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
1,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
2,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
3,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
4,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
5,名詞用作狀語
【名詞的活用】
1.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①名詞+名詞,非并列修飾關(guān)系,且無謂語,一般前一個名詞做動詞。
例:晉軍函陵。(駐軍) 《燭之武退秦師》
②名詞+代詞,這時名詞一般活用為動詞。
例: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說出)《口技》
③副詞(能愿動詞)+名詞,這時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云青青兮欲雨。(下雨)《夢游天姥吟留別》
④名詞用“而”、“則”與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相連接,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衣冠而見之。(穿上衣服,戴上帽子)《馮諼客孟嘗君》
⑤古代漢語不僅普通名詞能活用為動詞,方位名詞也常常活用作動詞。
例:下江陵,順流而東也。(攻下;向東進軍)《前赤壁賦》
2.名詞活用為使動詞
名詞用作使動詞,是指這個名詞帶了賓語,并且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變成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使死人復(fù)生,使白骨長肉)《中山狼傳》
例:元濟于城上請罪,進誠梯而下之。(使……下) 《李濟雪夜入蔡州》
3.名詞活用為意動詞 名詞的意動用法就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把……當(dāng)做賓客) 《傷仲永》
例:吾數(shù)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把……當(dāng)做仇人)《大鐵錐傳》
文言文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具有的某種新的語法功能。
而這種語法功能與現(xiàn)代漢語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判斷之時要參照現(xiàn)代漢語的一般用法推斷。具體而言,它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 的活用。
(龍氏歸納詞類活動用鐵三角作圖給學(xué)生) 一.名詞作狀語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狀語的,有些名詞在文言文中卻經(jīng)常用做狀語,在句中起修飾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趨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來引申為慢慢、逐漸。
[小練習(xí)]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詞用作狀語的詞語,并加以解釋。① 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
云、響、景:像云彩、回聲、影子一樣 ②人皆得以隸使之 隸:像對待奴隸一樣 ③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舟:用船 ④東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東、北:在東邊、在北邊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終不肯夜泊絕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詞用作動詞 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直接帶賓語的,但文言文中卻經(jīng)常出現(xiàn)名詞直接帶賓語的現(xiàn)象,這就是名詞用作動詞。活用以后,名詞變成相關(guān)的動詞的意思。
如:“始見中原氣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小練習(xí)]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動詞的名詞,并解釋之。
①籍吏民,封府庫 籍:登記 ②沛公欲王關(guān)中 王:統(tǒng)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敵:攻擊 ④買五人之頭而函之。(《五人墓碑記》) 函: 用匣子裝。
上次講“函梁君臣之首”也是這樣的解釋。⑤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縞素:穿孝服 ⑥大楚興,陳勝王 王:稱王 ⑦范增數(shù)目項王。目:示眼色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游泳 ⑨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⑩質(zhì)于秦。 質(zhì): 做人質(zhì) 三.名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賓語之后,表示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詞作動詞,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長肉 ②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王:讓……稱王 ③汗牛充棟 汗:使……出汗 ④汗馬功勞 ⑤齊威王欲將孫臏 任命……為將 四.名詞意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后,表示主語把賓語當(dāng)作是什么。如:“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中的“師”,就是“以……為老師”的意思。
