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箭,一年一度的高考過去了。高考是個沉重的話題,很多人說得夠多了,之前我也寫了不少,本來不想再多言。但是,看過了最近發(fā)生的高考悲情故事,不禁動筆想說些什么。
我想說的是,一個人沒有經(jīng)歷高考,他體會不到失敗的痛苦,他感受不到成功的幸福,他的人生不完美。他甚至不配談成功和失敗,因為每個人都須得經(jīng)歷讀書,而十多年的寒窗苦讀,盼望的就是高考金榜題名的那一天。他連高考都沒有經(jīng)歷,或者高考放棄,他哪有資格談成功。
很多年前,高考何等神圣,高考意味著你將從此踏上人生成功之路,意味著你將成為人上之人。曾幾何時,高考已經(jīng)變得不再神圣,每年幾乎全部學生都能升入大學,考不起花錢也能讀上大學。現(xiàn)在,每年放棄高考的同樣也是以百萬數(shù)計了??梢赃@樣說,人們對于大學的神圣感已經(jīng)不再了。
其實這個感覺真的錯了。錯的不是大學。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大學依然如往昔般神圣。在很多家長眼里,大學依然如往昔般偉大。在我們這些曾經(jīng)經(jīng)歷高考,最終得以升學工作的,高考依然那么讓人向往那么讓人感激。我們依然希望孩子們能夠考上大學,能夠進入理想的大學,將來有一個理想的工作。
今年的高考作文出現(xiàn)了一個漫畫題,畫了四幅圖,兩個唇印,兩個爪印。唇印代表親吻,爪印代表巴掌;親吻表示贊賞,巴掌表示懲罰。對于這樣的情景,很多人相當?shù)厥煜?,相信很多人也?jīng)受過,領(lǐng)教過。我小時候剛剛?cè)朊勺x書時,也曾因為考得很糟糕,被母親打過,但在我的印象里,母親從來不曾給過我親吻,盡管我后來多次考過一百分,多次拿過第一,多次拿回過學校發(fā)的獎狀。
很多人對這個親吻與巴掌高考作文題進行了解讀,我還看到有人寫了一篇文章:驕傲使人進步,謙虛使人落后。其實這并非對這個題目的正確解讀。因為,題目要表達的與驕傲和謙虛沒有關(guān)系,題目要表達的是為什么會得到親吻和巴掌。一他拿100分時得到一個親吻,二他拿55時得到一個巴掌;在后一次考試中,一他拿98分時得到一個巴掌,二他拿61分時得到一個親吻。很明顯,一他都比二他要好得多,但一他依然得到一個巴掌。無論進步也好,退步也好,不過幾分之差。
那么,這里的55 分、61分、98分、100分是誰給的?無疑是老師給的。那么,這里的巴掌、親吻、唇印、爪印是誰給的呢?無疑是家長給的。那么,為什么老師不能多給些分呢?為何不能都給100分呢?家長的那些巴掌、親吻、唇印、爪印不是都可以免了嗎?
我要說的是59分與60分真的有區(qū)別嗎?有時只是一個字的區(qū)別,有時一個題的區(qū)別都不是。我看過了今年的高考題,不少科目一個小題都是5分、6分,也就是說,你做對了這個小題,填對了一個空,就拿到了5分、6分,否則就是0分。
同樣是6分,也許你做對的是這個題,他做對的是那個題,但你們都得了6分,但不表示你和他掌握的知識和能力都一樣。甚至可以這樣說,高考狀元也有做錯的題,但高考狀元做錯的題,可能別人就做對了,但別人不是高考狀元,你能說高考狀元比別人差嗎?你能說做對的那個人比高考狀元要厲害嗎?
