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支教實踐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xiāng)村支教實踐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從我們從2號連夜坐著火車趕到,再轉大巴,拖著疲憊的身軀趕到學校,到現在實踐結束,我們又一大早離開,這十三天中發(fā)生的事歷歷在目又感覺那么朦朧迷離。
還記得第一次和孩子們見面的場景,他們端坐在座位上,我們幾個老師依次作著自我介紹,那時我的內心里也有一點小緊張。輪到孩子們作自我介紹的時候,他們都是那么羞澀可愛,都不愿意上講臺,看到他們的模樣我不禁想起了我小時候的樣子,一樣的天真,一樣的怕生。最讓我難忘的是他們的堅強,在面對父母都是聾啞人,一個月只能視頻一兩次,那無言的交流的時候,她該怎么表達自己的思念;父母離異,父親續(xù)弦,面對父母的忽視,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他只能默默的承受,倔強的微笑著;父親在外打工,一年才能回家一次,膽小的卻又渴望老師表揚她只能通過任性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希望有人能走進她的心里。孩子們的早熟讓我心疼,小學三年級,不過十歲啊!正過著無憂無慮童年的年紀,卻過早的承受著生活的苦難,我只能盡我所能的`去呵護他們那柔軟的心。我們和孩子們相處的時歡笑,委屈,他們的笑顏在深深的刻在我的腦海里,他們的有時曾讓我心煩的任性小調皮讓我懷念,會想起時我的眼睛不由得有些濕潤。
記得我們臨走的時候,他們遞給我的小紙條,里面歪歪倒倒的寫著他們的心里話,那一句句挽留話不敢想太多,害怕見到他們期許的目光,因為我知道下一年我不會再回來,因為我也有自己的道路要走,他們也是,因為這就是生活。還有那些可愛的隊友們,每天下午家訪后,坐在一起閑聊著,一起打著羽毛球,籃球,跳繩,充滿著歡笑,滋潤著我們疲倦的身軀。正如仲夏文藝合唱會的時候,孩子們吹奏的“友誼地久天長”,那悠揚的旋律帶著我的祝福!我不知道這十幾天我是否讓他們開心快樂,讓他們有所收獲,我只遺憾自己沒做得更好,沒能給予他們更多,沒能更加珍視這短暫的時光。是啊,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能做的只能將這段記憶珍藏,在心底默默祝福他們永遠有個快樂的明天和美好的未來。正如我無意中看到的一句話:不要害怕身前的陰影,那是因為你身后有陽光。
以此共勉,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微笑。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類似的實踐活動,從開始加入實踐團隊到實踐圓滿結束這一個多月里,我一直興奮不已,從策劃、申報項目到實踐活動前期、中期、后期的各個過程中,每一個大大小小的環(huán)節(jié)中都充滿著大大小小的挑戰(zhàn),時時刻刻考驗著每一位隊員,每一環(huán)節(jié)體現著整個團隊的努力合作精神,鍛煉了隊員們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每遇到一個問題,隊員們都絞盡自己的腦汁、想盡各種辦法,綜合起來考慮一個最完善的解決方法;每討論一個話題,隊員們都會毫無保留說出自己的觀點、也毫無顧忌說出某一觀點的不足,最終達成大家認可的方案;每攻破一個難題,隊員們都會大松一口氣,聚在一起分享喜悅,總結經驗和成果。
我們選擇陜西省榆林市吳堡縣薛下村鄉(xiāng)為支教調研對象,這個地區(qū)處在大山深處,經濟落后、偏遠閉塞、發(fā)展滯緩。我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但我知道農村家庭的艱難,但在這里有更艱難的生活。從市區(qū)到山村,我感受到中國的貧富差距是如此之大,這里與榆林市相比真的是天與地的差別,上海是飛機、公交、私人轎車等各種交通工具俱全的城市,到處充滿著現代化的氣息;扭仁卻是連自行車都無法行駛的山村,農作物都要靠人用擔子挑回家,這里仿佛與世隔絕一樣。作為大學生這個角色,能夠為貧困地區(qū)的小學生、鄉(xiāng)親做些事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真的很快樂,也從中體驗到了自己的價值,樹立大學生的良好形象與精神風貌。
