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山吾舊隱 ,石洞鎖嶙峋
2.竹有四時筍 ,松生千歲鱗
3.鼠偷猿藏粟 ,僧拾雀巢薪
4.吾有前峰往 ,重來不厭頻
5.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6.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7.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描寫了雁蒼山美景,雁蒼山風景區(qū)于1994年被寧波市列為寧波旅游新十景之一。
寧波是一座美麗的港口城市,參雜著海鮮味的海風傳遞著江南都市的靈秀與時尚;寧波也是一座人文薈萃的文化名城,她書藏古今、港通天下,是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的發(fā)祥地,是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也是近代的“東方大港”,還是蔣氏故里、儒商搖籃、佛教勝地……她古色古香又富有動感,大自然的天趣與都市的躍動渾然糅合,深厚的文化恍若河水般緩緩流淌于山水之間…
出自南宋舒岳祥(閬風先生)《題雁蒼山》
毛翼虎《姐妹雙塔》
巍巍雙塔立西東,
古跡千年造化工。
溯本追源思甬地,
三江相匯五洲通。
(甬,浙江省寧波市的簡稱,因境內(nèi)有甬江而得名)
唐·岑參《送任郎中出守明州》
罷起郎官草,初分刺史符。海云迎過楚,江月引歸吳。
城底濤聲震,樓端蜃氣孤。千家窺驛舫,五馬飲春湖。
柳色供詩用,鶯聲送酒須。知君望鄉(xiāng)處,枉道上姑蘇。
宋·王安石《明州錢君倚眾樂亭》
使君幕府開東部,名高海曲人知慕。
艤船談笑政即成,洗滌山川作嘉趣。
平泉浩蕩銀河注,想見明星弄機杼。
載沙筑成天上路,投虹為橋取孤嶼。
掃除荊棘水中央,碧瓦朱甍隨指顧。
春風滿城金版舫,來看置酒新亭上。
百女吹笙彩鳳悲,一夫伐鼓靈鼉壯。
安期羨門相與游,方丈蓬萊不更求。
酒酣忽跨鯨魚去,陳跡空令此地留。
天童育王道中(宋·史浩)
迸云佛塔金千尋,傍聳滴翠玲瓏岑。
春供萬象當遠目,響答兩地紛鳴禽。
風搖野幘去復去,雨浥乳竇深復深。
寄聲俊逸鮑夫子,蓮社不掛淵明心。
游東錢湖(宋·史浩)
行李蕭蕭一擔秋,
浪頭始得見漁舟。
曉煙籠樹鴉還集,
碧水連天鷗自浮。
十字港通霞嶼寺,
二靈山對月波樓。
于今幸遂歸湖愿,
長憶當年賀監(jiān)游。
天童寺 二首(宋·王安石)
天 童 溪
溪水清漣樹老蒼,
行穿溪樹踏春陽。
溪深樹密無人處,
惟有幽花度水香。
虎 跑 泉
供廚煮浴方成沼,
轉(zhuǎn)磨鳴春始到田。
還了山中清凈債,
卻來人間作豐年。
這些應該算吧
天童育王道中(宋·史浩)
迸云佛塔金千尋,傍聳滴翠玲瓏岑。
春供萬象當遠目,響答兩地紛鳴禽。
風搖野幘去復去,雨浥乳竇深復深。
寄聲俊逸鮑夫子,蓮社不掛淵明心。
游東錢湖(宋·史浩)
行李蕭蕭一擔秋,
浪頭始得見漁舟。
曉煙籠樹鴉還集,
碧水連天鷗自浮。
十字港通霞嶼寺,
二靈山對月波樓。
于今幸遂歸湖愿,
長憶當年賀監(jiān)游。
天童寺 二首(宋·王安石)
天 童 溪
溪水清漣樹老蒼,
行穿溪樹踏春陽。
溪深樹密無人處,
惟有幽花度水香。
虎 跑 泉
供廚煮浴方成沼,
轉(zhuǎn)磨鳴春始到田。
還了山中清凈債,
卻來人間作豐年。
這些應該算吧
邂逅款良宵,殷勤荷勝招。
彌天俄若舊,初地豈成遙。 酒蟻傾還泛,心猿躁似調(diào)。
誰憐失群雁,長苦業(yè)風飄。 卷52_48 【泛鏡湖南溪】宋之問 乘興入幽棲,舟行日向低。
