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cè)耳聽.仲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月銷萬古愁.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望月懷古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昆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一作“指”)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紋.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古音xiá,今讀xié).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一作“花”)搖情滿江樹. 大海 ●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莊子·秋水》尾閭(lǘ):傳說為海水排泄的地方.萬川入海,從來沒有停止過,海水也從來沒有滿溢過;海水排泄,也從來沒有干涸過.后人每用這句子說明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周而復始的.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三國·魏·曹操《觀滄?!讽偈褐附窈颖笔吠たh西南的大碣山.何:那么.澹澹(dàn):水波蕩漾的樣子.竦:即聳.峙(zhì):挺立.這是作者窮追袁紹殘部路經(jīng)碣石時所作.描繪了海波蕩漾、山島聳立,木繁草茂的壯觀圖景,烘托他當時昂揚的氣概.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晉·樂府民歌《西洲曲》空綠:指倒映在水中的碧空.卷起簾幕天穹自然顯得高遠,海水搖漾著空中的碧綠之色.境界壯闊動蕩,“搖空綠”三字,奇警.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勾勒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圖景:春天潮水涌入長江,江海連平,明月潮水相伴而生.●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殘夜將盡,朝陽已從海面升起;江南春早,年底江上已露春天氣息.作者為客日久,日復一日,年一復一年,歲月蹉跎,回鄉(xiāng)無日,送書無人,觸景傷情,所以有上述的描繪. ●滄海先迎日,銀河倒列星. 唐·杜甫《不離西閣》旭日浮于滄海,眾星掛在銀河.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唐·李賀《夢天》齊州:中州,亦即中國.九點煙:我國古代曾分置九州,登高遠望如九點煙.一泓(hóng):一汪:繪出一幅壯觀的九州高空鳥瞰圖,可見作者氣勢不凡的胸懷和濃烈的浪漫色彩. ●八月濤聲孔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唐·劉禹錫《浪淘沙》八月濤聲:指浙江省塘江大潮的聲響,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最為壯觀.觸:碰、擊.兩句把勢大聲洪的江潮描繪得如在目前,使人驚心動魄.全詞是一幅精采的海邊觀濤畫.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唐·趙嘏《錢塘》中秋:錢塘江海潮,以中秋之夜最為壯觀,歷來譽為天下勝境.寫靜景的壯闊和動景的聲勢,都極為出色. ●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 宋·蘇軾《望海樓晚景》一線:形容浪頭象一排白線涌來.指顧:指點顧盼,喻時間極短.寫江潮水初上的雄渾景色.李白《橫江詞》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之句,附錄于此,以供參照.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幾許:多少.渾:簡直.極寫江潮的高大.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宋·潘閬《酒泉子》潮水洶涌沖來的時候,真疑心,大海里的水都光了,到處都象迎接潮水的鑼鼓聲.兩句描寫錢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磅礴氣勢.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懷空. 宋·陳師道《十七日觀潮》瑤臺:傳說中的神仙住所.潮水象一道白色的長虹從遼闊的沙灘上奔涌而來,又象天仙在瑤臺上失手打翻了玉杯把瓊漿傾瀉而下.以豐富的想象,極狀錢塘江潮奔騰之急,聲勢之大,變化之速. ●江海不與坎井爭其清,雷霆不與蛙蚓斗其聲. 明·劉基《郁離子》坎井:指淺井.比喻寬宏大量者不與小人一般見識. ●海水有門分上下,江山無地限華夷. 。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cè)耳聽.仲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月銷萬古愁.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望月懷古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昆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一作“指”)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紋.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古音xiá,今讀xié).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一作“花”)搖情滿江樹. 大海 ●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莊子·秋水》尾閭(lǘ):傳說為海水排泄的地方.萬川入海,從來沒有停止過,海水也從來沒有滿溢過;海水排泄,也從來沒有干涸過.后人每用這句子說明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周而復始的.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三國·魏·曹操《觀滄?!讽偈褐附窈颖笔吠たh西南的大碣山.何:那么.澹澹(dàn):水波蕩漾的樣子.竦:即聳.峙(zhì):挺立.這是作者窮追袁紹殘部路經(jīng)碣石時所作.描繪了海波蕩漾、山島聳立,木繁草茂的壯觀圖景,烘托他當時昂揚的氣概.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晉·樂府民歌《西洲曲》空綠:指倒映在水中的碧空.卷起簾幕天穹自然顯得高遠,海水搖漾著空中的碧綠之色.境界壯闊動蕩,“搖空綠”三字,奇警.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勾勒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圖景:春天潮水涌入長江,江海連平,明月潮水相伴而生.●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殘夜將盡,朝陽已從海面升起;江南春早,年底江上已露春天氣息.作者為客日久,日復一日,年一復一年,歲月蹉跎,回鄉(xiāng)無日,送書無人,觸景傷情,所以有上述的描繪. ●滄海先迎日,銀河倒列星. 唐·杜甫《不離西閣》旭日浮于滄海,眾星掛在銀河.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唐·李賀《夢天》齊州:中州,亦即中國.九點煙:我國古代曾分置九州,登高遠望如九點煙.