①稍稍賓客其父 賓客:把……當(dāng)作賓客。②魚肉百姓 魚肉:以……為魚肉 ③孟嘗君客我 客:把……當(dāng)作門客 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不僅僅把親人當(dāng)作親人,不僅僅把孩子當(dāng)作孩子?!?⑤友風(fēng)而子雨 以……為友;以……為子女 ⑥幕天席地 以……為幕布;以……為席子 ⑦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鑒:意動用法,以……為鑒 五.動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修飾限制,這使之具有了名詞的特點。
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櫓”中的“亡”“北”均為動詞用作名詞,意思是敗逃的人。①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出、入:產(chǎn)品、收入 ②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收獲、心得 ③作有利于時,制有便于物者,可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讒、譏:誣陷、嘲諷的話 ⑤鉤黨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動 ⑥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 收藏、經(jīng)營:動詞作名詞,金玉珍珠 ⑦司馬子反渴而求飲 飲:飲料、湯食 ⑧少仲尼之聞 聞:見識 六.動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其發(fā)出者是后面的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這就是動詞的使動用法。
如:“項伯殺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①外連橫而斗諸侯 斗:讓……爭斗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彎腰 ③以夭梅病梅為業(yè) 夭、病:使……彎曲,使……生病 ④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 鳴:使……發(fā)出聲音 ⑤李牧連卻之 卻:使……退卻 ⑥中軍置酒飲歸客 飲:使……飲酒 ⑦生死而肉骨 使……復(fù)生 ⑧驚天動地 使……驚奇;使……感動 ⑨可燒而走也 使……逃走 ⑩焉用亡鄭以陪鄰 《左傳》使……滅亡?既來之,則安之。
使……來歸 七.動詞為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表示的人為了(因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樣。如:“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中的“哀”,就是“為……哀憐”之意。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泣:為動用法,為……哭泣 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死國:為國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喪而伐吾同姓 哀:為……哀悼 ④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fù)哀后人也 哀:為……哀嘆 ⑤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 “為他而死” 八、動詞活用作狀語 動詞在謂語前,修飾或者限制謂語。
新課標(biāo)詞性活用匯總 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用作狀語,每天。
(七上)《〈論語〉十則》 智子疑鄰 智:形容詞意動用法,認(rèn)為……聰明。 (七上)《智子疑鄰》 天雨墻壞 雨:名詞用作動詞,下雨。
(七上)《智子疑鄰》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日:名詞用作狀語,每天。 (七下)《傷仲永》 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日:名詞用作狀語,一天天。
(九上)《隆中對》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異:形容詞意動用法,感到……驚異 (七下)《傷仲永》 漁人甚異之。 異:形容詞意動用法,認(rèn)為……詫異。
(八上)《桃花源記》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奇:形容詞意動用法,覺得奇怪。(七下)《傷仲永》 賓客:名詞意動用法,以賓客之理相待。
賢于材人遠(yuǎn)矣 賢:形容詞用作動詞,勝過,超過。 (七下)《傷仲永》 婦撫兒乳 乳:名詞用作動詞,喂奶。
(七下)《口技》 不能名其一處也 名:名詞用作動詞,說出。 (七下)《口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名:名詞用作動詞,出名,聞名。
(八上)《陋室銘》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名:名詞用作動詞,命名,給……取名。(八下)《醉翁亭記》 狼不敢前 前:名詞用作動詞,向前 (七下)《狼》 聽婦前致詞 前:名詞用作動詞,向前。
(七下)《石壕吏》 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 (七下)《狼》 一狼洞其中 洞:名詞用作動詞,打洞。
(七下)《狼》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名詞用作東詞,(從柴草中)打洞。(七下)《狼》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靈:形容詞用作動詞,顯靈。 (八上)《陋室銘》 故人不獨親其親 親:形容詞意動用法,把……當(dāng)作親人。
(八上)《大道之行也》 不獨子其子 子:形容詞意動用法,把……當(dāng)作孩子。 (八上)《大道之行也》 雖乘奔御風(fēng) 奔:動詞用作名詞,奔馳的馬。
