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報告范文
采風報告怎么寫?那么,下面是CN人才公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采風報告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一、走進湘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與湖北省、貴州省、重慶市接壤,面積15486平方公里,境內居住著土家族、苗族、回族、瑤族、侗族、白族等少數(shù)民族,人口264、58萬人,其中土家族105萬人,苗族86萬人,少數(shù)民族占總人口的72、9%。轄吉首市和龍山、永順、保靖、花垣、古丈、鳳凰、瀘溪七縣。
好山好水好地方,人好酒醉情更釅。自古以來,湘西為湘川咽喉之地,歷史悠久,山水奇異,民風淳樸。境內自然景觀絢麗多彩,人文景觀獨特神奇。這里峰巒疊嶂,林木參天,溪河縱橫,洞穴成群,名勝迷人,既有全國落差最大的流沙瀑布,又有工藝精湛、風格獨具的古建筑老司城祖師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塊洞天福地。
湘西的美在于山。巍巍武陵是湘西的脊梁。高聳入云的八面山呈現(xiàn)出“風吹草地見牛羊”的“塞外風光”;莽莽蒼蒼的高望界,林海綿亙,蔭天蔽日,珍禽異獸不絕于野;四季綠意誘人的南華山,有如一只棲息于湘西山地的金鳳凰。
湘西的美在于水。山青水秀,滔滔酉水是湘西亙古不息的血脈。兩岸青峰對峙,青幽迷人的猛洞河享有“天下第一漂”的盛名;靜謐的皮渡河,修竹夾岸,十里長廊一畫屏;而澄明浩淼的棲鳳湖,則是湘西熠熠生輝的一顆明珠。
湘西的美在于人。“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奇山異水賦予了湘西人這種神韻。湘西人既有著“紅燈千盞人萬疊,一片纏綿擺手歌”的輝煌藝術,又有著誼俠尚義的古道熱腸和淳樸的民情。
湘西的美更在于音樂。土家人能歌善舞,其經典主要有土家族茅古斯舞、擺手舞、跳馬舞、銅鈴舞等。“咚咚喹”——一種土家族特有的吹奏樂器,還有跳馬舞、打溜子,沖出了國門,走向世界!“你歌沒有我歌多,我歌共有三只牛毛多,唱了三年六個月,剛剛唱完一只牛耳朵。”苗族人民在敬祖祭神必唱各種神歌,婚喪大事必唱慶賀悼慰的歌,生產勞作更分門別類,隨時隨事唱著各種悅耳開心的歌曲。
于是,20XX年6月28日,音樂學系師生一行120多人抵達湘西土家族、苗族這醉人的土地,欲將課堂所學理論赴之于實踐,采得大“風”歸,進行為期10天采風“淘金”大行動。
二、感受藝術
(一)民歌
湘西民歌最大的特色就是富于幻想和熱情,保留著濃郁的巫風,它為中國民族音樂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奠定了基石。湘西民歌包括了生活在湘西地區(qū)土家、苗、漢等各族人民的民族歌曲,有巫歌,儺歌、擺手歌、哭嫁歌、山歌等等,它是土家、苗、漢文化融合與交會的結晶。
在土家族村落,三位白發(fā)蒼蒼的老者為我們表演了即興演唱。如此年齡的老人,卻有一副硬朗的身體,唱起歌來底氣十足,絲毫不比小伙子遜色。這大致相當?shù)那{,他們唱了一代又一代,已經基本固定。其旋律高亢,聲音嘹亮,跳度較大,他們唱起來悠悠緩緩,一點都不覺得費勁?,F(xiàn)編的歌詞也唱出了對遠方客人的熱烈歡迎。民歌中有用鑼鼓伴奏演唱的號子,多是鋤草號子、田秧號子等這類抒情的平緩號子。
終于目睹了土家族“哭嫁”這一千古絕唱,但是他們不叫歌,只是一種風俗習慣。土家姑娘在接到男友通報結婚
