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貼對聯(lián),包餃子,熱鬧非凡。我們家也在包餃子,今年我12歲了也該學學做菜了。爸爸問我想吃什么陷的餃子,我說:“我想吃白菜的?!卑职殖鋈ベI了白菜,肉和面粉。切好了陷,活好了面我們就開始包餃子了。我先學媽媽搟皮,媽媽說:“搟皮的時候要轉著圈干,用力要均勻,搟之前要先往面上沾點面粉,這樣面才不粘?!庇谑俏议_始干,我一手拿著搟面杖一手拿著一小塊面努力的搟,結果搟出一個長方形的“不明物體”,我問媽媽:“我按你說的做了呀,怎么不行???”媽媽說:“孩子,做事要多練習,我第一次干也是不行呀!記住熟能生巧。”我又干了幾個,還是不太行,不是太厚就是太薄,但是比第一個好多了,而且一個比一個好。然后我又向爸爸“請教”了怎么包餃子。爸爸說:‘’包比搟簡單多了!手先成一個圓形,像手里握著一個雞蛋一樣,然后把陷放在皮里。從中間一捏,再用力捏緊?!蔽以嚵艘幌鹿缓芎唵?,包了幾個就會了!包好了,爸爸媽媽和我把餃子下了出來,我們吃上了熱乎乎的餃子!
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心里很有成就感。這件事讓我學到了凡事熟能生巧!
今年春節(jié)的團年晏,我們一家三口當然在荊州城里哥嫂家一家五口團聚。
當然,為了這頓團年晏,嫂子可是早在幾天前就開始忙活了。等我們一家十一點半到達荊州哥嫂家時,一大桌氣騰騰的飯菜早已經在等著我們。
看到今年團年晏上滿滿一桌子的近二十種菜肴,其中既有如下城市里時興的菜,也有我們家?guī)资陙淼谋A魝鹘y(tǒng)菜??磥?,嫂子已經比較完整地將母親做團年晏的作法進行繼承并不斷發(fā)揚光大了。
母親在世時,她所主廚的團年晏是逐漸交班與嫂子與妻的:從我記事到1977年前,均是母親一人主廚;1977年哥結婚后,嫂子開始為母親的打下手;1983年底我結婚后,妻與嫂子兩人為母親打下手,開始聯(lián)合主理團年晏,但一般是嫂子主廚炒菜,妻則備菜切菜,母親也做幾樣菜,盡管1990年哥嫂先到鎮(zhèn)上定居后又到定居后,這一團年晏的主理格局一直沒有改變;2002年,我們家到武漢定居后,由于哥哥一家在定居,而我們從武漢回家后就與母親住在鄉(xiāng)下,因此,團年晏的主理格局才開始有點小的改變,一般是妻主廚,嫂子備菜切菜,母親也做幾樣菜她的傳統(tǒng)菜;2008年臘月初十,母親突發(fā)腦溢血后臥病在床,再不能參與籌備團年晏了,因此那一年的團年晏是由嫂子、妻與小妹三個人聯(lián)合主理完成的,但席上仍然保留了她老人家的四樣傳統(tǒng)菜;2009年三月,母親告別了我們遠行而去后,去年的團年晏則由家鄉(xiāng)老宅第一次移到縣城哥嫂家,但我注意到,團年晏席上仍然保留有母親在時她總有親自做上團年晏的四樣菜中的三樣。在我們家歷年團年晏上延續(xù)的、一般由母親親手做有四樣菜為蓮藕湯、干蒸綠豆丸、煎魚和臘肉煎豆腐,現(xiàn)在回想起來,其制作過程均歷歷在目。
第一道菜,是蓮藕湯。母親做的蓮藕湯是很有講究的,她的這一習慣一直沿襲到2007年,即她老人家八十一歲高齡時仍然是親自做這道菜。
首先,是飲具。團年晏的蓮藕湯一定要用她那個用了幾十年(估計是五十年以上了)的老陶制的沙翁來煨,火一定是要用劈柴火,用小土灶,慢慢地煨三個小時以上,往往在大年三十的八點鐘左右,她的就開始煨她的蓮藕湯了。
其次,是原料,幾天前,她就要開始準備這罐蓮藕湯的原材料了,大料一定是一個臘豬蹄,她先將臘豬蹄垛成小長方塊備用,所用蓮藕均是她精心挑選出來的每枝藕的正二節(jié),即第二節(jié)與第三節(jié),一般不用嫩的頭節(jié)與老的末節(jié),蓮藕均要切成三角塊而不是長方塊。再次,是程序。
先用清水將其臘豬蹄燒沸后,除去浮沫后再煮沸,等臘豬蹄的香味滿屋飄香后,再倒入切好的蓮藕,用大火煮一個小時后,改用劈柴燒后的余火,慢慢地煨。這樣了十二點團年時,就正好。
而且每次團年晏上,母親均要上兩份她所煮的蓮藕湯,并不斷地換熱湯。團年晏結束時,母親必然會添上一大碗她做的蓮藕湯,慢慢地喝,與我們拉點家常。
蓮藕湯碗中騰騰升起的蒸汽,掩映著母親那飽經滄桑的笑臉,從她的臉上,我們可以感到到她的滿足與快樂。第二道菜,是干蒸綠豆丸。
母親做的干蒸綠豆丸也是很有講究的,她的這一習慣一直沿襲到2007年,即她老人家八十一歲高齡時仍然是親自做這道菜。不過這道菜是事先做好的,團年晏時蒸熱后上桌。
但其準備的時間很長,前后大概有大半年的時間吧,這里面寄托了她老人家的一片心意。每年的春天,她會在舊宅菜地邊上,種上一種我們當?shù)胤Q為潑(音)豆的作物(做其做湯也很不錯的),秋天,好會一條條地收獲后,將豆子瓣出來,曬干備用,同時,還會準備一點綠豆。
兩種豆子準備齊后,她就會用一個小袋子吊在屋里客廳角落的梁上。到了臘月,她會一個人想辦法用家中的石磨將曬干后潑(音)豆與綠豆去皮,一般是在臘月二十六日后,她就將去皮后的這兩種豆子按照一定比例開始用水浸泡,三天后的臘月二十九日,上午,她就會指揮我們將泡好的豆子用石磨磨成很粗糙的漿(太細了不行,一定要憑經驗磨得粗一些),下午,就開始炸她的綠豆丸子了,這個工作一般是由她與妻聯(lián)合完成。