我為什么要舉這個例子,我想說的是分數(shù)并不代表你真的有能力,真的比那些比你分數(shù)低的人要優(yōu)秀,只能說明你分數(shù)比他高,有時只是你更幸運,僅此而已。但這個分數(shù)為什么就能夠成為大學錄取的依據(jù)?這就是教育和招生的悲哀。
當我們在討論這個幾分之差的時候,我看到的不是驕傲與謙虛,我看到的是悲哀,我看到的是孩子的悲哀,是家長的悲哀,是教育的悲哀,是招生的悲哀。為什么我們不能容忍這個幾之分差?還是因為這個幾分之差往往代表你能否考上大學,代表你能否競爭過別人進入更好的大學。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我們的高考,我們的招生依然是唯分數(shù)論。
高考題能夠取這樣的題目,說明我們的家長,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老師,我們的社會已經(jīng)看到了分數(shù)在教育在考試中的重要作用。與其說,這是在考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不如是對我們高考我們教育本身的嘲諷,不如說是教育和高考的悲哀。高考題目在表達對分數(shù)論的某種“反對”,表達對唯分數(shù)論的諷刺,但無疑你寫這篇高考作文題時,依然無法解脫分數(shù)論這個魔咒,判卷的老師依然會給你打60分還是0分來表示你能夠得到一個親吻還是一個巴掌。
巴掌打在孩子的身上,其實也打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高考出現(xiàn)這樣的作文題目,說明我們很多人都非常清楚教育的問題在哪里,但我們都無法改變學生的這種境遇,都無法改變現(xiàn)形的教育和考試制度,這無疑又是這次高考作文是莫名的諷刺,無疑又是一種悲哀,我倒希望多年以后不要再出現(xiàn)這樣的題目,不要再出現(xiàn)唯分數(shù)論英雄的制度
2016高考新課標I考的是關(guān)于教育主題的漫畫作文。
漫畫作文這種經(jīng)典的考題形式到今年還在延續(xù)著,備受關(guān)注的“教育”主題也在高考中持續(xù)升溫。教育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近些年我們社會一直不斷討論的熱點話題。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是家庭的核心。 漫畫分兩個部分:圖片上方畫的兩個孩子,一個孩子考了100分,臉皮上面有一個親吻印;另一個孩子55分,臉上有一個巴掌印。
然后圖片左下方這個孩子考了98分有一個巴掌印,右邊61分卻有一個親吻印。這反映的是家長對孩子成績的獎懲,但是這種獎懲的背后到底代表的是什么?我們除了橫向比較以外可以縱向再來比較一下。
第一個孩子是100分降到了98分,所以由獎勵變成了懲罰,第二個孩子從55分升到61分及格了得到獎勵。除了進步退步以外還可以分析背后的現(xiàn)象,為什么要做這樣的漫畫題?第一個從成績的角度,現(xiàn)在高考的教育和學生的教育,就是一個追求成績、追求升學的教育,這種教育到底是不是當今社會應(yīng)該倡導(dǎo)的?第二個從教育的角度,我們上升到了家庭教育。
雖然說教育有來自家庭方面的、社會方面的、學校方面的,但在這張圖中我們看到的是親吻的口紅印,這是來自家庭的,所以這幅漫畫其實是想強調(diào)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再深入一點,我們是不是可以探討一下這種單一的獎懲制度,一個親吻或者巴掌,有沒有涉及到暴力的懲罰方式。
很多家長在孩子快考試的時候,說考試以后給你買什么,或者獎勵你帶你去游樂園玩。單一化的獎懲方式到底有沒有利于孩子的成長也是我們值得思考的。
這篇作文應(yīng)該怎么去寫呢?每次出題人在出作文題目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分析,就是盡可能貼合考生大家的生活,讓大家有話可說,但這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舉自己的例子?我們要寫的議論文有三要點:論點、論據(jù)、論證。這個論據(jù)應(yīng)該怎么找?是不是自己的事組成一個小故事就可以了?當然不是,如果我們這樣寫就會把作文弄成議論文和記敘文混雜在一起不倫不類的東西。
我們再回到作文題目,那我們不寫自己的例子怎么辦?其實我們在課本中就學到過傅雷家書,這篇文章包含了父親對孩子嘔心瀝血的教育理念;我們小時候背三字經(jīng),養(yǎng)不教父之過,強調(diào)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孟母三遷也是,曾國藩的家書也是一樣。有同學說知道孟母三遷,也知道養(yǎng)不教父之過,但是怎么把它節(jié)選出一個段落?因為我們寫完分論點是要進行闡述和分析的,而不是一個事例的堆積。