的日子前十天半月,邀親鄰依次圍坐,哭起嫁歌來。有哭祖先、哭爹媽、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薜男问绞且愿璐?,以哭伴歌。歌詞有傳統(tǒng)模式的,也有聰明姑娘觸景生情的即興創(chuàng)作。內容有回憶母女情,感謝養(yǎng)育恩,訴說分別苦,母教女為人處世等。論文大全,走進湘西。我們欣賞的是一段母親哭女兒的歌,母親邊哭邊唱,女兒趴在母親腿上只哭不唱。這表現(xiàn)的是真摯的母女情,催人淚下!但她們是請來專為我們表演的,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真實性,希望以后還有機會觀到“貨真價實”的哭嫁。
(二)器樂
湘西的民族器樂豪放、灑脫,表現(xiàn)了土家族、苗族人民的淳樸、善良。
此次我們欣賞的最多的是吹打樂。論文大全,走進湘西。藝人們表演的曲目很多,《將軍令》是上花轎時所演奏,《安慶》是新郎新娘見面時所演奏,無論演出時的節(jié)奏、形式都充滿了喜慶的味道。“打溜子”是吹打樂的一種,又稱“打家伙”、“打家業(yè)”等,是盛行于湘西北土家族地區(qū)的一種古老的民族打擊樂,凡遇土家婚嫁迎娶、逢年過節(jié)、調年擺手等喜慶場合都少不了它,甚至有些土民有事無事打打鎦子自娛自樂,故在民間廣為流傳。樂器主要由嗩吶、鑼(兩面)、鈸(兩面)組成。曲目繁多,內容豐富。五位老藝人站成一行表演,俗稱“五人溜子”。那情緒異常粗獷,音量洪大,其旋律又不失優(yōu)美,打擊樂的節(jié)奏比較鮮明、固定,就象是在為一曲原始樂舞在伴奏,場面雖不能稱為龐大,但絲毫不減熱鬧的氣氛,因此以其特有的魅力,常被稱為“土家族的交響樂”,其藝術魅力可見一斑。論文大全,走進湘西。
兩人表演的嗩啦齊奏,不顯得單調,反而覺得這才是這種古老樂器的魅力之所在,并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這便是華彩段。這種嗩吶據(jù)說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與一般的嗩吶有些不同,要大一些,按孔多一個?!洞箝_門》、《滿堂紅》都是為了表達美好祝愿的曲牌。
還有單純的鑼鼓樂,就是一面鑼一面鼓。兩位老者表演,但這種已不是純粹的器樂,中間插有少量的唱段。論文大全,走進湘西。據(jù)說還具有一定的實際功用。
(三)歌舞
民間歌舞又是湘西民間音樂中出類拔萃的品種之一。湘西土家族、苗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土家族的主要傳統(tǒng)舞蹈有“擺手舞”、“茅古斯”等,苗族有“鼓舞”、“接龍舞”等。
擺手舞是在擺手節(jié)這種土家族習俗中表演的,約在每年春節(jié)期間舉行。幸運的我們卻在這個時候開了眼界。擺手舞在擺手堂門前舉行,擺手堂前寬坪中豎了一高約十幾米的旗桿,兩面龍風旗迎風招展,頂端一只白鶴振翅欲飛。論文大全,走進湘西。在春雷般的大鑼大鼓聲中引出全場沸騰的擺手舞。大約近30人圍成一個大圈,邊走邊跳,眾人雙手按照節(jié)奏左右擺動,偶爾還唱出聲來,多由一人領唱,眾人和。鑼鼓的節(jié)奏時緩時急,表演者的動作也隨之變化,也有兩個人對跳的,但總的隊列不變。擺手舞過后,接著表演了茅古斯舞。這茅古斯舞的十幾名表演者全身都披著稻草。開始上來一人,邊說邊唱邊表演,情緒緩和。不久眾人齊上,一副反映原始狩獵的舞蹈場面展現(xiàn)在眾人面前,其情緒異常粗獷。老人們介紹,這個歌舞是在原始人狩獵之前跳的,因為他們必須要祭管著野獸的山神,否則打不到獵物,即使打到了也要受山神的懲罰,因此以其實用性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這擺手舞與茅古斯舞都是帶著一定的祭祀色彩。論文大全,走進湘西。
