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
操場圍墻上美麗的白雪公主,你可曾記得,我們在你面前追逐嬉戲;大廳中懸掛的國旗,你可曾記得,我們在你的俯視下手不釋卷;“童星苑”里的相片,你可曾記得,我們在你前面歡呼雀躍?可這一切,卻將永久地只留存在我們的腦海中,成為一段美好的回憶。
一塊普通的黑板,如果被人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就會成為一盞明燈,照亮你的人生;一根平凡的粉筆,如果被人注入了整個心底的愛,就會變?yōu)橐恢О簦更c你命運的征程。而這個人,就是老師。
曾記否,我們的老師曾在講臺上循循善誘,突然,她的眉頭輕輕地皺起,大滴大滴的冷汗從她蒼白的臉上滲出,可是她依然強忍劇痛,繼續(xù)上課;午飯時間,她曾耐心地為同學一次次的講解難題,當同學豁然開朗,她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可卻又發(fā)現(xiàn)菜桶里已空空如也。難怪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高尚的職業(yè)”。
雖然“朋友”這個詞對我們會有些生澀,但友誼卻無疑是我們最大的收獲。我們的友誼是最純潔的,因為我們的心如水晶般透明無瑕。
曾記否,當一道道難題臣服于我們的筆下而成為我們的手下敗將,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卻引來周圍同學詫異的目光;當同學無意摔傷,我們抬的抬,扶的扶,將他送回教室。當他第二天打著石膏來到教室,我們便幫他拿本、盛飯;有時,我們也曾因一點小事而面紅耳赤、劍拔弩張,可第二天,我們一起游戲的身影又活躍在操場上。童年也正因這些小插曲而變得多姿多彩、有聲有色。
而我們親愛的母校,也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榮譽和輝煌。
曾記否,舞蹈隊姿態(tài)翩躚,合唱隊歌聲悠揚;曲棍球隊敏捷矯健,田徑隊英姿颯爽……無數(shù)個嚴寒酷暑,無數(shù)個日曬風吹。而數(shù)不清的獎杯與獎狀也正是他們努力的見證和回報。
而我們,又該給母校留下些什么?
童年是一個虛懷若谷的包袱,小時藏進什么,長大就能摸到什么。讓我們在未來摸到知識,摸到美德,摸到歡樂,再摸到一顆感恩的心——感謝老師,感謝友誼,感謝母校!
[感恩母校作文結尾]
有一位老師,教學方法靈活多變,上課聲情并茂,善于用一兩句話表達對學生的鼓勵和期望,正是這看似順手拈來了無痕跡的教誨,卻對我的人生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感恩母校作文結尾。他就是張震先生。張老師教語文是很有激情的。在那個教育教學剛剛步入正規(guī)的年代,很多老師還不善于表達自己教學觀點,只是照本宣科的進行課堂教學時,張震老師就開始嘗試用他對語文教學的理解和方式組織教學了。比如他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據(jù)班內(nèi)學生的不同情況,在同一教學目標下,施以不同的教法,有時是朗讀比賽,有時是課堂辯論,有時又是作文比賽,不一而足,學生們在他的課堂上,總能找到自己施展才華的舞臺,總能找回屬于自己的自尊和成就感,在當時的一切圍繞高考進行教學的形勢下,這種教學創(chuàng)新是冒著很大風險的。特別是聽他講課,不論多么枯燥的內(nèi)容,總能有一些火花閃爍的詞句,他對課文的輕輕點撥,總是吸引著學生去探究,因而他的課也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我的作文比較好,張老師經(jīng)常加上一些評點,拿到他所教的其他班當范文來讀,因此使我的名聲在當時的年級中迅速提升,很多外班的同學都知道了我的名字,有的還給我起了綽號。我當時很是自得,因為當時文科班的學習氣氛總起來看,還并不很濃厚。那時,除了語文、數(shù)學和政治三門科目,教歷史和地理的老師是轉行現(xiàn)學現(xiàn)教,而且換了好幾位老師。加之學文科的學生只有考大學一條路,沒有中專,很多學生并沒有信心,于是雖然老師賣命的教,能考上大學也只能用鳳毛麟角來比喻,對于多數(shù)學生來講,考大學的希望很是渺茫。