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yuǎn)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將母》 宋代: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guān)心。
譯文: 母親在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xiāng)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 3、《燕詩示劉叟》 唐代:白居易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fēng)四散飛。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燕燕爾勿悲,爾當(dāng)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dāng)時父母念,今日爾應(yīng)知。
譯文: 屋梁上來了一雙燕子,翩翩飛舞,一雄一雌。銜泥在椽條間壘窩,一窩生下乳燕四只。
四只乳燕日夜成長,求食的叫聲喳喳不住。青蟲不容易抓到,黃口小燕似乎從來沒吃飽飯。
雙燕用爪抓,用嘴銜,氣力用盡,不知疲倦。不一會兒往返十來轉(zhuǎn),還怕餓著窩里的小燕。
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喃喃不斷教小燕發(fā)音,一一為它們梳理打扮。
小燕一朝羽毛長得豐滿,引上了庭院里的樹枝,再不回頭,隨著風(fēng)兒四下飛散。雌雄雙燕,空中叫喊,聲嘶力竭,也喚不回還。
只好回到空窩里面,悲鳴通宵不斷! 老燕啊,切莫悲嘆,你們應(yīng)當(dāng)回想從前:想想你們是乳燕的時代,也同樣遠(yuǎn)走高飛,拋棄父母那時父母多么掛念,今天你們應(yīng)有體驗! 4、《母別子》 唐代: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關(guān)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yīng)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fēng)子在枝。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譯文: 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
一家人住在關(guān)西長安,丈夫身居大將軍的高位,去年立了戰(zhàn)功,又被加封了爵土。還得到了賞賜的金錢二百萬,于是便在洛陽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婦。
新婦來了不滿足,就要丈夫拋舊婦;她是他掌上的蓮花,我卻是他們眼中的釘子。喜新厭舊是俗世的常情,這本來也不足為悲,我就要收拾行裝,無奈地離開。
但悲傷的是,留在丈夫家的,還有兩個親生的小孩。一個才剛剛會扶著床沿走路,一個才剛剛能夠坐起來。
坐著的孩子啼哭,會走路的孩子牽著我的衣服。你們夫婦新歡燕爾,卻讓我們母子生離死別,從此不得相見。
此時此刻,我的心有訴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還不如林中的烏鵲,母鳥不離開小雛,雄鳥總在它們身旁呵護(hù)。 此情此景,倒象是后園的桃樹,曾經(jīng)遮蔽著花房的花瓣已經(jīng)隨風(fēng)落去,幼小的果實還將掛在梢頭經(jīng)歷霜雪雨露。
新人新人你聽我說,洛陽有無數(shù)的紅樓美女。 但愿將軍將來又立了什么功勛,再娶一個比你更嬌艷的新婦吧。
5、《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fēng)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 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fēng)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yuǎn)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p親的奉養(yǎng)每天都在疏遠(yuǎn),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抬頭看著一片云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1、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 清代 蔣士銓《歲暮到家》 譯文: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過年的時候到家,母親多高興?。?2、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元代 王冕 《墨萱圖·其一》 譯文: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yuǎn)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啊! 3、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清·蔣士銓 《歲末到家》 譯文:縫制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 4、不眠思婦,齊應(yīng)和、幾聲砧杵。
——宋代 賀鑄《天香·煙絡(luò)橫林》 譯文:睡不著覺的那些可憐的思婦,在風(fēng)聲蟲聲中送來聲聲砧杵。 5、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拼?孟郊《游子吟》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yuǎn)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6、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宕娙耸Y士銓《歲暮到家》 譯文:愛子之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于游子及時歸來。
縫制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匆妰鹤邮萘四赣H心疼,呼叫著我細(xì)問旅途的艱難。
母親啊,兒子已經(jīng)愧對您了,不會忍心訴說漂泊在外所受的風(fēng)塵。 7、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唐代 白居易《母別子》 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 8、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清代詩人蔣士銓《歲暮到家》 譯文:看見兒子瘦了母親心疼,呼叫著我細(xì)問旅途的艱難 9、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鲎蕴拼好辖肌队巫印?譯文:母親靠在門前,卻不見兒子歸來,何時萱草花開。
