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堯當政初期,天文歷法還很不完善, 百姓經常耽誤農時, 因此堯就祖織專門人員總結前人的經驗, 令羲、和兩族掌天文, 根據日月星辰運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來推定時日, 測定了四季, 又以月亮一周期為一月, 太陽一周期為一年, 一年定為三百六十六天。這是有記載的我國最早的歷法, 奠定了我國農歷的基礎; 堯當政后生活依然非常儉樸, 住茅草屋, 喝野菜湯, 穿用葛藤織就的粗布衣。時刻注意傾聽百姓們的意見, 在簡陋的宮門前設了一張 " 欲諫之鼓", 誰要是對他或國家提什么意見或建議, 隨時可以擊打這面鼓, 堯聽到鼓聲, 立刻接見, 認真聽取來人的意見。為方便民眾找到朝廷, 他還讓人在交通要道設立" 誹謗之木", 即埋上一根木柱, 木柱旁有人看守, 民眾有意見, 可以向看守人陳述, 如來人愿去朝廷, 看守人會給予指引。由于能及時聽到民眾的意見, 堯對百姓的疾苦就非常了解; 堯當政時, 發(fā)生過嚴重的水災, 洪水把山陵都吞沒了, 四處泛濫, 他讓鯀治水, 疏導九河, 戰(zhàn)勝了洪水; 堯執(zhí)政初期, 還沒有基本的國家制度, 國家只是部落聯合體, 非常松散, 不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管理, 所以在堯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后, 開始建立國家政治制度, 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 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系統(tǒng)的政治制度, 為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相傳從小受父親瞽叟、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弟象的迫害,屢經磨難,仍和善相對,孝敬父母,愛護胞弟,故深得百姓贊譽。舜曾辛勤耕稼于歷山(在今何地說法不一,山東版即今濟南千佛山,比較公認),漁獵于雷澤(在今山東菏澤東北),在黃河之濱燒制陶器,在壽丘(今山東曲阜)制作日用雜品,在頓丘(今河南浚縣)、負夏(今山東兗州)一帶經商做生意。因品德高尚,在民間頗有威望。他在歷山耕田,當地人不再爭田界,互相很謙讓。人們都愿意靠近他居住,兩三年即聚集成一個村落。時部落聯盟領袖堯年事已高,欲選繼承人,眾人一致推舉舜。于是,堯分別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讓九名男子侍奉于舜的左右,以觀其德;又讓舜職掌五典、管理百官、負責迎賓禮儀,以觀其能。皆治,乃命舜攝行政務
姜嫄(上古時代人),姓姜,陜西省武功縣人,原為炎帝后代有邰氏的女兒,后來成為黃帝曾孫帝嚳的元妃,姜嫄踩巨人足跡而生下后稷,后稷教人務農,成為中國的農耕始祖,也是周人的祖先。
原始社會末期,今關中西部的武功、楊凌一帶曾是炎帝后裔姜族部落的封國有邰。姜族部落也稱有邰氏。有邰氏有個女兒叫姜嫄,其子棄是周人的始祖。在夏朝時周族的首領棄為“后稷”負責管理農事,以后被奉為農神。棄成了農神,母以子貴,姜嫄也被后世尊為圣母。今武功縣武功鎮(zhèn)的南門外有姜嫄圣母墓、圣母祠正殿懸有“母儀邰城”的巨匾,表達了后人對這位生育農神,造福人類的偉大母親的崇敬和懷念農祖后稷 后稷的母親是姜嫄。在后稷出生之前,姜嫄經常敬奉神明。祈求有子。可是當她因在外踩上天帝巨大的足跡懷孕生子后,又以為這是不祥之兆,于是曾三次將孩子拋棄。孩子幾次大難不死,姜嫄認為這是神靈保佑,便將其抱回撫養(yǎng),由于曾被拋棄的緣故給孩子起名棄。
莊公即位之初,地位并不穩(wěn)固,這是源于其母姜氏偏心其弟叔段,想方設法要把莊公從王位上拉下來。姜氏先請求將制地作為叔段封邑,再威逼莊公把京封給叔段。莊公心里不肯,但礙于母親請求,也只好答應。叔段到京邑后,仗著母親姜氏的支持,招募勇士,加固城垣,囤積糧草,訓練甲兵,加緊擴展自己的勢力,與母親姜氏合謀,準備里應外合,襲鄭篡權。大夫祭仲建議莊公盡早鏟除姜氏和叔段,然莊公不以為然:“段雖不道,尚未顯然叛逆。我若加誅,姜氏必從中阻撓,徒惹外人議論,不惟說我不友,又說我不孝。我今置之度外,任其所為。彼恃寵得志,肆無忌憚。待其造逆,那時明正其罪,則國人必不敢助,而姜氏亦無辭矣?!?/p>
莊公二十二年,在母親姜氏慫恿下,叔段親率甲兵萬人準備襲擊鄭都,姜氏準備開城門接應。莊公得到叔段起兵日期的密報,說:“該是動手的時候了!”即命令公子呂率200輛戰(zhàn)車討伐叔段。京邑百姓聞訊,紛紛叛段,叔段大敗自刎。
天子請客
