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zhàn)。
苻堅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zhàn)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jié)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后續(xù)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fā)動進攻。
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扎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zhàn),而不是速戰(zhàn)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后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zhàn),不是更好嗎?” 秦軍內(nèi)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后續(xù)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眾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后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沖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
于是,秦軍決定后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tǒng)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后潰逃。 謝玄見敵軍漬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shù)。那些僥幸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于是不顧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zhàn)”的重大勝利。
帝堯,就是放勛。
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陽一樣溫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潤大地。
他富有卻不驕傲,尊貴卻不放縱。他戴的是黃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紅色的車子駕著白馬。
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親相愛。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
百官政績昭著,各方諸侯邦國都能和睦相處。帝堯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據(jù)日月的出沒、星辰的位次,制定歷法,謹慎地教給民眾從事生產(chǎn)的節(jié)令。
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那個地方叫旸(yáng,陽)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別步驟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日,白晝與黑夜一樣長,朱雀七宿(xiù,秀)中的星宿初昏時出現(xiàn)在正南方,據(jù)此來確定仲春之時。
這時候,民眾分散勞作,鳥獸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別步驟安排夏季的農(nóng)活兒,謹慎地干好。
夏至日,白晝最長,蒼龍七宿中的心宿(又稱大火)初昏時出現(xiàn)在正南方,據(jù)此來確定仲夏之時。這時候,民眾就居高處,鳥獸毛羽稀疏。
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谷,恭敬地送太陽落下,有步驟地安排秋天的收獲。秋分日,黑夜與白晝一樣長,玄武七宿中的虛宿初昏時出現(xiàn)在正南方,據(jù)此來確定仲秋之時。
這時候,民眾移居平地,鳥獸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認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