10、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濉なY士銓 《歲末到家》 譯文: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過年的時候到家,母親多高興啊。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
《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guān)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yīng)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fēng)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別老母》【清】黃仲則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歲末到家》【清】蔣士銓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
《母別子》【唐】白居易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關(guān)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yīng)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fēng)子在枝。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1、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2、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3、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4、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5、夢里故鄉(xiāng)慈母淚,滴滴穿石盼兒歸。
6、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7、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8、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9、知汝即日歸,明當(dāng)遣舟迎。
10、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xiāng)。1、作品原文歲末到家(清·蔣士銓)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風(fēng)塵。譯文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過年的時候到家,母親多高興??!她正在為我縫棉衣,針針線線縫得密,我寄的家書剛收到,墨跡還新。
一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連聲問我在外苦不苦?我慚愧地低下頭,不敢對她說我在外漂泊的境況。[2] 作品賞析《歲末到家》一詩用樸素的語言,細(xì)膩地刻畫了久別回家后母子相見時真摯而復(fù)雜的感情。
神情話語,如見如聞,游子歸家,為母的定然高興,“愛子心無盡”,數(shù)句雖然直白,卻意蘊(yùn)深重?!昂箩樉€密,家信墨痕新”,體現(xiàn)母親對自己的十分關(guān)切、愛護(hù)。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二句,把母親對愛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寫得多么真實、生動,情深意重,讓所有游子讀后熱淚盈眶。最后二句“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是寫作者自己心態(tài)的。
“低徊”,迂回曲折的意思。這里寫出了自己出外謀生,沒有成就,慚愧沒有盡到兒子照應(yīng)母親和安慰母親的責(zé)任。
不敢直率訴說在外風(fēng)塵之苦,而是婉轉(zhuǎn)回答母親的問話,以免老人家聽了難受。全詩質(zhì)樸無華,沒有一點(diǎn)矯飾,卻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和回味。
作者簡介蔣士銓(1725~1784) 字心馀、苕生,號藏園,又號清容居士,晚號定甫。漢族,鉛山(今屬江西)人,清代詩人、戲曲家。
乾隆二十二年(1757)進(jìn)士,官翰林院編修。乾隆二十九年(1764)辭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書院講席。
乾隆稱士銓與彭元瑞為“江右兩名士”。士銓與袁枚、趙翼并稱為“乾隆三大家”。
士銓所著《忠雅堂詩集》存詩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詩達(dá)數(shù)千首,其戲曲創(chuàng)作存《紅雪樓九種曲》等四十九種。2、作品原文別老母作者:黃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注釋把帷帳撩起,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fā)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仃,眼淚也流干了。
在這風(fēng)雪之夜不能孝敬與母親團(tuán)敘,從而開了這凄慘的分離的柴門遠(yuǎn)去,不禁令人興嘆:養(yǎng)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鑒賞此詩的最大特點(diǎn)是用情極深,無論是纏綿悱惻抑或是抑塞憤慨之情,都寫得深入沉摯,使人回腸蕩氣,極受感動。
其次是語言清切,他善用白描,詩中掃盡浮泛陳舊之詞,語語真切,而且一種清新迥拔之氣,凌然紙上。其三是音調(diào)極佳,作者詩音調(diào)和內(nèi)容緊密配合,悠揚(yáng)激楚,也特別動人。
要離家遠(yuǎn)去的作者是站在老母親的角度上來寫這首詩,抒對母親的不舍之情以及一種無奈的情懷作者。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
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fù)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
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后授縣丞,未及補(bǔ)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xiāng),年僅35歲。詩負(fù)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
詩學(xué)李白,所作多抒發(fā)窮愁不遇、寂寞凄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
亦能詞。著有《兩當(dāng)軒全集》。
