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游》中的典故:鵬程萬里。
故事說的是:在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大魚,名叫鯤。鯤的身體之大,無法形容,他的長就不知道有幾千里那樣的長。鯤能變成鳥,名叫鵬。鵬的身體之大,也難于比擬,僅他的脊背就不知道有幾千里那樣長;鵬發(fā)怒的時候一沖而飛,他張開的翅膀,就象將天都遮住了的烏云。這大鵬鳥,每到冬天海潮運轉(zhuǎn)的時候,就要從北海遷居到南海去。每當(dāng)大鵬鳥遷徙的時候,他的翅膀一撲,能激起三千里的巨浪,乘著一陣暴風(fēng),扶搖而上,直入云霄。
《逍遙游》是《莊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藝術(shù)上都可作為《莊子》一書的代表?!跺羞b游》的主題是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作者認(rèn)為,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達(dá)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游于無窮,才是真正的“逍遙游”。文章先是通過大鵬與蜩、學(xué)鳩等小動物的對比,闡述了“小”與“大”的區(qū)別;在此基礎(chǔ)上作者指出,無論是不善飛翔的蜩與學(xué)鳩,還是能借風(fēng)力飛到九萬里高空的大鵬,甚至是可以御風(fēng)而行的列子,它們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從而引出并闡述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道理。文章最后通過惠子與莊子的“有用”、“無用”之辯,說明不為世所用才能“逍遙”。全文想象豐富,構(gòu)思新穎,雄奇怪誕,汪洋恣肆,字里行間里洋溢著浪漫主義精神。
用白話文來說吧,有以下幾個:1、北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
鯤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鯤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做鵬。
鵬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幾千里長;當(dāng)它振動翅膀奮起直飛的時候,翅膀就好像掛在天邊的云彩。這只鳥,大風(fēng)吹動海水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南方的大海是一個天然的大池子。2、《齊諧》這本書,是記載一些怪異事情的書。
書上記載:“鵬往南方的大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環(huán)繞著旋風(fēng)飛上了九萬里的高空,乘著六月的風(fēng)離開了北海?!毕褚榜R奔騰一樣的游氣,飄飄揚揚的塵埃,活動著的生物都因為風(fēng)吹而運動。
天空蒼蒼茫茫的,難道就是它本來的顏色嗎?它的遼闊高遠(yuǎn)也是沒有盡頭的嗎?鵬往下看的時候,看見的應(yīng)該也是這個樣子。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沒有負(fù)載一艘大船的力量了。
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當(dāng)作是一艘船,放一個杯子在上面就會被粘住,這是水淺而船卻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風(fēng)不夠強大的話,那么負(fù)載一個巨大的翅膀也就沒有力量了。
因此,鵬在九萬里的高空飛行,風(fēng)就在它的身下了,憑借著風(fēng)力,背負(fù)著青天毫無阻擋,然后才開始朝南飛。3、蟬和小斑鳩譏笑鵬說:“我們奮力而飛,碰到榆樹和檀樹就停止,有時飛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
何必要飛九萬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帶當(dāng)天吃的三餐糧食,回來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時間舂米準(zhǔn)備干糧;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積三個月的糧食。蟬和小斑鳩這兩只小蟲、鳥又知道什么呢。
4、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長壽。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呢?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與黎明。
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蟬,不知道一年的時光,這就是短命。楚國的南方有一種大樹叫做靈龜,它把五百年當(dāng)作一個春季,五百年當(dāng)作一個秋季。
上古時代有一種樹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當(dāng)作一個春季,八千年當(dāng)作一個秋季,這就是長壽??墒腔盍似甙賮須q的彭祖如今還因長壽而特別聞名,眾人都想與他相比,豈不可悲!5、商湯問棘,談的也是這件事。