一泓(hóng):一汪:繪出一幅壯觀的九州高空鳥瞰圖,可見作者氣勢不凡的胸懷和濃烈的浪漫色彩. ●八月濤聲孔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唐·劉禹錫《浪淘沙》八月濤聲:指浙江省塘江大潮的聲響,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最為壯觀.觸:碰、擊.兩句把勢大聲洪的江潮描繪得如在目前,使人驚心動魄.全詞是一幅精采的海邊觀濤畫.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唐·趙嘏《錢塘》中秋:錢塘江海潮,以中秋之夜最為壯觀,歷來譽為天下勝境.寫靜景的壯闊和動景的聲勢,都極為出色. ●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 宋·蘇軾《望海樓晚景》一線:形容浪頭象一排白線涌來.指顧:指點顧盼,喻時間極短.寫江潮水初上的雄渾景色.李白《橫江詞》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之句,附錄于此,以供參照.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幾許:多少.渾:簡直.極寫江潮的高大.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宋·潘閬《酒泉子》潮水洶涌沖來的時候,真疑心,大海里的水都光了,到處都象迎接潮水的鑼鼓聲.兩句描寫錢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磅礴氣勢.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懷空. 宋·陳師道《十七日觀潮》瑤臺:傳說中的神仙住所.潮水象一道白色的長虹從遼闊的沙灘上奔涌而來,又象天仙在瑤臺上失手打翻了玉杯把瓊漿傾瀉而下.以豐富的想象,極狀錢塘江潮奔騰之急,聲勢之大,變化之速. ●江海不與坎井爭其清,雷霆不與蛙蚓斗其聲. 明·劉基《郁離子》坎井:指淺井.比喻寬宏大量者不與小人一般見識. ●海水有門分上下,江山無地限華夷. 。
1、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勸學》荀子(先秦)釋義: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2、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蘇軾(宋代)釋義: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3、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甫(唐代)釋義:我何嘗沒有隱居的打算,在江海之間打發(fā)日子,豈不清高?4、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宋玉對楚王問》宋玉(先秦)釋義:那處于小小池塘之中的魚兒,怎能與大鯤一樣測知江海的浩瀚呢?5、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秾⒏皡桥d登樂游原一絕》杜牧(唐代)釋義:我愿手持旌麾去吳興上任,樂游原上再望望風雨昭陵。
6、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对脐栶^與韓紳宿別》司空曙(唐代)釋義:自從和老友在江海分別,隔山隔水已度過多少年。
7、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暑旱苦熱》王令(宋代)釋義:人們個個擔心這樣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難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銀河被曬干?8、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贈少年》溫庭筠(唐代)釋義:漂泊江湖偶爾相逢客恨實在多,黃葉紛紛落下洞庭湖水波連波。
9、半酣更發(fā)江海聲,客愁頓向杯中失?!兑共袋S山聞殷十四吳吟》李白(唐代)釋義:酒至半酣您又發(fā)出江濤海嘯的歌聲,使我的愁緒在酒杯中消失殆盡。
10、還惜詩酒別,深為江海言?!吨畯V陵宿常二南郭幽居》李白(唐代)釋義:朋友,我會記住這一夜,會永遠記得這酒與詩,會永遠記住你情深如江海的囑咐。
關(guān)于江河湖海的十五首古詩包括:1、宋代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譯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jié)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2、宋代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譯文: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適宜。3、宋代蘇軾《望海樓晚景 / 望湖樓晚景》原文: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yīng)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譯文:大風吹打雨水斜著飄進望海樓,壯麗的景觀應(yīng)該用華美的辭句來夸贊。
風雨過后潮水平靜江海碧澄,時時閃過的電光形成紫金般的龍蛇。4、宋代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吩模簠M斗轉(zhuǎn)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沼圄斲懦髓跻?,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譯文:參星橫北斗轉(zhuǎn)已經(jīng)快到三更時分,雨綿綿風不停老天爺也應(yīng)該放睛。
云忽散月兒明用不著誰人來點綴,長空凈滄海色本來就是澄澈清明。雖乘船渡大海空懷孔子救世之志,仿佛聽到了黃帝咸池優(yōu)美的樂聲。
被貶南荒雖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這次遠游是我平生最奇絕的經(jīng)歷。5、唐代李白《望廬山瀑布》原文: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好像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6、唐代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原文: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譯文: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無煙,可怎么能夠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賒幾分月色,痛快地賞月喝酒。
7、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把船停泊在煙霧彌漫的沙洲旁,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曠野中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與人相親。
8、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譯文:秋水勝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一體。云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與槳,圣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看著那些垂釣的人釣得魚兒上鉤,只能白白羨慕被釣上來的魚。