在實踐活動的前期準備中(主要包括策劃、宣傳、外聯(lián)、物品準備、募捐等),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聯(lián)系小學組織募捐,因為我們將上海的愛心與資源傳遞到貧窮的地區(qū),為扭仁小學建立了“甘露圖書館”。我們主要聯(lián)系了榆林市的一小,二小,三小,捐到了大量的書籍、文具、玩具、衣物等,我們收獲更多的是榆林市小朋友給扭仁學生們的祝福、鼓勵和友誼,也許一封封充滿祝福的信件會帶給貧困地區(qū)小學生們更大的動力,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吹叫W生們積極奉獻自己的愛心,我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堅定了建立圖書館的決心和信心。我們認為,能夠建立起城市小學生與貧困地區(qū)小學生的友誼橋梁,為貧困小學建立起圖書館,是我們這次下鄉(xiāng)支教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從聯(lián)系小學、與小學領導談捐書事宜、募捐宣講、組織捐物捐書、運送捐物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團隊意識和情感更一步加深。我感受到了團隊力量的偉大,感受到了無論是多遠的路途,無論有多大波折,只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擁有恒心,就一定會到達終點,實現目標。當扭仁的小學生們閱讀著喜愛的書籍,玩著各類的玩具,使用著各種各樣的文具,我們有說不出的快樂和欣慰,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和喜悅感。
支教期間,我們不斷走訪、調研,不斷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如運動會、升旗儀式等,開設了許多有趣實用的課程。經過十天的實踐,根據實踐總結的成果,我也有了一些思考和建議,僅供參考。
經過支教過程中的了解,針對教育問題有以下思考:
第一,要豐富貧困地區(qū)學生的精神生活,據我們了解,許多學校
連升旗儀式、運動會、聯(lián)歡會等一般的活動也沒有舉行過,這樣對學生的成長教育十分不利。
第二,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尤其是偏遠地區(qū)孩子的基礎教育問題一直被國家和社會各界關注,但一直沒有提升到重要的地位,農村的教育條件與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農村教育問題不僅僅要改善教學設施,提高教學質量就足夠的,國家已經落實了很多政策鼓勵基礎教育,下一步提高學生們接受教育的意識更不能忽視。
第四,在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背景下,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可以鼓勵整合教育資源,將大城市閑置的教學設備、書籍等資源運至貧困地區(qū)學校。
經過老洞旅游的調查,針對苗族的旅游開發(fā)、文化繼承問題有以下建議。
第一,開發(fā)特色資源。利用自然優(yōu)勢開發(fā)更好的旅游資源,尤其是苗族的特色文化、苗家特產等,挖掘傳統(tǒng)文化資源,但避免盲目開發(fā),吸引更多的游客又能更好地宣傳苗族傳統(tǒng)文化并發(fā)揚廣大。
第二,培養(yǎng)高文化、高素質、專業(yè)性旅游人才。政府可以鼓勵學生報考旅游專業(yè),這樣會有很大的優(yōu)勢:一是知識優(yōu)勢;二是年齡優(yōu)勢;三是語言優(yōu)勢四是地理優(yōu)勢。
第三,延伸旅游服務項目。發(fā)展民族地區(qū)鄉(xiāng)村旅游,應延伸更多的旅游服務項目,如住宿、飲食、娛樂等,開發(fā)具有自己特色的旅游服務業(yè)。
第四,增添便民設施,方便游客。開發(fā)旅游業(yè),要時刻為游客著想,可增添公廁、路燈、座椅、垃圾桶、遮雨長廊等設施,解決乏累、如廁難、照明等問題。
鄉(xiāng)村支教實習報告
一實踐經過
我是七月六號去的。到七月二十號結束,期間講了60節(jié)課,講課的內容是英語,教英語算是不難,但沒有教學經驗,第一次登上臺,難免有些緊張,但看到孩子們機靈的雙眼,踴躍的回答問題,很快和他們融為一體,緊張感很快消失,看著孩子們天真浪漫的雙眼,我深感老師的責任重大,老師是個神圣的職業(yè),當今天自己講課講到汗流順著臉頰一直流到脖子,流到后背,試了汗衫,我才明白老師是多么的辛苦,腳站的酸了,手寫的累了,嗓子喊得啞了,但還是不顧一切講到下課為止,課間留在教室和孩子交流,發(fā)現他們還有另一可愛之面,之后的日子,講課慢慢地入正軌,再沒有登上講臺的拘謹,也敢于放開講了,在這短短的十五天里,認識了不少小朋友,建立了比較真誠的友誼。
最后一節(jié)課,開家長會的時候,看到那些小朋友天真的臉龐,及家長滿意的笑容,我感覺我的付出沒有白費因為我得到了別人的認可,沒有什么比別人對自己的認可更高興的,我堅信這一點,我也有信心在以后的日子里做得更好。
二.實踐經驗
(一)待人要真誠
踏進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和他們打招呼,從那天起我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每天見到他們都要微笑說聲:“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的真誠問候,我總覺得,經常有一些細微的東西被我們忽略,比如輕輕地一聲問候,但他表達了對同事對朋友的關懷,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被關心,以便同事之間交流教學經驗。
