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敘也稱正敘.敘述的手法之一.順敘就是按照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時間先后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用這種方法進行敘述,好處是事件由頭到尾,次序井然,文氣自然貫通,文章顯得條理清楚。使用順敘法,必須特別注意剪裁,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是敘事性文學作品常用的敘述方式.
順敘的作用:使事情敘述條理清晰,脈絡分明、中心明確
倒敘 倒敘 (FLASH-BACK)
什么是倒敘:
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邊,然后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原來的發(fā)展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
比如,在《永不忘記》一文中采用把情節(jié)的結局放在開頭敘述,然后再敘述情節(jié)的發(fā)生、發(fā)展的敘述方法。這是最典型的倒敘的方法。文章的第一部分(開頭到“她語帶感情,幾致哽咽”)寫潘老師和王翔的父親、妹妹到車站送王翔上大學,王翔送給潘老師一幅自畫像。無限的深情都凝結在一幅畫著一個賣冰糕的孩子,寫著“永不忘記,謝謝老師”的鉛筆畫上。畫有什么含義?永不忘記什么呢?這種先敘事情結局的手法既曲沂、引人入勝地點了題;又制造出懸念,引起讀者急切的關注。這里又借人物對話交代畫上的孩子就是王翔,他是個難得的孩子,他能上大學全靠潘老師的幫助。自然地引起倒敘。
倒敘的類型:
倒敘的類型大致有以下三種:一是把結局提前,如《永不忘記》;二是像《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那樣把中間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對往事的回憶,如《一件珍貴的襯衫》,《修鞋姑娘》。
【特點】倒敘是把事件的結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開頭來敘述,然后再按事件的發(fā)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并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采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一是為了表現(xiàn)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于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三是為了表現(xiàn)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特別要注意,不要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復復,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倒敘的作用及應該注意的問題:
采用倒敘的方法,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同時也可以避免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例如,在《不速之客》中,文章通篇圍繞“不速之客”采用倒敘的方法行文。重點突出第二部分,詳細敘述不速之客所講的故事,集中表現(xiàn)了中國石油工人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和階級友愛的深情;全文渾然一體,無懈可擊。
采用倒敘應從內容和形式的需要出發(fā);或為了表達主題的需要,或為了結構變化的需要或為了造成懸念,引人入勝,起到特殊的表達效果。千萬不可為倒敘而倒敘。運用倒敘,非有過渡句或過渡段銜接不可。當倒敘的部分敘述完畢回到順敘時要交待清楚。否則,會使文章頭緒不清,脈絡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
在電影創(chuàng)作中,也經常用這種方法。從故事發(fā)展的結果開始敘述,然后再開始回述以往故事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前蘇聯(lián)影片《這里黎明靜悄悄》年邁的上尉帶領幾個年輕的人在掃墓,然后倒述墓碑下犧牲的年輕的女戰(zhàn)士們在偉國戰(zhàn)爭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影片結尾又回到墓碑前。影片《辛特勒名單》、《廊橋遺夢》、《泰坦尼克號》等都用了這種方法。
小學生必看:倒敘是把文中的一段或一個句子放到最前面,然后,再進行順敘。
時間順序
時間順序是文章常見的記敘、說明順序之一。
它的意思為:按照時間的先后所分成的順序。
按照時間前后的順序排列,如從古至今等
還有另外兩種說明順序:邏輯順序、空間順序空間順序 空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空間存在的方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整體到局部來加以介紹,這種說明順序有利于全面說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說明某一靜態(tài)實體(如建筑物等),常用這種順序。我們課本中的《核舟記》就是按照船體――船頭――船尾――船背的空間順序來寫的;《故宮博物館》按照先總后分的順序,先概括說明故宮建筑物的總體特征,然后再具體介紹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御花園,而在介紹每一座建筑物的時候,則又按照先外后內、先上后下的順序。這樣安排合乎人們觀察事物的習慣,是最合理的順序。空間順序,按空間部位的順序說明事物的構造或建筑物的構造。這種順序常用于對群體事物的說明。
1.記敘文以敘事為主,我們要把事情發(fā)生的經過,時間、地點、人物寫清楚,還有就是對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和看法表達出來
2.寫誰(作文對象):發(fā)生在活動場地的競賽、勞動、爬山等事情
寫什么作文目的):反映作者對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和看法
怎樣寫: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說明作文的目的
寫法:敘述事件,還可以在事件中進行有效的肖像、語言、心理、動作、細節(jié)描寫
3.作文過程中,必須堅持始終要與所寫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和看法相聯(lián)系;記敘文需要交代清楚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即六要素。一件事總離不開這六要素,把這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讀者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