(四)曲藝
我們還有幸欣賞到了《十二月采茶》、《撿蘑菇》等當?shù)氐牟锜羲囆g??諘绲膱龅厣希腥M成對,在小型的器樂隊伴奏下跳了起來,演員們還邊跳邊唱,場外時而人聲幫腔。男演員化裝成小丑,動作比較滑稽。鳳凰茶燈分為文茶燈和武茶燈兩種,是鳳凰縣獨有的地方民間曲藝藝術、音樂自然流暢動聽。茶燈沒有悲苦戲,都是喜劇、詼諧風趣,深受民眾喜愛,其內容多為贊美生活、歌頌愛情,是鳳凰的民間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瑰寶。上面的兩支曲目是文茶燈,武茶燈一般是一人獨唱,眾人和。
(五)戲曲
儺戲,又稱儺愿戲,是當?shù)剌^有名氣的戲曲品種形式之一,其歷史悠久,約形成于明末清初,清康熙末年便有儺戲演唱的記載。儺愿戲表演往往粗放,服飾簡單,語言通俗,常用道具有牛角、儺鈴、師刀、面具等??h內保留的儺戲劇目有《孟姜女》、《七仙女》等小本戲。曲調有孟姜女調、開山調、師娘調等。儺戲歷來無職業(yè)班社,藝人多為巫師,或附于壇門。1958年被當做迷信活動禁止,1981年派員參加省儺戲研討會之后,農村逐漸恢復演出。在儺戲演出中,還穿插著不少巫術表演,如過火炕、吞火吐火、踩刀梯等。特別是上刀梯、滾刺床、走犁頭、過火槽是儺戲中最精彩的表演節(jié)目。我們欣賞到一道士打扮的老人在鑼鼓的伴奏下跳、唱,又似在講話,又似在做法,以祀豐收年成,顯赫先民的勇敢精神。
三、感悟隨想
湘西之行感悟頗多。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方水土造就出的璀璨的音樂文化,它們帶給了我莫大的興趣,并使我陶醉于其中。在室內呆久了,聽多了西方的古典交響樂,看慣了那些華麗的西方歌劇,這些特色鮮明的民間藝術呈現(xiàn)在眼前,真是耳目一新,有中相見恨晚的感覺,西洋古典音樂能夠流行于世界的各個角落,為什
江西考察與采風實訓報告
實訓項目:藝術考察與采風
市 校: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中國古建筑工程技術121
學 號:XX31090800118
姓 名:駱趣
指導教師:胡波 徐秀平
實訓時間:XX年4月8日——4月9日,60課時
實訓報告
實訓項目:藝術考察與采風寫生實訓
實訓地點:江西婺源
實訓設備:相機寫生用具
同組組員:駱趣(組長)俞夢雯 張思達 包吉陽
實訓目的:婺源古村落選址,古民居的空間布局,結構構造,裝修特點,附屬文物等,婺源歷史與可移動文物的現(xiàn)狀。
實訓任務與要求:
1. 介紹婺源古村落古建筑的基本情況,了解婺源古村落古建筑的基本情況,明確實訓流程與任務。
2. 檢查每日實訓成果的進度與質量,觀察彩虹橋、延村、思溪村、百柱宗祠、曉起村、汪口村、李坑村、西沖村、長灘村、趙村、龍騰村等各村的環(huán)境與建筑特征。
3. 每組完成建筑攝影100張、每人每天完成建筑速寫或線描3張、考察日志1篇3張,考察日志1篇。
實訓內容:
4.8思口趙村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徽派建筑,隨后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拍攝任務,其中要求我們要拍攝細節(jié)以及不同有特色之處。在拍攝過程中給我們指點了許多細小的知識點,用于裝飾和排水的“滴水”,馬頭墻上的徽派墨畫,還有被稱為“踏跺”的臺階,被用于分每家每戶的“墻界石”。接下來寫生的時候,老師指點我要采好點取號正確的角度來寫生。