(八上)《三峽》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 (八下)《與朱元思書》 每至晴初霜旦 霜:名詞用作動詞,下霜。
(八上)《三峽》 皆披發(fā)文身 文:名詞用作動詞,畫文彩。 (八上)《觀潮》 互相軒邈,爭高直指 軒:形容詞用作動詞,伸向高處。
(八下)《與朱元思書》 邈:形容詞用作動詞,伸向遠(yuǎn)處。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盡:形容詞用作動詞,盡興。
(八下)《五柳先生傳》 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詞用作動詞,用鞭打。 (八下)《馬說》 腰白玉之環(huán) 腰:名詞用作動詞,腰佩。
(八下)《送東陽馬生序》 如鳴玨環(huán),心樂之。 樂:以……為樂。
(八下)《小石潭記》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斗:名詞用作狀語,像北斗星那樣。(八下)《小石潭記》 蛇:名詞用作狀語,像蛇蜿蜒那樣。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翼:名詞用作狀語,像翅膀一樣。 (八下)《醉翁亭記》 故自號曰醉翁也 號:名詞用作動詞,取別號。
(八下)《醉翁亭記》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樂: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樂 (八下)《醉翁亭記》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 泉:名詞用作動詞,汲泉水。(八下)《滿井游記》 茗:名詞用作動詞,煮茶喝。
罍:名詞用作動詞,端著酒杯。 紅裝:名詞用作動詞,穿著艷裝。
蹇:名詞用作動詞,騎著驢。 散入珠簾濕羅幕 濕:形容詞用作動詞,滲濕或沾濕。
(八下)《白雪歌送武斷官歸京》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詞意動用法,對……感到苦惱。 (九上)《陳涉世家》 等死,死國可乎 死:動詞為動用法,為……而死。
(九上)《陳涉世家》 此教我先威眾耳 威: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威服。 (九上)《陳涉世家》 置人所罾魚腹中 罾:名詞用作動詞,用網(wǎng)捕。
(九上)《陳涉世家》 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詞用作動詞,以……為怪。(九上)《陳涉世家》 夜篝火,狐鳴呼曰 篝:名詞作狀語,用篝罩。
(九上)《陳涉世家》 狐:名詞作狀語,像狐貍一樣。 (九上)《陳涉世家》 皆指目陳勝 目:名詞用作動詞,用眼睛示意。
(九上)《陳涉世家》 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惱怒。(九上)《陳涉世家》 尉果笞廣 笞:名詞用作動詞,用變或竹板打。
(九上)《陳涉世家》 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 下:名詞用作動詞,攻下,攻克。(九上)《陳涉世家》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功宜為王 堅:形容詞用作名詞,堅固的戰(zhàn)甲。
銳:形容詞用作名詞,銳利的武器。 功:名詞用作動詞,論功勞。
皆刑其長吏 刑:名詞用作動詞,懲罰。 (九上)《陳涉世家》 請廣于君 廣:形容詞用作動詞,擴充。
(九上)《唐雎不辱使命》 輕寡人與 輕:形容詞用作動詞,輕視,小看。 (九上)《唐雎不辱使命》 與臣而將四矣 四:數(shù)詞用作動詞,成為四個。
(九上)《唐雎不辱使命》 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縞素:名詞用作動詞,穿喪服。 (九上)《唐雎不辱使命》 宜枉駕顧之 駕:動詞用作名詞,指車、馬。
(九上)《隆中對》 以光先帝遺德 光:名詞用作動詞,發(fā)揚光大。 (九上)《出師表》 恢弘志士之氣 恢弘:形容詞用作動詞,發(fā)揚擴大。
(九上)《出師表》 此皆良實 良、實:形容詞用作名詞,善良的人、忠實的人。 (九上)《出師表》 親賢臣,遠(yuǎn)小人 親、遠(yuǎn):形容詞用作動詞,親近、疏遠(yuǎn) (九上)《出師表》 相隨餉田去,丁壯。
1、名詞活用為動詞
因為能愿動詞只能修飾動詞,如果名詞前緊接能愿動詞時,即可判斷它是活用成了動詞;因為只有動詞能帶賓語和介賓補語,所以,如果名詞后緊接代詞或處所名詞、介賓短語,即可判斷它是活用成了動詞。
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按一般語法,形容詞不能帶賓語,所以,如果形容詞出現(xiàn)在代詞前面,就可以判斷它活用成了動詞;如形容詞出現(xiàn)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之間又構(gòu)不成偏正關(guān)系,那么這個形容詞就活用成了動詞。
3、名詞作狀語
從句法關(guān)系看,謂語動詞在句中總是出現(xiàn)在主語、狀語后,所以,如果名詞出現(xiàn)在動詞前,而句子已有明確的主語時,即可判斷名詞活用成了狀語。
擴展資料:
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
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
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
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詞類活用
在閱讀文言文的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詞類活用的情況,即有些詞類由于使用的需要,會臨時改變它的詞性,起另一類詞的作用。
如果不能正確掌握它們的用法,理解它們的意思,就不能正確地理解、翻譯句子。尤其是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是同學(xué)們較難區(qū)分的,現(xiàn)在就把動詞的使動、意動以及為動用法放在一起進行認(rèn)知比較,希望對同學(xué)們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
