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稇涘X塘江》 宋代:李覯
譯文:當年乘醉登上歸家的帆船,看那兩岸隱隱的青山前太陽已落下一半。此時此刻,最迷人的還是返照入江,滿江一片紅光,那江面上的點點白帆,在夕陽的輝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們一齊穿上了淡紅的衣衫。
2、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酒泉子·長憶觀潮 》 宋代:潘閬
譯文:我常常想起錢塘江觀潮的情景,滿城的人爭著向江上望去。潮水涌來時,仿佛大海都空了,潮聲像一萬面鼓齊發(fā),聲勢震人。踏潮獻技的人站在波濤上表演,他們手里拿著的紅旗絲毫沒被水打濕。此后幾次夢到觀潮的情景,夢醒時依然感覺心驚膽戰(zhàn)。
3、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十七日觀潮 》宋代:陳師道
譯文:一望無垠的沙灘上,潮水涌上來了,像一道白色的長虹;我猜想,是不是瑤臺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瓊漿潑向了人間,如此奔騰洶涌。澎湃的潮水中,藍天的倒影在水里顛簸搖動;夕陽西墜,浮沉出沒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4、海神東過惡風(fēng)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唐.李白《橫江詞》
譯文:好像是海神來過之后一樣,又來了一陣惡風(fēng),巨浪拍擊著天門山,打開了山門石壁。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這里的風(fēng)浪嗎,浪濤像連綿的山峰噴雪而來。
5、點點征帆都卸了,海門急鼓聲初發(fā)。似萬群風(fēng)馬驟銀鞍,爭超越?!濉げ苋堋稘M江紅·錢塘觀潮》
譯文:平日的點點船帆都已不見,入??趥鱽淼某甭?,如初發(fā)急鼓震得地動山搖。眼前潮頭連續(xù)涌起,像萬群載著銀鞍的馬,驟然奔馳而來,爭先恐后,你趕我超。
宋代大文豪蘇軾就寫過“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北宋詩人王師道所寫贊美錢塘江潮的詩句《十七日觀潮》也一直被人們傳頌著:“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清?!边@是唐代王維詠潮的詩句。它的大意是:夕陽西下了,晚潮涌來,江水猛漲,碧水和藍天連成一片,好像春色充塞著天地。既寫了海潮的巨大氣勢,又寫了它特殊的壯觀美。
一江錢塘兩湖酒,三分西子四分妖。
五杯醉臥蘭舟上,醒來身后六百橋。
天寶謫仙騎鶴去,詩風(fēng)大袖月宮寒。
錢塘每度潮汐猛,疑是狂生縱酒瀾。
岳王亦遁荒丘冢,瀚海浮舟陌路哀。
山勢窮追煙霏盡,悲風(fēng)怒卷大潮來。
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
攜八方清風(fēng)與君當馬 萬維想象與君當車 四時鮮花與君當禮 千般祝福與君當帖 挾琴訪友 平平一心拜盡古代今朝真情至性雅士
借泰山寶塔為我支筆 錢塘大潮為我潤墨 五臺諸峰為我鎮(zhèn)紙 四川盆地為我作硯 倚馬揮毫 洋洋萬言寫就天上人間獨一無二文章
1、《十七日觀潮》 宋代:陳師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譯文:在無邊無際的沙灘上,潮水漲得像一道長長的白彩虹,我想知道是不是瑤臺仙人把瓊脂從玉杯里扔到地上那么快。在洶涌的潮汐中,藍天的倒影在水中搖曳,落日在洶涌的波濤中沉浮。