母親先是將綠豆?jié){拌上各種開味的作料后進行很長時間的攪拌,待其合為一體后,她會找出早就準備好的劈柴,架上大鐵鍋,放入早就準備好的一大壺油倒入鍋中,等油沸騰后,用湯勺將綠豆?jié){一勺勺地放入油中,隨著滋滋聲與香氣,綠豆丸子即成。不過,第一鍋出來后,她一定會讓妻端來要我們去嘗一嘗,說是看味道如何,實際上也許是她老人家的一個策略,她也許是希望在第一時間看到我們吃后的那種香的感覺吧。
由于炸綠豆丸子的火候很有講究,因此,一般都是妻在灶上按照她的吩咐操作,她就坐在灶口管火,什么時候上火,什么時候壓火,都由她老人家親自控制。因為弄得不好,綠豆丸外表炸糊了,但里面沒有熟,為這道菜,婆媳倆一般要忙上半天,大約要炸幾百個。
全部炸完后,她會安排我們向鄰居每家分送一點,春節(jié)后我們回單位時,她肯定已經為我與哥哥兩家各備好了一大袋。這種炸綠豆丸子既可蒸后吃,也可下火鍋吃,而且還便于在常溫下保管。
至今想起來,還可回味到那種香味!第三道菜,是煎魚。母親做的煎魚特別特別地好吃,特別有味道,往往是我們團年晏上最受歡迎的一道菜,她老人家八十一歲。
媽媽老愛開玩笑地叫我“小饞貓”,因為我胃口特好,又有點貪吃。爸爸媽媽常變著法子為我做很多美味的菜肴,我確實是口福不淺呢!記憶中最難忘的一道菜,就是爸爸媽媽為我做的爆炒田螺。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個周末,我生病了,吃什么都覺得索然無味,整個人無精打采的。爸爸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個勁地問我想吃什么新鮮菜。正好電視上美食節(jié)目在推薦一道名叫“爆炒田螺”的湘菜,于是我便隨口說:“想嘗嘗爆炒田螺?!卑职至⒖添斨胰胀耸袌雠?,找了幾個市場才買到新鮮的田螺。當爸爸提著田螺走進家門時,已是滿頭大汗。
喝口水,洗把臉,爸爸馬上就開始清洗田螺。田螺非常難處理,要用小勾針把螺肉從殼里小心地挑出來,去掉尾部的臟東西,再用水將螺肉中的細泥沙反復沖洗,確保干凈衛(wèi)生。然后再把螺肉稍微腌制一下,再和韮菜、紫蘇一起爆炒。廚房沒安裝空調,當爸爸把螺肉清洗好時,更是汗流浹背了。
螺肉滑溜溜的,切螺肉時,爸爸一不小心切到了食指,隨著爸爸的“哎喲”一聲,鮮血頓時涌了出來。媽媽聞聲立刻推開廚房門,只見爸爸迅速用毛巾捂住手指,皺著眉頭,咬緊牙關,樣子十分痛苦。我和媽媽嚇壞了,媽媽趕緊拿來藥棉和藥水給爸爸清洗傷口,我也打起精神,找來了兩片創(chuàng)可貼幫爸爸包扎傷口。我心疼地對爸爸說:“爸爸,我不吃爆炒田螺了,你躺沙發(fā)上好好休息一下吧?!薄澳窃趺葱??我還指望著這道菜能幫助你恢復胃口呢!”爸爸回答。媽媽連忙說:“沒關系,我接著來做菜好了?!笨晌覌寢層袊乐氐倪^敏性鼻炎,對油煙味也過敏,在我的記憶中,媽媽還真是一個月難親自炒道菜,最多就是擇擇菜、洗洗菜的做些準備工作。果然,點火炒菜還不到兩分鐘,媽媽就開始接二連三地打起噴嚏來。盡管她戴著口罩,可噴嚏聲仍是那么“驚天動地”,眼淚都流出來了。爸爸忘記了疼痛,跑進廚房將媽媽推了出來,說:“還是讓我來。”
爆炒田螺出鍋了,綠綠的韮菜葉薄薄地覆蓋在田螺上面,很是養(yǎng)眼,香噴噴的氣味讓我終于有了食欲。盡管此時我的食欲并沒真的恢復到平時那樣,但看著爸爸媽媽那額頭的汗珠和滿懷希望的眼神,我開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對他們說:“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菜了?!卑职謰寢岄_心地笑了。
你們知道為什么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菜嗎?因為這道菜不僅色香味俱全,更重要的是,它飽含了父母那偉大無私的愛啊!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題記
一年只有一次,最熱鬧的也就是那個晚上,我盼望著那個晚上的到來,迎接著那個迷人的夜晚。
那個晚上的到來,給我?guī)砹嗽S多的快樂和樂趣。為了今年的“年夜大餐”,母親和奶奶在除夕的前兩天就開始“動工”了。因為母親眼中的年夜飯是團圓飯,預示著新一年的開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點馬虎。每到這時候,我便會言語謹慎,生怕不經意間說出什么不中聽的或是不吉利的話,招來母親的責罵。對我家而言,這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已經不只是一頓簡單的晚餐,更是全家都要參與的儀式。所以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我們仍然保留了在家中吃年夜飯的習慣。