4.還要圍繞作文的中心選擇事件,要選擇最能表現(xiàn)作文中心思想的事實作為材料,這樣子時刻都會緊扣著寫作的要求,也不會出現(xiàn)說廢話的情況
5.生活中有不少新鮮有趣和激動人心的事,因此,我們平日要多觀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選材要新穎,在別人的作文中常出現(xiàn)的事要少寫或不寫,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鮮感
6.事件的主要部分要寫具體,每件事都有起因、經過和結果這樣一個過程,只有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給讀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在事件中要進行有效的肖像、語言、心理、動作、細節(jié)描寫,這一點很重要,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生動。要突出中心,詳略得當,與題無關的事不寫
怎樣寫好記事作文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教育意義,值得宣揚,提倡;有的事情卻給人留下深刻的教訓、啟迪。把這些事情的全過程或某一階、某一側面如實地、有條理地記敘下來轉告給更多的人。這樣的文章就是敘事作文,當然記敘描寫任何事件,總離不開人物及其活動,但這里的人物描寫并不作為文章描寫的主要任務,只需要把與事件有關的人物交代清楚就可以了。
以敘事為主的記敘文,有四種不同的類型。
一、記一件事
在記敘文寫作中,敘述好一件事,這是一項基本功。練好這個功夫,以后敘述更多的事,也就有了基礎。德國大作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說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許多事情說得清楚了?!蹦敲?,怎樣記敘好一件事呢?
1、要寫印象最深的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事情,只有對這件事印象深,感受多,寫也的文章才會真切而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要把記敘文的“六要素”交代清楚。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只有把這“六要素”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么事。
3、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事情的經過是文章的主要部分。這部分如果寫得空洞,文章就缺少感人的力量。
二、記幾件事
有的文章記敘了好幾件事。寫幾件事要注意什么呢?
1、幾件事要互相聯(lián)系,有一個中心。一篇文章記敘的事情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幾件。如果寫幾件事,也只能圍繞一個中心,不能有兩個或多個中心,而且要在同一范圍之內,互相有聯(lián)系。
2、要注意詳略得當。如果要在一篇文章里記敘好一件事,不可能每一件事都詳盡地寫下來,一般可用一詳幾略或兩詳幾略的方面組織材料。
三、寫一次活動
寫一次活動指的是記敘參觀、訪問以及一些有組織的班隊活動、文體活動。記敘一次集體活動是屬于敘事范圍的,也要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寫。一般說來,一次集體活動空間大,人物多,內容繁,只要在記敘過程中,把握住這些特點,就能得心應手地記敘活動的情景了。
寫一次活動,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把各種環(huán)節(jié)寫清楚?;顒佣加幸粋€發(fā)展變化的過程,作文時只有把這個過程交代清楚了,讀者才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把不同的反映寫清楚。寫活動時,許多同學往往只寫活動過程,沒有寫出活動中自己或別人的內心感受,因此文章寫得不生動,不感人。
3、記敘過程也要有詳有略,寫活動時,許多同學都寫成“流水帳”,從“活動”開始到“活動”結束,平鋪直敘,不分主次。讀這樣的作文就顯得平淡乏味。
四、記敘場面
場面是在一個特寫的時間與地點內千金人物進行活動的總的面貌。場面包括比賽場面、勞動場面、戰(zhàn)斗場面、學習場面、日常生活場面等等。
寫好場面要注意以下幾點:
1、概括寫與具體寫相結合。這是寫好場面常用的方法。通過概括寫,讀者可以了解場面的全貌;通過具體寫,使場面真實地再現(xiàn)出來。
2、要寫得井井有條。我們不可能一筆把場面全部再現(xiàn)出來,也不可能沒有次序地寫求同存異。記敘場面要確定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要有個合情合理的順序。
3、要注意環(huán)境的和諧一致,不要前后矛盾,以致削弱文章的感染力。
4、記敘場面,不但要正面描寫,有時還要進行側面的描寫。
1、第一人稱敘事法 【特點】由于文章的內容是通過“我”傳達給讀者,表示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敘述者本人的親身經歷,使讀者得到一種親切真實的感覺。
采用第一人稱,由于敘述人是當事人,所以敘述的人與事,只能是“我”活動范圍內的人物和事件。活動范圍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寫進去。
2、第三人稱敘事法 【特點】用第三人稱敘事,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但第三人稱敘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稱敘事那么親切自然。
3、順敘法 【特點】順敘是按時間的先后順序來敘述事情,這就跟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實際情況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運用順敘,要注意剪裁得當,重點突出。
否則,容易出現(xiàn)羅列現(xiàn)象,犯平鋪直敘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帳,使人讀了索然無味。 4、倒敘法 【特點】倒敘并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
采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一是為了表現(xiàn)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于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三是為了表現(xiàn)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