冬至日,白晝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mǎo,卯)宿初昏時出現(xiàn)在正南方,據(jù)此來確定仲冬之時。這時候,民眾進屋取暖,鳥獸長滿細毛。
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閏月的辦法來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堯真誠地告誡百官各守其職,各種事情都辦起來了。
堯說:“誰可以繼承我的這個事業(yè)?”放齊說:“你的兒子丹朱通達事理?!眻蛘f:“哼!丹朱么,他這個人愚頑、兇惡,不能用。”
堯又問道:“那么還有誰可以?”驩兜說:“共工廣泛地聚集民眾,做出了業(yè)績,可以用?!眻蛘f;“共工好講漂亮話,用心不正,貌似恭敬,欺騙上天,不能用。”
堯又問:“唉,四岳啊,如今洪水滔天,浩浩蕩蕩,包圍了高山,漫上了丘陵,民眾萬分愁苦,誰可以派去治理呢?”大家都說鯀可以。堯說:“鯀違背天命,毀敗同族,不能用。”
四岳都說:“就任用他吧,試試不行,再把他撤掉?!眻蛞虼寺爮牧怂脑赖慕ㄗh,任用了鯀。
鯀治水九年,也沒有取得成效。堯說:“唉!四岳:我在位已經(jīng)七十年了,你們誰能順應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說;“我們的德行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p>
堯說:“那就從所有同姓異姓遠近大臣及隱居者當中推舉吧?!贝蠹叶紝蛘f:“有一個單身漢流寓在民間,叫虞舜?!?/p>
堯說:“對,我聽說過,他這個人怎么樣?”四岳回答說;“他是個盲人的兒子。他的父親愚昧,母親頑固,弟弟傲慢,而舜卻能與他們和睦相處,盡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們不至于走向邪惡?!?/p>
堯說:“那我就試試他吧。”于是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從兩個女兒身上觀察他的德行。
舜讓她們降下尊貴之心住到媯(guī,規(guī))河邊的家中去,遵守為婦之道。堯認為這樣做很好,就讓舜試任司徒之職,謹慎地理順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倫理道德,人民都遵從不違。
堯又讓他參與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變得有條不紊。讓他在明堂四門接待賓客,四門處處和睦,從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恭恭敬敬。
堯又派舜進入山野叢林大川草澤,遇上暴風雷雨,舜也沒有迷路誤事。堯更認為他十分聰明,很有道德,把他叫來說道:“三年來,你做事周密,說了的話就能做到。
現(xiàn)在你就登臨天子位吧?!彼赐谱屨f自己的德行還不夠,不愿接受帝位。
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廟接受了堯的禪讓。文祖也就是堯的太祖。
舜,名叫重華。重華的父親叫瞽叟,瞽叟的父親叫橋牛,橋牛的父親叫句(gōu,勾)望,句望的父親叫敬康,敬康的父親叫窮蟬。
窮蟬的父親是顓頊帝,顓頊的父親是昌意:從昌意至舜是七代了。自從窮蟬為帝之后一直到舜帝,中間幾代地位低微,都是平民。
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續(xù)娶了一個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驁不馴。瞽叟喜歡后妻的兒子,常常想把舜殺掉,舜都躲過了;趕上有點小錯兒,就會遭到重罰。
舜很恭順地侍奉父親、后母及后母弟,一天比一天地忠誠謹慎,沒有一點懈怠。舜,是冀州人。
舜在歷山耕過田,在雷澤打過魚,在黃河岸邊做過陶器,在壽丘做過各種家用器物,在負夏跑過買賣。舜的父親瞽叟愚昧,母親頑固,弟弟象桀驁不馴,他們都想殺掉舜。
舜卻恭順地行事,從不違背為子之道,友愛兄弟,孝順父母。他們想殺掉他的時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時候,他又總是在身旁侍候著。
舜二十歲時,就因為孝順出了名。三十歲時,堯帝問誰可以治理天下,四岳全都推薦虞舜,說這個人可以。
于是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來觀察他在家的德行,讓九個兒子和他共處來觀察他在外的為人。舜居住在媯水岸邊,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謹慎。
堯的兩個女兒不敢因為自己出身高貴就傲慢地對待舜的親屬,很講究為婦之道。堯的九個兒子也更加篤誠忠厚。
舜在歷山耕作,歷山人都能互相推讓地界;在雷澤捕魚,雷澤的人都能推讓便于捕魚。