我家的年夜飯講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責。母親是總設計師,負責人員調度。為了年夜飯,母親會把消毒柜里的淡藍色的精美餐具拿出來用。父親幫母親打小工,負責買配菜,買調料,拿油鹽醬醋、鍋碗瓢盆;奶奶是總設計師的得力助手;爺爺則是烹飪幾個他的拿手菜;我嘛,就負責“偷吃”,在有菜做好了后,我總以嘗嘗菜的咸淡,來偷吃做好的菜,唉——誰叫我屬老鼠呢?
母親做年夜飯有講究,菜的數(shù)量必須是雙數(shù),有冷有熱,有葷有素,各自成雙,討一個“好事成雙”的彩頭。每年年夜飯母親都會亮出她新學得幾個好菜讓我們品評,但有幾個菜是母親的保留曲目,每年必不可少,像“蒸蛋卷”、“清燉雞”、“炸肉丸”、“紅燒魚”。母親認為有了這些菜預示著來年生活富足,衣食無憂。
在母親的指揮和操持下,晚上七點整,我們的午夜大餐正式開始,一盤盤色香味俱全、香噴噴的飯菜端上桌來,我看得眼花繚亂。開飯嘍!我狼吞虎咽的把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媽媽把果汁和紅酒拿出來,倒在高腳杯里。這是我們每年必備的一個節(jié)目——新年祝愿(每年的年夜飯前我們都要把自己認為最好的祝愿送給家人)。今年還是我第一個上場,我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媽媽——身體健康,笑口常開,工作順利;祝愿爺爺奶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把他們的祝愿送給了我,爸爸媽媽祝我身體健康,天天好心情;爺爺奶奶祝我學習進步。然后我們端起酒杯,“干杯”!我們的家真是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我愛我家。
我家不僅年夜大餐豐盛,家庭也那么幸福,我既為有一個會做美食的的媽媽感到驕傲,也為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感到驕傲。
除夕夜是舉家團聚的日子,而除夕夜的年夜飯則是團聚的象征。今年,我們團聚在奶奶家過除夕。年夜菜由每人做的一道菜組成。由于奶奶的家住在遼寧渤海之濱,我決定嘗試著做一道具有海邊特色風味的“抄花蛤”。
花蛤是海邊非常常見的一種貝類,價格便宜,味道清爽,是一道大家非常喜歡的海鮮菜肴。我和父親于是先去了市場買來了新鮮的花蛤,按照菜譜上的介紹,同時還買了其他的配料,例如辣椒、花椒、料酒和蔥姜蒜等。
回到了家里,我先安裝菜譜上的步驟將花蛤泡在了大塑料盆里面。這個步驟非常重要,可以讓花蛤吐干凈里面的沙子和其它不干凈的東西。在幾個小時之內,我不斷地為這些小家伙們換水。果然,換的水一次比一次更干凈清亮了。
同時,我還開始剝蔥和蒜的皮,然后再將蔥姜蒜分別切成段和片,辣椒和花椒也裝在碗里面做準備。
終于開始準備做這道菜了,我的心里有些忐忑。以前我最多只會給自己煮方便面或者煎雞蛋,還從來沒有做過菜呢。在家人的幫助下,先在鍋里倒了油,加熱,再把切好的蔥、姜和蒜倒入鍋里,油鍋次啦一聲冒了很多的煙,我趕緊把準備在碗里的辣椒和花椒也倒進了鍋里??諝饫镩_始有了香味和辣味,我咳嗽了幾下,幸虧有抽油煙機在工作。這時,我將花蛤奮力倒入了鍋里,并開始使勁地翻炒。
以前我沒有炒過任何菜,看著爸爸媽媽炒菜覺得很容易的干凈。這次才感覺翻炒真的還是挺費力氣的。在父母的指點下,分別倒入了料酒去腥味,加入了鹽、糖和一點醋后。我看到花蛤在我努力的翻炒下一點點的張開了蚌殼。當花蛤的蚌殼全部張開后,我終于聞到了濃郁的香味。我把炒好的花蛤從鍋里面盛倒了一只大盤子里面。
當我端著這個大盤子走到飯桌前面,并端正地將盤子放好的時候,我驕傲地感到我終于完成了我希望做到的年夜菜——炒花蛤。黃花色的花蛤在盤子里綻放著黃橙橙的光芒,熱騰騰的蒸汽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家人吃了后紛紛表示味道極好。
這時我第一次做菜,看著加熱盛贊的眼神,聽著大家的贊揚聲,我覺得今天這道菜格外好吃。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伔兄螅瑹釟怛v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fā)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yī)圣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制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后,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fā)熱。以后,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tài),盤古開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春節(jié)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標志農歷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來臨。