3、作品原文游子吟【作者】孟郊 【朝代】唐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yuǎn)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4、作品原文母別子唐代:白居易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guān)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應(yīng)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fēng)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一家人住在關(guān)西長安,丈夫身居大將軍的高位,去年立了戰(zhàn)功,又被加封了爵土。
還得到了賞賜的金錢二百萬,于是便在洛陽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婦。新婦來了不滿足,就要丈夫拋舊婦;她是他掌上的蓮花,我卻是他們眼中的釘子。
喜新厭舊是俗世的常情,這本來也不足為悲,我就要收拾行裝,無奈地離開。但悲傷的是,留在丈夫家的,還有兩個親生的小孩。
一個才剛剛會扶著床沿走路,一個才剛剛能夠坐起來。坐著的孩子啼哭,會走路的孩子牽著我的衣服。
你們夫婦新歡燕爾,卻讓我們母子生離死別,從此不得相見。此時此刻,我的心有訴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還不如林中的烏鵲,母鳥不離開小雛,雄鳥總在它們。
1.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队巫右鳌贰咎啤棵辖?/p>
2.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稓q末到家》【清】蔣士銓
3.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guān)心?!妒濉贰舅巍客醢彩?/p>
4.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zhí)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柜書。《慈母愛》【元】楊維楨
5. 阿母親教學(xué)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云韶韻俗?,幧[鶴飛低拂寶爐。《步虛》【唐】司空圖
6. 《游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最為膾炙人口的詩作。全詩共六句三十字,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并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dá)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7. 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時年21歲的蔣士銓于年終前夕趕回家中,為答謝母親對自己的關(guān)懷之情,于是寫下了《歲末到家》這首詩。母愛是人類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但古詩中表現(xiàn)這一題材的作品卻不很多,最著名的當(dāng)屬孟郊的《游子吟》,說盡了天下父母愛子之心。蔣士銓這首《歲暮到家》則從另一個角度細(xì)膩地刻畫了母親的愛心,與孟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1、《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dú)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譯文: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樣清圓,遙想閨中妻子,只能獨(dú)自觀賞??蓱z幼小的兒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霧氣,或許沾濕了妻子的鬢發(fā);冷冷月光,該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時才能團(tuán)圓相見,倚靠薄帷共賞明月。那時一定月色依舊,就讓月光默默照干我們的淚痕。
2、《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yuǎn)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歲末到家》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
譯文: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過年的時候到家,母親多高興?。∷跒槲铱p棉衣,針針線線縫得密,我寄的家書剛收到,墨跡還新。一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連聲問我在外苦不苦?我慚愧地低下頭,不敢對她說我在外漂泊的境況。
4、《別老母》
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把帷帳撩起,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fā)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仃,眼淚也流干了。在這風(fēng)雪之夜不能孝敬與母親團(tuán)聚,從而開了這凄慘的分離的柴門遠(yuǎn)去,養(yǎng)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5、《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fēng)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fēng)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yuǎn)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p親的奉養(yǎng)每天都在疏遠(yuǎn),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云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1、《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yuǎn)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將母》
宋代: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guān)心。
譯文:
母親在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xiāng)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
3、《燕詩示劉叟》