巖花候冬發(fā),谷鳥作春啼。 沓嶂開天小,叢篁夾路迷。
猶聞可憐處,更在若邪溪。 卷53_25 【游稱心寺】宋之問 釋事懷三隱,清襟謁四禪。
江鳴潮未落,林曉日初懸。 寶葉交香雨,金沙吐細泉。
望諧舟客趣,思發(fā)海人煙。 顧櫪仍留馬,乘杯久棄船。
未憂龜負岳,且識鳥耘田。 理契都無象,心冥不寄筌。
安期庶可揖,天地得齊年。 卷53_26 【游法華寺】宋之問 高岫擬耆闍,真乘引妙車。
空中結(jié)樓殿,意表出云霞。 后果纏三足,前因感六牙。
宴林薰寶樹,水溜滴金沙。 寒谷梅猶淺,溫庭橘未華。
臺香紅藥亂,塔影綠篁遮。 果漸輪王族,緣超梵帝家。
晨行踏忍草,夜誦得靈花。 江郡將何匹,天都亦未加。
朝來沿泛所,應是逐仙槎。古 卷53_28 【謁禹廟】宋之問 夏王乘四載,茲地發(fā)金符。
峻命終不易,報功疇敢渝。 先驅(qū)總昌會,后至伏靈誅。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旋聞厭黃屋,更道出蒼梧。
林表祠轉(zhuǎn)茂,山阿井詎枯。 舟遷龍負壑,田變鳥蕓蕪。
舊物森如在,天威肅未殊。 玄夷屆瑤席,玉女侍清都。
奕奕扃闈邃,軒軒仗衛(wèi)趨。 氣青連曙海,云白洗春湖。
猿嘯有時答,禽言常自呼。 靈歆異蒸糈,至樂匪笙竽。
茅殿今文襲,梅梁古制無。 運遙日崇麗,業(yè)盛答昭蘇。
伊昔力云盡,而今功尚敷。 揆材非美箭,精享愧生芻。
郡職昧為理,邦空寧自誣。 下車霰已積,攝事露行濡。
人隱冀多佑,曷唯沾薄軀。知 卷53_29 【游禹穴回出若邪】宋之問 禹穴今朝到,邪溪此路通。
著書聞太史,煉藥有仙翁。 鶴往籠猶掛,龍飛劍已空。
石帆搖海上,天鏡落湖中。 水低寒云白,山邊墜葉紅。
歸舟何慮晚,日暮使樵風。 卷53_31 【游云門寺】宋之問 維舟探靜域,作禮事尊經(jīng)。
投跡一蕭散,為心自杳冥。 龕依大禹穴,樓倚少微星。
沓嶂圍蘭若,回溪抱竹庭。 覺花涂砌白,甘露洗山青。
雁塔鶱金地,虹橋轉(zhuǎn)翠屏。 人天宵現(xiàn)景,神鬼晝潛形。
理勝常虛寂,緣空自感靈。 入禪從鴿繞,說法有龍聽。
劫累終期滅,塵躬且未寧。 搖搖不安寐,待月詠巖扃。
知 卷53_37 【湖中別鑒上人】宋之問 愿與道林近,在意逍遙篇。自有靈佳寺,何用沃洲禪。
卷53_38 【題鑒上人房二首】宋之問 落花雙樹積,芳草一庭春。玩之堪興異,何必見幽人。
主 晚入應真理,經(jīng)行尚未回。房中無俗物,林下有青苔。
卷53_44 【送司馬道士游天臺】宋之問 羽客笙歌此地違,離筵數(shù)處白云飛。 蓬萊闕下長相憶,桐柏山頭去不歸。
卷53_49 【稱心寺】宋之問 步陟招提宮,北極山海觀。千巖遞縈繞,萬壑殊悠漫。
喬木轉(zhuǎn)夕陽,文軒劃清渙。泄云多表里,驚潮每昏旦。
問予金門客,何事滄洲畔。謬以三署資,來刺百城半。
人隱尚未弭,歲華豈兼玩。東山桂枝芳,明發(fā)坐盈嘆。
卷55_4 【山亭夜宴】王勃 桂宇幽襟積,山亭涼夜永。森沉野徑寒,肅穆巖扉靜。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興殊未闌,林端照初景。
古 卷55_10 【采蓮曲(樂府作采蓮歸)】王勃 采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鳧雁飛。
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葉嶼花潭極望平, 江謳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駐。 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采蓮今已暮。
