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故人昔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三萬里河入東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長竹猶帶三分翠,老杏已開七成花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清商隨風發(fā),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吏祿三百石,歲宴有余糧
咫尺春三月,尋常百姓家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三萬六千日,夜夜當秉燭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1、贈汪倫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白話翻譯:
我正乘上小船,剛要解纜出發(fā),忽聽岸上傳來,悠揚踏歌之聲。
看那桃花潭水,縱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
2、送友人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白話翻譯:
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城墻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
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你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蕩,到萬里之外遠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
揮揮手從此分離,友人騎的那匹將要載他遠行的馬蕭蕭長鳴,似乎不忍離去。
3、上李邕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白話翻譯:
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飛起,憑借風力直上九天云外。
如果風停了,大鵬飛下來,還能揚起江海里的水。
世間人們見我老是唱高調(diào),聽到我的豪言壯語都冷笑。
孔子還說過“后生可畏也,焉知來之不如今也”,大丈夫不可輕視少年人。
4、靜夜思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白話翻譯: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
5、八陣圖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白話翻譯:
三國鼎立你建立了蓋世功績,創(chuàng)八陣圖你成就了永久聲名。
江水東流推不轉(zhuǎn)你布陣石頭,千古遺恨你滅吳失策功未就。
1、《贈汪倫》李白(唐)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釋義: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2、《靜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釋義: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
3、《贈李白》杜甫(唐)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
野人對膻腥,蔬食常不飽。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釋義:旅居東都的兩年中,我所經(jīng)歷的那些機智靈巧的事情,最使人討厭。我是個居住在郊野民間的人,但對于發(fā)了臭的牛羊肉,也是不吃的,即使常常連粗食都吃不飽。難道我就不能吃青精飯,使臉色長得好一些嗎?我感到最困難的是缺乏煉金丹的藥物(原材料),在這深山老林之中,好像用掃帚掃過了一樣,連藥物的痕跡都沒有了。您這個朝廷里才德杰出的人,脫身金馬門,獨去尋討幽隱。我也要離開東都,到梁宋去游覽,到時我一定去訪問您。
4、《采蓮曲》白居易(唐)
菱葉縈波荷飐風, 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 碧玉搔頭落水中。
釋義:
菱葉在水面飄蕩,荷葉在風中搖曳,
荷花深處,采蓮的小船輕快飛梭。
采蓮姑娘碰見自己的心上人 ,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話,
便低頭羞澀微笑 ,一不留神,頭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5、《觀魚潭》李白(唐)
觀魚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日暮紫鱗躍,圓波處處生。
涼煙浮竹盡,秋月照沙明。
何必滄浪去,茲焉可濯纓
釋義:
在碧綠的小潭邊觀魚,樹葉飄落潭水透明清澈口魚凡
躍出水面,被夕陽的余輝染成紫色,水面上處處蕩起圓圓
的波紋。暮靄浮起,飄入竹林逐漸散去,秋天的月兒,照
得沙汀一片光亮。何苦吟著滄浪歌歸隱江湖,這潭清水,
完全能洗滌我的帽纓。
1、《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
2、《暮江吟》
唐代: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譯文:
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彎弓。
3、《八陣圖》
唐代: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譯文:
三國鼎立你建立了蓋世功績,創(chuàng)八陣圖你成就了永久聲名。
江水東流推不轉(zhuǎn)你布陣石頭,千古遺恨你滅吳失策功未就。
4、《竹里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
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
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5、《贈荷花》
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譯文: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里變?yōu)閴m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贈汪倫,黃鶴樓,如夢令,靜夜思,從軍行
1. 《贈汪倫 》
李白
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 《黃鶴樓》
作者: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 《如夢令》
作者: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4. 《靜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5. 《從軍行》
作者:王昌齡【唐代】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有“三”字的詩句有哪些?1.飛流直下三千尺2、三杯兩盞淡酒3、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4、采三秀兮于山間詩句原文:《望廬山瀑布》年代:唐作者: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賞析:香爐,指廬山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云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
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于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chuàng)造了不尋常的背景。
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
“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維妙維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誰能將這巨物“掛”起來呢?“壯哉造化功”!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zhèn)チΦ馁濏灐?/p>
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tài)。“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
“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
“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于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jīng)孕育了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爐峰藏在云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云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lián)想到象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
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fā)出來的。它夸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
2.詩句摘自原文:《聲聲慢·尋尋覓覓》年代:宋作者: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注釋:①將息:將養(yǎng)休息。
②怎生:怎樣,怎么。③這次第:這一連串的情況。
詩名里帶三字的詩詞
《故少師張魏公挽詞三章三章》
年代: 宋 作者: 楊萬里
讀昜堂邊路,曾聞赤舄聲。
心從畫前到,身在昜中行。
憂國何緣壽,思親豈欲生。
不應永州月,猶傍雨窗明。
《書案上三種梅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趙蕃
人人共說梅花好,試問梅花好奈何。
到底物名嫌太甚,市區(qū)酒肆盡東坡。
《三月初晚晴寄高縉之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陳造
東風掃積陰,殘雨不敢漂。
壞云裂裳帛,倒掛磴嶺腰。
鳥影不作暝,夕陽明山椒。
安得上上頭,風露永清宵。
《三三徑》
年代: 宋 作者: 吳芾
種成松竹與江梅,杖履相過日幾回。
莫謂個中三友足,也須更許老夫來。
《初夏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王镃
芳歇紅稀蝶懶來,瀟瀟風雷送春回。
綠陰如許無人看,軟玉枝頭已有梅。
《明月三五夜》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待月西廂下,
迎風戶半開。
拂墻花影動,
疑是玉人來,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