湯問棘說:“上下四方有極限嗎?”棘說:“無極之外,又是無極!在草木不生的極遠(yuǎn)的北方,有個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條魚,它的身子有幾千里寬,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它的名字叫做鯤。
有一只鳥,它的名字叫做鵬。鵬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邊的云;借著旋風(fēng)盤旋而上九萬里,超越云層,背負(fù)青天,然后向南飛翔,將要飛到南海去。
小澤里的麻雀譏笑鵬說:‘它要飛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飛起來,不過數(shù)丈高就落下來,在蓬蒿叢中盤旋,這也是極好的飛行了。而它還要飛到哪里去呢?’”這是大和小的分別。
所以,那些才智能勝任一官的職守,行為能夠庇護一鄉(xiāng)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個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夠取得全國信任的,他們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說的那只小鳥一樣。而宋榮子對這種人加以嘲笑。
宋榮子這個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稱贊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別奮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誹謗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喪。他認(rèn)定了對自己和對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榮辱的界限,就覺得不過如此罷了。
他對待人世間的一切,都沒有拼命去追求。即使如此,他還是有未達(dá)到的境界。
6、列子乘風(fēng)而行,飄然自得,駕輕就熟。十五天以后返回;他對于求福的事,沒有拼命去追求。
這樣雖然免了步行,還是有所憑借的。倘若順應(yīng)天地萬物的本性,駕馭著六氣的變化,邀游于無窮的境地,他還要憑借什么呢?所以說:修養(yǎng)最高的人能任順自然、忘掉自己,修養(yǎng)達(dá)到神化不測境界的人無意于求功,有道德學(xué)問的圣人無意于求名。
7、堯要把天下讓給許由,說:“太陽月亮出來了,而小火把還不熄滅,它的亮度,要和日月相比不是太難了嗎!及時雨降下了,還要灌溉田地,對于滋潤禾苗,不是徒勞嗎!你如果成了君王,天下一定大治,而我還徒居其位,我自己感到慚愧極了,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你。”許由說:“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jīng)治理好了,而我再接替你,我豈不是為名而來嗎?名,是依附于實的客體,我難道要做有名無實的客體嗎?鷦鷯在深林中筑巢,只要一根樹枝;鼴鼠飲河水,只要肚子喝飽。
請你回去吧,天下對于我沒有什么用!廚子雖然不下廚,主祭的人卻不應(yīng)該超越權(quán)限而代行廚子的職事?!?8、肩吾向連叔求教:“我從接輿那里聽到談話,大話連篇沒有邊際,一說下去就回不到原來的話題上。
我十分驚恐他的言談,就好像天上的銀河沒有邊際,跟一般人的言談差異甚遠(yuǎn),確實是太不近情理了?!边B叔問:“他說的是些什么呢?”肩吾轉(zhuǎn)述道:“‘在遙遠(yuǎn)的姑射山上,住著一位神人,皮膚潤白像冰雪,體態(tài)柔美如處女,不食五谷,吸清風(fēng)飲甘露,乘云氣駕飛龍,遨游于四海之外。
他的神情那么專注,使得世間萬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豐登?!艺J(rèn)為這全是虛妄之言,一點也不可信?!?/p>
連叔聽后說:“是呀!對于瞎子沒法同他們欣賞花紋和色彩,對于聾子沒法同他們聆聽鐘鼓的樂聲。難道只是形骸上有聾與瞎嗎?思想上也有聾和瞎啊!這話似乎就是說你肩吾的呀。
那位神人,他的德行,與萬事萬物混同一起,以此求得。
話說唐貞觀年間,太宗皇帝實施仁政,社會經(jīng)濟繁榮,國泰民安,所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只是這樣的太平盛世,卻無聲無息地被一片數(shù)百年前遺留至今的陰影所悄悄籠罩著——當(dāng)年的那一場人、仙、魔三界混戰(zhàn),致使百萬無辜生靈涂炭的同時,亦令這三界的精英精疲力竭、無力再戰(zhàn),這才為人間的四大部洲換來短短數(shù)百年的安寧歲月。
自盤古開天以來,世間便以這人、仙、魔三大種族最為興盛。這三大種族天賦不同,自有所長。手掌百變神通的仙族,是其中最為超脫飄逸的;而自古崇武之風(fēng)極盛的魔族,將是三界中不可小視的力量;而看似平凡的人類,卻以自身的聰穎、習(xí)得陰陽五行之理,進而演化為玄妙的法術(shù)和武學(xué),并且藉此立足與天地間。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數(shù)百年來相安無事的人、仙、魔三族之間又開始產(chǎn)生種種摩擦。三大種族紛紛開門立派,廣收門徒,勤加修煉,唯恐?jǐn)?shù)百年前的三界大戰(zhàn)一旦重燃,也好提早有所準(zhǔn)備。
眼看三族之間氣氛日漸緊張,眼下安寧平靜的四大部洲隨時都可能重新陷入戰(zhàn)火之中;身處此時此地的蕓蕓三界眾生,又該何去何從?