4.9西沖村 我們找到了一個明朝后期的建筑,名為“竹友居”。里面的“翹頭案”、“和合桌”、“扶手椅”、“八仙桌”等都保存尚好。在其他的大屋里,一把讓胡老師愛不釋手的明式靠背椅引起了我的興趣,明式家具,用料比較柔和,沒有雕刻,老師說這把椅子也叫“官帽椅”,在它旁邊的是一把清代扶手椅,相比較,多了些許雕飾。走出西沖村的風水樹后,便是俞氏宗祠,里面有一個水牢。
漳村 被廢棄的王氏宗祠,寫生。所集知識點:“旗桿墩”、“漏窗”、“風水樹”、“驛道”、“拱券門”、“翹頭案”“平頭案”、“和合桌”、“扶手椅”、“靠背椅”、“槅扇窗”、“花崗墊”、“斜栱”、“竹床”、“火盆”、“勾頭”、“高浮雕”、“丁頭栱”、“騎門梁”、“護凈”、“減筑造”、“魚池”、“太師壁”、“穿斗”、“船篷軒”、“高腳凳”、“搖搖椅”、“抱鼓石”。
4.10長灘村 我們從村子的最高處往下走,發(fā)現(xiàn)一座門樓上方的屋檐一角像一條魚一般,老師告訴我們那叫“鴟魚”也叫“鴟尾”,因為魚可以吐泡沫,所以在古代被寓意防止火災祈福等。
龍騰村 我們參觀了古色古韻的小學以及門窗家具(木制)加工廠。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位老師家中,里面的雕刻尤為精致。老師給我們分析了“槅扇門”的結構,門上的“橫披窗”,有著花紋的“格心”,下方依次為“絳環(huán)板”、“裙板”。分析了兩種花紋——四個花瓣的海棠紋以及有著“雙龍戲珠”美譽的“夔龍紋”
所集知識點:“鴟魚(尾)”、“插栱”、“騎門梁”(元寶梁)官方名為“額枋”、“槅扇們”、“橫披窗”、“絳環(huán)板”、“格心”、“裙板”、“海棠紋”、“夔龍紋”。
4.11詩春村 允洽堂是詩春村的總祠。而這兒總共有八個祠堂和七個牌坊。他們所知道的有守和堂、敬承堂、本任堂。在祠堂里跟隨老師的腳步,了解到欄桿和樓梯的結構。午飯過后,開始寫生,一副祠堂的正面騎門梁的斗栱以及匾額,詩春小學的后院和一副小溪旁的徽派建筑。
所集知識點:“欄桿”——“仰覆蓮”、“尋杖”(扶手)、“欄板”(雕花的這一塊)、“地袱”(用于鞏固)。“樓梯”(重帶踏跺)——“重帶板”(木制)、“重帶石”(石制)、燕窩石(固定樓梯)。柱頂石(鞏固柱礎)
4.12景德鎮(zhèn) 體驗制作陶瓷,在陶瓷市場看陶瓷的花紋。比較與木雕的花紋不同之處。
4.13臨摹 在老師那里借來的《畫說徽州民居》,比較與自己寫生的畫的區(qū)別。
4.14思溪延村 印象最深的是一座廊橋,像長廊一樣也有船蓬軒,在古代被譽為遮風擋雨。在橋中部有一個船型土墩,形狀像船尖,被稱為“分水尖”,其目的是減少水對橋的沖擊,也使上流的水得以分流。此外在一戶人家見到了藻井,一般都在戲臺、宮殿、寺廟里能見到,在民居尤為少見。在一個廢棄的祠堂,老師給我們講解了梁架結構。
所集知識點:“椽子”、“檁條”、“瓜柱”(童柱)、“象鼻梁”(月梁)、“蓮花墩”、“三架梁”、“五架梁”、“面闊”(正對大門的,立面圖的)、“進深”(剖面圖的)、移柱造(兩條柱子,沒有對齊,大門進來產生寬闊的感覺)、“直欞窗”、“秋葉門”(秋天飄下來的葉子,春華秋實)、“藻井”、“花梁”(船篷軒上的裝飾作用)、“空斗墻”(磚中空,年代越久磚越大)、“團圓石”(在吃飯的桌子下面)、“屏風門”(第二道門,古代寓意當?shù)舨缓玫臇|西)。
4.15彩虹橋 彩虹橋和思溪延村見到的一座通濟橋的構造一樣,也有分水尖,但相比而言更為壯麗。此外,還有“春末作坊”,指古代人利用水車來加工谷物?!笆銟颉币彩瞧渲幸粋€特色。
大鄣山臥龍谷 谷長3.5公里。