“舉案齊眉”就是東漢賢士梁鴻的妻子孟光(四大丑女之一)的故事。相傳孟光隨梁鴻至吳地為人傭工。梁鴻歸家,孟光每為具食,舉案齊眉,以表示對丈夫的敬重。但這位賢婦的模樣卻“粗陋無比”,“肥丑而黑”,能“力舉石臼”。據(jù)說梁鴻未婚前,就名氣很大,許多人家都要把女兒嫁他,他都不答應。孟光未嫁時,有人給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說是“必嫁梁鴻”。
夫婦婚后第七天,孟光就脫去新娘綺羅之服,換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務。后隨梁鴻拋棄孟家的富裕生活,隱居霸陵山中,男耕女織,吟詩彈琴,夫婦唱和,過著清貧而和諧的生活。
蘇東坡是我國宋朝的一位美食家。相傳,有一次,他讓廚師做道魚肴開開鮮。廚師送來后,只見熱騰騰、香噴噴,魚身上刀痕如柳。東坡食欲大開,正欲舉筷子品嘗忽見窗外閃過一人影,原來是好友佛印和尚來了。東坡心想:“好個趕飯的和尚,我偏不讓你吃,看怎么辦?”于是順手將這盤魚擱到書架上去了。佛印和尚其實早已看見,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來?!睎|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問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見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來請教一個字?”“何字?”“姓蘇的‘蘇’怎么寫?”蘇東坡知道佛印學問好,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裝著認真地回答:“‘蘇’字上面是個草字頭,下邊左是‘魚’,右是‘禾’字?!狈鹩∮謫枺骸安蓊^下面左邊是‘禾’右邊是‘魚’呢?”“那還念‘蘇’啊。”“那么魚擱在草頭上邊呢?”蘇東坡急忙說:“那可不行?!狈鹩」笮φf:“那就把魚拿下來吧?!碧K東坡這才恍然大悟,佛印說來說去還要吃他的那盤五柳魚。后來有一次,佛印聽說蘇東坡要來,就照樣蒸了一盤五柳魚,心想上次你開我玩笑,今日我也難難你。于是就順手將魚放在旁的馨里。
不料蘇東坡早已看見,只是裝著不知道。說道:“有件事請教:我想寫副對聯(lián),誰知寫好了上聯(lián),下聯(lián)一時想不出好句子。”佛印問:“不知上聯(lián)是什么?”蘇東坡回答說:“上聯(lián)是‘向陽門第春常在’?!狈鹩〔恢捞K東坡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幾乎不假思索地說:“下聯(lián)乃‘積善人家慶有余’?!碧K東坡聽完,佯裝驚嘆道:“高才,高才!”原一你專罄(慶)里有魚(余)呀!快拿出來一同分享吧。佛印這才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蘇東坡的“當”。但他還想“戲弄”一下蘇東坡一看,一條清蒸的西湖鮮魚,身上劃了5刀。便笑咪咪地說:“五柳魚唄。”佛印笑笑回答說:“這條‘五柳魚’算給你‘釣’到了,不如叫‘東坡魚’算了?!?/p>
從此以后,人們把“五柳魚”又叫“東坡魚”,而且這道西湖名菜名氣也越來越大,一直流傳到今天。
語出自《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第三》,原文如下: 昔者彌子瑕見愛於衛(wèi)君。
衛(wèi)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至刖。既而彌子之母病,人聞,往夜告之,彌子矯駕君車而出。
君聞之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而犯刖罪!」與君游果園,彌子食桃而甘,不盡而奉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彌子色衰而愛弛,得罪於君。
君曰:「是嘗矯駕吾車,又嘗食我以其馀桃?!构蕪涀又形醋冹冻跻?,前見賢而后獲罪者,愛憎之至變也。
故有愛於主,則知當而加親;見憎於主,則罪當而加疏。故諫說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后說之矣。
夫龍之為蟲也,可猶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人有嬰之,則必殺人。
人主亦有逆鱗,說之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譯文: 從前彌子瑕被衛(wèi)國君主寵愛。
按照衛(wèi)國的法律,偷駕君車的人要判斷足的罪。不久,彌子瑕的母親病了,有人知道這件事,就連夜通知他,彌子瑕就詐稱君主的命令駕著君主的車子出去了。
君主聽到這件事反而贊美他說:“多孝順啊,為了母親的病竟愿犯下斷足的懲罰!”彌子瑕和衛(wèi)君到果園去玩,彌子瑕吃到一個甜桃子,沒吃完就獻給衛(wèi)君。衛(wèi)君說:“真愛我啊,自己不吃卻想著我!”等到彌子瑕容色衰退,衛(wèi)君對他的寵愛也疏淡了。
后來得罪了衛(wèi)君,衛(wèi)君說:“這個人曾經(jīng)詐稱我的命令駕我的車,還曾經(jīng)把咬剩下的桃子給我吃?!睆涀予Φ牡滦泻彤敵跻粯記]有改變,以前所以被認為孝順而后來被治罪,是由于衛(wèi)君對他的愛憎有了極大的改變。
