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寒蟬凄切》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好景 一作:美景)
《黃鶴樓》
年代: 唐 作者: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清平樂·瑣窗春暮》
年代: 唐 作者: 韋莊
瑣窗春暮,
滿地梨花雨。
君不歸來情又去,
紅淚散沾金縷。
夢魂飛斷煙波,
傷心不奈春何。
空把金針獨坐,
鴛鴦愁繡又窠。
《點絳唇·湖上西風》
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
湖上西風,
露花啼處秋香老。
謝家春草,
唱得清商好。
笑倚蘭舟,
轉(zhuǎn)盡新聲了。
煙波渺,暮云稀少,
一點涼蟾小。
《雨霖鈴·寒蟬凄切》年代: 宋 作者: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zhidao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好景 一作:美景)《黃鶴樓》年代: 唐 作者: 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回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肚迤綐贰が嵈按耗骸纺甏?唐 作者: 韋莊瑣窗春暮,滿地梨花雨。
君不歸來情又去,紅淚散沾金縷。夢魂飛斷煙波,傷心不奈春何。
空把金針獨坐,鴛鴦愁繡又窠。《點絳唇·湖上西風》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答湖上西風,露花啼處秋香老。
謝家春草,唱得清商好。笑倚蘭舟,轉(zhuǎn)盡新聲了。
煙波渺,暮云稀少,一點涼蟾小。
回鄉(xiāng)偶書二首·其二
【唐】賀知章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白話譯文
其二
我離別家鄉(xiāng)的時間實在已經(jīng)是很長久了,回家后才感覺到家鄉(xiāng)的人事變遷實在是太大了。
只有門前那鏡湖的碧水,在春風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紋,還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樣。
《回鄉(xiāng)偶書二首》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組詩作品,寫于作者晚年辭官還鄉(xiāng)之時。第一首詩在抒發(fā)作者久客他鄉(xiāng)的傷感的同時,也寫出了久別回鄉(xiāng)的親切感;第二首詩抓住了家鄉(xiāng)的變與不變的對比,流露出作者對生活變遷、歲月滄桑、物是人非的感慨與無奈之情。這兩首詩語言樸實無華,感情自然逼真,充滿生活情趣。
鏡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北麓,方圓三百余里。賀知章的故鄉(xiāng)就在鏡湖邊上。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續(xù)篇。詩人到家以后,通過與親朋的交談得知家鄉(xiāng)人事的種種變化,在嘆息久客傷老之余,又不免發(fā)出人事無常的慨嘆來?!半x別家鄉(xiāng)歲月多”,相當于上一首的“少小離家老大回”。詩人之不厭其煩重復(fù)這同一意思,無非是因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數(shù)十年背井離鄉(xiāng)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順勢轉(zhuǎn)出有關(guān)人事的議論:“近來人事半消磨。”這一句看似抽象、客觀,實則包含了許多深深觸動詩人感情的具體內(nèi)容,“訪舊半為鬼”(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時發(fā)出的陣陣驚呼,因親朋沉淪而引出的種種嗟嘆,無不包孕其中。唯其不勝枚舉,也就只好籠而統(tǒng)之地一筆帶過了。
三四句筆墨蕩開,詩人的目光從人事變化轉(zhuǎn)到了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上。雖然闊別鏡湖已有數(shù)十個年頭,而在四圍春色中鏡湖的水波卻一如既往。詩人獨立鏡湖之旁,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觸自然涌上了他的心頭,于是又寫下了“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的詩句。詩人以“不改”反襯“半消磨”,以“惟有”進一步發(fā)揮“半消磨”之意,強調(diào)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幾乎已經(jīng)變化凈盡了。從直抒的一二句轉(zhuǎn)到寫景兼議論的三四句,仿佛閑閑道來,不著邊際,實則這是妙用反襯,正好從反面加強了所要抒寫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襯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顯得愈益深沉了。
還需注意的是詩中的“歲月多”“近來”“舊時”等表示時間的詞語貫穿而下,使全詩籠罩在一種低回沉思、若不勝情的氣氛之中。與第一首相比較,如果說詩人初進家門見到兒童時也曾感到過一絲置身于親人之中的欣慰的話,那么,到他聽了親朋介紹以后,獨立于波光粼粼的鏡湖之旁時,無疑已變得愈來愈感傷了。
浩渺煙波,朦朧中什么也看不真切,恍恍惚惚,許多愁緒卻涌上心頭。
《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鶴去樓空,這千古勝景黃鶴樓無端讓人生出物是人非的感慨來,夜幕降臨,我望向遠方,我的故鄉(xiāng)在哪里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朦朦朧朧,哪里有故鄉(xiāng)的蹤影呢,讓人愁緒萬千。
《雨霖鈴》
【宋代】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美景虛設(shè)。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想到這回去南方,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此去經(jīng)年,我孤身一人,縱有千般好的時光風景,又有誰分享呢?
《水龍吟·小舟橫截春江》
【宋代】蘇軾
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
云間笑語,使君高會,佳人半醉。
危柱哀弦,艷歌馀響,繞云縈水。
念故人老大,風流未減,獨回首、煙波里。
推枕惘然不見,但空江、月明千里。
五湖聞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
云夢南州,武昌南岸,昔游應(yīng)記。料多情夢里,
端來見我,也參差是。
詩人做了一個浪漫奇瑰的夢,在夢中,故人風流自在,宴樂于“郡中勝絕”的棲霞樓。而當時蘇軾謫居黃州,正是孤獨寂寞,與親朋好友隔絕之時。夢醒之后,只見煙波浩淼,空江月明,與美麗夢境兩相對比,孤寂之感更為強烈。
《滿江紅·點火櫻桃》
【宋代】辛棄疾
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春正好,見龍孫穿破,紫苔蒼壁。
乳燕引雛飛力弱,流鶯喚友嬌聲怯。
問春歸、不肯帶愁歸,腸千結(jié)。
層樓望,春山疊。
家何在,煙波隔。
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
蝴蝶不傳千里夢,子規(guī)叫斷三更月。
聽聲聲、枕上勸人歸,歸難得。
登上高樓遠望,只見層山疊水,家鄉(xiāng)在哪里呢,全被煙波阻隔,這古往今來山河破碎的恨事,無人傾訴,就連夢中也見不到千里之外的故鄉(xiāng),只聽杜鵑聲聲勸歸,可它怎知道,我有家歸不得。
1.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2.張元干《漁家傲·題玄真子圖》釣笠披云青嶂繞,橛頭細雨春江渺。
白鳥飛來風滿棹,收綸了,漁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虛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曉。
醉眼冷看城市鬧。煙波老,誰能惹得閑煩惱。
3. 柳永 《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dū)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nǎ)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美景虛設(shè)。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上聯(lián):煙波浩渺
下聯(lián):落日無涯
上聯(lián):煙波浩渺
下聯(lián):草木無垠
上聯(lián):煙波浩渺
下聯(lián):明月無涯
上聯(lián):煙波浩渺
下聯(lián):歲月廣闊
上聯(lián):煙波浩渺
下聯(lián):風雨無際
上聯(lián):煙波浩渺
下聯(lián):風雨寥廓
上聯(lián):煙波浩渺
下聯(lián):明月寥廓
上聯(lián):煙波浩渺
下聯(lián):明月無際
上聯(lián):煙波浩渺
下聯(lián):楊柳無涯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7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