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扦插:通常在春夏季進行。截取粗壯的枝條,剪成長10~12厘米的莖段,保留上面的4片葉子。揷后保持半陰、基 質(zhì)濕潤和溫度25~28°,經(jīng)10~12天可生根成活,成活率高達 90%以上。
(2) 分株:有2種。一種是切開母株的#匐莖,將植株分成數(shù)叢,分別進行種植,通常于4月中旬進行。另一種是分檢根莖,將母株的根莖挖出,選擇色白、粗壯和節(jié)間短的根段,切成長6~10厘米的小段,埋入基質(zhì)約3厘米深,經(jīng)15~20天可發(fā)芽。由于根莖無休眠期,故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通常在10月下旬至 11月上旬進行。
(3) 播種:春季進行,發(fā)芽適宜溫度為20~25°。由于播種 時溫度與濕度不易控制,種子的發(fā)芽力低,幼苗生長慢,所以少用。
薄荷的藥理作用:
1、局部作用:
(1)薄荷水局部應用有清涼、止癢、消炎、止痛的功效。
(2)薄荷醇能刺激皮膚神經(jīng)末梢感受器,先產(chǎn)生涼的感覺,繼而有輕微的灼熱感。緩慢地透人皮內(nèi),引起長時間的充血,而達到治療作用。
2、解熱:小量薄荷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使周圍毛細血管擴張而散熱;并促進汗腺分泌而發(fā)汗。因此有降低體溫的作用。
3、抗炎: 薄荷所含的8種兒茶萘酚酸是有效的抗炎劑,能抑制3a一羥類固醇脫氫酶而有弱自:抗炎作用。薄荷所含的藍香油烴對燙傷兔耳有抗炎作用。
4、薄荷能增加呼吸道黏液的分泌。祛除了附著于黏膜上的黏液,能減少泡沫痰,使呼吸道的有效通氣量增大。
5、薄荷油有健胃作用,對實驗性胃潰瘍有治療作用;有較強的利膽作用,還有保肝作用。
6、薄荷油有抗精子著床、抗早孕的作用,其終止妊娠的原因,是由于能明顯降低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也可能與促進子宮收縮和損傷了胎盤有關。
薄荷的栽培管理:1.栽植:移栽以清明前后進行為宜。早栽早發(fā)棵,生長健壯,產(chǎn)量高,質(zhì)量好。一般當幼苗長高10~15厘米時即可移栽。栽時選陰天,隨起苗隨移植。先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20厘米*15厘米挖穴,深7~10厘米,挖松底土,施入適量土雜肥,每穴栽苗1~2株,然后覆土壓緊,澆灑清淡的人畜糞水,以利成活。
2.中耕除草:第1次除草,于移栽成活后或苗高7~10厘米時進行,中耕宜淺,因薄荷根系均集中于表土層15厘米左右處,地下根狀莖生長在土層10厘米處,故不宜深鋤,避免傷根。第2次于6月上旬植株封行前進行,也宜淺鋤表土。第3次于7月第1次收割薄荷后,除凈雜草,并鏟除老根莖,以促使萌發(fā)新苗。第4次于9月,用手拔除雜草,不必中耕。第5次于10~11月收割后再進行1次中耕除草,并結合清潔田園,將枯枝病殘葉集中燒毀,堆漚作肥料。
3.追肥:每年追肥5次。結合每次的中耕除草后進行,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促進莖葉生長旺盛,有利增產(chǎn)。
4.灌溉:7~8月遇高溫干燥以及伏旱天氣,應及時澆水抗旱保苗。每次收割后要及時澆水濕潤土壤,以利萌發(fā)新苗。梅雨季節(jié)及大雨后要及時疏溝排水,田間不能積水。
5.摘心打頂:于5月選晴天摘去苗株的頂芽,可促進多分枝,有利增產(chǎn)。分株繁殖的幼苗生長較慢,而且密度也較稀,通過打頂,可促進側(cè)枝生長,增加密度,有利增產(chǎn)。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5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