寒假到了,學校組織一部分學生在學校強化補習語文和數(shù)學兩門科目。當時學理科的一班的學生和其他班的學生有六十多人接到了通知,文科班沒有一個名額。我很是失望,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找到了張老師。起初說他管不了這件事,看我殷切,便說給學校領導反映一下,中學生作文《感恩母校作文結尾》。語文由張老師教,主要是輔導幾種文體的寫作方法。先是講各種文體怎樣審題,怎樣破題,怎樣組織材料,怎樣結尾等,隨后解剖范文,最后布置作文題目。由于我的基礎比較好,所以寫出的文章被張老師作為例文刻印出來,供同學們參考。甚至于在那段時間我還虛構了一篇小說,請他修改。張老師居然拿到教室,向所有同學宣讀了一遍,還賣了一個關子,讓同學們猜一下是哪個作家的作品。隨后的數(shù)學課,由于是針對理科同學,我聽的云里霧里,沒有多大興趣,便專心的學起作文來。那時張老師在辦公室里讀書,看我無處可去,就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并給了我?guī)妆緯屛易x,還讓我?guī)椭睦砜瓢嗤瑢W的作文。在他的親自開導下,我對語文特別是寫作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老師布置的題目我寫,即使看到一個題目,我也寫上一篇,甚至于看到一個漢字,我也要琢磨出一篇文章,交給張老師看。他都仔細的進行了批改,好的句子用紅筆勾出來,好的文章批上一個好字,在老師和學生中傳閱、宣讀,極大的滿足了我的虛榮心,同時給了我考上大學的信心和勇氣。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文學的夢想開始了起程,試著向報刊雜志投稿,雖然沒有發(fā)表,卻培養(yǎng)了興趣,埋下了種子。當時,他對我說過一句話文科班能考上一個學生,只能是你廉德忠!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我拼命的讀書背書,總覺得有老師給我的鼓勵和幫助,我一定能成功。后來,我聽同學們講,這樣的話,他向很多同學都說過。多么好的老師,他用一種特有的方式激勵著我們在那種條件下,克服困難,攀登高峰。這種方法成就了一個學生的夢想,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也將成為我們受之終生的為人之道。這么多年來,我始終不敢忘掉老師的鼓勵,在生命旅程的跋涉中,用文學點燈,用勤奮叩門,極力使自己的生活充滿詩意的快樂和幸福。雖無大的建樹,也有些小成績,每當回望來路,總是想從心里喊一聲:謝謝老師!
[感謝母校作文結尾]
初一時,教我語文的的賴老師,感謝母校作文結尾。賴老師那時才40出頭,但頭發(fā)全白了,這大概與他沉重的家庭負擔有關吧。當時,他家七口人,只靠他一個人的工資收入來維持生活。而且大兒子就快要結婚,最小的兒子也與我同班,生活的困難可想而知。 當時,他布置的作文并不多。一個學期,最多也就三到四篇吧。第一次寫作文時,賴老師要求寫400字,可我竟一口七寫了500多字,題目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清了。幾天后,賴老師對我說:"行福呀,你的作文寫得還不錯,繼續(xù)努力吧。" 我根本就沒想到,我隨意寫出來的東西,竟是一篇好作文。但當時因為自己年齡小,還不懂怎樣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只記得賴老師說,我的作文很好的把我自己寫進去了。在這一點上,就比其他同學好得多。 講評時,他把我的作文作為范文,讀給全班同學聽。 講評后,他當即就讓他的兒子(是我班的學習委員)去買一張白紙,用毛筆把我的作文抄寫好,貼在教室后面的墻壁上,要讓全班同學都看看,都學習學習。 這樣,我每當我走進教室,就隨時可以看到自己的作文了。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發(fā)表作文,雖然它不是刊登在報紙或雜志上,但給我的鼓勵,卻是巨大的,讓我這個從小生長在山旮旯里的孩子,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從此,我懂得了必須認真學習,認真寫好作文,好作文是可以讓給更多的人欣賞的。