2、《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代: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譯文:常常想起錢塘江觀潮的情景。城市的人看到的是戰(zhàn)斗的河。當它來的時候,仿佛海似乎是空的,潮聲像一萬面鼓齊發(fā)。人們站在波的波是表演。他們手里拿著的紅旗絲毫沒被水打濕。此后幾次夢到觀潮的情景,夢醒時依然感覺心驚膽戰(zhàn)。
3、《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宋代:辛棄疾
憑誰問,萬里長鯨吞吐,人間兒戲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昂尢?,人道是、屬鏤怨憤終千古。功名自誤。謾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煙雨。
譯文:任憑何人,面對怒潮洶涌如巨鯨吐水一般的潮水,吳越王用箭矢射向潮水不過是人間的一場兒戲。連天的怒潮最終也力倦難治,緩緩東歸。常言道,伍子胥用屬鏤自刎化為潮神遺恨千古自是因為功名誤了千古英雄。這警示白白便宜了范蠡與西施漫游五湖,一葉小舟悠然自得地欣賞云蒸霞蔚的湖上景色。
4、瑞鷓鴣·觀潮 宋代:蘇軾
碧山影里小紅旗。儂是江南踏浪兒。拍手欲嘲山簡醉,齊聲爭唱浪婆詞。
西興渡口帆初落,漁浦山頭日未欹。儂欲送潮歌底曲?尊前還唱使君詩。
譯文:紅旗在青山的陰影下翩翩起舞。我是一個年輕人,在揚子江南部揮舞海浪。拍拍我的手,嘲笑我。我醉得像山一樣的簡。西星渡船的帆剛剛落下,于珀珊頭的太陽也沒有移動。我想唱哪首歌?酒也應(yīng)由陳泰吟詩。
5、《催試官考較戲作》 宋代:蘇軾
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qū)十萬夫。紅旗青蓋互明滅,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景此行那兩得。愿君聞此添蠟燭,門外白袍如立鵠。
譯文:鯤鵬擊水,飛上云霄,武裝部隊,十萬多人。紅旗和青色的盔甲忽明忽暗,黑沙和白色的海浪互相吞滅。人生難得,聚少離多,此行不能復(fù)制。我希望你能點亮蠟燭,讓主考者立即公布這份名單。
杜甫描寫錢塘江大潮的詩句:天地黯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
天地黯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出自《渼陂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寫的一首動人樂府詩。原文節(jié)選:
岑參兄弟皆好奇,攜我遠來游渼陂。天地黯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興極憂思集。鼉作鯨吞不復(fù)知,惡風(fēng)白浪何嗟及。
主人錦帆相為開,舟子喜甚無氛埃。鳧鹥散亂棹謳發(fā),絲管啁啾空翠來。沈竿續(xù)縵深莫測,菱葉荷花凈如拭。
譯文:
岑參兄弟都喜歡尋幽探奇, 帶我遠道來一起游覽渼陂這個地方。 忽然間天地昏暗,呈現(xiàn)出了奇異的顏色, 波濤萬里涌來,清澈如同琉璃寶石。 水勢浩瀚,如琉璃一樣的波濤涌起。
此時要浮舟而入, 此事絕非小可,但他們(指岑參兄弟)興致極高,實在令人憂思凝集。 到那時就不再知道鼉龍如何發(fā)怒,如何被鯨魚吞食, 面對風(fēng)波險惡的白浪滔天,如何來得及抒發(fā)慨嘆?
