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16、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
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
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2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2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25、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2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2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
唐·王維: 不見鄉(xiāng)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晉·陶淵明: 春秋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lián)P明輝,冬嶺秀孤松。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宋·晏幾道: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唐·張若虛: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蕭詩: 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 唐·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清·張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鉅: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宋·蘇軾: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歐陽修: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王維“月出驚山鳥” 張繼“月落烏嘀霜滿天”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蘇軾“明月幾時有” 李白“舉頭望明月” 張九齡“海上生明月” 杜甫“露從今夜白” 李熠“鼓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p>
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蘇軾《水調(diào)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p>
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白居易“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一剪梅》:云中誰寄錦書來,燕字回時》!月滿西樓;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尤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夢 另外,海子的“我們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臟叫做月亮, 這月亮主要由你構成” 顧城《初夏》: 烏云漸漸稀疏 我跳出月亮的圓窗 跳過一片片 美麗而安靜的積水 回到村里。
1. 宋代 : 李清照 ·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p>
原文: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 唐代:李賀 · 夢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p>
原文: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3. 宋代:歐陽修 ·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
原文: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4. 宋代:晏幾道 · 《虞美人·曲闌干外天如水》
“曲闌干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
原文:
曲闌干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
羅衣著破前香在。舊意誰教改。一春離恨懶調(diào)弦。猶有兩行閑淚、寶箏前。
5. 宋代:范仲淹 · 《蘇幕遮·懷舊》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
原文: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王維 【相和歌辭·班婕妤三首】 玉窗螢影度,金殿人聲絕。
秋夜守羅幃,孤燈耿不滅。 李白 【相和歌辭·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瀵水神 【月夜吟】 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
李世民 【遼東山夜臨秋】 煙生遙岸隱,月落半崖陰。連山驚鳥亂,隔岫斷猿吟。
崔國輔 【相和歌辭·子夜冬歌】 寂寥抱冬心,裁羅又褧褧。夜久頻挑燈,霜寒剪刀冷。
薛耀 【相和歌辭·子夜冬歌】 朔風扣群木,嚴霜凋百草。借問月中人,安得長不老。
郭元振 【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六首·春歌二首】 青樓含日光,綠池起風色。贈子同心花,殷勤此何極。
郭元振 【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六首·春歌二首】 陌頭楊柳枝,已被春風吹。妾心正斷絕,君懷那得知。
郭元振 【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六首·秋歌二首】 邀歡空佇立,望美頻回顧。何時復采菱,江中密相遇。
郭元振 【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六首·秋歌二首】 辟惡茱萸囊,延年菊花酒。與子結綢繆,丹心此何有。
郭元振 【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六首·冬歌二首】 北極嚴氣升,南至溫風謝。調(diào)絲競短歌,拂枕憐長夜。
郭元振 【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六首·冬歌二首】 帷橫雙翡翠,被卷兩鴛鴦。婉態(tài)不自得,宛轉(zhuǎn)君王床。
陸龜蒙 【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春歌】 山連翠羽屏,草接煙華席。望盡南飛燕,佳人斷信息。
陸龜蒙 【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夏歌】 蘭眼抬露斜,鶯唇映花老。金龍傾漏盡,玉井敲冰早。
陸龜蒙 【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秋歌】 涼漢清泬寥,衰林怨風雨。愁聽絡緯唱,似與羈魂語。
陸龜蒙 【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冬歌】 南光走冷圭,北籟號空木。年年任霜霰,不減筼筜綠。
陸龜蒙 【相和歌辭·大子夜歌二首】 歌謠數(shù)百種,子夜最可憐??犊虑逡?,明轉(zhuǎn)出天然。
陸龜蒙 【相和歌辭·大子夜歌二首】 絲竹發(fā)歌響,假器揚清音。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
陸龜蒙 【相和歌辭·子夜警歌二首】 鏤碗傳綠酒,雕爐熏紫煙。誰知苦寒調(diào),共作白雪弦。
陸龜蒙 【相和歌辭·子夜警歌二首】 恃愛如欲進,含羞出不前。朱口發(fā)艷歌,玉指弄嬌弦。
聶夷中 【相和歌辭·烏夜啼】 眾鳥各歸枝,烏烏爾不棲。還應知妾恨,故向綠窗啼。
施肩吾 【雜曲歌辭·起夜來】 香銷連理帶,塵覆合歡杯。懶臥相思枕,愁吟起夜來。
聶夷中 【雜曲歌辭·起夜半】 念遠心如燒,不覺中夜起。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
田娥 【雜曲歌辭·夜夜曲】 愁人夜獨傷,滅燭臥蘭房。只恐多情月,旋來照妾床。
虞世南 【春夜】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開。驚鳥排林度,風花隔水來。
王績 【夜還東溪】 石苔應可踐,叢枝幸易攀。青溪歸路直,乘月夜歌還。
王績 【秋夜喜遇王處士】 北場蕓藿罷,東皋刈黍歸。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王績 【山夜調(diào)琴】 促軫乘明月,抽弦對白云。從來山水韻,不使俗人聞。
楊炯 【夜送趙縱】 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
宋之問 【嵩山夜還】 家住嵩山下,好采舊山薇。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歸。
王勃 【山扉夜坐】 抱琴開野室,攜酒對情人。林塘花月下,別似一家春。
王勃 【夜興】 野煙含夕渚,山月照秋林。還將中散興,來偶步兵琴。
關山月 (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月下獨酌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夜 (劉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zhuǎn)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月夜憶舍弟 (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 (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霜月 (李商隱)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劉禹錫)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中秋月(晏殊)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 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蘇軾)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中秋待月(陸龜蒙)轉(zhuǎn)缺霜輸上轉(zhuǎn)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最愛笙調(diào)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jié)隨歌板。青熒滅沒轉(zhuǎn)山前,浪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中秋登樓望月 (宋 米芾)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倪莊中秋(元好問)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舟夜書所見 (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春宮曲 (王昌齡)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沙。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