吃年夜飯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圍坐桌旁,共吃團年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美味,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媽媽還告訴我說團圓飯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說明了紅紅火火;二是魚,“魚”和“余”是諧音,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嘍!我們家的團圓飯是在重慶老家吃的。一大早,大人們就開始忙碌,有的煮飯,有的炒菜,有的剖魚,有的洗碗筷……開始吃團圓飯了,我們小孩們端起飲料,排隊去敬大人們酒,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光彩和笑容,就連一直很嚴肅的三爺爺也露出了光彩奪目的笑容呢!最有趣的就是踩氣球,這里不能放爆竹,我們用踩氣球的方式來迎接新春,我們不斷吹著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氣球,吹呀!吹呀!吹得我氣都快斷了,剛吹了幾分鐘,舅舅看我們吹得無精打采的便說:“哎,干脆你們先休息休息,我去給你們買幾樣好東西回來。”說完就出門去了,我們等呀!等呀!盼著舅舅快點給我們買“好”東西回來,結果,舅舅說的“好”東西就是幾個打氣筒,這可幫了我們的大忙,很快滿屋子都是氣球,我們就坐在沙發(fā)上,開始盼望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我們等??!等??!終于等到了那一刻,只差十秒就十二點了,我們全家人一起喊到:“十、九、八……”剛數(shù)到零時,客廳里就傳出了劈劈啪啪的聲音,那是我們踩氣球的聲音,我們踩得可高興了,在劈劈啪啪的聲音中,我們迎來了新年
一年只有一次,最熱鬧的也就是那個晚上,我盼望著那個晚上的到來,迎接著那個迷人的夜晚。
吃年夜飯,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有些酒現(xiàn)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醅"、"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蘇酒"等等。在這些酒中間,流傳最久、最普遍的,還是屠蘇酒。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旦虎測臼爻鉸詫歇超忙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
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fā)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yī)圣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制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
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后,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fā)熱。以后,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
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tài),盤古開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
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春節(jié)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目中最大的節(jié)日,有其深遠的意義。
它是維系親情的重要紐帶,是應酬交際的黃金時段。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觀念也將不斷更新,但愿今后“年”能越過越有滋味,越過越開心。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