鼓盆而歌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葑釉唬骸芭c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保ā肚f子·至樂》)
鼓盆而歌表示對生死的樂觀態(tài)度,也表示喪妻的悲哀。
莊子妻子死了,莊子失去了相依為命的伴侶,親人亦余悲戚,生者惟長歌當(dāng)哭,安慰兒女鼓盆而歌。歌曰:“生死本有命,氣形變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再后來,莊子覺得自己真的要與造化者相游了,他的心情很平靜。五十二篇古本《莊子》佚文說:莊周病劇,弟子對泣之。應(yīng)曰: “我今死,則誰先?更百年生,則誰后?先不得免, 何貪于須臾?”
弟子們又想厚葬老師,莊子倒覺得難過了:弟子們在這關(guān)鍵時刻并沒有勘破生死關(guān)。于是他說:“我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為珍珠,天地用萬物來為我送行,我的葬物還不齊備嗎?” 弟子們不覺垂淚,說:“我們怕烏鴉和老鷹吃老師您的遺體?!鼻f子笑道:“天上有烏鴉和老鷹來吃,地上也有螻蟻來吃啊,要是奪了前者的食物給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頗了嗎?”莊子終于悠然而去,很有詩意。 他不敬畏死,但沒有隨便活, 一生是那樣的可貴。 他超越了死亡, 忘卻生命,精神是那樣的愉快。
鼓盆而歌
【字義】
歌:歌唱;
原文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葑釉唬骸芭c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
白話譯文
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惠施)前往莊子家吊唁 ,只見莊子岔開兩腿,像個簸箕似地坐在地上,一邊敲打著瓦缶一邊唱著歌。惠子說:“你的妻子和你一起生活,生兒育女直至衰老而死,身死你不哭泣也就算了,竟然敲著瓦缶唱歌,不覺得太過分了嗎!”
xiāo yáo ㄒㄧㄠ ㄧㄠˊ 逍遙 ◎ 逍遙 xiāoyáo[carefree;be at ease (leisure);be free and unfettered;wander about at leisure]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xiāo yáo ㄒㄧㄠ ㄧㄠˊ 逍遙 亦作“逍搖”。
1.徜徉;緩步行走貌?!冻o·九章·哀郢》:“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p>
姜亮夫 校注:“逍遙即游之義。”《文選·司馬相如》:“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p>
劉良 注:“逍遙,行貌?!薄赌鲜贰ぴ觽鳌罚骸凹揖迂?fù)郭,每杖策逍遙,當(dāng)其意得,悠然忘反?!?/p>
楊朔 《孤兒行》:“我正在街上漫步逍遙,忽然有只小手拉住我的衣角,眉開眼笑地仰著小臉蛋兒?!保?).優(yōu)游自得;安閑自在。
《莊子·逍遙游》:“彷徨乎無為其側(cè),逍遙乎寢臥其下。” 成玄英 疏:“逍遙,自得之稱?!?/p>
《后漢書·逸民傳·梁鴻》:“聊逍搖兮遨嬉,纘 仲尼 兮周流。”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六:“官稅早輸,逍遙散誕。”
《白雪遺音·八角鼓·游學(xué)》:“游學(xué)訪道,快樂逍遙,名利二字盡皆拋?!?理由 《中年頌》:“婚后的生活很逍遙?!?/p>
(3).旁徨;徘徊不進?!冻o·離騷》:“欲遠(yuǎn)集而無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遙?!?/p>
《史記·孔子世家》:“ 子路 死於 衛(wèi) 。 孔子 病, 子貢 請見。
孔子 方負(fù)杖逍遙於門,曰:‘ 賜 ,汝來何其晚也?’” 南朝 梁 殷蕓 《小說·周六國前漢人》:“ 仲尼 聘 楚 ,為令尹 子西 所譖,欲如 吳 未定,逍遙此境?!薄顿Y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四年》:“[ 桓溫 ]驕而恃眾,怯於應(yīng)變,大眾深入,值可乘之會,反更逍遙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勝?!?/p>
(4).斟酌;玩味。 三國 魏 曹丕 《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既妙思六經(jīng),逍遙百氏?!?/p>
《南史·張充傳》:“時復(fù)引軸以自娛,逍遙乎前史。” 相關(guān)詞語:逍遙自得 逍遙服 逍搖 逍遙輦 逍逍停停 逍遙園 逍遙樓 逍遙法外 逍遙自在 逍遙津 逍遙公 逍遙傘 逍遙派 逍遙樂 逍遙物外 逍遙事外 逍遙巾 逍遙椅 玉逍遙。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