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 韓翃《寒食 》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 韓翃《寒食 》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yīng)攀折他人手?!?韓翃《章臺柳·寄柳氏》
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shù)峰西。 —— 韓翃《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zhuǎn)迷。 —— 韓翃《宿石邑山中》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 韓翃《同題仙游觀》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 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長簟迎風(fēng)早,空城澹月華。 —— 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 韓翃《同題仙游觀》
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 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仙臺下見五城樓,風(fēng)物凄凄宿雨收。 —— 韓翃《同題仙游觀》
節(jié)候看應(yīng)晚,心期臥亦賒。 —— 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有一首唐代杜牧的山行,就是關(guān)于關(guān)于愛晚亭的詩句。
山行 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譯文: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處,居然還有人家。
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愛晚亭是中國四大名亭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風(fēng)峽中,亭是在乾隆年間,由當時岳麓書院院長羅典創(chuàng)建的,本名“紅葉亭”,又稱“愛楓亭”,后來改為“愛晚亭”。與安徽的醉翁亭、杭州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并稱中國四大名亭。
擴展資料: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昂弊贮c明深深秋時節(jié);“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yīng)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第二句“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lián)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
第四句:“霜葉紅于二月花”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么用“紅于”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jīng)得起風(fēng)霜考驗。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_山行
描寫嘉峪關(guān)的詩詞
關(guān)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出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塞上
胡宿
漢家神箭定天山,煙火相望萬里間。
契利請盟金匕酒,將軍歸臥玉門關(guān)。
云沈老上妖氛斷,雪照回中探騎閑。
五餌已行王道勝,絕無刁斗至闐顏。
聞山海古榆關(guān),今日行經(jīng)眼界寬;萬頃洪濤觀不盡,千尋絕壁渡應(yīng)難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馬上望祁連,奇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zé)o青云。(明.陳棐《祁連山》)
七古.嘉峪關(guān)秋望
邊塞暮雨催霜秋,黃花潑香競野疇。
最是烽堠經(jīng)世面,長煙落照立云頭。
浪淘沙.嘉峪關(guān)
雪舞凍云低,變幻熊羆。飛檐重閣比天齊。鐵馬冰河聞柝斗,風(fēng)掣旌旗。
嘆賞一磚泥,遠望安西。絲綢古道旅人稀。夢上昆侖尋隱士,再論禪機。
七絕.詠嘉峪關(guān)
關(guān)山南北共爭雄,云壓繚垣雪壓峰。
黃昏宿燕歸來晚,怨鎖雙扉鳴漠風(fēng)。
古風(fēng).嘉峪關(guān)吟(二首)
一
秋登嘉峪關(guān)
天高云談遠
仰視古關(guān)隘
猶聆壯士面
俯拾殘箭鏃
頓覺體生寒
伊吾古天地
思緒悵茫然
二
茫茫戈壁緲緲天
遙想遷客淚不干
嘆服先賢投筆志
駝鈴聲里夕陽圓
七律.詠嘉峪關(guān)
胡楊已老葉仍青,沙棗花開香滿庭。
種柳千叢欺大漠,馳峰萬里揖長城。
鋼花更比春花艷,古月豈如今月明?
莫道河西焦苦地,樓臺處處阻云行!
破陣子.游嘉峪關(guān)
萬里長城西起,邊陲鎖鑰雄渾。
懸壁縱伸山脈里,策馬揮鞭第一墩。
輕蹄重轍痕。
戰(zhàn)鼓咚咚又擊,吶聲陣陣欣聞。
天地靜觀奇布陣,鐵馬金戈氣勢存,
沙場壯士魂。
卜算子.嘉峪關(guān)
百丈偉雄關(guān),
樓角懸星斗。
萬里城垣遠接天,
垣上飛云走。
秋夜月如鉤,
風(fēng)雪長相守。
昔日狼煙不再看,
牧笛東風(fēng)柳。
1. “林暗草驚風(fēng),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边@是唐朝詩人盧綸(748—798或799)寫《塞下曲》【釋義】這首詩寫得如此有英武之氣。可是這首詩寫得不是唐朝的將軍而是贊美漢朝的飛將軍李廣的詩篇。
2. “李陵甘此沒,惆悵漢公卿?!薄踞屃x】不止是他懷念李廣,還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懷念飛將軍李廣。
3.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蓖醪g(698—757)《出塞》【釋義】 ……假若飛將軍李廣還在,胡人哪能度過陰山?