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特別要注意,不要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復復,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敘法 【特點】插敘是為了表達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時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追敘;有時是對出場人物的情節(jié)作注釋、說明。
使用插敘一定要服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節(jié)外生枝,不喧賓奪主。在插入敘述的時候,還要注意文章的過渡、照應和銜接,不能有斷裂的痕跡。
6、補敘法 【特點】補敘主要用于對上文的敘述補充說明,一般是片斷性的、簡要的,不具備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釋或說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補敘的作用,一般不發(fā)展情節(jié)、事件,只對原來的敘述起豐富、補充作用。
7、分敘法 【特點】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不條不紊。分敘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進行交叉地敘述。
采用分敘時要根據文章內容和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確立敘述的線索,還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時間。 8、詳敘法 【特點】詳敘一般用在對每件事發(fā)展變化過程的具體敘寫。
詳敘時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細節(jié)進行詳盡、細致的描敘。作文時,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部分,要詳敘。
與中心思想關系不大,而又與也須交代的,則幾筆帶過,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則文章會出現(xiàn)無中心或多中心,顯得繁瑣。
9、略敘法 【特點】略敘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詳敘的內容。它與詳敘相結合,便整個敘述有詳有略,疏密相間,形成敘述的起伏。
略敘一般用于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與中心思想關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 【特點】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達得樸實真切,震動人心。
直接抒情一般適用于抒發(fā)強烈而緊張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點是敘述時感情強烈,節(jié)奏時快、緊張,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11、間接抒情法 【特點】間接抒情的特點是抒情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間接抒情一般可以通過敘述抒情,作者在敘述時加上自己主觀感情色彩,根據感情的流動來敘述,使讀者在敘述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過議論抒情,作者在議論中,表達強烈的愛憎、褒貶之情,這種記敘中的議論一般是利用判斷來進行;還可以通過描寫來抒情,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滲透自己的情感。
采用間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語言美麗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12、先敘后議法 【特點】先敘后議是先敘事后議論,因此議論要起總結上文,點膽中心的作用。
議論時,要對事件的主要內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進行議論。這樣才能做到敘事和議論的統(tǒng)一。
議論的方法,可以通過文章的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進行議論,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進行議論。 13、先議后敘法 【特點】采用先議后敘的方法,首先開門見山地提出記敘的要點和中心,并以此統(tǒng)全文,使全文所記事件的意義,通過議論之后,顯得清楚明白。
在敘事的時候,要根據議論的中心,抓住重點進行寫作。 14、夾敘夾議法 【特點】夾敘夾議的特點是敘事和議論穿插進行,寫法上靈活多變,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達意。
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寫作要注意敘事的連貫性,議論插入要自然。 15、以物為線索 【特點】在敘事的過程中,讓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個階段重復出現(xiàn),并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它的形象。
這種物件往往起過渡作用或象征和點明中心思想。 16、以人為線索 【特點】以人為線索敘事,要注意不同時間、不同環(huán)境人物性格的統(tǒng)一,還要注意人物年齡特征、外貌、動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習慣等方面的統(tǒng)一。
否則,容易造成混亂。 17、以思想變化為線索 【特點】這種寫法,思想發(fā)展的主線要分明。
思想變化的各個階。
小學生在寫作學習的前期就會對優(yōu)秀的和滿分作文進行借鑒和賞析從而就會模仿他們的寫作方法還有個別的描寫語句段落了,其實這是小學生作文學習的一種方法,學生們應該利用好引用抄作文的方法還有就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還有意義了。我也是老師,作文加盟老師從來不讓學生抄作文,寫作之前作文加盟老師不反對學生看范文。范文可以看,可以借鑒但不能抄。那么小學作文的寫作應該如何去學習呢?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學習呢?接下來老師就從以下幾點為大家進行分享。
01小學生寫作文,要靠方法
做什么事 ,都需要方法。寫作文也一樣,需要掌握方法。寫作的方法有很多,開頭的方法,結尾的方法 ,選材的方法,立意的方法,構思的方法,等等。方法是打開寫作之門的鑰匙。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有責任去向學生傳授這些方法。如果老師不在研究寫作方法上小功夫,只是簡單的讓孩子去抄作文,以應付考試,真的不是一種好辦法。
02小學生寫作文要靠仿寫
仿寫,就是要多看范文。老師在講寫作方法的時候,要和學生一起去閱讀分析范文。通過閱讀分析范文,讓學生了解寫作的思路和方法。寫字,要看字帖;寫作文,要看范文。中小學生,模仿力比較強,所以,要讓他們多看范文,會起到很好的模仿和借鑒作用。
