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解釋:多字的半截就是“夕”字,咬掉一個,還剩一個,加個口,就是個“名”字。
拼音:míng。
簡體部首:口。
筆畫:6。
解釋:人或事物的稱謂:名字。名氏。名姓。名義。名分(fèn)。名堂。名落孫山。名存實亡。
詞義:
1、會意。甲骨文字形。從口夕。本義:自己報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義。名,自命也。–《說文》黃帝正名百物。–《禮記·祭法》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樂府詩集》
其間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永最善。
其間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數,黃溪最善。–唐·柳宗元《游黃溪記》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名之者誰。–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遂以名其庵廬云。–明·宋濂《看松庵記》
自名“蟹殼青”。–《聊齋志異·促織》
3、又如:名品(辨明品級)
4、稱說;說出。不能名其一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5、又如:不可名狀;莫名其妙;名狀(形容描述)
6、出名,有名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劉禹錫《陋室銘》
7、以私人名義占有。不名一錢。–王充《論衡》
8、通“明”。明白。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