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春秋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的一首)周南 關(guān)雎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漢 漢樂府 上邪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 王維 相思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唐 崔護(hù) 題都城南莊 楊柳青青江水準(zhǔn),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唐 劉禹錫 竹枝詞(三)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唐 元稹 離思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fēng)十里揚(yáng)州路,卷上珠簾總不知。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唐 杜牧 贈別(二首)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唐 李商隱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唐 李商隱 無題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唐 李商隱 錦瑟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 金縷衣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北宋 秦觀 鵲橋仙 佇倚危樓風(fēng)細(xì)細(xì),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dāng)歌,強(qiáng)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 柳永 蝶戀花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
小軒窗,正梳妝。 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北宋 蘇軾 江城子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北宋 歐陽修 生查子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北宋 蘇軾 蝶戀花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南宋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紅耦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dú)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jì)可消除,上下眉頭,卻上心頭。 ——宋 李清照 一翦梅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宋 晏殊 木蘭花 國風(fēng) 鄭風(fēng) 子衿 書名:詩經(jīng) 作者:不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v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dá)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國風(fēng) 秦風(fēng) 蒹葭 書名:詩經(jīng) 作者:不詳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yuǎn)道。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秋風(fēng)詞 李白 秋風(fēng)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長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diǎn)點(diǎn)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寄李億員外 魚玄機(jī)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長相思 林逋 吳山青,越山青。
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
羅帶同心結(jié)未成。江頭潮已平。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dú)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謁金門 馮延巳 風(fēng)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捋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dú)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
讀著歷代文人留下的美好詩句,真是感嘆、感激他們留下的文字經(jīng)典,如今廣為傳誦并成為日常用語的字句,隨手拈來,讓我們記住這些原創(chuàng)者們。
情侶之間的愛情典故有心匯集于此,抱磚引玉,讓更多的博友有意做此項(xiàng)搜集。資料是否準(zhǔn)確,歡迎指正! 詞目 地老天荒 釋義 指經(jīng)歷的時間極久。
出處 唐?李賀《致酒行》:“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詞目 ??菔癄€ 釋義 海水干涸、石頭腐爛。
形容歷時久遠(yuǎn)。比喻堅(jiān)定的意志永遠(yuǎn)不變。
出處 宋·王奕《法曲獻(xiàn)仙音·和朱靜翁青溪詞》:“老我重來,海干石爛,那復(fù)斷碑殘礎(chǔ)。” 詞目 連理枝 釋義 兩株樹的枝干連生在一起,比喻恩愛夫妻。
出處 唐代孟郊《感興》詩:“昔為連理枝,今為斷弦聲?!碧拼拙右住堕L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p>