主人指使將船帆相繼打開, 船夫十分喜歡風(fēng)平浪靜沒有塵霧的天氣。 行船時歌聲齊發(fā),驚散了水中的野鴨和水鷗, 絲管齊鳴,喚來了滿眼綠色的草木,一片晴霽景象。
將竹竿探入水中或?qū)⒔z線連結(jié)起來也難以測出水的深淺, 那水面上的菱葉、荷花像擦試過一樣的干凈。
擴展資料:
天地黯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解析:
然而不料風(fēng)云空變,剛到渼陂即逢狂風(fēng)大作,天色驟變,渼陂頓時波濤萬頃,天地暗淡,本來極高的興致一下子變成了憂思,是否會葬身魚腹已難逆料,而眼前的惡風(fēng)巨浪更隨時會將小舟掀翻水底,“何嗟及”表明了這時的真實感受。
作者介紹: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為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審言。杜甫與唐代另一大詩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為晉代大學(xué)者、名將杜預(yù)之后。不過兩支派甚遠,杜甫出自杜預(yù)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預(yù)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時因家庭環(huán)境優(yōu)越。
因此過著較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學(xué),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有志于“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他少年時也很頑皮,“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fù)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大歷三年(768年),杜甫思鄉(xiāng)心切,乘舟出峽,先到江陵,又轉(zhuǎn)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陽,這一段時間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難,不但不能北歸,還被迫更往南行。大歷四年正月,由岳陽到潭州(長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陽),復(fù)折回潭州。
大歷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亂,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陽,遇江水暴漲,只得停泊方田驛,五天沒吃到東西,幸虧縣令聶某派人送來酒肉而得救。后來杜甫由耒陽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
這時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歸,這時便改變計劃,順流而下,折回潭州。大歷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去世。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xué)和日本文學(xué)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1、憶錢塘江
宋.李覯
好似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譯文
此時此刻,最迷人的還是返照入江,滿江一片紅光,那江面上的點點白帆,在夕陽的輝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們一齊穿上了淡紅的衣衫。
2、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宋代:蘇軾
有情風(fēng)、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譯文
有情風(fēng)從萬里之外卷潮撲來,無情時又送潮返回。請問在錢塘江上或西興渡口,我倆共賞過幾次夕陽斜暉?用不著仔細思量古今的變遷,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誰像我東坡蘇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進的機會。
3、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濤兒向濤頭立。
譯文
我常常想起錢塘江觀潮的情景,滿城的人爭著向江上望去。潮水涌來時,仿佛大海都空了,潮聲像一萬面鼓齊發(fā),聲勢震人。
4、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
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5、黃金縷·妾本錢塘江上住
宋代:司馬槱
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譯文
我的家就在繁華的錢塘江畔,花開花落,任憑歲月流逝。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帶走了,在這黃昏時節(jié),紗窗外下起了一陣瀟瀟細雨。
