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的詩句 1、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宋之問《靈隱寺》 2、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zhuǎn)橋。--韓翃《相和歌辭·江南曲》 3、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
--虞世南《和鑾輿頓戲下》 4、朝進(jìn)東門營,暮上河陽橋。--杜甫《橫吹曲辭·后出塞其二》 5、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
--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6、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徐氏 《玄都觀》 7、云氣橫開八陣形,橋形遙分七星勢。
--駱賓王《疇昔篇》 8、雨霽虹橋晚,花落鳳臺春。--上官儀《安德山池宴集》 9、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
--盧照鄰《詠史其二》 10、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張旭《桃花溪》 11、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
--溫庭筠《相和歌辭·常林歡》 12、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張謂《早梅》 13、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
--盧照鄰《還京贈別》 14、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渭橋西。--劉元淑《雜曲歌辭·妾薄命》 15、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
--董思恭《感懷》 16、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溫庭筠《舞曲歌辭·屈柘詞》 17、揚(yáng)州橋邊小婦,長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王建《雜曲歌辭·江南三臺其一》 18、煙氣籠青閣,流文蕩畫橋。
--李嶠《春日侍宴幸芙蓉園應(yīng)制》 19、星橋他日創(chuàng),仙榜此時開。--宗楚客《安樂公主移入新宅侍宴應(yīng)制》 20、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
--祖詠《江南旅情》 21、題橋貴欲露先誠,此日人皆笑率情。應(yīng)訝臨邛沽酒客,逢時還作漢公卿。
--汪遵《升仙橋》 22、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王維 《曉行巴峽》 23、誰知橋上思,萬里在江樓。
--李頻《東渭橋晚眺》 24、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陸游《沈園》 25、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
--陸游《秋思》 26、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陵谷雙遷誰復(fù)識?我來徙倚暮煙中。
--陸游《五云橋》 27、日暮河橋上,揚(yáng)鞭惜晚暉。--陳子良《游俠篇》 28、日觀分齊壤,星橋接蜀門。
--駱賓王《送吳七游蜀》 29、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30、泉聲喧后澗,虹影照前橋。
--王勃《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 31、驅(qū)傳渭橋上,觀兵細(xì)柳屯。--魏徵《賦西漢》 32、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fēng)。
--劉希夷《采?!? 33、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崔顥《相和歌辭·相逢行》 34、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
--王維《燕子龕禪師》 35、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李世民《帝京篇》 36、橋寒金雁落,林曙碧雞飛。
--宋之問《送趙司馬赴蜀州》 37、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劉禹錫《雜曲歌辭·竹枝》 38、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
--劉禹錫《雜曲歌辭·壯士行》 39、洛橋瞻太室,期子在云煙。--宋之問 40、洛橋?qū)⑴e燭,醉舞拂歸鞍。
--張說 《東都酺宴四首》 41、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旗。--張說 《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賦得飛字》 42、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南望龍門北朝市。
--蘇颋《長相思》 43、徑轉(zhuǎn)危峰逼,橋回缺岸妨。--杜審言《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二》 44、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
那堪好風(fēng)景,獨(dú)上洛陽橋。--《雜曲歌辭·祓禊曲》 45、澗險泉聲疑度雨,川平橋勢若晴虹。
--張昌宗《游石淙山》 46、虹橋分水態(tài),鏡石引菱光。--李百藥《安德山池宴集》 47、橫截春流架斷虹,憑欄猶思五噫風(fēng)。
今來未必非梁孟,卻是無人斷伯通。--陸龜蒙《和襲美詠皋橋》 48、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
--陳子昂《春日登金華觀》 49、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楊師道《闕題》 50、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王維 《送楊長史赴果州》 51、故人斗酒安陵橋,黃鳥春風(fēng)洛陽陌。--李頎 《放歌行答弟墨卿》 52、皋橋依舊綠楊中,閭里猶生隱士風(fēng)。
唯我到來居上館,不知何道勝梁鴻。 --皮日休《皋橋》 53、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
--宋璟《蒲津迎駕》 54、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寄揚(yáng)州韓綽判官》 55、獨(dú)立小橋風(fēng)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 馮延已《鵲踏枝》山水的詩句:《野望》: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shù)峰巒遠(yuǎn)近間。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中留客》: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陰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山行》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李白《將進(jìn)酒》) 。
1.衣帶漸寬終悔伊消憔悴.-柳永《鳳棲梧》 2 .死契闊與悅.執(zhí)手與偕.-佚名《詩經(jīng)邶風(fēng)擊鼓》 3 .兩情若久豈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4 .相思相見知何夜難情.-李白《三五七言》 5 .美兮見忘見兮思狂.-佚名《鳳求凰琴歌》 6 .我離風(fēng)雨夜晚;笑笑我擺擺手條寂寞路便展向兩.-鄭愁予《賦別》 7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相思兮相憶短相思兮窮極.-李白《三五七言》 8 .曾經(jīng)滄海難水除卻巫山云.-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9 .君若揚(yáng)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合何諧-曹植《明月高樓》 10. 凄涼別兩應(yīng)同勝清怨月明.-納蘭性德《虞美》
連續(xù)的兩句與橋有關(guān)的詩詞:
1、《寄揚(yáng)州韓綽判官》
唐代 杜牧
原文: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譯文:
青山隱隱約約綠水千里迢迢,秋時已盡江南草木還未枯凋。二十四橋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這美人現(xiàn)在何處教人吹簫?
2、《沈園二首》
宋代 陸游
原文: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fù)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譯文:
城墻上的畫角聲仿佛也在哀痛,沈園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池閣亭臺。令人傷心的橋下春水依然碧綠,在此曾見她的倩影如驚鴻飄來。
離她香消玉殞已過去四十多年,沈園柳樹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綿。自身即將化為會稽山一抔泥土,仍然來此憑吊遺蹤而淚落潸然。
3、《春游湖》
宋代 徐俯
原文: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譯文:
雙飛的燕子什么時候飛回?岸邊綻放的桃花緊貼著湖面。春江雨后水勢高漲,把橋都給淹沒了,行人只好乘小舟擺渡到對岸的柳陰下。
4、《村行》
宋代 王禹偁
原文: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譯文:
馬兒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黃,任由馬匹自由地行走興致悠長。千萬的山谷回蕩著聲響靜聽夜,看數(shù)座山峰在夕陽下默默無語。
棠梨的落葉紅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氣撲鼻的蕎麥花啊潔白如雪。是什么讓我在吟時忽覺惆悵,原來鄉(xiāng)村小橋像極了我的家鄉(xiāng)!
5、《絕句》
宋代 僧志南
原文: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譯文:
在參天古樹的濃陰下,系了小船,拄著藜仗,慢慢走過橋,向東而去。陽春三月,杏花開放,綿綿細(xì)雨像故意要粘濕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輕輕吹拂人面的,帶著楊柳清新氣息的暖風(fēng)另人陶醉。
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杜牧《寄揚(yáng)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張旭《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謂《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
陸游《沈園》: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fù)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陸游《五云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陵谷雙遷誰復(fù)識?我來徙倚暮煙中。
陸游《秋思》: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
姜夔《揚(yáng)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馮延已《鵲踏枝》:獨(dú)立小橋風(fēng)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現(xiàn)代詩:徐志摩《再別康橋》
卞之琳《斷章》:我站在橋上看風(fēng)景,看風(fēng)景的人在窗口看我;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