詞目 青梅竹馬 釋義 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兒童以竹竿當(dāng)馬騎。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
現(xiàn)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出處 唐·李白《長干行》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詞目 卿卿我我 釋義 形容夫妻或相愛的男女十分親昵。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dāng)卿卿?” 詞目 情人眼里出西施 釋義 比喻由于有感情,覺得對方無一處不美。 出處 清·翟灝《通俗編·婦女·情人眼里有西施》:“《復(fù)齋漫靈》:情人眼里有西施,鄙語也,山谷取以為詩,其《答益公春思》云:‘草茅多奇士,篷蓽有秀色,西施逐人眼,稱心斯為得。
’” 詞目 如影隨行 釋義 形容兩人或兩物的緊隨不離 出處 《列子·說符》:“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然則枉直隨形而不在影?!蓖鳎簭澢?/p>
詞目 心心相印 釋義 心:心意,思想感情;?。悍稀1舜说男囊獠挥谜f出,就可以互相了解。
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出處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吾傳佛心印,安敢違于佛經(jīng)?!?/p>
《黃蘗傳心法要》:“迦葉以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 詞目 心有靈犀 釋義 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
現(xiàn)多比喻比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lǐng)神會。 出處 唐·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p>
詞目 一日三秋 釋義 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
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出處 《詩經(jīng)·王風(fēng)·采蓮》:“彼采葛兮,一是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詞目 一往情深 釋義 指對人或?qū)κ挛镯曌⒘撕苌畹母星?,向往而不能克制?/p>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 詞目 朝思暮想 釋義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
形容非常想念或經(jīng)常想著某一件事。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說沈洪自從中秋夜見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廢寢忘餐?!?/p>
詞目 鐘情 釋義 感情專注。鐘:匯聚、專心。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王戎喪兒萬子,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
簡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后常指男女相愛。 ====================(以下是我更新的)====================== 詞目:一見鐘情 釋義: 鐘:集中;鐘情:愛情專注。
男女之間一見面就產(chǎn)生了愛情。還指一見面就喜歡上它了。
出 處: 清·墨浪子《西湖佳話》:“乃蒙郎君一見鐘情,故賤妾有感于心?!?詞目 白頭偕老 釋義 白頭:頭發(fā)白;偕:共同。
夫妻共同生活到老。白頭偕老,又可說成“白首偕老”。
出 處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及爾偕老?!泵鳌り懖伞稇严阌洝し钤t班師》:“孩兒,我與你母親白頭偕老,富貴雙全?!?/p>
詞目 海誓山盟 釋義 誓、盟:發(fā)誓,盟約。指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愛情要像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
出處 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三折:“非是我夸清正,只為他星前月下,親曾設(shè)海誓山盟。” 宋·辛棄疾《南鄉(xiāng)子·贈妓》:“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p>
詞目 連枝共冢 釋義 比喻愛情堅(jiān)貞不渝。 出處 晉·干寶《搜神記》第11卷:“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于下,枝錯于上?!?/p>
詞目 相濡以沫 釋義 濡:沾濕;沫:唾沫。泉水干了,為了保住生命,兩條魚吐沫互相潤濕。
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延續(xù)生命。 出處《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xǔ,慢慢呼氣之意)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與其譽(yù)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詞目 至死靡它 釋義 至:到;靡:沒有;它:別的。
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致死不變。