今已暮,采蓮花。 渠今那必盡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采蓮花。 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
葉翠本羞眉,花紅強如頰。 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
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 故情無處所,新物從華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 還羞北海雁書遲。采蓮歌有節(jié),采蓮夜未歇。
正逢浩蕩江上風,又值裴回江上月。裴回蓮浦夜相逢, 吳姬越女何豐茸。
共問寒江千里外,征客關(guān)山路幾重。主 卷101_9 【度涂山】寇泚 小年弄文墨,不識戎旅難。
一朝事鞞鼓,策馬度涂山。 涂山橫地軸,萬里留荒服。
悠悠正旆遠,騑驂一何速。 流月?lián)]金戈,驚風折寒木。
行聞漢飛將,還向皋蘭宿。主 卷112_17 【回鄉(xiāng)偶書二首】賀知章 少小離鄉(xiāng)老大回,鄉(xiāng)音難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銷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卷112_16 【采蓮曲】賀知章 稽山罷霧郁嵯峨,鏡水無風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 卷112_18 【答朝士】賀知章 fk鏤銀盤盛蛤蜊,鏡湖莼菜亂如絲。
鄉(xiāng)曲近來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吳兒。 卷112_15 【詠柳(一作柳枝詞)】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卷118_2 【和登會稽山】孫逖 稽山碧湖上,勢入東溟盡。
煙景晝清明,九峰爭隱嶙。 望中厭朱紱,俗內(nèi)探玄牝。
野老聽鳴騶,山童擁行軫。 仙花寒未落,古蔓柔堪引。
竹澗入山多,松崖向天近。 卷118_6 【山陰縣西樓】孫逖 都邑西樓芳樹間,逶迤霽色繞江山。
山月夜從公署出, 江云晚對訟庭還。誰知春色朝朝好,二月飛花滿江草。
一見湖邊楊柳風,遙憶青青洛陽道。齋 卷118_8 【春日留別】孫逖 春路逶迤花柳前,孤舟晚泊就人煙。
東山白云不可見, 西陵江月夜娟娟。春江夜盡潮聲度,征帆遙從此中去。
越國山川看漸無,可憐愁思江南樹。
南宋舒岳祥(閬風先生)《題雁蒼山》 此山吾舊隱 石洞鎖嶙峋 竹有四時筍 松生千歲鱗 鼠偷猿藏粟 僧拾雀巢薪 吾有前峰往 重來不厭頻 描寫了雁蒼山美景,雁蒼山風景區(qū)于1994年被寧波市列為寧波旅游新十景之一。
天童育王道中(宋·史浩) 迸云佛塔金千尋,傍聳滴翠玲瓏岑。 春供萬象當遠目,響答兩地紛鳴禽。
風搖野幘去復去,雨浥乳竇深復深。 寄聲俊逸鮑夫子,蓮社不掛淵明心。
游東錢湖(宋·史浩) 行李蕭蕭一擔秋, 浪頭始得見漁舟。 曉煙籠樹鴉還集, 碧水連天鷗自浮。
十字港通霞嶼寺, 二靈山對月波樓。 于今幸遂歸湖愿, 長憶當年賀監(jiān)游。
天童寺 二首(宋·王安石) 天 童 溪 溪水清漣樹老蒼, 行穿溪樹踏春陽。 溪深樹密無人處, 惟有幽花度水香。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