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在逆境中迎難而上的古詩句有:
1. 已是平生行逆境,更堪末路踐危機。———年代: 宋 作者: 陸游《次韻范參政書懷》
2. 步步常由逆境行,極知造物欲其成?!甏?宋 作者: 陸游《逆境》
3. 逆境嗟行遍,閑愁幸掃空?!甏?宋 作者: 陸游《遣懷》
4. 吾生行逆境,平地九折?!甏?宋 作者: 陸游《贈湖上父老十八韻》
5. 虛堂回古味,逆境見真情。———年代: 宋 作者: 葉茵《偶成》
6. 彥修但自修,逆境堪進(jìn)德?!甏?宋 作者: 熊禾《送稅官仇副使詩十首》
7. 已嘆嫠居久,何堪逆境頻?!甏?宋 作者: 樓鑰《百四從妹挽詞》
8. 逆境須同順境寬,熟仁堅志這中觀。———年代: 宋 作者: 蔡格《山居十三首》
9. 歸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難排。———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風(fēng)入松·歸鞍尚欲小徘徊》
10. 逆境偷貧樂,休兵未可期。———年代: 宋 作者: 艾可翁《山居雜興》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睹献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8、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峨x騷》9、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10、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妒酚洝せ袀鳌?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12、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后漢書·陳蕃傳》13、有志者,事竟成。
———《后漢書·耿?m傳》14、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1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懿佟洱旊m壽》1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乘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青山座座皆巍峨,壯心上下勇求索。
釋義:
1. 出處:古代的《警世賢文·勤奮篇》。全詩說的是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喻義要想擁有珍貴品質(zhì)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dá)到的。
2. 出處:清朝鄭燮的《竹石》。這首詩一、二句說:竹子扎根破巖中,基礎(chǔ)牢固。詩中用了一個"咬"字,極其有力。充分表達(dá)了勁竹的剛毅性格。立根在破巖中,表明了勁竹對生活條件沒有過高的要求,顯示出它極強的生命力。
3. 出處:清朝鄭燮的《竹石》。三、四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fēng)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nèi)匀粓远◤妱拧?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fēng)",指的是無數(shù)的磨難,惡劣的環(huán)境。面臨著如此多的磨難,進(jìn)一步表現(xiàn)出了不屈不撓的精神。
4. 出處:唐代詩人黃檗禪師的《上堂開示頌》。意為梅花要不是經(jīng)受住一次次風(fēng)霜摧折之苦,哪會有素馨沁人的花香。作者是佛門禪宗的一代高僧,他借此詩偈,表達(dá)對堅志修行得成果的決心,說出了人對待一切困難所應(yīng)采取的正確態(tài)度。這也是這兩句詩極為有名,屢屢被人引用,從禪宗詩偈成為世俗名言的主要原因。
5. 出處:李白《行路難》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會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dá)理想的彼岸。引申為相信總有一天會實現(xiàn)理想施展抱負(fù),雖然苦悶但不失去信心,給人以激勵。
6. 出處:毛澤東的古詩作品《七律·長征》。結(jié)尾這兩句寫長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詩的高潮?!案病眱勺?,一方面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在極其艱苦條件下的樂觀主義精神,一方面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對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7. 出處:吳承恩《西游記》。世界上沒有什么辦不到的事情,只要肯下決心去做,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8. 出處:閱微草堂筆記 (清)紀(jì)昀 。明明知道山中有老虎,還要走向有虎的山林。比喻明知那樣做很困難甚至很危險,但偏偏要這樣做。
9. 出處:明代詩人于謙的古詩作品《石灰吟》。只有經(jīng)過多次撞擊才能從山上開采出來。它把烈火焚燒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10. 出處:屈原大夫的“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意思是無論艱難險阻,都要勇往直前,去探尋真理。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行路難三首(其二)
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jié)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其三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dá)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dá)生,秋風(fēng)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1、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谥t《石灰吟》
釋義:經(jīng)過千萬次錘打才從深山里開采出來,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dāng)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間。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嵺啤吨袷?/p>
釋義: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
3、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嵺啤吨袷?/p>
釋義:經(jīng)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fēng),還是嚴(yán)冬的西北風(fēng),它都能經(jīng)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4、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杜牧《赤壁》
釋義:赤壁的泥沙中,埋著一枚未銹盡的斷戟。 我把它仔細(xì)磨洗,認(rèn)出是三國的遺跡。
5、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S蘗禪師《上堂開示頌》
釋義:不經(jīng)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6、乘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畎住缎新冯y》
釋義: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會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dá)理想的彼岸。
7、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辉敗毒蕾t文·勤奮篇》
釋義: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寒冷的冬季。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
釋義:君子應(yīng)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
9、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 曹 植《贈白馬王彪》
釋義:大丈夫應(yīng)該胸懷廣大,萬里的距離在眼中看來就像鄰居這么近。
1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釋義:到了寒冷的季節(ji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6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