現(xiàn)也形容立場堅(jiān)定。 出處 《詩經(jīng)·鄘風(fēng)·柏舟》:汛彼柏舟,在彼中河,發(fā)彼兩髦,實(shí)維我儀,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久人只,汛彼柏舟,在彼河測,發(fā)彼兩髦,實(shí)維我特,死矢磨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詞目 紅豆相思 釋義 紅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詳見紅豆樹。古人常用以象征愛情。
比喻男女相思。 出處 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經(jīng)典愛情詩句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春秋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的一首)周南 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經(jīng)典愛情詩句2.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漢 漢樂府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經(jīng)典愛情詩句3.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 王維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經(jīng)典愛情詩句4.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唐 崔護(hù) 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經(jīng)典愛情詩句4.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唐 劉禹錫 竹枝詞(三) 楊柳青青江水準(zhǔn),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經(jīng)典愛情詩句5.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唐 元稹 離思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經(jīng)典愛情詩句6.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 杜牧 贈別(二首)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fēng)十里揚(yáng)州路,卷上珠簾總不知。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經(jīng)典愛情詩句7.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唐 李商隱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經(jīng)典愛情詩句8.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唐 李商隱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經(jīng)典愛情詩句9.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唐 李商隱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經(jīng)典愛情詩句10.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說巴山夜雨時。--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說巴山夜雨時。 經(jīng)典愛情詩句11.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經(jīng)典愛情詩句12.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古今長歌第一就是這一首,由于詩句太長,所以并不節(jié)選出來,但是詩中的名句如“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回眸一笑百媚生”、“梨花一枝春帶雨”、“夜半無人私語時”等等,也都是可以用于愛情的。 經(jīng)典愛情詩句13.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北宋 范仲淹 蘇幕遮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高樓休獨(dú)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經(jīng)典愛情詩句14.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北宋 秦觀 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經(jīng)典愛情詩句15. 多情自古傷離別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fēng)殘?jiān)隆?-北宋 柳永 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雨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fēng)殘?jiān)隆?/p>
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典故一:梁山伯與祝英臺
這個故事是家喻戶曉。梁祝小提琴的主旋律也是耳熟能詳。還有后來的電視劇,梁小冰主演的,這個冗長的,也沒賺多少眼淚。
大學(xué)時有個叫梁文才的追我們宿舍一女生。屢獻(xiàn)殷勤未果。我們總結(jié)是因?yàn)樗土鹤@锩娴姆疵娼巧R文才同名,因而一提起什么”文才“,就覺得是個齷齪之人??磥硪院蠹议L給子女起名可真得留神了。 典故二:周武王和商青君
歷史上周武王是確有其人,跑不了;商青君則是90年《封神榜》中虛構(gòu)的人物,武王的妻子,周朝的王后。正史上周武王的正妻叫邑姜。
我這里講的是電視劇里周武王和商青君的愛情故事。
初識在西岐靈臺工地,巡查而來的武王(那時還是二王子)邂逅女扮男裝的商青君。武王嘉許商青君為國出力,但見她文質(zhì)彬彬,便勸誡她回家讀書,他日以文報國。商青君見武王體恤平民,仁德兼?zhèn)洌谑欠夹陌翟S。