所以說,被君主寵愛時就認為他聰明能干,愈加親近;被君主憎惡了,就認為他罪有應得,愈加疏遠。因此,勸諫游說的人,不能不調(diào)查君主的愛憎態(tài)度之后再游說他。
龍屬于獸類,可以馴養(yǎng)、游戲、騎它。然而他喉嚨下端有一尺長的倒鱗,人要觸動它的倒鱗,一定會被它傷害。
君主也有倒鱗,游說的人能不觸犯君主的倒鱗,就差不多算得上善于游說的了。
歷史故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以少勝多,大敗袁紹;此后軍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
這年七月,曹操胸懷統(tǒng)一北方之志,統(tǒng)領大軍出盧龍寨,日夜抄道疾進,遠征烏桓。大軍一到柳城,即大敗烏桓騎兵,殺死了單于蹋頓。
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從柳城逃命至平州公孫康處。曹操手下的大將知道了這件事后,勸曹操乘勝出擊,拿下平州,剿滅袁氏兄弟。
曹操深知公孫康與二袁不和,如果急著去進攻平州,那么他們肯定會合伙抵抗;如果再等一段時間,他們一定會自相殘殺。于是不顧眾大將的建議,下令收兵。
沒幾天,公孫康果然把袁氏兄弟的頭顱送了過來。這樣曹操北征烏桓、統(tǒng)一北方的大業(yè)算是完成了。
中秋剛過,曹操便令班師回朝。大軍經(jīng)過十多天的艱難跋涉,終于走出了滿目荒涼的柳城,來到了河北昌黎。
這里東臨碣石,西鄰滄海。曹操屹立山巔,眺望大海。
這時夕陽西下,碧海金光;遠處的島嶼若隱若現(xiàn),近處的海浪又滾滾向前…… 眼見如此壯麗的景色,曹操不禁又詩興大發(fā),脫口吟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 返回軍營之后,曹操仍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他想:北方的袁紹、蹋頓雖然已討平,南方的孫權、劉備卻仍然各雄踞一方。
祖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尚未實現(xiàn)。這時的曹操已是五十三歲的人了,但歷史的重任肩負在身,統(tǒng)一祖國大業(yè)的使命仍在召喚著他。
想著想著他激情難耐,豪情又起,大踏步跨至案前,揮筆寫下: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這兩首詩表現(xiàn)了曹操熱愛自然、蔑視天命、老當益壯、志在千里的積極進取精神,抒發(fā)了他那變革現(xiàn)實、統(tǒng)一國的豪情壯志。
據(jù)西漢班固的《漢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華殿齋,日正中,忽見有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對曰:‘西王母暮必降尊象,上宜灑掃以待之?!许暎跄钢?。乘紫車,玉女夾馭,載七勝,青氣如云,有二青鳥如鸞,夾侍王母旁?!眰髡f西王母有三青鳥,一只選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只隨西王母而來,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人便把傳信使者也稱為“青鸞”、“青鳥”。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崩钌屉[詩云:“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青鳥在此已成為傳書的信使。
正氣歌-------[故事][典故][簡介]
元軍攻下厓山以后,張弘范召集將領,舉行慶功宴會,把文天祥請來。宴會席上,張弘范對文天祥說:“現(xiàn)在宋朝滅亡,丞相已經(jīng)盡到最后一片忠心。只要您回心轉(zhuǎn)意,歸順我們大元皇上,還能保持您丞相的地位?!?
文天祥含著眼淚說:“國破家亡,我身為宋朝大臣,沒能夠挽回局勢,死了還有罪孽,怎么還能貪圖活命呢?!?
張弘范一再勸降,沒有結(jié)果,只好派人把文天祥押送到大都。
過了半年,文天祥被押到大都,元王朝下令把他送到上等的賓館里,用美酒好菜招待他。過了幾天,元朝丞相博羅派投降官員留夢炎去勸降。文天祥對這個叛徒早已深惡痛絕,現(xiàn)在見他居然老著臉皮來勸降,更是火冒三丈。沒等留夢炎開口,就一頓痛罵,把留夢炎罵得抬不起頭,灰溜溜地走了。
元朝對文天祥勸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馬司衙門,戴上腳鐐手銬,過著囚徒的生活。過了一個月,博羅把文天祥提到元朝的樞密院,親自審問。
文天祥被兵士押著,來到樞密院大堂,只見博羅滿臉兇相,坐在上面。文天祥正眼也不看,昂起頭,挺直腰桿走上前去。左右兵士吆喝他跪下,被文天祥拒絕了。
博羅惱羞成怒,喝令左右動手。兵士們把文天祥拉的拉,推的推,將文天祥按倒在地上。
博羅說:“你還有什么話可說?”
