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 雨里西塘白墻灰瓦雨如煙,古意石橋月半彎。
碧柳絲絲垂舊事,為誰搖落為誰眠? 首波主打《唐宋元明清》,曲如其名,讓聽者瞬間猶如置身與書香的歷史畫卷中,不斷翻開人們在腦海中留下的一篇篇懷古情結。在曲風上,更是極盡弦式RnC曲風之精華,不但有成名曲《西廂》、《昆明湖》的古韻意境,更是具備了“聽兩遍即會吟唱”的流行張力。
十足體現了后弦對這張專輯“高度流行”的定位。 專輯中的一半歌曲將會“非常上口”。
一改之前后弦歌曲好聽難學的特點??梢灶A見,K歌市場中必又增添一首搶麥熱播的懷古流行曲。
酷愛“驢”的后弦,喜歡在旅行中享受創(chuàng)作,往往會得到很多創(chuàng)作上的驚喜。 去年游歷浙江古鎮(zhèn)西塘,夜晚在河邊欣賞對岸戲臺的戲曲聲色時,旋律靈感頓時油然而生,當場寫下這首《唐宋元明清》。
《唐宋元明清》 詞曲:后弦 (三百首偶爾路人念,誰把地上霜勸歸我床前 ) 寒窗苦讀瘦了誰的臉 蘭亭有摘落在你案前 一卷空白 心照的人不宣 硯剩淚思念 二十四橋終別明月淺 藏頭的詩不忍吐再見 抖下枕邊灰 尾音還留回蕩耳邊 朦朧的月與你翻起 唐宋元明清的夜 瞞著誰滴的幾冊傷 我們輕輕唱 我頌七言你數六弦 唐宋元明情已別 回首燈火不見闌珊 只有寂寞在嘹亮 念藏頭詩: 棠葉心事重 送行詩無用 遠去故人容 明夜雨不懂 輕逝花落空 已隔幾朝夢 別淚掩妝濃 去年剪春風 文章孤獨借紙續(xù)斷篇 殘夢重溫拓不回從前 一曲告別 絲竹廢很多年 灰塵四五錢 筆鋒眷戀我填《西江月》 琴心流連你嘆《春去也》 驚醒詩中美 韻腳不倦哪怕遙遠 朦朧的月與你翻起 唐宋元明清的夜 瞞著誰滴的幾冊傷 我們輕輕唱 我頌七言你數六弦 唐宋元明情已別 回首燈火不見闌珊 只有寂寞在嘹亮 茉莉花唱段:書中的茉莉花 ,凋謝后,只丟下這淡雅 朦朧的月與你翻起 唐宋元明清的夜 瞞著誰滴的幾冊傷 我們輕輕唱 我頌七言你數六弦 唐宋元明情已別 回首燈火不見闌珊 只有寂寞在嘹亮 (我,此生,不想再錯過) 朦朧的月與你翻起 唐宋元明清的夜 瞞著誰滴的幾冊傷 我們輕輕唱 我頌七言你數六弦 唐宋元明清終須別 回首燈火不見闌珊 只有寂寞在嘹亮其一 長廊隱住廊橋夢,漫曲輕歌忘念歸。 夜枕清流思若水,曉聽軟語滿檐飛。
注:西塘乃吳根越角之地,吳歌越語總溫柔。夜宿酒家名曰廊橋夢,臨河木窗清風隔,雕花床上攏碧紗。
十分的古樸,甚喜之。 其二 橋頭酒家喚錢塘,幾代風雨亦尋常。
縱有灰鴨三白嫩,還輸一脈水菱香。 注:三白泛指白水魚、白米蝦和銀魚。
嫩角指菱角。 其三 青石橋傍木廊舊,細柳階邊水陽樓。
小院真情休莫問,豈與花事競風流? 注:水陽樓,西塘古舊。主人好金石竹刻、小女兒一心求畫。
看主人家如今的恬適,不禁想起水陽樓的過去。存先人的舊物易,存先人的風骨難! 其四 桐村古渡沉橋影,煙攏長廊墨絳燈。
不是夜來非月色,清河與我共孤聲。 其五 胥塘寂靜如秋水,幾盞花燈輕淺洄。
料得游人應記取,清流枕上夢同魂。 注:西塘古稱胥塘。
永夜思緒亦如水,此時魂夢與誰同? 其六 淡我前生孤寂夢,行云逝水縱吳歌。 依依垂柳纏絲絮,絆入殘?zhí)劣謾┎ā?/p>
1、“樂國酒家”在燒香港與塘東街口,當年南社盟主柳亞子曾三宿于此,會友流連:“酒店當壚靚女妍,詩人于此醉三天。
唱和文友多清興,樂國吟成刊一編。”2、楊可意是這樣寫西塘石皮弄的,“下雨時,雨水順著巷子兩邊的墻,滴溜溜地滑過墨綠的青苔,躲進了古老青石板的縫隙中……”光這一句,就把石皮弄的特點寫了出來;石皮弄也因此活了起來。
這樣的細節(jié),只有對石皮弄非常熟悉并且有一定感悟能力的人,才能寫得如此靈動。 又比如,水是西塘的另一特點,楊可意在寫搖船的時候,說“有時,兩船并行,水波與水波之間就會相互打起架來,可愛得讓人不禁想伸手掐它一下。
伸手一撫,咝——透心涼!”這種擬人化寫法,把水波賦予人的性格,讀來有趣可人。 3、“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夕看多時?!?/p>
這就是形容最具代表性的送子來鳳橋。始建于清康熙48年,1997年重建,其造型及結構別致,適于旅游觀賞,為西塘重要景點之一。
在送子來鳳橋西不遠,是歷史最悠久的環(huán)秀橋。 這座拱橋建于明萬歷九年,距今近500年,跨當年的小桐、北翠兩圩,是西塘鎮(zhèn)上最早的高橋。
橋上有幅對聯:“船從碧玉環(huán)中過,人步彩虹帶上行”,描寫了過橋的兩種方式。乘船是從碧玉環(huán)中過,步行則是人步彩虹帶上行了。
橋南建有小亭,名曰“環(huán)秀亭”。亭上由副對聯:“環(huán)秀橋畔水增色,斷虹廊前月多輝”。
五水共治
謝章華
污水橫流垃圾多,小溪何日泛青波。
今朝治水心同一,百姓歡呼鳥唱歌。
五水共治得民心
馮瑞升
潔水晶瑩滋萬物,誰人不賴水維生。
治污勝過護生命,節(jié)水迎來百業(yè)興。
美麗鄉(xiāng)村溪蕩漾,休閑城市柳娉婷。
錢江之尾水清澈,整潔家園頌太平。
采桑子·今日南門溪
余良燕
碧波蕩漾青山映,昔日南溪,今日南溪,隱隱歌聲處處
隨。
沿溪燈火星星閃,白鷺安棲,野鴨安棲,引得游人不思歸。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8.67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