后青君母親病逝,又遭三王子伯安屢次戲弄,于是決定在靈臺祭奠過為紂王害死的父親后,獨(dú)自離開西岐。
在靈臺上,一場大雨不期而至,靈臺一角亦被雷劈。青君避雨之際又逢武王巡查。(這個武王也挺閑的)武王見青君瑟瑟發(fā)抖,為其披上蓑衣,自己甘心淋雨。談話中,武王得知青君乃日前在工地有過一面之緣的小兄弟。兩人對視,一切盡在不言中。
可惜,此情此景被三王子伯安撞破,并向文王誣告兩人‘幽會’以至觸怒上天,使得靈臺受損。武王為‘贖罪’并向蒼天祈福,毅然答應(yīng)替父禁食一個月。
期間,青君前來探望有氣無力臥床不起的武王并親自將沒有經(jīng)過煙火煮食的胡麻汁喂送至武王嘴邊。武王還有意無意地摸了一把青君的小手。兩人情愫已生。
到文王辭世,臨終交待遺言,也提到青君賢惠,可母儀天下。武王即位,順理成章封青君為王后,兩人終成眷屬。
再后來,兩人一起討伐商紂,同甘共苦,互相扶持。
高山流水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叫俞伯牙,這人琴彈得特別好。
有一天他在深山老林里彈琴的時候,來了一個打柴人叫鐘子期。俞伯牙一彈琴,鐘子期就說了:“峨峨兮若泰山?!?/p>
俞伯牙心里很驚訝,因?yàn)樗睦镎氡憩F(xiàn)高山呢,就被聽出來了。俞伯牙心想:我換一個主題,我表現(xiàn)流水,看你還能不能聽出來。
誰知,鐘子期一聽,又說:“洋洋兮若江河。”不管俞伯牙彈什么,鐘子期都能聽出音樂表現(xiàn)的內(nèi)容。
于是乎兩個人就成了好朋友,成了知音。但是,沒多久鐘子期去世了,俞伯牙痛失知音,傷心到極點(diǎn)的時候,就把自己的琴給摔了,發(fā)誓永遠(yuǎn)不再彈琴。
這個故事后來就形成了“高山流水”的成語,形成了“知音”這樣一個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 生死之交 詩人鄭少谷與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謀面,卻彼此傾慕,忽悠贈答。
鄭少谷曾有詩贊王子衡:“海內(nèi)談詩王子衡,春風(fēng)坐遍魯諸生?!币馑际牵寒?dāng)王子衡講評詩歌時,就是魯國孔子的弟子聽了,也會如春風(fēng)。
后來鄭少谷死了,王子衡驚聞噩耗,哀傷至極,他不顧千里奔波,特地趕到福建,為他辦理喪事,寬慰親屬。 “元白”情深 俗話說“文人相輕”,但在唐代文壇上,卻有兩個文人給后人留下了文人相親的佳話。
他們是白居易和元稹。兩人的友誼,是在共患難中建立起來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與元稹在長安久別重逢,兩人經(jīng)常暢談達(dá)旦,吟詩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因?yàn)橹毖詣裰G,觸怒了宦官顯貴,在那年三月被貶為通州司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鎮(zhèn)軍閥李師道勾結(jié)宦官暗殺身亡一案,被權(quán)臣嫉恨,憲宗聽信讒言,把他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兩個好友竟落到同一被貶的命運(yùn)。
白居易在秋風(fēng)凄凄中離開長安,走的恰好是元稹不久前走過的路。詩人滿腔惆悵,一路上尋找著好友留下的墨跡。
一日他行至藍(lán)橋驛——這里是長安通往河南、湖北的中途站。一下馬,便在驛站的墻柱上發(fā)現(xiàn)了元稹在正月路過這里時寫的一首《西歸》絕句,詩人百感交集,提筆在邊上寫了一首絕句: 藍(lán)橋春雪君歸日,秦嶺西風(fēng)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離了藍(lán)橋驛,經(jīng)過商州、襄陽,詩人由漢水乘舟而行。
在船上詩人經(jīng)常反復(fù)吟詠好友元稹的詩卷,來慰藉孤獨(dú)的心情,一直看到眼睛痛為止。途中寫下這樣一首詩: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zhí)煳疵鳌?/p>
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fēng)吹浪打船聲。 元稹在通州聽說白居易被貶到九江,極度震驚,不顧自己病重在床,提筆給白居易寫信,并賦詩一首《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fēng)吹雨入寒窗。 不久,白居易收到了這首詩,被好友的關(guān)切之情深深感動,他在給元稹的信中寫道:“‘垂死病中’這句詩,就是不相干的人看了都會感動得不忍再看,何況是我呢?到現(xiàn)在每次看到它,我心里還凄惻難忍?!?/p>
元稹一收到信,知道是白居易寫來的,還未拆開就已淚眼模糊。他的女兒嚇得哭起來,妻子也忙問怎么回事。
元稹告訴她們,自己很少這樣動情,只除在接到白居易來信的時候。為此,元稹寄詩給白居易: 得樂天書 遠(yuǎn)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
尋常不省曾如此,應(yīng)是江州司馬書。 一次,元稹又接到老朋友的詩,詩中寫道: 晨起臨風(fēng)一惆悵,通川湓水?dāng)嘞嗦劇?/p>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好友對自己如此情深,竟在夢中與自己相見。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自己也整天思念他,為什么就不能夢見呢?元稹十分懊惱,覺得大概是自己一來通州,就染上瘧疾,至今不愈,以致神思混亂的緣故。于是也寫詩一首,《酬樂天頻夢微之》: 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閑人不夢君。 休戚相關(guān)的命運(yùn),把白居易與元稹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一生交誼很深,世人稱為“元白”。
?”“管鮑”指春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鮑步牙兩個人。管仲年輕時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賺了錢之后,鮑步牙知道管仲家里十分貧困,總是多分給管仲一些,絕不認(rèn)為管仲貪心;管仲幫助鮑叔牙做事時,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鮑叔牙不認(rèn)為管仲愚蠢,而理解那是受客觀條件所限;管仲做官,曾三次被逐,鮑叔牙深知并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干得不出色,而是時機(jī)和運(yùn)氣問題……管仲深情感嘆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鮑叔牙后來推薦管仲做了齊國之卿,幫助齊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齊國成了春秋的第一霸主。