一、使動用法。 使動用法是一種特殊的動賓關(guān)系,是指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不是由主語所代表的人物發(fā)出,而是在主語的影響下使賓語所代表的人物發(fā)出,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干什么(怎么樣)”的意思。
使動用法主要有四種:名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 (一)名詞的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賓語產(chǎn)生這個名詞用作動詞后所表示的動作。
例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定居) ②桓公解管仲之束縛而相之。
(讓……做丞相) ③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使……做王) (二)動詞的使動用法: 動詞的使動用法主要發(fā)生在不能帶賓語的動詞上。例如: 焉用亡鄭以陪鄰?(使……滅亡) 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
(使……發(fā)怒) “亡”“忿?!倍疾荒軒зe語,但因分別跟了“鄭”“尉”,成為使動用法。 某些可帶賓語的動詞也有使動用法。
例如: 謹(jǐn)食之,時而獻焉。(“食”,吃,這里是捕蛇者“使蛇吃”即讓蛇吃東西,可譯為喂養(yǎng)。
“食”用作使動意義后讀si。) (三)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同動詞的使動用法略有區(qū)別,它的特點是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
例如: ①今媼尊長安君之位。(使……尊貴) 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使……勢力削弱) ③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使……變綠) ④空乏其身。
(使……受貧困之苦) (四)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 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后也有使動用法。例如: 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并列變成四皇,與五帝并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 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在于使事物發(fā)生數(shù)量的(如例句的“四”可解釋為“使……變成四個”,“六”可解釋為“使……變成六個”)或以數(shù)量為比喻的變化。 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這樣一條規(guī)律:凡能譯為“使……怎么樣”的詞語,就是這個詞語具有了使動的功能,視為使動用法。
二、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也是一種特殊的動賓關(guān)系,是指謂語動詞具有“認(rèn)為(或以為)賓語怎么樣”或者“把賓語當(dāng)作什么”的意思。
意動用法有兩種: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的意動用法。 (一)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由形容詞活用而來的動詞,表示主觀上認(rèn)為(覺得)賓語所表示的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
例如: ①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認(rèn)為其言奇,認(rèn)為其貌壯,可譯為:認(rèn)為其言出眾不凡,其貌壯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認(rèn)為……小,可譯為: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天下小了) (二)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欺侮)吾弟,令我百歲后,皆魚肉之。
(把……當(dāng)作魚肉〔任意宰割〕) ②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把……當(dāng)成伴侶,把……當(dāng)作朋友) ③孟嘗君客我。
(把……當(dāng)作客人) 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在結(jié)構(gòu)形式上沒有區(qū)別,只是所表示的意義不同。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怎么樣”,意動用法是主觀上“認(rèn)為賓語怎么樣”。
我們可以根據(jù)上下文意來體會二者的區(qū)別。 三、為動用法。
為動用法是一種少見的動賓關(guān)系,指謂語動詞“為了賓語怎么樣”的意思。例如: 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
(為……哭泣) 等死,死國可乎?(為……而死) 使動、意動、為動這三種活用方式在判斷、理解、翻譯時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的:凡謂語有使賓語如何,以“使……為”的形式對譯的,屬于使動用法;謂語有認(rèn)為賓語如何,以“以……為”形式對譯的叫作意動用法;謂語有為了賓語怎么樣,以“為……”形式對譯的叫作為動用法。如“聞寡人之耳者”要譯為“讓我的耳朵聽到的”,這是使動用法;“固以怪之矣”要譯為“本來就認(rèn)為這件事是很奇怪的”,這是意動用法;“死國可乎”要譯為“為國而死可以嗎,這是為動用法。
總之,同學(xué)們一定要注意積累,注意比較,可以試著翻譯成以上三種格式,再根據(jù)語境看哪一種翻譯最合理,進而明確屬于哪一種活用。
1)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動詞的使動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動詞上。如“項伯殺人,臣活之”, “活”是不及物動詞,不能帶賓語,但因分別跟了“之”,成為使動用法?!盎钪奔础笆怪睢薄?