4.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高適(702—765)《燕歌行》【釋義】 如果當年的飛將軍李廣還在,將士們哪能征戰(zhàn)那么艱苦?
5.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武(726—756)《軍城早秋》【釋義】 多么希望飛將軍李廣在呀,殺得那些胡人匹馬不留……
1. 《送梓州李使君》唐代 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譯文:萬壑古樹高聳云天,千山深處杜鵑啼囀。
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樹叢梢頭流淌百泉。
漢女辛勞織布納稅,巴人地少訴訟爭田。
望你發(fā)揚文翁政績,奮發(fā)有為不負先賢。
2.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guī)》唐代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譯文:曾經(jīng)在蜀國見到過杜鵑鳥,在宣城又見到了杜鵑花。
杜鵑叫一回,我的淚流一次,傷心欲絕。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時時念叨著家鄉(xiāng)三巴。
3. 《老夫采玉歌》唐代 李賀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饑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fēng)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
譯文:民工不斷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貴的水碧。不過是雕琢成貴婦的首飾,替貴婦們裝扮容姿。
老漢饑寒交迫來采玉,鬧騰得水中蛟龍也愁戚。碧藍的藍溪水啊,也被翻攪得渾濁不清了。
夜黑雨狂的山岡上,老漢只好以榛子充饑。杜鵑聲聲哀怨啼血,就像老漢悲傷的淚滴。
又深又險的藍溪水,把多少采玉工人活活吞食。葬身水中的冤魂啊,縱然過了千年仍怨恨藍溪。
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樹呼嘯,風(fēng)狂雨急。老漢腰系繩索蕩悠悠,從山腳直垂到藍溪底。
心理掛念著寒村茅舍里,嬌兒弱女在嗷嗷哭啼。看著山崖石級上的懸腸草,老漢的心悲戚無已。
4. 《錦瑟》唐代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詩創(chuàng)作于李商隱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jié),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
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淚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時彼地的藍田才能生成猶如生煙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并不知珍惜。
5. 《子夜歌·三更月》宋代 賀鑄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譯文:深夜的月光照著庭中的梨花如同冬日的白雪,相思的情懷有說不盡的凄然就像是杜鵲啼血。遠去的游子為什么沒有了音信,當時在柔桑夾道的小路上我忍住了哭聲和你道別。只有那隴頭的流水仿佛知道我的心意,發(fā)出潺潺的聲響像是在替我哭泣。
6. 《金陵驛》宋代 文天祥
草合離宮轉(zhuǎn)夕暉,孤云飄泊復(fù)何依?
山河風(fēng)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萬里金甌失壯圖,袞衣顛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聲中血,半脫驪龍頷下須。
老去秋風(fēng)吹我惡,夢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敗俱塵土,消得人間說丈夫。
譯文:夕陽下那被野草覆蓋的行宮,自己的歸宿在哪里?。?/p>
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原來沒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異族統(tǒng)治的臣民。
滿地的蘆葦花和我一樣老去,人民流離失所,國亡無歸。
現(xiàn)在要離開這個熟悉的老地方了,從此以后南歸無望,等我死后讓魂魄歸來吧!