現(xiàn)在,人們常以“管鮑之交”形容友誼篤厚。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yuǎn)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bǔ)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yàn),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jīng)濟(jì)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yù)為“文景之治”。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痹鴧⒂谑墙右娍腿?,以禮相待。曾參學(xué)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xué)而》)的修養(yǎng)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xué)》、《孝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典故在民間流傳已久,事見《梁山伯寶卷》、《華山畿》樂府及《訪友記》、《同窗記》傳奇,又名《雙蝴蝶》. 大意是:東晉時,江蘇宜興女,祝英臺女扮男裝前往杭州(川劇為尼山)求學(xué),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jié)為兄弟并同窗三載。
后,祝英臺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臺以“妹”相許。
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yuǎn)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臺相會,之后,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
祝英臺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臺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關(guān)于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兩個人,筆者曾看到過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jì)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后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于亂刀之下。
百姓將其厚葬并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臺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于地下。
梁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后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瓘拇朔笱艹鰟尤说膫髡f。 --- 孟姜女哭長城 --- 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發(fā)生在河北北部的萬里長城腳下,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流傳著。
傳說在秦代,江南有一戶姓孟的人家,老兩口無兒無女,相依為命。孟家的隔壁鄰居是姜家,說也湊巧,姜家也是老兩口過日子,沒有兒女。
一年的春天,孟爺爺在墻跟下種了一粒葫蘆籽。很快,葫蘆籽發(fā)芽長葉。
又過了些日子,葫蘆蔓順著墻頭長呀長,爬到隔壁姜家院子里去了。這時,葫蘆蔓上開出一朵白白的花兒。
葫蘆花謝了,結(jié)出個毛絨絨的小葫蘆。孟爺爺在這邊施肥澆水,姜爺爺在那邊捉蟲搭架。
到了秋天小葫蘆長成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大葫蘆,沉甸甸地把蔓兒都墜彎了。孟爺爺對姜爺爺說:“葫蘆長這么大,多虧了你的辛勤勞動。
咱們把它切開,一家一半吧?!碑?dāng)他們把葫蘆打開后,奇怪的事發(fā)生了:葫蘆里睡著個白白胖胖的小閨女!孟家和姜家別提多高興了。
兩家一商量,就給這個葫蘆里生的閨女取名叫“孟姜女”。 一年一年的過去了,孟姜女很快長大成人。
她又聰明又伶俐,而且很愛勞動,不是紡紗織布,就是洗衣做飯。那時,正是秦始皇到處抓人修筑萬里長城的時候。
一天,一個叫萬喜良的年輕小伙子,因?yàn)樘颖芄俑ト?,路過孟姜女家。孟爺爺和姜爺爺見這小伙子忠厚樸實(shí),就把孟姜女嫁給了他。
剛剛結(jié)婚3天,萬喜良就被官府抓住,押到北方去修萬里長城了。 春去秋來,萬喜良一去半年多沒有消息。
孟姜女一心想著萬喜良,眼看冬天到了,沒有棉衣在北方怎么過冬呀!于是,就用自己親手織的布,給丈夫做了一身厚厚的棉衣。棉衣做好,孟姜女背起包袱,拿著雨傘,就動身上路去給丈夫送棉衣了。
一路上,孟姜女千里迢迢,歷盡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長城腳下。只見成群結(jié)隊(duì)的民工,有的背著又大又重的城磚,有的抬扛著石塊,向高山坡上艱難地爬著。
他們衣衫破舊,揮汗如雨。經(jīng)過幾天的尋找和打聽,孟姜女才知道,自己的丈夫萬喜良,已活活地累死了!他的尸首就埋在了城墻中。
孟姜女聽到這一噩耗,真如晴天的霹靂。她悲痛萬分,一直在長城腳下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這時,只聽“轟隆隆” 一聲響,城墻坍塌下來,修好的長城被孟姜女哭倒了800里。 這個動人的傳說故事,既是對秦始皇時代殘酷徭役的控訴,又說明了人民在修筑萬里長城中付出的艱苦勞動。
