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覓知音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撫鼓琴
題詩后
[唐]賈島
二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
歸臥故山秋。
席間詠琴客
[唐]崔玨
七條弦上五音寒,
此藝知音自古難。
唯有河南房次律,
始終憐得董庭蘭。
旅中懷孫路
[唐]貫休
暮塵微雨收,蟬急楚鄉(xiāng)秋。
一片月出海,幾家人上樓。
砌香殘果落,汀草宿煙浮。
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頭。
知音者誠希
[唐]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長安書懷呈知己
[唐]項斯
江湖歸不易,京邑計長貧。
獨夜有知己,論心無故人。
一燈愁里夢,九陌病中春。
為問清平日,無門致出身。
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高山流水覓知音。
1、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diào)。
杜甫《徒步歸行》 2、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放言》 3、人生結(jié)交在終結(jié),莫為升沉中路分。
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 4、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yè)》 5、嬰其嗚矣,求其友聲。
《詩經(jīng).小雅》 6、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翁照《與友人尋山》 7、于患難風(fēng)豪杰。
(清)魏禧 8、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春秋)子夏 9、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各自回頭看后頭。
(明)馮夢龍 10、知音世所稀。(唐)孟浩然 11、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fù)鼓琴。
《漢書》 12、人生樂在相知心。(宋)王安石 13、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唐)李白 14、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羌村·其一》 15、一貴一賤交情見。
(唐)駱賓王 16、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雁門集》 17、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清)曹雪芹 18、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晉)陶淵明 19、刎頸之交。
漢書《諸葛豐傳》 20、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 (唐)王維 2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史記》22、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漢樂府》 23、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
《遇舊友》 24、以財交者,財盡則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稇?zhàn)國策》 25、以權(quán)利合者,權(quán)力盡而交疏。
《史記》 26、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明)馮夢龍 27、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28、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陳剛中 29、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鮑溶 30、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31、世人結(jié)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題長安壁》 32、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33、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舊題蘇武詩》 34、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樸子?交際》 3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李白《贈汪倫》 36、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清)蒲松齡 37、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琵琶行》 38、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墩撜Z?顏淵》 39、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唐)李白 40、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宋)歐陽修 41、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詩經(jīng)》 42、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宋)歐陽修 43、朋友,以義合者。(宋)朱熹 44、朋友切切思思。
《論語.子路》 45、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端驮拱病?4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戰(zhàn)國)莊子47、樂莫樂兮新相知。
(戰(zhàn)國)屈原 48、禮尚往來。《禮記.曲禮》 49、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曲選.爭報恩》 50、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盾饺貥撬托痢?51、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別董大》 52、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吨芤住?53、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
小人口如蜜,轉(zhuǎn)眼如仇人。 54、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
(明)馮夢龍 55、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宋)顧夏 56、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贈范曄》 57、交情老更親。 (唐)杜甫 58、結(jié)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
《箜篌謠》 59、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三國)曹植 6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晉)付玄 61、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敦毥恍小?62、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
《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 63、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64、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65、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饵S鶴樓》 66、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67、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易?系辭上》 68、大丈夫處世處,當(dāng)交四海英雄。
《三國志?蜀書?劉巴傳》 69、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壽。
“海內(nèi)存知己”詩句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二、譯文
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
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xiāng)。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nèi)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
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三、注譯
⑴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闕(què )輔三秦:城闕,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輔,護衛(wèi)。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guān)中之地,即今陜西省潼關(guān)以西一帶。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guān)中分為三區(qū),分別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所以稱三秦。這句是倒裝句,意思是京師長安三秦作保護。五津: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里泛指蜀川。輔三秦:一作“俯西秦”。
⑶風(fēng)煙望五津:“風(fēng)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全句意為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如啼眼,是說在風(fēng)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