黃村百柱宗祠 這個宗祠是這幾天見到的最大的宗祠,里面的柱礎以及牛腿都有著不同的雕刻,且抱鼓石要比一般的高的多,這是明末清初時期的建筑,因為祠內有柱子100根,所以名為“百柱宗祠”。
靈巖 涵虛洞上下公分七層,以“洞險、石怪、水奇、墨香”著稱。而在其中可以坐七人小船看地下洞也有一番趣味。而蓮華洞的最大特點是里面有一座7米多高的石山,形似太上老君。
4.16曉起村 老師向我們介紹了一把名為“圈椅”的一把椅子,它的外觀很奇特,坐在里面好似把人圈起來一樣,此外還見到了在西沖村見到過的“官帽椅”,此外還有一座“兩柱單間三樓式雕磚門樓“。
汪口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小巷的一邊時不時有一個石梯延伸到小河中,很有意境。“養(yǎng)源書屋“中的算盤、筆架、老先生的水壺、煙斗、墻上的三字金讓人眼前一亮。最深刻的是俞氏宗祠,里面非常壯大,斗栱甚多,兩三排都是,老師說那是“如意斗栱”。
李坑 這是一條商業(yè)街,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幾種屋頂樣式,分別是“攢尖頂”、“懸山頂”(屋頂露出來的)、“重檐歇山頂”。
所集知識點:“繼序堂”、“振德堂”、“禮耕堂”、“志勤堂”、“百忍堂”、“雙井映月”、“曹公橋”、“賭坊巷”、“下白沙灣巷”、“俞家巷”、“桐木嶺巷”、“養(yǎng)源書屋”、“四公巷”、“俞氏宗祠”、“仁本堂”、“中書橋”、“文昌閣”、“獅儺廟”、“大夫第”、“春靄堂”、“申明亭”、“李知誠故居”、“名樂社”、“尚武堂”。
4.17自學 我將“門樓”、“額枋”、“輔手”、“漏窗”、“梁架結構”、“屋頂樣式”、“椅子樣式”等做了一個整理,并將它們以手繪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徐老師給我講解手繪的筆觸手感以及線條的質感。
4.18縣城 古建筑群落的商業(yè)街。
時光如流水,兩周時間轉眼即逝,這次江西婺源實訓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經驗,還培養(yǎng)了我們吃苦的精神和嚴謹認真的作風。實訓期間雖然有些累,但我們都過得很開心,很充實,因此從中學到不少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讓我們明白做事要認真小心細致,不得有半點馬虎。同時也培養(yǎng)了我們堅強不屈的本質,不到最后一秒決不放棄的毅力,學到了很多書中無法學到的東西。它使我們懂得觀察生活,勇于探究生活,也為我們多方面去認識和了解生活提供了一個契機。我想,學校里學的不是知識,而是培養(yǎng)自學的能力。在知識爆炸的21世紀,作為我們想不被社會淘汰要學會不斷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遇到問題要細心地思考,想辦法解決,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許多婺源古村落古建筑的基本情況,了解許多建筑構造,在整個實習過程中老師對我們的紀律學習要求非常嚴格,對學生的綜合工程素質培養(yǎng)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為期2周的實訓在古建筑的馬頭墻中落下了大幕,總的來說這次為期2周的實訓活動是一次有趣且必將影響我今后學習工作的重要的經驗。
[采風實踐報告]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