03小學生寫作文要靠背誦
要背什么呢?要背好句子。好句子,包括比喻句、排比句、擬人句、夸張句等。還包括一些名言名句等。要背好的開頭、結尾。背幾十個好的開頭和結尾,對于學作文是非常有好處的,防止寫作文時開不了頭,或結不了尾。要背好的范文。對一些寫得比較規(guī)范的作文,背幾篇,或者十幾篇,對于寫作是會有一定幫助的。
04小學生寫作文提升要靠練筆
背呀,抄呀,讀呀,都是輔助手段,要正直提高寫作能力,必須要寫。如果一周能寫一篇,是最好的。老師出完題目,最好能講講寫作思路和方法以及要求,然后讓同學去寫。寫完之后,老師要加以批改。如作文太多,老師批不過來,也可以讓作文寫得好的同學幫助批改??傊?,學生要提高寫作能力必須寫,沒有捷徑可走。
總結:以上就是今天作文加盟老師為大家分享的有關于小學生學習寫作的初期抄作文,畢竟不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最好辦法。抄會使學生養(yǎng)成一種懶惰的習慣,一有作文題目就想抄,不愿意動腦去寫。考試的時候,抄襲是要受處罰的。希望這位老師,還是讓學生獨自去寫比較好,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記敘文的寫作方法總例: 1.確定中心,寫出深意。
我們要著于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fā)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條理要清楚。根據所述時間選擇合理的順序來安排材料。
一般敘事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 4.詳略得當,突出重點。
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體現(xiàn)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這部分要詳寫,次要內容可略寫或不寫,主次分明,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寫具體。
能不能把事情寫具體,那就看你是不是善于把事情一層層展開記敘,即把事情分為幾個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寫出事情的發(fā)展變化。這樣,文章的內容才會具體、生動。
6.渲染環(huán)境,生動感人。任何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都離不開環(huán)境,抓住環(huán)境的特點來寫,會很好的渲染氣氛,表達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動感人。
一、為何敘 記敘文一般可分為記人、敘事、寫景、詠物等幾種。記人,要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敘事,要寫出事件所蘊涵的意義,這些意義可以是政治思想方面的,也可以表達某種哲理,或某種情趣;寫景,要通過景物描寫表現(xiàn)出個人某種感情或深刻的感悟;詠物,或透露出世間人生的某種樂趣,或托物言志,表現(xiàn)對社會上某種人某種現(xiàn)象的情感。
因此,我們寫記敘文總會有一定的目的,總要表達一定的思想和感情,實際上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文章的主題”,主題是文章的靈魂,它像一根紅線貫串于文章的始終。沒有明確主題的記敘文,只能是一篇流水帳,所以要寫好記敘文,就必須要明確“為何敘”,即主題要明確。
要主題明確可注意三點:第一,要有積極意義,即確定的主題思想感情必須是健康的,有意義的。第二,要集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題,全文要圍繞這個中心來寫。
有的同學作文時,既想寫這,又想寫那,結果寫出來的文章不是漫無中心,就是幾個中心,多中心則無中心。第三,可含蓄一點,不一定直露。
主題要蘊涵在具體的記敘和描寫之中,一般不宜用明顯的話語揭示出來,如表現(xiàn)人物勤勞的品質,要通過具體的事和生動的細節(jié)來表現(xiàn),不宜將 "勤勞"二字當成標簽貼在人物身上。又如要記敘一件有意義的事,也不宜空洞抽象地把其“意義”說上一大通,而應在具體的情節(jié)中自然地顯示出來。
恩格斯說過,事件的意義、人物的性格寫得越隱蔽,作品的藝術魅力就越強。 二、敘什么 敘什么,就是寫什么內容,在寫記敘文時就要考慮選擇哪些材料。
選材時,要堅持三個標準,一是典型性,即選擇出能充分表現(xiàn)中心的材料;二是真實性,即選出真人真事真景,包括來自現(xiàn)實生活的藝術真實;三是現(xiàn)實性,即選出有現(xiàn)實積極意義的材料。在選材具體操作時,最行之有效的選材方法是展開聯(lián)想,聯(lián)糸生活,即選材時可通過聯(lián)想,從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任意一個方面選出自己熟悉、感動的人和事。
如在寫《謝謝您給我的愛》(南京市95年中考作文題)時,我們不妨展開聯(lián)想,從家庭生活方面選出祖輩、父輩給"我"愛的材料,從學校生活方面選出老師、同學給"我"愛的材料,從社會生活方面選出鄰居、路人、警察等熱心人給"我"愛的材料。材料選好,還需認真剪裁,做到詳略得當,所所以還要注意兩點:第一,要剪去雷同的材料。
有些記敘文表現(xiàn)中心時不止用一個材料,那么這些材料應從不同側面表現(xiàn)中心,如果從同一方面表現(xiàn)中心,那么其中的有些材料則屬于“雷同”"的材料,應該刪掉。第二,要注意詳略得當。
與中心關糸不大的材料要略寫、與中心關糸極為密切的材料要詳寫。 三、怎樣敘 怎樣敘,就意味著怎樣把一篇文章具體地寫出來,這就牽涉到文章的結構、表達的方式、遣詞造句等表現(xiàn)形式。
先說文章的結構,即所要寫的這篇記敘文用什么結構來表現(xiàn)出來。它包括這篇文章分幾層寫,哪些材料先寫,哪些后寫,哪些詳寫,哪些略寫,如何安排過渡,于何處伏筆,在哪里呼應,如何開頭,怎樣結尾,等等。
從整篇記敘文來看、常見的結構有順序、倒敘、插敘。順敘,就是按照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進行敘述。
包括以下幾種情況:其一,按時間的推移來敘述;其二,按事情的發(fā)展來敘述;其三,按認識發(fā)展的過程來敘述;其四,按作者的行蹤來敘述。倒敘,就是把事情的結局,或某個突出的精彩片斷提到前邊寫,然后再按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順序敘述。
倒敘的運用有四種類型:一種是把事件的結局提前,造成懸念,然后再按時間順序敘述事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一種是把事件中最精彩的或最緊張的片斷截取下來,寫在前面,震動和吸引讀者,然后按時間的順序敘述事件的起因、發(fā)展與結局;一種是先寫眼前的事物,由此及彼,引起回憶,再追敘往事,形成倒敘,一種是先寫當前情況,再回憶過去的情況,以形成鮮明的對比,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插敘,是在文章的敘述中,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些與中心事件有關的內容,然后。
一般可分為順敘、倒敘、插敘