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力量和智慧的體現(xiàn)。為了紀(jì)念這位千里尋夫的孟姜女,后人在長城腳下修建了孟姜女廟。
廟里有孟姜女的塑像,廟旁還有傳說孟姜女尋夫時登高眺望的“望夫石”哩。 牛郎和織女 在很早以前,有一個青年叫牛郎,其父母死后和哥嫂一起生活。
哥嫂嫌他憨厚老實(shí),就想方設(shè)法刻薄他,后來又提出與他分家,田產(chǎn)房屋一律歸哥嫂,一頭沒有用的老牛分給了牛郎。牛郎白天喂牛開荒,夜晚和老牛同睡在牛棚里,朝夕相處、相依為命,日子過得雖不甚好,但卻和老牛產(chǎn)生了感情。
一天夜里,牛郎忽然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牛郎、牛郎!”他驚奇地望了望四周,不見一人,覺得很奇怪,這時他發(fā)現(xiàn)老牛的嘴一張一合地正在叫他,于是他和老牛攀談起來。老牛告訴他:“明天午后,天上有九個仙女要到清水河來洗澡,其中一個穿綠袍的仙女叫織女,她就是你的妻子?!?/p>
老牛叫牛郎第二天躲在河邊,等到仙女脫去衣服到河里洗澡時,將那件綠袍藏起來,時辰一到仙女就會穿衣回宮,等其他仙女走了,再把衣服拿出來和織女相見。 到了第二天,牛郎便按照老牛的話去做,果然有九個如花似玉的姑娘來洗澡了。
牛郎喜出望外,敏捷地藏好綠袍,不一會兒,天空出現(xiàn)一道霞光,仙女們一個個急忙穿衣回天宮去了。只有織女焦急地還在河邊找衣服,這時牛郎托著綠袍跑出來喊道:“姑娘!你的衣服在這兒。”
織女見牛郎言語穩(wěn)重,一表人才,便起了愛慕之心,又見姐妹們早已走了,天門也關(guān)上了,她就只好和牛郎一起回家。 從此他們男耕女織,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財富,日子過得很幸福。
一天,老牛。
俞伯牙鐘子期????? 他們那是友情?。“萃小?當(dāng)人家是BL啊 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他的名字叫俞伯牙。
俞伯牙從小非常聰明,天賦極高,又很喜歡音樂,他拜當(dāng)時很有名氣的琴師成連為老師。 學(xué)習(xí)了三年,俞伯牙琴藝大長,成了當(dāng)?shù)赜忻麣獾那賻煛?/p>
但是俞伯牙常常感到苦惱,因?yàn)樵谒囆g(shù)上還達(dá)不到更高的境界。俞伯牙的老師連成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對他說,我已經(jīng)把自己的全部技藝都教給了你,而且你學(xué)習(xí)得很好。
至于音樂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沒學(xué)好。我的老師方子春是一代宗師,他琴藝高超,對音樂有獨(dú)特的感受力。
他現(xiàn)住在東海的一個島上,我?guī)闳グ菀娝?,跟他繼續(xù)深造,你看好嗎?俞伯牙聞聽大喜,連聲說好! 他們準(zhǔn)備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東海進(jìn)發(fā)。一天,船行至東海的蓬萊山,成連對伯牙說:“你先在蓬萊山稍侯,我去接老師,馬上就回來。”
說完,連成劃船離開了。過了許多天,連成沒回來,伯牙很傷心。
他抬頭望大海,大海波濤洶涌,回首望島內(nèi),山林一片寂靜,只有鳥兒在啼鳴,像在唱憂傷的歌。伯牙不禁觸景生情,由感而發(fā),仰天長嘆,即興彈了一首曲子。
曲中充滿了憂傷之情。從這時起,俞伯牙的琴藝大長。
其實(shí),成連老師是讓俞伯牙獨(dú)自在大自然中尋求一種感受。 俞伯牙身處孤島,整日與海為伴,與樹林飛鳥為伍,感情很自然地發(fā)生了變化,陶冶了心靈,真正體會到了藝術(shù)的本質(zhì),才能創(chuàng)作出真正的傳世之作。
后來,俞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師,但真心能聽懂他的曲子的人卻不多。 有一次,俞伯牙乘船沿江旅游。
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時,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邊避雨。伯牙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動景象,琴興大發(fā)。
伯牙正彈到興頭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異樣的顫抖,這是琴師的心靈感應(yīng),說明附近有人在聽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見岸上樹林邊坐著一個叫鐘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請到船上,兩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說:“我為你彈一首曲子聽好嗎?”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聽。伯牙即興彈了一曲《高山》,子期贊嘆道:“多么巍峨的高山??!”伯牙又彈了一曲《流水》子期稱贊到“多么浩蕩的江水?。 辈烙峙宸旨?,對子期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聲,你真是我的知音??!”于是兩個人結(jié)拜為生死之交。
伯牙與子期約定,待周游完畢要前往他家去拜訪他。一日,伯牙如約前來子期家拜訪他,但是子期已經(jīng)不幸因病去世了。
伯牙聞聽悲痛欲絕,奔到子期墓前為他彈奏了一首充滿懷念和悲傷的曲子,然后站立起來,將自己珍貴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從此,伯牙與琴絕緣,再也沒有彈過琴。
俞瑞,字伯牙,戰(zhàn)國時的音樂家,曾擔(dān)任晉國的外交官。 俞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lǐng)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
他彈起琴來,琴聲優(yōu)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rèn)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
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
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fēng)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