(二)要善于溝通
每個人都要認識一些人,認識別人都需要自己主動了解別人,溝通事宜中重要的方法。一個善于交際的人,必定是一個善于共同的人。
(三)要有熱情和信心
無論對人還是對事都要有熱情和信心。熱情讓我們地工作充滿激情,愿意為共同的目標奮斗,信心又讓我們充滿熱情,耐心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jié),精益求精。
(四)要講究條理
如果你不想在緊急的時候腳忙手亂,就要養(yǎng)成講究條理的好習慣,只有不急不亂,有條有理的做下去才能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情,任何工作都一樣。
三教育很重要
在現代社會中,教育有重要的位置,國家重視教育,重視人才,但有一些客觀的現實使得教育觀念發(fā)生變化,農村尤為明顯造成人才的流失,隨著經濟發(fā)展對知識型人才的`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我了解倒80%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費用作為自己孩子在未來幾年的重要支出。對農村的教育支持不能僅限于財力上的幫助,還應試教育觀念的轉變的支持只是不是孩子們重要的唯一東西,做人道理,適應社會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同樣的重要我們有責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農村的教育事業(yè)。“人才、教育“烙在我的心上,在教學的十幾天里,這個烙印加深了,學校并不大,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能將就用得課桌,與偏遠的孩子相比,已令孩子們滿意了,這里的學習環(huán)境并不能用一個“好”字形容,但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感動了。在和孩子們交流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為科學家,對外面的未知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但當我問他們以后會不會來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還是小學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隨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將來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腦海中回蕩。
要學的只是我們一年也教不完,所以我們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在如何使孩子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才能正確的引導他們走上一條光明大道,所以我在最后的兩天里注重孩子們的思想教育而非知識教育。
對于窮人來說,面包就是天堂,而這樣的人是不完整的,當然貧窮分為物質貧窮和精神貧窮。在我認為貧窮實質是精神貧窮,因為當一個人的思想被貧窮束縛之后,物質貧窮也會隨之而來,因此。某些家長因為教育弊端而剝削孩子受教育的權利,讓我很氣憤。
四:結尾
社會實踐使同學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尤其是我們學生,只重視實踐環(huán)節(jié),往往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發(fā)揮的很不理想,通過實踐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就是緊密結合自身專業(yè)特色,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通過實踐原來理論上的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鞏固,原來理論上欠缺的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上得到賠償,加深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很多東西,而這些東西會讓我終身受用,社會實踐更加深入了我對農村的感情,拉近了我對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鄉(xiāng)村小學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才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