⑷君:對人的尊稱,相當(dāng)于“您”。
⑸同:一作“俱”?;拢╤uàn)游:出外做官。
⑹海內(nèi):四海之內(nèi),即全國各地。古代人認為我國疆土四周環(huán)海,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nèi)。
⑺天涯:天邊,這里比喻極遠的地方。比鄰:并鄰,近鄰。
⑻無為:無須、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⑼沾巾:淚水沾濕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
四、賞析
首聯(lián)“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首句寫送別之地長安被遼闊的三秦地區(qū)所“輔”,突出了雄渾闊大的氣勢。
第二句點出友人“之任”的處所——風(fēng)煙迷蒙的蜀地。詩人巧用一個“望”字,將秦蜀二地聯(lián)系起來,好似詩人站在三秦護衛(wèi)下的長安,遙望千里之外的蜀地,這就暗喻了惜別的情意?!巴弊植粌H拓寬了詩的意境,使讀者的視野一下子鋪開,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兩地的距離,使人感覺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為離別而憂傷。這一開筆創(chuàng)造出雄渾壯闊的氣象,使人有一種天空寥廓、意境高遠的感受,為全詩鎖定了豪壯的感情基調(diào)。
頷(hàn)聯(lián)“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詩人勸慰友人:我和你都是遠離故土、宦游他鄉(xiāng)的人,離別乃常事,何必悲傷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遠走天涯,舉目無親,更覺惆悵,作者在這里用兩人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來寬慰朋友,藉以減輕他的悲涼和孤獨之感。惜別之中顯現(xiàn)詩人胸襟的闊大。
頸聯(lián)“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把前面淡淡的傷離情緒一筆蕩開。詩人設(shè)想別后:只要我們聲息相通,即使遠隔天涯,也猶如近在咫尺。這與一般的送別詩情調(diào)不同,含義極為深刻,既表現(xiàn)了詩人樂觀寬廣的胸襟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也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尾聯(lián)“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樣,為離別淚濕衣巾,而要心胸豁達,坦然面對。足見情深意長,同時,全詩氣氛變悲涼為豪放。 這首詩四聯(lián)均緊扣“離別”起承轉(zhuǎn)合,詩中的離情別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現(xiàn),又具有深刻的哲理、開闊的意境、高昂的格調(diào),不愧為古代送別詩中的上品。
五、創(chuàng)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長安的時候?qū)懙??!吧俑保翘瞥瘜h尉的通稱。這位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
六、作者簡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1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漢樂府·長歌行》。
(1)悲傷 (2)傷悲 (3)憂傷 12.晏殊的《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識鳥歸來 (2)似曾相識雁歸來(3) 似曾相識燕歸來 13.《七步詩》的作者是(1)。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1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1)”。 (1)陰山 (2)邊關(guān) (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曉看紅濕處”的下句是(2)。
(1)花重綿陽城 (2)花重錦州城 (3)花重錦官城 16.“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出自葉紹翁的(1)。 (1)《游園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7.“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1)的詩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8.“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詩句。 (1)漢青 (2)汗青 (3)汗清 19.“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為 (2)坐下 (3)座位 2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樓臺煙波中 (2)多少樓臺風(fēng)雨中 (3)多少樓臺煙雨中 21.“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1)的詩句。
(1)王維 (2)王之渙 (3)王勃 22.《天凈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張養(yǎng)浩 (2)馬致遠 (3)元好問 23.“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王昌齡《出塞》 (3)杜牧《江南春》 24.“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的是(3)。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2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出自(3)的《無題》。
(1)李賀 (2)李清照 (3)李商隱。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作者:李白(唐代)
出處: 《贈汪倫》
釋義:看那桃花潭水,縱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
2、相逢一醉是前緣,風(fēng)雨散、飄然何處。
作者:蘇軾(宋代)
出處:《鵲橋仙·七夕》
釋義: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后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3、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作者:王勃(唐代)
出處:《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釋義: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nèi)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
4、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作者:杜甫(唐代)
出處:《貧交行》
釋義: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鮑叔牙貧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卻被今人棄之如糞土。
5、世人結(jié)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作者:張謂(唐代)
出處:《題長安壁主人》
釋義:世俗的人互相結(jié)交需要以黃金為紐帶,黃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6、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作者:陸凱(南北朝)
出處:《贈范曄詩》
釋義:江南別沒有更好的禮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報春。
7、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
作者:劉長卿(唐代)
出處:《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釋義:連別人都不走的路。然而,路上忽有唯一的身影映入眼簾,細看之下,確認是所盼之人。
8、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作者:白居易(唐代)
出處:《琵琶行 / 琵琶引》
釋義: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jīng)相識!
9、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作者:王維(唐代)
出處:《送元二使安西》
釋義: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guān)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10、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
作者:吳偉業(yè)(清代)
出處:《遇舊友》
釋義:已經(jīng)錯過才想起追問,仔細看才發(fā)現(xiàn)是故人。
舊題蘇武詩 / 別詩四首·其一朝代:兩漢作者:佚名骨肉緣枝葉,結(jié)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昔者常相近,邈若胡與秦。
惟念當(dāng)離別,恩情日以新。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
我有一罇酒,欲以贈遠人。愿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譯文兄弟的親密關(guān)系就像樹葉長在樹枝上,朋友間的關(guān)系也是如此相親。四海之內(nèi)都是兄弟,誰也不是互不相干的陌路人。
何況我們是枝干相連的骨肉兄弟,我和你同出于一個身體。從前親近的如鴛鴦,現(xiàn)在像是居于西方的辰星與居于東方的商星彼此出沒不相逢。
從前總是在一起,現(xiàn)在遙遠的像北方的胡人與南方的秦國人。在即將離別之際,越發(fā)覺得情誼日益親切。
麋鹿遇到好草總是嗷嗷呼叫它的同伴一起來吃,它可以用來比喻我宴飲嘉賓的心情。我有一樽酒,想贈給遠行的兄弟。
希望你再多留一會酌飲此酒,以敘我們平日的親愛之意。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1.9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