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1.折菊(唐.杜牧)
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
2.賦得殘菊(唐.李世民)
階蘭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濃晞晚笑,風(fēng)勁淺殘香。
細葉凋輕翠,圓花飛碎黃。還持今歲色,復(fù)結(jié)后年芳。
3.菊花(唐.元?。?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蓮花:
1.隔浦蓮(唐.白居易)
隔浦愛紅蓮,
昨日看猶在。
夜來風(fēng)吹落,
只得一回采。
花開雖有明年期,
復(fù)愁明年還暫時。
2.采蓮子(唐.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
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
遙被人知半日羞。
3.采蓮曲(唐.李白)
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
風(fēng)飄香袖空中舉。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牡丹:
1.白牡丹 和錢學(xué)士作(唐.白居易)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xué)士,盡日繞從行。
憐此皓然質(zhì),無人自芳馨。
眾嫌我獨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眾所爭。
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為輕。
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爾,理與人事并。
君看入時者,紫艷與紅英。
2.牡丹(唐.王睿)王睿
牡丹妖艷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
曷若東園桃與李,果成無語自成陰。
3.牡丹(唐.歸仁)
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欄欲綻時。天下更無花勝此,
人間偏得貴相宜。偷香黑蟻斜穿葉,覷蕊黃蜂倒掛枝。
除卻解禪心不動,算應(yīng)狂殺五陵兒。
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賞析】:東晉大詩人陶潛寫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其愛菊之名,無人不曉,而菊花也逐漸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之象征。難怪宋人周敦頤因陶淵明后真隱士不多,要大發(fā)“菊之愛,陶后鮮有聞”的感慨了。歷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其中詠菊者也時有佳作。中唐詩人元稹的七絕《菊花》便是其中較有情韻的一首。 詩人對菊花由衷喜愛:開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叢叢,遍布屋舍四周,他沿著竹籬,忘情地欣賞這些親手栽種的秋菊,不覺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huán)境幽雅,如陶淵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繞”字則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而是“遍繞籬邊”,直至不知日之將夕。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短短的十四個字,有景、有情、有聯(lián)想,活脫脫地勾勒出一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圖。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轉(zhuǎn),指出自己并非沒來由地鐘情菊花。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凌風(fēng)霜而不凋,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這四季中最后開放的菊花使他忘情,愛不能舍了。我國古典詩詞常借物詠懷喻志,如屈原的《桔頌》,陳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詩贊菊花高潔的操守、堅強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這首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一語說盡,留下了想象空間讓人們?nèi)セ匚毒捉?,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shù)感染力。因而歷來被人們所喜愛。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菊花,在她筆下成了抒發(fā)情思的對象?!皷|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庇谩笆荨弊质惆l(fā)內(nèi)心對久別丈夫的感受陶淵明《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正是體現(xiàn)了他對羨慕幽靜安逸生活的向往。東籬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園詩人和隱逸者的姿態(tài),賦予菊花獨特的超凡脫俗的隱者風(fēng)范,菊花從此便有了隱士的靈性。 自從被陶潛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隱者也”。
1、關(guān)于菊花的古詩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陶淵明《飲酒·其五》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 孟浩然《過故人莊》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 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 元稹《菊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2、關(guān)于柳樹的古詩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fēng)。描寫柳樹的古詩。
唐·陳光
九陌云初霽,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
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3、關(guān)于荷花的古詩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古風(fēng)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
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
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
凋此紅芳年。
結(jié)根未得所,
愿托華池邊。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
開軒臥閑敞。
荷風(fēng)送香氣,
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
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
中宵勞夢想。
《無題·其二》
[唐]李商隱
颯颯東風(fēng)細雨來,
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
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
一寸相思一寸灰。
花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晏殊《寓意》) 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宋·張志和《漁歌子》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辛棄疾
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清 高鼎《村居》)
葉;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fēng)》)
落葉 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1、關(guān)于菊花的古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陶淵明《飲酒·其五》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 孟浩然《過故人莊》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 皎然《尋陸鴻漸不遇》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 元稹《菊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2、關(guān)于柳樹的古詩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唐·白居易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fēng)。描寫柳樹的古詩。
唐·陳光九陌云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9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