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怕日光,晝伏夜出。白天一般棲息在山坡、田野、路邊或雜草叢生的地方,特別喜歡躲伏在廢棄的溝壕、荒蕪的墳包、路旁的縫隙中、石塊、瓦礫之間。從芒種到夏至,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蜈蚣喜歡在陰暗、潮濕、溫暖、避雨、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到了晚秋季節(jié),則多棲居于背風向陽的松土溝坡下或樹洞內(nèi)。
對付蜈蚣可用硫磺
蜈蚣喜陰涼、潮濕環(huán)境,因此在比較潮濕的老房子里都可能有蜈蚣出沒,一般樓房很少見到。有的新建樓房內(nèi)也可能會有出現(xiàn),主要是人為攜帶進入。蜈蚣一般不怎么出來活動,只有當它的生活環(huán)境受到影響,如巢穴受到震動、水源不夠、氣溫升高等時,才會時有出沒。 一般的家庭防治蜈蚣主要以硫磺粉預防為主。硫磺粉對蜈蚣有一定的殺傷力,聞到硫磺氣味,蜈蚣都會避而遠之。,一旦被蜈蚣咬傷,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患處,如果比較嚴重則再到醫(yī)院對癥處理。
1. 保持干燥最重要,有蜈蚣的話主要是屋里潮濕;
2. 用熏蟑螂的煙劑,殺死蟑螂同時也會殺死蜈蚣;
3. 經(jīng)常用生石灰灑在屋內(nèi)4邊.窗上加紗窗;
4. 在蜈蚣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地方,放一些樟腦就會好一些的;
也可捕捉蜈蚣:
捕捉蜈蚣,可根據(jù)其活動特點進行,方法是:①蜈蚣是食肉性動物,在晚上8點至次日凌晨3點為其覓食時間。此時,可在它隱棲的場所,用電筒或避風油燈尋找,發(fā)現(xiàn)蜈蚣即用竹夾或鑷子夾起,放入準備好的竹簍或布袋內(nèi)。②選擇蜈蚣隱棲的場所,用尖嘴鋤或釘耙翻挖土層,掀起石頭、磚塊,發(fā)現(xiàn)蜈蚣即用上述方法捕捉。③挖窩誘捕。在蜈蚣經(jīng)常活動的棲息地,于立春前后選擇陰濕山野處,挖一“十”字形長坑,坑長1~2m,寬0.5m,深15~20cm,內(nèi)放雞毛、雜骨、馬糞或鳥糞及一些腐敗草類,上面覆蓋樹枝、土塊或磚瓦片,引誘蜈蚣爬進縫隙,翌晨檢查,若有蜈蚣入坑即可捕捉。
殺蟲劑,按說明選擇使用,直接稀釋兌水澆灌,可殺死土壤里隱藏的蜈蚣。
蜈蚣喜歡潮濕陰暗的環(huán)境,把花盆墊高以增加通風祛除土壤濕氣。在花托盤下套上一個大的黑色塑料袋,里面放上潮濕泥土。當花盆土壤微干時,蜈蚣會轉移到帶有潮濕土壤的塑料袋里,隔段時間,把袋子連土壤一起扔掉,里面的蜈蚣即被清除。
蜈蚣晝伏夜出不喜陽光,把花盆搬到有陽光的地方,保持花盆底部通風,晚上在托盤里放上殺蟲藥,等蜈蚣出來時直接殺死。
擴展資料:
用戶養(yǎng)花注意事項:
1、澆水:要了解養(yǎng)的花是喜旱還是喜濕,如果喜歡濕潤就要長澆水,如果喜歡干旱,就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澆一次水,要不然花會被水淹死。
2、施肥:花主要從土壤中吸收營養(yǎng),所以也要經(jīng)常給花施肥,這樣才能長的茂盛。過期的牛奶,茶葉水雞蛋皮都是不錯的肥料。
3、松土:適當?shù)慕o花松松土,有利于根部從土壤中更好的吸收養(yǎng)分。
4、位置:有的花喜歡陽光充足的地方,而有的花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這些買花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養(yǎng)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蜈蚣
1、買除蟲菊酯(藥店可能有賣),在蜈蚣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地方灑上一些,下水道入口也撒一些,可殺之;
2、買除蟲藥片密閉熏之;雄黃加酒撒進下水道;
3.使環(huán)境盡量干燥
4、養(yǎng)只公雞抓之。
5、清除窗外的爬山虎等植物
6、在門口和窗口及另外有可能爬入蜈蚣的地方撒石灰粉,因為蜈蚣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
7、用艾草熏屋子
8、有兩種藥物對蜈蚣有效,雄黃水或者敵敵畏的稀釋溶液,在屋里的地面和角落里噴灑以后,閉門至少半日,效果據(jù)說不錯。
這要看你的生活環(huán)境是什么樣子了,如果你房屋周圍是比較潮濕的,那么建議你把房屋周圍墊些干土,保持環(huán)境干燥,屋內(nèi)也一樣,不要過于雜亂,而且要保持室內(nèi)通風,叫屋內(nèi)干燥些,蜈蚣喜歡陰暗潮濕,所以把雜物清除,環(huán)境干燥些,蜈蚣是不會喜歡待在那的,在就是觀察一下蜈蚣是在什么地方進入屋內(nèi)的,如果墻體有裂縫或者有下水道什么的,最好是清理和添堵一下,可以去藥店買些《除蟲菊酯》灑在房子的邊邊角角還有下水道!如果條件和環(huán)境可以的話,買幾只大點的雞養(yǎng)起來,也可以放蜈蚣的,還有就是蜈蚣怕水,可以在房子四周修點小的水溝,填滿水,這樣蜈蚣就怕不過來了,為了避免被咬,麻煩一些就麻煩些吧,你說呢。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8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