錢塘江潮 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問陽侯. 【雜曲歌辭·浪淘沙】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錢塘江潮】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問陽侯. 【秋過錢塘江】貫休 巨浸東隅極,山吞大野平. 因知吳相恨,不盡海濤聲. 黑氣騰蛟窟,秋云入戰(zhàn)城. 游人千萬里,過此白髭生. 錢塘江待潮 全宋詩-胡仲弓 潮至千艘動,濤喧萬鼓鳴. 江翻晴雪卷,海漲石塘平. 帆影林端見,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吳越,相峙兩含情. 錢塘觀潮 全宋詩-劉黻 此是東南形勝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幾點英雄淚,翻作千年憤怒濤. 雷鼓遠驚江怪蟄,雪車橫駕海門高. 吳兒視命輕猶葉,爭舞潮頭意氣豪. 憶錢塘江 全宋詩-李覯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前山日半銜. 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錢塘江潮 全宋詩-釋文珦 初聞萬馬聲,漸覺似長城. 遠自三山起,高連兩岸平. 凌風(fēng)添怒勢,映日作虛明. 若是吳胥魄,如何渡越兵. 錢塘江上 全宋詩-楊蟠 一氣連江色,寥寥萬古清. 客心兼浪涌,時事與潮生. 路轉(zhuǎn)青山出,沙空白鳥行. 幾年滄海夢,吟罷獨含情. 錢塘江 全宋詩-朱繼芳 極浦無高樹,蒼茫只遠空. 潮來江水黑,日出海門紅. 兩岸東西浙,千帆來去風(fēng). 中原山色外,殘夢逐歸鴻. 酒泉子(十之十) 【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濤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錢塘觀潮)【趙鼎】 雙峰遙促,回波奔注,茫茫濺雨飛沙.霜涼劍戈,風(fēng)生陣馬,如聞萬鼓齊撾.兒戲笑夫差.謾水犀強弩,一戰(zhàn)魚蝦.依舊群龍,怒卷銀漢下天涯. 雷驅(qū)電熾雄夸.似云垂鵬背,雪噴鯨牙.須臾變滅,天容水色,瓊田萬頃無瑕.俗眼但驚嗟.試望中仿佛,三島煙霞.舊隱依然,幾時歸去泛靈槎. 明 張?zhí)镆皇?潮去潮來春復(fù)秋,錢塘江水通湖頭. 愿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來不斷流. 【登子胥廟因觀錢塘江潮】 明 方行 吳越中分兩岸開,怒濤千古響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踐終非霸主材. 歲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壯麗我重來. 鴟夷鐵箭俱安在,目斷洪波萬里回. 月望后至海寧州登海塘觀潮 清 阮元 錢塘江潮秋最巨,未抵鹽官十之五.我來鹽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江水忽凝不敢東,??诙邚埛次魍?潮不推行直上飛,水不平流自僵豎.海若憑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馬銜高坐蛟鼉舞,拔箭倒發(fā)錢王弩.須臾直撼塘根去,搖動千人萬人股.如卷黑云旋風(fēng)雨,如騁陣馬斗貔虎.如陰陽炭海底煮,如決瓠子不能御.三千水擊徙滄溟,十二城墮倒天柱.氣欲平吞于越天,勢將一洗余杭土.吁嗟乎,地缺難得媧皇補,大功未畢悲神禹.此是東南不足處,豈為區(qū)區(qū)文與伍.滄海桑田隔一堤,魚龍黧首相鄰處.我皇功德及環(huán)瀛,親筑長防俾安堵.全用金錢疊作塘,不使蒼生沐咸鹵.邇來龕赭漲橫沙,卻指尖山作門戶.雁齒長樁十萬行,魚鱗巨石三層礎(chǔ).王充論前有古跡,枚乘發(fā)后無奇語.吁嗟乎,此塘此潮共千古,詞人心樂帝心苦. 晚渡錢塘江 清 王蔭槐 羅剎江聲殷似雷,扁舟搖兀怒濤堆.身從大地孤鷗泛,潮挾群山萬馬來.南渡衣冠秋草寂,西陵鼓角夕陽哀.古懷牢落真無懶,呼取余杭酒一杯. 錢塘觀潮 清 湯金釗 一聲初轉(zhuǎn)海門雷,萬疊真如雪作堆.盛氣已吞文種墓,余波猶上子陵臺.底教金寇全師去,合借錢王射手來.欲寫壯觀愁筆弱,銀山飽看只空回. 錢塘觀潮 清 林以寧 氣以三秋肅,江因九折名.海門環(huán)鳳闕,半曜拱神京.舟楫三都會,魚鹽百貨盈.涼飆隨舵發(fā),新月傍船行.共指潮生候,爭看霧氣橫.篙師屏息待,漁子放舟迎.海外千山合,江邊萬谷鳴.蜃樓驚變幻,鮫室忽晶瑩.魚沫翻珠佩,腥涎噴水精.玉山高作壘,雪浪儼如城.似有馮夷鼓,長驅(qū)掉尾鯨.前茅從赤鯉,后隊亦青旌.自可吞溟渤,何煩洗甲兵.蛟宮圖廣袤,蟻垤敢爭衡.久欲尋天漢,頻思訪。
崔試官考較戲作
蘇軾
八月十五夜,月色隨處好。
不擇茅檐與市樓,況我官居似蓬島。
鳳咮堂前野桔香,劍潭橋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qū)十萬夫。
紅旗青蓋互明滅,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景此行那兩得。
愿君聞此添蠟燭,門外白袍如立鵠。
五絕·錢塘潮
李祚忠
一
后浪推前浪,滔滔涌入江。
回頭潮更壯,猛撞巻堤墻!
二
錢塘滾滾潮,浩蕩帶雷囂。
沿岸人擁眺,皆驚世上寥!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