②某些及物動詞也有使動用法,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例如:.謹(jǐn)食之,時而獻焉。(小心地喂養(yǎng)它,到時候把它獻上去) “食”,吃,及物動詞,但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讓蛇吃東西),可譯為喂養(yǎng)?!笆场庇米魇箘右饬x后讀sì。
(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同動詞的使動用法略有區(qū)別,它的特點是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例如:.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春風(fēng)又使江南岸變綠)
(3)名詞的使動用法
①表示使賓語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賓語產(chǎn)生這個名詞用作動詞后所表示的動作。例如:爾欲吳王我乎?(你想讓我做吳王嗎?)
②作使動用法的名詞,后面也偶爾有省略賓語的。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諸侯不得而友也。(天子不能使他為臣,諸侯不能使他為友)“不得而臣”相當(dāng)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當(dāng)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為臣”“不得使之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③方位名詞,是名詞的一類,活用為動詞后有時也有使動用法。例如:筑室百堵,西南其戶。(修起房屋,四周墻壁一百方丈,將一座座門戶向著西方或南方開著)方位名詞的使動用法,便是使賓語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動。 “西南其戶”,意思是使門戶向著西方或南方開著。
(4)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
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后也有使動用法。例如:.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并列變成四皇,與五帝并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在于使事物發(fā)生數(shù)量的(如例B的“四”“六”)或以數(shù)量為比喻的。
2、意動用法
(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由形容詞活用而來的動詞,表示主觀上認(rèn)為(覺得)賓語所表示的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例如:
C.孔子登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天下小了) “小魯”“小天下”,是主語“孔子”主觀上認(rèn)為“魯”和“天下”小的狀態(tài)。
(2)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孟嘗君客我。(孟嘗君把我當(dāng)作客人)
3、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①兩個名詞相連,既不是并列關(guān)系,又不是修飾關(guān)系,便是動賓關(guān)系或主謂關(guān)系,其中一個必然活用為動詞了。例如:面山而居?!玻ㄓ薰┟娉蕉印?
②名詞后面緊跟代詞,該名詞便活用為動詞。例如:驢不勝怒,蹄之。(驢子很惱怒,用蹄子踢他)
③名詞用在“所”“者”結(jié)構(gòu)中,便活用為動詞。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于是用丹砂在綢子上寫“陳勝稱王”,放在別人捕得的魚的肚子里)
④名詞放在副詞后面,便活用為動詞。例如: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立大巫后?!哺畞韨€女徒弟,都穿著綢子單衣,站在大巫的背后〕
⑤名詞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動詞后面,便活用為動詞。因為能愿動詞與及物動詞組成合成謂語,名詞前面放上能愿動詞,等于名詞處在動詞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為動詞。例如:子謂公冶長:“可妻也。”(孔子對公冶長說:“可以娶妻子?!保?
⑥名詞后面帶了介詞結(jié)構(gòu)作補語,這個名詞便活用為動詞。因為介詞結(jié)構(gòu)只能附在謂語動詞后面,名詞后面帶了介詞結(jié)構(gòu)(有的省略介詞),就等于名詞處在了動詞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為動詞。例如:晉師軍廬柳。(晉國的軍隊駐扎在廬柳)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7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