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檢查 感染因素引起者末梢血白細胞計數(shù)一般輕度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伴腸炎者大便常規(guī)檢查可見少量黏液及紅、白細胞,大便培養(yǎng)可檢出病原菌。
其他輔助檢查 內鏡檢查可見胃黏膜明顯充血、水腫,有時見糜爛及出血點,黏膜表面覆蓋黏稠的炎性滲出物和黏液。 但內鏡不必作為常規(guī)檢查。
鑒別診斷 1。急性膽囊炎 本病的特點是右上腹持續(xù)性劇痛或絞痛,陣發(fā)性加重,可放射到右肩部,墨菲(Murphy)征陽性。
腹部B超、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可確立診斷。 2。
急性胰腺炎 常有暴飲暴食史或膽道結石病史,突發(fā)性上腹部疼痛,重者呈刀割樣疼痛,伴持續(xù)性腹脹和惡心、嘔吐;血尿淀粉酶在早期升高,重癥患者腹水中淀粉酶含量明顯增高。 B超、CT等輔助檢查可發(fā)現(xiàn)胰腺呈彌漫性或局限性腫大有利于診斷。
3??涨慌K器穿孔 患者多起病急驟,表現(xiàn)為全腹劇烈疼痛,體檢有壓痛與反跳痛、腹肌緊張呈板樣,叩診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
X線透視或平片可見膈下游離氣體。 4。
腸梗阻 腸梗阻呈持續(xù)性腹痛,陣發(fā)性加劇,伴劇烈嘔吐,肛門停止排便排氣。 早期腹部聽診可聞及高亢的腸鳴音或氣過水聲,晚期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腹部X線平片可見充氣腸襻及多個液平。
1.胃鏡檢查:為最有價值、安全、可靠的診斷手段??芍苯佑^察胃粘膜病變及其程度,可見粘膜廣泛充血、水腫、糜爛、出血、有時可見粘膜表面的粘液斑或反流的膽汁。
2.上消化道造影:上消化道造影是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但由于該檢查僅能觀察胃的形態(tài)改變,而不能觀察胃黏膜的病變情況,因此有局限性。
3.X線鋇餐造影:多數(shù)胃炎病變在粘膜表層,鋇餐造影難有陽性發(fā)現(xiàn)。胃竇部位有淺表炎癥者有時可呈現(xiàn)胃竇部激惹征,粘膜紋理增粗、迂曲、鋸齒狀,幽門前區(qū)呈半收縮狀態(tài),可見不規(guī)則痙攣收縮,氣、鋇雙重造影效果較好。
4.尿素酶試驗:尿素酶試劑中含有尿素和酚紅,Hp產(chǎn)生的酶可分解其中的尿素產(chǎn)生氨,后者使試劑中的pH值上升,從而使酚紅由棕黃色變?yōu)榧t色,此法快速、簡單、特異性和敏感性可達90%以上。
5.血清學檢測可Hp抗體:但即使是IgM抗體也可在清除了Hp幾個月后仍保持陽性,限制了急性胃炎的診斷意義。亦可用PCR法檢測血中Hp的DNA。
6.核素標記尿素呼吸試驗:讓患兒口服一定量同位素13C標記的尿素,如果患兒消化道內含有Hp,則Hp產(chǎn)生的尿素酶可將尿素分解產(chǎn)生CO2,由肺呼出,通過測定呼出氣體中13C含量即可判斷胃內Hp感染程度,其特異性和敏感性均達90%以上。[yue shi 萬全堂]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0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