唐代:白居易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fēng)四散飛。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dāng)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dāng)時父母念,今日爾應(yīng)知。
譯文:
屋梁上來了一雙燕子,翩翩飛舞,一雄一雌。銜泥在椽條間壘窩,一窩生下乳燕四只。四只乳燕日夜成長,求食的叫聲喳喳不住。青蟲不容易抓到,黃口小燕似乎從來沒吃飽飯。雙燕用爪抓,用嘴銜,氣力用盡,不知疲倦。不一會兒往返十來轉(zhuǎn),還怕餓著窩里的小燕。
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喃喃不斷教小燕發(fā)音,一一為它們梳理打扮。小燕一朝羽毛長得豐滿,引上了庭院里的樹枝,再不回頭,隨著風(fēng)兒四下飛散。雌雄雙燕,空中叫喊,聲嘶力竭,也喚不回還。只好回到空窩里面,悲鳴通宵不斷!
老燕啊,切莫悲嘆,你們應(yīng)當(dāng)回想從前:想想你們是乳燕的時代,也同樣遠(yuǎn)走高飛,拋棄父母那時父母多么掛念,今天你們應(yīng)有體驗!
4、《母別子》
唐代: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關(guān)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yīng)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fēng)子在枝。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譯文:
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一家人住在關(guān)西長安,丈夫身居大將軍的高位,去年立了戰(zhàn)功,又被加封了爵土。還得到了賞賜的金錢二百萬,于是便在洛陽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婦。
新婦來了不滿足,就要丈夫拋舊婦;她是他掌上的蓮花,我卻是他們眼中的釘子。喜新厭舊是俗世的常情,這本來也不足為悲,我就要收拾行裝,無奈地離開。但悲傷的是,留在丈夫家的,還有兩個親生的小孩。一個才剛剛會扶著床沿走路,一個才剛剛能夠坐起來。
坐著的孩子啼哭,會走路的孩子牽著我的衣服。你們夫婦新歡燕爾,卻讓我們母子生離死別,從此不得相見。此時此刻,我的心有訴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還不如林中的烏鵲,母鳥不離開小雛,雄鳥總在它們身旁呵護(hù)。
此情此景,倒象是后園的桃樹,曾經(jīng)遮蔽著花房的花瓣已經(jīng)隨風(fēng)落去,幼小的果實還將掛在梢頭經(jīng)歷霜雪雨露。新人新人你聽我說,洛陽有無數(shù)的紅樓美女。 但愿將軍將來又立了什么功勛,再娶一個比你更嬌艷的新婦吧。
5、《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fēng)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
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fēng)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yuǎn)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p親的奉養(yǎng)每天都在疏遠(yuǎn),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云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1、思念女兒 作者:涼泉 女兒信中的千紙鶴 那雙纖巧的小手 精心折疊的千紙鶴 纏繞著蒼山的云霧 浸潤著洱海的濤聲 思念賦以它茸茸的羽毛 希望是它起飛的跑道 乘著月光濾過 花香熏過碧浪漂過的清風(fēng) 啟程在你的思念里 降落在我的思念中 飛翔的姿勢很清純 棲息的動作很天真 一切情節(jié)都充滿 不知憂傷的優(yōu)美 2、女兒的笑容 作者:涼泉 女兒的笑容 是一瓶新釀的蜜 永遠(yuǎn)密封在 我生命的櫥窗 使記憶回甜 女兒的笑容 是一幅不朽的畫 永遠(yuǎn)懸掛在 我生命的走廊 讓思念欣賞 3、中秋節(jié),寫給遠(yuǎn)方的女兒 作者:葉志權(quán) 晨風(fēng)里飄著一縷一縷桂香 如我內(nèi)心飽滿的思念一樣 無風(fēng)香自起,似乎 帶著思念的情愫 日復(fù)一日的牽掛里 心中無數(shù)次想象著 你回家的畫面 時光漸深 微涼的風(fēng)擦肩而過 等等候侯,心心念念 坐看秋光夜色 月正半彎葉正憔 天地間多了些許靜默 我站立在窗前 撿拾一片失落 也撿拾了一片寂寞 誰能告訴我 望眼欲穿的期盼 又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 秋色寂寞 期盼更是難捱 竊走了我的春秋日月 時間越長 牽掛的心越發(fā)濃郁 就連,空氣中 彌漫著都是思念的氣息 時光就這樣 在落葉堆積的風(fēng)里走向中秋 牽掛在月華如水的夜空 攀爬上心頭 女兒,知天命的父親只想 無論你哪一個秋歸來 我都會在家中等你 4、我的女兒我的牽掛 作者 潔 我的女兒我的公主 我總在嘴上刁難你 你求學(xué)離開我去了遠(yuǎn)方 我總不放心你 怕你吃虧怕你被欺負(fù) 總覺得你未長大 我的女兒我的公主 總想把你放在翅膀下 我的女兒我的小棉襖 可是你明明就在長大 總不能永遠(yuǎn)讓你 當(dāng)一個想象中的公主 總有一天你要成家 我的女兒也會有自己的家 我的女兒我的公主 我太愛你 但是我必須撒開我的手 讓你自己長大 這回真的要放手 讓你漸漸長大 其實你已經(jīng)長大 只是你是家里老小 上有爸爸媽媽哥哥 所以總認(rèn)為你還小 其實很多事我們也沒幫上你 都是你自己獨(dú)立去完成 我的女兒我的公主 不管以后的路怎樣 我都希望你獨(dú)當(dāng)一面 用上你的聰明才智 走出自己美麗而明媚的人生 5、元旦了,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思念 作者: 劉志武 千里之外 能感到你用電波傳輸?shù)膾炷?雖然僅有幾字幾言 卻能滋潤父母的心田 仿佛你就在眼前 遙運(yùn)天邊 偶爾能在視頻上見到你的笑容 整齊的工裝調(diào)皮的鬼臉 驅(qū)散了父母的縈牽 只因為頭上的安全帽亮光閃閃 日月星移 父母始終把你放在心間 無論山高水遠(yuǎn) 你呼吸的氣息父母總能聞見 盯著集控屏的專注化著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西電東送是你的工作 也是父母的祈愿 當(dāng)你再回家的時候 孝敬父母的禮物 會是你人生閱歷的成熟和老練。
思念兒子的詩詞有陸游的《遣舟迎子遹因寄古風(fēng)十四韻》,本詩從父親的角度表達(dá)對兒子深深的愛,也表達(dá)出作者對兒子寄予的厚望,希望兒子可以有所成就。
原文:《遣舟迎子遹因寄古風(fēng)十四韻》陸游今日坼汝書,一讀眼為明,知汝即日歸,明當(dāng)遣舟迎。 想汝片帆東,翩若飛鴻征,薄暮過梅市,咿謳雙櫓聲。
到家亦尚早,城樓初發(fā)更。 草草一尊酒,為汝手自傾。
夜分不能寐,頓忘衰病嬰,豈惟病良已,白頭黑絲生。 暫別亦不惡,益重父子情。
自今日相守,北窗同短檠。 六經(jīng)焰久伏,百氏方縱橫,世俗擯孤學(xué),未易口舌爭。
此責(zé)在學(xué)者,草萊勿自輕。望采納。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