順敘是寫記敘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發(fā)展的時間先后次序來敘述。采用這種方法,能使文章的層次同事件發(fā)展的過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記敘得有頭有尾,脈絡清晰。順敘的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完全按時間順序記敘,二是以地點的轉換為序來敘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為序來敘述事件。
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邊敘述,然后再從事件的開頭按原來的發(fā)展順序進行敘述。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jié)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jié)相關的內容,然后再接著敘述原來的內容。
小學作文寫作方法指導一、怎樣寫人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
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要求寫事的題目,文中的人要為事服務;要求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必須為人服務。
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xiàn)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寫人的繼續(xù)文,敘事不要求完整;記事的記敘文,虛實要求完整,而且要貫穿文章始終。
(一)通過一件事來寫人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xiàn)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
但是,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并把這件事寫好。 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
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xiàn)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于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
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二)通過幾件事寫人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xiàn)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xiàn)某個人的多種品質。
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于某幾點進行敘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
通過幾件事寫人,同樣要對人物進行必要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的描寫。 (三)學會刻畫人物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xiàn)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tài)、語調、外貌特征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lián)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xiàn)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
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 語言描寫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
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yǎng)等方面的特點。
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后面,說話人后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后,用引號、句號;前后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yè),避免行文死板。
3. 動作描寫是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實的外化。
看一個人,不僅要聽他怎么說,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因此,動作描寫是直接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寫“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樣描寫人物的動作呢?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
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
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其次,要寫準確。
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4.心理描寫 心理的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向往等復雜的感情。
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學生作文時,大多采用第一人稱(“我”活“我們”),采用這種人稱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來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因為“我”不可能鉆到別人的腦子里去看。此時,可以換一種方式——在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上下功夫,這樣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心理描寫除了用“我想”之外,還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提出問題,引入所想的內容。
(2)使用假設,流露心理活動。 (3)字里行間,流露著“想”。
(4)直接抒發(fā)心中所想。 二、怎樣寫事寫事要求清楚、具體。
一件事情的發(fā)生,總離不。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