晚上,風(fēng)浪漸漸平息了下來,云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fā),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
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dāng)他完全沉醉在優(yōu)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
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xì)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dān)干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
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么會聽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打柴人的回答一點(diǎn)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xì)談。
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苯又职堰@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
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
當(dāng)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dá)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dāng)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后彈的琴聲,表達(dá)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dá)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于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鐘子期,和他喝起酒來。
倆人越談越投機(jī),相見恨晚,結(jié)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鐘子期灑淚而別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見鐘子期來赴約,于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
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收集在《增廣賢文》中:
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
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報慈母驚。
意思是打虎時親兄弟齊心協(xié)力,上陣打仗時,只有父子同時上陣才能打勝仗。
家人團(tuán)結(jié)一心,共赴患難啊!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意思原指兩人的感情像兄弟、父子一樣的親。做危險、困難的事情時要團(tuán)結(jié)一致、通力合作,把事情做到最好。
打虎親兄弟 上陣父子兵。
打虎強(qiáng)調(diào)的是配合信任,
上陣強(qiáng)調(diào)的是服從指揮。
老虎是野獸。在古代,算是最兇猛的野獸了。打老虎在古代是很危險的事情,需要玩命,需要配合信任,所以親兄弟作為互相熟悉的人,配合信任是最合適的。
上陣打仗,需要統(tǒng)兵的了解自己的屬下,屬下要完全服從上級的命令。父子兵這個兵字不能理解為普通士兵,應(yīng)該是軍人軍隊(duì)的一種稱呼,理解為統(tǒng)兵的是父親,屬下是兒子這種,例如楊家將,這樣統(tǒng)兵的大帥對自己屬下是最了解的(知子莫若父),發(fā)出的命令是最能夠保證執(zhí)行的。
知子莫若父”的意思
莫:沒有。若:像。最了解兒子的是父親
釋義 沒有比父親更了解兒子的了。
出處 《管子·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p>
用 法 復(fù)句式;作賓語、分句;指父親最了解自己的兒子
典故。春秋時,越國宰相范蠡li的二兒子在楚國殺子人,被楚國判了死刑,決定秋后處決,范蠡聞訊,急忙準(zhǔn)備了千兩黃金和一封書信,叫小兒子到楚國請他的結(jié)拜兄長——楚國宰相幫忙。
大兒子聽到這件事后非常生氣,就問父親這么重要的事,為什么不讓他去。范蠡對他說:“如果派你去,你二弟必死疑;只須小弟去了才能救活你二弟。”大兒子一聽更不服氣了:“
同樣有禮物,有書信,為什么我就辦不成?”范蠡拗不過他,只好讓他去,臨行囑咐他無論事情能否辦成,禮物千萬都不要帶回來。長子剛一起身,范蠡就叫小兒子買了一口棺材,隨后到楚國去接他二哥的尸體回來。
范蠡的長子到楚國后,急忙拜見了宰相,呈上了禮物和書信。第二天,宰相便以楚國將有天災(zāi)為借口,上奏楚王釋放在押的死囚,以免除災(zāi)難。楚王聽后便下旨大赦天下。范蠡的大兒子聽說弟弟已經(jīng)獲釋,心想:何必白白丟掉這千兩黃金,便又回到宰相那里取回千兩黃金。楚國宰相非常惱怒,于是又對楚王說:“大王大赦天下,本為消災(zāi),豈料有人說我受了范蠡的賄賂,為了范蠡的兒子才提議大赦。如果放了他民憤難平?!背趼犃耍拖铝顢亓朔扼坏膬鹤?,等到人頭落地的時候,范蠡小兒子運(yùn)的棺材正好趕到。
范蠡為何能料事如神呢?原來,他的長子是在貧困時期出生的。從小歷盡艱辛,深知錢財?shù)脕聿灰?,而小兒子卻是他發(fā)達(dá)后出生的,向來揮金如土,對千兩黃金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所以他知道大兒子一定辦不成這件事。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shí)用范文實(shí)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jiān)谝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