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
——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醪g《長信秋詞五首》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
——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鸥Α锻砬镩L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吟》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畎住锻麖]山瀑布》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杜甫《秋野五首》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踔疁o《登鶴鵲樓》 長風(fēng)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 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fēng)萬里動,日暮黃云高?!瘏ⅰ鹅柋鼻锱d寄崔明允》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
——白居易《司馬宅》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fēng) 。——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獊睐]《偶題二首》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K軾《九日次韻王鞏》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 王士禎《江上》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畎住抖諝w舊山》 地白風(fēng)色寒,雪花大如手。
——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高駢《對雪》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zé)o私玉萬家。
雪梅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 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 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 惹得詩人說到今 梅花 林逋 眾芳搖落獨鮮妍 占斷風(fēng)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樽 寒夜 杜小山 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fā)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fēng)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fēng),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biāo)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fēng)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fā),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fēng)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fēng)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yīng)律,先發(fā)映春臺。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fā),復(fù)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嗨帷?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diào)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shù)萼初含雪,孤標(biāo)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fēng)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dāng)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里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里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xué)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shù)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fā),百花皆后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fēng)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fēng)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后野梅發(fā),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shù)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云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guān)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fā)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fēng)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fēng)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shù)梅花落野橋。 立春日賞紅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東風(fēng)轉(zhuǎn)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yīng)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biāo)。 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fēng)換,標(biāo)格而今似舊無。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fēng)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鴛鴦梅 元·馮子振 并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絲盡春猶在 燭化意更稠 板上種桃李 碩果滿神州 無題 風(fēng)雨潤桃李 黑白畫春秋 誰知鬢上雪 日月漸入無1. 源遠流長圖 欲求賢才棟梁, 天空陸地海洋. 半世東奔西忙, 今又遠航, 路遙山高水長. 2. 老師匡煥學(xué) 德高鴻儒博學(xué), 望重英雄豪杰. 天時地利人和, 用筆如魔, 令人拍案叫絕. 3. 王本成 敢說敢作敢為, 無怨無恨無悔. 狂風(fēng)暴雨驚雷, 吐氣揚眉, 天下舍我其誰? 4.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fēng)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尋. 5. 管仲圖 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匯集四方英雄, 師出有名, 天下任我縱橫. 6. 逸仙圖 胸懷萬里世界, 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 重上瑤臺, 天地為之驚駭. 綠野堂開占物華,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 何用堂前一似夢瑤臺,心知玉女來.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閑三徑,思君賦七哀. 流觴與紅葉,詩酒不勝杯. 更種花. 逸仙圖 胸懷萬里世界, 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 重上瑤臺, 天地為之驚駭.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fēng)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尋 師蠶 教子教女, 辛勤半輩. 滿頭白發(fā), 甘乳一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成語)桃李滿天下。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5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