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字開頭的七字詩1、龍鎮(zhèn)古潭云色黑,露淋秋檜鶴聲清。
唐·杜荀鶴《送項山人歸天臺》2、龍猛金膏雖未作,孫登土窟且相宜。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3、龍精龜眼兩相和,丈六男兒不奈何。
唐·呂巖《七言》4、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嘆奇絕。唐·郭震《古劍篇》5、龍池九曲遠(yuǎn)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fēng)。
唐·花蕊夫人《宮詞》6、龍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漢梯。唐·柴夔《望九華山》7、龍藏瑯函遍九垓,霜鐘金鼓振瓊臺。
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8、擬占名場第一科,龍門十上困風(fēng)波。唐·劉三復(fù)《送黃明府曄赴岳州湘陰任》9、龍王守護(hù)安耳里,劍客星揮無處搜。
唐·寒山《詩三百三首》10、龍虎順行陰鬼去,龜蛇逆往火龍來。唐·呂巖《七言》11、龍出水來鱗甲就,鶴沖天氣羽毛全。
唐·呂巖《七言》12、霜雪回光避錦袖,龍蛇動篋蟠銀鉤。唐·杜甫《寄裴施州》13、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
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1.龍湫之勢高絕天,一線瀑走兜羅綿。
--《大龍湫之瀑》清. 袁枚 2.龍舟沒何處,獨樹江上老。 --《南征怨》唐. 曹鄴 3.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唐. 杜甫 4.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 --《戲為六絕句》唐. 杜甫 5.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白馬篇》唐. 李白 6.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馬詩》唐. 李賀 7.龍綃殼綻紅紋粟,魚目珠涵白膜漿。
--《荔枝》唐. 徐寅 8.龍頭舴艋吳兒意。筍柱秋千游女并。
--《木蘭花》宋. 張先 9.龍艘古渡,馬耳淚如雨。 --《邁陂塘》唐. 李治 10.龍種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唐. 陳子昂 ----------龍字開頭的全詩------------ 1.《大龍湫之瀑》清.袁枚 龍湫之勢高絕天,一線瀑走兜羅綿。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煙。
況復(fù)百丈至千丈,水云煙霧難分焉。 2.《白馬篇》唐.李白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斗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競風(fēng)采,三杯弄寶刀。
殺人如剪草,劇孟同游遨。 發(fā)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
叱咤萬戰(zhàn)場,匈奴盡奔逃。 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
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 3.《木蘭花》宋.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意。
筍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云去后遙山螟。已放笙歌池院靜。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 4.《玩松竹二首》唐.白居易 龍蛇隱大澤,糜鹿游豐草。
棲鳳安于梧,潛魚樂于藻。 吾亦愛吾廬,廬中樂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臥可終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愛前檐前,臥愛北窗北。 窗竹多好風(fēng),檐松有嘉色。
幽懷一以合,俗念隨緣息。 在爾雖無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動與植。 5.《送崔參軍往龍溪》唐.王昌齡 龍溪只在龍標(biāo)上,秋月孤山兩相向。
譴謫離心是丈夫,鴻恩共待春江漲。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黑潭龍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xiāng)里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yǎng)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fēng)飄飄,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fēng)亦靜,香火滅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潑廟前草。
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殺豚將喂狐。
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
龍移
【唐】韓愈
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吁可悲。
龍
【唐】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驪龍
【唐】唐無名氏
有美為鱗族,潛蟠得所從。標(biāo)奇初韞寶,表智即稱龍。
大壑長千里,深泉固九重。奮髯云乍起,矯首浪還沖。
荀氏傳高譽,莊生冀絕蹤。仍知流淚在,何幸此相逢。
龍?zhí)?
【唐】應(yīng)物
石激懸流雪滿灣,五龍潛處野云閑。
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一水間。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
回瞻四面如看畫,須信游人不欲還。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當(dāng)年雙檜是雙童,相對無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蒼龍。
蘇軾《塔前古檜》
1.龍湫之勢高絕天,一線瀑走兜羅綿。
--《大龍湫之瀑》清. 袁枚 2.龍舟沒何處,獨樹江上老。 --《南征怨》唐. 曹鄴 3.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唐. 杜甫 4.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 --《戲為六絕句》唐. 杜甫 5.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白馬篇》唐. 李白 6.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馬詩》唐. 李賀 7.龍綃殼綻紅紋粟,魚目珠涵白膜漿。
--《荔枝》唐. 徐寅 8.龍頭舴艋吳兒意。筍柱秋千游女并。
--《木蘭花》宋. 張先 9.龍艘古渡,馬耳淚如雨。 --《邁陂塘》唐. 李治 10.龍種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唐. 陳子昂 ----------龍字開頭的全詩------------ 1.《大龍湫之瀑》清.袁枚 龍湫之勢高絕天,一線瀑走兜羅綿。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煙。
況復(fù)百丈至千丈,水云煙霧難分焉。 2.《白馬篇》唐.李白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斗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競風(fēng)采,三杯弄寶刀。
殺人如剪草,劇孟同游遨。 發(fā)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
叱咤萬戰(zhàn)場,匈奴盡奔逃。 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
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 3.《木蘭花》宋.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意。
筍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云去后遙山螟。已放笙歌池院靜。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 4.《玩松竹二首》唐.白居易 龍蛇隱大澤,糜鹿游豐草。
棲鳳安于梧,潛魚樂于藻。 吾亦愛吾廬,廬中樂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臥可終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愛前檐前,臥愛北窗北。 窗竹多好風(fēng),檐松有嘉色。
幽懷一以合,俗念隨緣息。 在爾雖無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動與植。 5.《送崔參軍往龍溪》唐.王昌齡 龍溪只在龍標(biāo)上,秋月孤山兩相向。
譴謫離心是丈夫,鴻恩共待春江漲。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zhuǎn), 一夜魚龍舞。
(辛棄疾《青玉案》)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fēng)。 (李煜《望江南》) 水月通禪寂, 魚龍聽梵聲。
(韓翃《送僧歸日本》)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當(dāng)年雙檜是雙童,相對無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蒼龍。”(蘇軾《塔前古檜》)。
黑潭龍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xiāng)里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yǎng)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fēng)飄飄,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fēng)亦靜,香火滅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潑廟前草。 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殺豚將喂狐。 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 龍移 【唐】韓愈 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吁可悲。 龍 【唐】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
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驪龍 【唐】唐無名氏 有美為鱗族,潛蟠得所從。
標(biāo)奇初韞寶,表智即稱龍。 大壑長千里,深泉固九重。
奮髯云乍起,矯首浪還沖。 荀氏傳高譽,莊生冀絕蹤。
仍知流淚在,何幸此相逢。 龍?zhí)?【唐】應(yīng)物 石激懸流雪滿灣,五龍潛處野云閑。
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一水間。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
回瞻四面如看畫,須信游人不欲還。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6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