陳堯叟為樞密院長官時,有一天將日落時,忽然有宦官傳宣陳堯叟召見。陳堯叟入皇城右掖門后,天已昏黑,遂被引入宮城內。彎彎曲曲地走了好久,不時見有簾幕燈燭,都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然后來到一座小殿前,有兩個雕花的欄桿,已有幾人先到,都站在殿前的庭院中,殿上垂著竹簾,點燃的蠟燭也不過十幾支。相繼來到的共有七人,掌禮儀的宦官于是奏稱“班齊”,當時有陳堯叟、丁謂、杜鎬等七人,杜鎬當時還只是館職人員。許久,皇上的轎子從宮中出來,燈燭也不過幾十盞。宴會準備得很豐盛,卷起簾子后,皇上令諸人不要叩拜,都升殿就座?;噬嫌O在宴席的東面,而設陳堯佐的座位于宴席的西面,如同常人宴客的賓主之位。陳堯叟等都惶恐不敢就位,皇上不停地宣諭就座,陳堯叟懇切陳述自古未有君臣并排列坐的禮儀,以至于解釋再三?;噬喜桓吲d地說:“本來因為天下太平,朝廷無事,想與卿等共享快樂。如果這樣,哪還比得上就在外朝開宴?今天只是宮中供給置辦的,未嘗叫有關部門做什么,也不召中書輔臣參加。以卿等都是擔當機密職事和文館職任的,侍從之臣沒什么嫌疑,權且想促膝坐坐,說說笑笑,不必再多推辭?!标悎蜊诺榷家呄屡_階稱謝,皇上急忙制止,說:“此等禮數,暫且都放下。”堯叟等惶悚戰(zhàn)栗,正襟危坐,皇上笑語極歡暢。酒喝了五六巡,餐具中間各給放了兩個紅錦囊,置于諸臣之前,都是大珠寶?;噬险f:“風調雨順,年景豐收,中外康樂富足,恨不得與卿等每天晚上都聚會。太平世道難遇,這點東西就算贊助你們宴集游樂的費用。”諸臣欲起立稱謝,皇上說:“且坐,過會兒還有?!比绱松暇迫?,都有賜予,全是美金重寶。宴會結束,已到了四更天,當時人稱這次是“天子請客”。
曹操曾經途經曹娥碑下,楊修跟隨著(曹操)。石碑的背面題寫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操問楊修說:“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楊修)回答說:“知道?!辈懿僬f:“你先別說,等我想一想?!弊叱鋈镞h的時候,曹操才說:“我已經知道了。”命令楊修單獨寫出他所知道的。楊修寫:“黃絹,有色的絲織品,寫成字是‘絕’;幼婦,少女的意思,寫成字是‘妙’;外孫,是女兒的孩子,寫成字是‘好’;齏臼,受辛之器,盛納五辛的器具。(“五辛”指蔥、蒜、姜、辣椒、大料,“辛”就是辣 “五味”之一
五辛的另外一種解釋是蔥、蒜、椒、姜、芥;注:這不是受盡艱辛的器具,而是受(盛納)五辛的器具)。這說的是‘絕妙好辭’的意思?!辈懿僖矊懴铝俗约旱南敕?,和楊修是一樣的,于是贊嘆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碑文的意思)。
1、唐堯放丹朱
相傳,因為堯的兒子丹朱不肖,堯把部落聯盟首領之位禪讓給了舜,這個事件稱為“唐堯放丹朱”。(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說:“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以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涫谒匆蕴煜??!保?/p>
2、禹帝放四兇
大禹流放的不是家人,而是四兇,稱為“禹帝放四兇”。
《左傳·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堯,賓于四門,流四兇族混沌、窮奇、梼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魑魅?!?/p>
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 我國父系氏族公社的狀況,還可以從豐富的遠古傳說中得到印證。
傳說大約4000多年以前,黃河流域有兩位杰出的部落聯盟首領,一個叫黃帝,一個叫炎帝。同時,在山東、河南、安徽一帶,還有一位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叫蚩尤。
黃帝
黃帝姓姬,號軒轅氏。傳說他是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他和他周圍的人發(fā)明了車、船、宮室、蠶桑和文字等。
炎帝姓姜,號神農氏。相傳他教人家耕。為了人們尋找治病的草藥,“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p>
后來,黃帝和炎帝兩個部落聯盟結合在一起,成為中原地區(qū)的主體居民,經過長期發(fā)展,形成了后來的華夏族。炎帝、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
黃帝以后,中原地區(qū)部落聯盟的著名首領,先后有堯、舜、禹。相傳堯老了,召集部落聯盟會議,大家推舉有才干、能吃苦、又孝順的舜,作為繼承人,協助堯處理事務。堯死后,舜就繼承了堯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用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公開推舉、首領讓賢的辦法,歷史上稱為“禪讓”。
舜的時候,黃河流域洪水泛濫,造成嚴重災害。舜任用禹去領導治水。禹帶領人們用疏導的方法,把洪水引進江河和海洋。經過13年的努力,終于戰(zhàn)勝洪災。在治水過程中,禹晝夜辛勞。后人高度贊揚他的治水功績,稱之為“大禹”。
禹的時候,階級已經產生,我國原始社會走向瓦解。
相傳禹的家庭非常富有。他父親修筑土城,來保護家庭財產。禹當上部落聯盟首領以后,對外
用武力征服別的部落,把俘虜當做奴隸。對內享有特權,召開部落聯盟會議時,到會的首領都要帶
財物來送給禹。有一次開會,一個部落首領遲到了,禹就把他殺死。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