盡管那時我還不懂發(fā)表是怎么一回事。 初次寫作,首戰(zhàn)告捷,印象刻骨銘心,也讓我養(yǎng)成了寫作前打草稿的好習慣。為了不辜負賴老師的期望,我想:我應該更加努力,把作文寫得更好。而老師說,寫好作文的最好辦法就是先打好腹稿,然后寫在草稿上,反復修改,再抄寫到作文本上去。當時,我對老師的說法半信半疑。我想,我何不試試呢?試了就知道了。于是,我認認真真地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寫。果然,"效果好極了"!我把作文拿給老師看。他一看,認為我的作文又有進步,更上了一層樓。老師的鼓勵,實踐的檢驗,堅定了我通過打草稿寫好作文的信心。從此,我每次寫作文,總是先把文章的基本思路理清,再打好草稿,然后又一絲不茍的修改。在抄寫時,又總是將草稿晾在一邊,不看草稿,直接把文章寫在作文本上。常常是寫好的作文與草稿大異其趣。但事實告訴我,抄在作文本上的文章,質(zhì)量總是比草稿上的更好。這樣,一篇作文就最少寫了兩遍。這個習慣,我一直堅持到今天,終身受益。 更為重要的是,賴老師還給我更多的"發(fā)表"作文的鍛煉機會,中學生作文《感謝母校作文結尾》。那個時候,學校的集會比較多,像"向雷鋒同志學習"動員大會,"向科學進軍"誓師大會等,至今我還記得。而且每次集會,都要安排老師和學生代表發(fā)言。賴老師認為我的作文還可以,就經(jīng)常把這樣的好機會給了我,使我得以在各種大會小會上露面,更讓我的得到了寫作訓練。每次發(fā)言的前一兩天,賴老師只是給我布置布置,一般都不提任何要求,都是讓我自己寫,寫好后給他過過目。但我記得清清楚楚的是,他從來沒有替我批改過發(fā)言稿。這倒不是說老師不負責,而是他很相信我,相信我能寫好,想多給我自主寫好作文的鍛煉,也可以說是讓我寫"放膽文"吧。 鍛煉的機會一多,作文的水平也就自然有了提高。 到了初二,換了語文老師。老師姓袁,也是男的,剛從師范學校畢業(yè),20多歲。袁老師也是一位愛"才"的老師,對于語文學習上的尖子學生,總是給予特別的厚愛。 我的作文,在他這里也總能得到他的首肯。 袁老師雖然不象賴老師那樣,每次都把我的作文抄寫在紙上貼出來。每一次,他總是選幾篇好的作文讀給全班同學聽。 在整個初二年級這一年中,除了一次,我的作文都進入袁老師的好作文的圈子。于是,在每一次寫作后,我總是以激動的心情,期待著老師進行作文講評。 每一次,袁老師都只選四到五篇文章作為范文,在班上念。除了那唯一的一次,"黃行福"三個字,同學們總能聽到。 就這樣,在袁老師所教的這一年當中,我的作文能力,又有了大的提高,以至在升學考試中,語文幫了我的大忙,考了個80多分,使我的總成績遠遠高出其他的同學。 那唯一的一次,是因為我把他人的東西竊為己有。那篇作文的題目,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清了,但有兩句話,我卻記得很清楚。在結尾處,我寫了兩句話"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這兩句話,我是從廣播里聽到的,是周總理在四屆全國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里的句子。在引用時,我沒有用引號。寫完作文后,我還沾沾自喜,滿以為我的引用能得到袁老師的高度評價。和以往一樣,我懷著更激動的心情期盼著作文講評課的到來。出乎意料的是,在講評時,袁老師認為我的行為是"竊",不道德,盡管文章的其它部分寫得不錯,但還是應該給予批評。從這件事情上,我懂得了寫作中,什么是引用,什么叫剽竊。也就從那時起,我養(yǎng)成了謹嚴的寫作習慣,使我在這10多年的教學和寫作生涯中,經(jīng)常保持清醒的頭腦,從來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患過糊涂。 師恩難忘。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寫作基礎 | 作文指導 |
寫作經(jīng)驗 | 寫作方法 |
文學常識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