江山淪喪在于沒有宏偉的謀劃,連德祐皇帝也向異族下拜稱臣,就像從天上落入泥涂。
德祐已是亡國之君,即使杜鵑啼到嘴角流血也是無家可歸了,小皇帝也死于非命。
人已老去,秋風(fēng)吹得我心情不佳,夢中醒來,寒月照著孤寂的人。
在歷史長河中,暫時的成敗不算什么,最值得關(guān)注的是讓人稱道自己是一個大丈夫。
《記雜畫·醉鐘馗》 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 墜幘長須丑,遺靴一足濡。
不須訶小鬼,爛醉要渠扶。 《蒲生鐘馗》 年代: 宋 作者: 文同 寒風(fēng)酸號月慘苦,梟飛狐鳴滿墟墓,叢棘亂礓翳野霧。
古社禿剝倒枯樹, 下有三鬼相嘯聚,初行誰家作{外門內(nèi)主}忤。痛熱腫癢快嘔吐,塞噎咽喉脹臍肚, 呼巫召覡使咒詛。
翁驚嫗忙設(shè)賽具,茅盤草舡置五咱,飯盂炙串狼籍布。 相共收斂各執(zhí)去,方此危坐歠且哺,忽爾相見生畏怖。
有神杰然駕巨牯, 前訶后擁役二豎,此神噉鬼充旦暮。其腹尚餒色躁怒,鬼遙見之悉失措, 竄匿不暇相告論。
酒傾肉落雜穢污,魄魂飛蕩身偃仆。一入木底只四據(jù), 一尚把盞愕以顧,一自隱蔽捩眥覷。
神用氣攝縛束固,前死入吻無十步。 計之嚼嚼或味飫。
蒲生胡為適爾遇,畫之滿卷無一誤,筆墨丑怪實可懼。 持以贈余子何故,搖手不取一錢賂。
他日乞詩者尤屢,試為言之寫其故。 《題鐘馗圖》 年代: 元 作者: 凌云翰 湖風(fēng)吹沙目欲瞇,官柳搖金梅綻蕊。
終南進士倔然起,帶束藍袍靴露趾。 手掣硬黃書一紙,若曰上帝錫爾祉。
猬磔于思含老齒,頤指守門荼與壘。 肯放妖狐搖九尾?一聲爆竹人盡靡,明日春光萬余里。
《題鐘馗役鬼移家圖》 年代: 明 作者: 劉基 髯夫當前黧婦后,臘鬼作糧驅(qū)鬼負。虹霓可駕雷可車,胡為役鬼來肩輿? 乃知老馗未公正,怙威植私干律令。
玄云沈陰鬼怪多,馗乎馗乎奈爾何! 《鐘馗殺鬼圖》 年代: 明 作者: 劉溥 空山無人夜色寒,鬼群亂嘯西風(fēng)酸。綠袍進士倚長劍,席帽珣影烏靴寬。
燈籠無光照斜水,怒裂鬼頭燃鬼髓。大鬼跳踉小鬼嚎,滿地?鵜飛不起。
如今城市鬼出游,青天白日聲啾啾。安得此公起復(fù)作,殺鬼千萬吾亦樂。
《題謝衛(wèi)同鐘馗移家圖》 年代: 明 作者: 湯胤績 寒云潑墨陰風(fēng)峭,冬青葉底休留叫。老魅梁間忽作聲,四下妖精俱起嘯。
兩星執(zhí)法未能訶,坐見綠蕪生白波。曲逗銅魚窺寶甕,倒騎鐵馬試金戈。
草煙花霧橫鋪襯,十二闌干飛鬼磷。足健何妨海藏深,耳頑不怕雷司近。
腓豬疥狗森森立,虎豹九關(guān)隨意入。移山換水奏新功,鏤雪雕冰增舊習(xí)。
須臾扇動民間怪,州閭遍索羔豚賽。寺中石佛擁來行,廟里泥神推出拜。
掃帚斜揮簸箕舞,掇轉(zhuǎn)沙盆齊擂鼓。長蝎潛舒壁上鉤,短狐暗發(fā)溪邊弩。
八洞真仙尋斂跡,河伯土公咸辟易。適從牖下竊聽琴,又向階前偷弄笛。
終南進士須垂胸,挈家遠避群魔鋒。鼻息沖開刀兩刃,目光射透甲三重。
清漏滴殘更漸急,玉宇沉沉露華濕。扶桑涌上一輪紅,髑髏墮地?zé)o人拾。
《村景即事》(宋) 范成大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坑植逄?。
《村居曉起》(宋)韓維
天星何寥寥,野曠風(fēng)露清。
田父出門望,山鴉繞舍鳴。
【蠶?!繌拇似?,農(nóng)里各有營。
顧慚不耕者,日宴掩茅衡。
《過橫遠途中》(宋)陳宗遠
【蠶?!渴乱堰^,耕稼老農(nóng)勤。
橋斷荒村雨,山埋半嶺云。
小松穿石出,野水落田分。
茅店傾醨酒,相看亦論文。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