9、唐代白居易《暮江吟》原文: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譯文:一道殘陽倒影在江面上,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現(xiàn)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xiàn)出紅色。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顆顆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彎弓。10、唐代杜牧《山行》原文: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譯文: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處居然還有人家。
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11、唐代杜甫《望岳》原文: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譯文: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
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象全都匯聚其中,南山北山陰陽分解,晨昏不同。望層層云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滌;看歸鳥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顯得渺小的群山。12、唐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原文: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譯文: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13、宋代王安石《江上》原文: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譯文:江面上吹過一陣秋風,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紛紛飄落。
離別之情讓遠去的笛聲吹送,并隨秋風吹到亂山的東面。14、唐代李白《望天門山》原文: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譯文: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里折回。
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15、唐代劉禹錫《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原文: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摇Wg文: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飛上。
《小池》 楊萬里·宋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宋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蘇軾·宋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望洞庭》 劉禹錫 ·唐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贈汪倫》 作者: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元二使安西 孟浩然 移 舟 泊 煙 渚,日 暮 客 愁 新。
野 曠 天 低 樹,江 清 月 近 人。[注釋]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jīng)建德縣(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
2.泊:停船靠岸。3.煙渚: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州。
[簡析] 這首詩寫了江邊夜景,表現(xiàn)了詩人的旅愁。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即移動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煙渚”,煙霧朦朧的小洲。
這一句點了題,介紹了詩人觀賞景物的立足點。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黃昏時分,“客愁新”是指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增添了憂愁。
這句寫了詩人欣賞景物的心情。第三句寫江邊的遠景。
“野曠天低樹”,詩人站在船頭,極目遠眺,曠野中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第四句寫江中的近景。
“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詩人。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領(lǐng)略到。
在這十分成功的對比描寫中,表現(xiàn)了詩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此詩前兩句是觸景生情,后兩句是托景抒情。
全詩淡而有味,耐人咀嚼。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詩派的代表。
據(jù)說有一次,他到長安參加文人詩會。他即席賦詩,寫出了“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微薄的云淡淡地抹在銀河上,稀疏的雨點滴落在梧桐葉間)兩句好詩。
大家都十分嘆服,擱筆不繼續(xù)賦詩了。[賞析] 這是一首抒發(fā)旅途愁思的詩。
前兩句寫詩人的旅舟停泊在煙霧蒙蒙的沙洲邊,眼見日落黃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兩句是借景抒情,在詩人的眼里,原野空曠遼闊,遠方的天空好象低壓在樹木之上,使心情更覺壓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動與人親近,帶來些許的安慰。
詩中“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兩句是傳誦已久的名句,非常鮮明地烘托出了詩人孤寂、愁悶的心情。望天門山 李 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注釋]1.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
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2.楚江:即長江。
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3.至此回:長江東流至天門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5.出:突出。
6.日邊:天邊。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quán)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后人有深遠的影響。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注釋]1. 瀲滟:波光閃動的樣子。2. 空蒙:云霧迷茫的樣子。
3. 奇:奇妙。4.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簡析] 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瀲滟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