文天祥坦然說:“從古以來,國家有興有亡,做大臣的被滅被殺的,哪一個朝代沒有?我是宋朝的臣子,現(xiàn)在既然已經(jīng)失敗,只求早死?!?
博羅怕審問出現(xiàn)僵局,想緩和一下空氣,就說:“自從盤古到現(xiàn)在,有幾個帝王,你倒說來聽聽。”
文天祥哼了一聲,說:“一部十七史(指《史記》等十七部歷史書),從哪里說起?我今天不是到這里來應考,哪有心思跟你們閑扯?!?
博羅被文天祥搶白幾句,討個沒趣,就無理取鬧地責問文天祥為什么丟了臨安逃走,為什么要另立二王(指趙昰、趙昺)。文天祥一條條據(jù)理駁斥,最后,他慷慨激昂地說:“我文天祥今天落在你的手里,早就準備一死,何必再嚕蘇)?
博羅氣得吹胡子瞪眼睛,喝令把文天祥押回兵馬司。他想殺掉文天祥。但是元世祖恐怕殺了文天祥,民心不服,不同意把他殺害。
文天祥被關的那間土牢,又矮又窄,陰暗潮濕。遇到雨天,屋面漏水,滿地是水;一到夏天,地面上發(fā)出一陣陣蒸氣,更加悶熱。牢房的隔壁,有獄卒的爐灶,有陳年的谷倉,發(fā)出陣陣煙火氣、霉氣,再加上廁所里大糞的氣味,死老鼠的臭味,使人極其難受。
文天祥被關在這間牢房里,惡劣的環(huán)境只能折磨他的身體,卻并不能摧毀他的意志。他相信,只要有愛國愛民族的浩然正氣,就能夠戰(zhàn)勝一切惡劣的環(huán)境。
他在牢房中,寫下了千古傳誦的《正氣歌》。他在那首詩里,舉了歷史上一些堅持正義、不怕犧牲的忠臣義士的例子,認為這都是正氣的表現(xiàn)。他在詩中寫道: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然塞蒼冥。
……
時窮節(jié)乃見(同“現(xiàn)”字),一一垂丹青。
(意思是:天地之間有一種正氣,分別表現(xiàn)為各種物體。如地下的大河高山,天空的明星辰。在人的身上就表現(xiàn)為浩然之氣,充塞在宇宙之間?!搅宋<钡年P頭,才表現(xiàn)出他的氣節(jié),他們的事跡一件件留在史冊上。)
據(jù)《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秦昭襄王時(公元前282一公元前280年),秦國三次發(fā)兵攻趙,趙國失利而不屈服。秦為征服趙,又開始政治與外交上的斗爭。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人告訴趙惠文王,為使兩國和好,雙方可在澠池會盟。陪同趙王前往的是趙國上大夫藺相如。秦王與趙王會飲時,脅迫趙王鼓瑟,并令史官記入秦史,使趙王感到無比難堪。這時,藺相如正氣凜然地強請秦王擊缶,亦令趙國史官記入趙史。秦國官員不服,脅令趙國割15城給秦王祝壽,藺相如也迫請秦國割都城咸陽給趙王祝壽。如此針鋒相對,舌槍唇劍,直到宴會終了,秦王也未能撈到絲毫便宜,只得與趙王言歸于好。為表示偃旗息鼓,停止戰(zhàn)爭,雙方士兵捧土埋藏兵器以示友好,遂成會盟高臺。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