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 1、時節(jié)是重陽,菊花牽恨長。
——徐燦《菩薩蠻·秋閨》 2、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3、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韓《寒食》 4、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5、拋梭振鑷動明,為有秋期眠不足。
——王建《七夕曲》 6、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矢θ健洞核肌?7、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8、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票怼逗吃姟?9、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陸游《除夜雪》 10、腸斷裂,搔首一長嗟?!粼俊锻稀び闹菥湃铡?11、上窗風(fēng)動竹,月微明。
——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2、瑯\碧,花影弄蜻蜓?!獏挝祭稀缎≈厣健て呦Σ≈小?13、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14、五色新絲纏角粽?!獨W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15、直到城頭總是花。
——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6、笑摘雙杏子,連枝戴?!藳_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17、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范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 18、世間離恨何年罷?!處椎馈兜麘倩āは铲o橋成催鳳駕》 19、空接靈臺下,方恧辨支機。
——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20、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填棥督夹屑词隆?1、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
——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22、正笙簫競渡,綺羅爭路?!獏俏挠ⅰ稈呋ㄓ巍の骱场?23、功名炊黍?qū)こ?,怪事書空感激人?/p>
——王遜《西夏重陽》 24、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 25、黃昏疏雨濕秋千。
——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26、時聞先朝陵寢,有不忍言者?!愖育垺短贫嗔睢ず场?27、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28、作縣幾時同志苦,投荒萬里倍情真。——王遜《西夏重陽》 29、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30、干鵲收聲,濕螢度影,庭院深香。——劉鎮(zhèn)《柳梢青·七夕》 31、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
——邊貢《午日觀競渡》 32、宿醉頭仍重,晨游眼乍明?!拙右住堵鍢蚝橙兆魇崱?33、步月移陰,梳云約翠,人在回廊。
——劉鎮(zhèn)《柳梢青·七夕》 34、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恼髅鳌赌钆珛伞ぶ星飳υ隆?35、一月可曾閑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
——慧霖《閏中秋玩月》 36、府醞傷教送,官娃豈要迎?!拙右住堵鍢蚝橙兆魇崱?。
元旦: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 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 世情嫌簡不嫌虛。 鳳城新年辭 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 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 閨中針線歲前多。
清明節(jié)古詩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fēng)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fēng)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jié)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fēng)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端午節(jié) 端午 (唐)文 秀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 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xí)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節(jié)令門 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zhí)?,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律 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fēng)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dāng)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dāng)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中秋節(jié) 宋.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fēng)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zhuǎn)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唐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fēng)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yīng)惆悵。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fēng)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yīng)是嫦娥擲與人。 重陽節(jié)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登高》 (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冬至節(jié)(詩詞)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fēng)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
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唐·杜牧《清明》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碧?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p>
王安石《元日》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彼?蘇東坡 ★“江上冰銷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宋朝 蘇轍(踏青) ★春節(jié)的詩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nóng)。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端午節(jié): 競渡歌(節(jié)錄)(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lián)浔窍?,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新年: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挑換舊符。 《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端午:競渡曲 唐·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jié)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鬊鬣動,螮蝀飲汀形影聯(lián)。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fēng)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典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東注。
1、描寫重陽節(jié)的——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描寫春節(jié)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描寫元宵的——
《生查子 元夕》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描寫七夕的——
《乞巧 》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宵,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5、描寫清明的——
清 明
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從《唐詩三百首》和小學(xué)課本選出來的,不知道能不能被采納?
清明節(jié)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重陽節(ji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zhuǎn)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端午日賜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fēng)軟,
香羅疊雪輕。
元宵節(jié)
十五夜觀燈(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七夕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春節(jié)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1、春節(jié)王安石《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東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2、元夕(正月十五)《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 (宋)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3、清明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4、端午和端午 張 耒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只留離騷在世間。五月五日 梅 堯 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yīng)自照千峰。
春節(jié)《元日》?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夕(正月十五)《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元夕》(宋)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清明《清明》?杜牧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寒食》?(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端午《和端午》?張?耒?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段逶挛迦铡?梅?堯?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yīng)自照千峰?!抖宋纭?(唐)文?秀?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夕《古詩十九首之一》?(漢)佚名?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五代?后唐)楊璞?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唐)權(quán)德輿?今日云駢渡鵲橋,應(yīng)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中秋《水調(diào)歌頭》?(宋)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夜憶舍弟》杜甫?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中秋月》晏殊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重陽《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過故人莊》?唐 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醉花陰·重陽》?宋 李清照?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fēng)煙。?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春節(jié)的詩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nóng)。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guān)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fēng)。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tài)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xiāng)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fēng)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fù)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jié))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jié))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jié))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寒食節(jié))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jié))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元宵節(jié))
端 午
(唐)文 秀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jié))
《水調(diào)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ji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jié))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冬至)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3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