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在善于領(lǐng)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tài)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譽?!坝盐骱任髯?,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
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zhì),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xiàn)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tài)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
這個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
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沧髡吆喗椤?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 轍合稱“三蘇”,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人。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作者詠雪,眼光不停留在雪上,而是通過雪來寫祖國壯闊的大地,可謂所見者大。北方下雪天的風光,千萬里都是冰封雪飄,這就寫得氣魄宏大,北國即北方,千里、萬里兩句是正文即千萬里冰封,千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在北方雄偉的景物要推萬里長城,黃河和高山、高原,作者要通過雪來寫祖國雄偉的山河,所以先寫長城、黃河,再寫高山、高原。登高遠望,在冰封雪飄的北方,看到長城內(nèi)外只是白莽莽一片,再看黃河之水,上下游已經(jīng)結(jié)冰,頓時失掉滔滔滾滾的水勢。
“山舞銀蛇……試比高”這是寫北方雪后的群山和高原雪后的群山呈銀白色,山跟山綿延起伏,登高望去象銀白色的蛇在舞動,在陜西和山西一帶的高原上,蓋著雪,在高處望去,象白蠟樣的象群在奔跑著。這里寫的銀蛇和蠟象的銀和蠟,都是形容雪的白。
這里更重要的是寫北方山和高原與天公比高,寫出雄偉的氣象?!绊毲缛?,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等到天晴的日子,看到紅艷艷的太陽。
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ㄌ疲┩踔疁o《登鸛鵲樓》
釋義: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2、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釋義: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3、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h)曹操《觀滄海》
釋義:向東進發(fā)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濤激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
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ㄌ疲┩鯙场洞伪惫躺较隆?/p>
釋義: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
5、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ㄌ疲埦琵g《望月懷古》
釋義: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6、海水無風時,波濤安悠悠?!ㄌ疲┌拙右住额}海圖屏風》
釋義:海面上沒有風的時候,海浪安安靜靜的。
7、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ㄌ疲埲籼摗洞航ㄔ乱埂?/p>
釋義: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8、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宋)蘇軾《臨江仙》
釋義:趁著這夜深、風靜、江波坦平,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樂府詩《長歌行》
釋義: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10、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ㄌ疲┧沃畣枴鹅`隱寺 》
釋義:層樓上可遠眺壯美日出,寺門正對著錢塘江大潮。
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4.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鯙场洞伪惫躺较隆?/p>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蹙S《使至塞上》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峨x思》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蘇軾《臨江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踔疁o《登鸛鵲樓》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獜埲籼摗洞航ㄔ乱埂?/p>
煮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輪征。柳永《煮海歌》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X起《送僧歸日本》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古》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畎住抖汕G門送別》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p>
雨縱橫亙二洲,浪淘天地入東流。卻余人物淘難盡,又挾風雷作遠游?!簡⒊短窖笥鲇辍?/p>
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n愈《精衛(wèi)填?!?/p>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茫茫東海波連天,天邊大月光團圓。——黃遵憲《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瘏ⅰ蹲唏R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海水無風時,波濤安悠悠?!拙右住额}海圖屏風》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畎住缎新冯y》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沃畣枴鹅`隱寺 》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樂府《長歌行》
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顗絷枴短┥健?/p>
山水繞城春作漲,江濤入海夜通潮。——陳子瀾《恩波橋詩》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畎住秾⑦M酒》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4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