開頭以及中間要去一步步一層層分析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分別舉一些例子去論證。論證的時候用分析的口吻,你可以寫得優(yōu)美一些,比如用一些名人名言,用一些排比句,最后點一下材料,然后扣題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并且升華一下到呼吁,更多的教育應(yīng)該放在孩子身上,不能把孩子放在學校就不管了,也不能進行簡單的獎懲,這樣會造成孩子不正確的價值觀。
高考看語文,語文看作文。相比其他高考科目,每年能成社會話題的,唯有高考作文。因為很多地方今年開始使用全國卷,致使作文題數(shù)目銳減至11道。其中,最出彩的當屬全國卷的那一個巴掌和一個吻。
全部的材料僅僅就是一幅漫畫,很像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看圖作文,但是仔細品品,漫畫中的分數(shù)與巴掌、分數(shù)與吻的搭配,可說的角度很多,寫出一篇東西不難,寫得漂亮很不容易。既能照顧一般考生,又能拉開水平差距,這樣的題目作為高考題,應(yīng)該是很不錯的。好過某些作文題,脫離學生實際生活,讓考生無話可說,只能假大空地胡編亂造。
圍觀漫畫的“社會考生”,有的從中看到了高中與大學的區(qū)別:高中98分挨批,大學61分獲贊;也有的品出了高考分數(shù)的地域差距:某些地方98分算考砸了,某些地方61分算可以……其實,這幅漫畫給家長們看最合適,看待孩子的進步與退步,應(yīng)該換個視角看問題,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與肯定。
但是,現(xiàn)實就是這樣殘酷,從100分“退步”到98分,貌似差別不大,可放到高考這樣的考試中,可能就相隔千萬人了。漫畫批判的唯分數(shù)論,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大的無奈,成績好的學生害怕哪怕微小的“退步”,成績差的學生反而能從微小的“進步”中體驗到快樂??荚嚾绱耍聵I(yè)如此,生活中所有事皆如此。
所以,把自己的位置放得足夠低,是保持快樂的最大秘訣。這個道理對高考作文的出題者,同樣適用。如果總是想要出奇出新,以便在高考作文題公布的那一刻,贏得一片好評,那就危險了;只要有這樣的心態(tài),結(jié)果往往是很糟糕的,很容易劍走偏鋒,甚至偏離高考作文題的核心意義。
說白了,高考作文題僅僅是一道題而已,是用來考的不是用來炫的,要讓學生有話可說,能夠流露真情實感,不必說上一通正確的廢話。我早已不記得1998年的高考作文題是什么,更不記得當年自己寫了些什么,大概只是把死記硬背來的所謂好詞佳句,往上生搬硬套?;藥资霝g覽那篇垃圾的閱卷者,應(yīng)該沒給我一個好分數(shù),他若稍許高抬貴手,也許那年夏天的結(jié)果就會不一樣。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在考生眼里,作文題無所謂好壞,只有好寫不好寫;或者說,好寫的作文題都是好的,難寫的作文題都是壞的。事實上,除非寫出了“奇葩”,一篇高考作文最后的讀者不會超過兩個人,平均被閱讀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分鐘。如果說“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高考作文的得分高低,顯然具有很大偶然性。
碰到一個靠譜的作文題,遇到一個靠譜的閱卷者,才能有一個靠譜的作文分數(shù)。這個意義上,高考作文題的“附加意義”越少越好,無論圍觀者給巴掌還是給吻,考生具體的答題情況,才是檢驗作文題好壞的唯一標準?;诖?,讓學生有話可說,能夠流露真情實感,且能呈現(xiàn)思辨能力與知識積累,就是一道好的作文題。
那是去年寒假的一天,爸爸怕我一個人在家會餓,就買了一箱牛奶,并且對我說:“在家想喝牛奶就自己拿來喝,不過一天只能喝一瓶,因為你已經(jīng)發(fā)胖了?!闭f完,他就和媽媽去上班了。
他們前腳剛走,我的嘴就“開始”了,你們一定會問:“什么開始了?”我告訴你們就是開始想喝了。我喝了一瓶牛奶,哇,真好喝,再喝一瓶吧!我完全忘了爸爸說的話,喝完了才猛然想起。我急得大叫:“不好了,這次一定被罵。??!我的媽呀,怎么辦?怎么辦?”忽然一個壞主意從我腦子里跳出。我心想:“一定能成功!萬歲!”我小心翼翼地把喝過的空瓶子放進牛奶箱的最底層。那晚他們沒發(fā)現(xiàn),這一招果然行。一次、倆次,成功了,第三次也成功了!我心想:“哈哈,你們看我多聰明呀!連爸媽都給騙了?!笨墒呛镁安婚L,第四次這么做的時候,被有事回家的爸爸逮住了。唉,真是應(yīng)了那句古話:馬有失蹄,人有失手。爸爸問:“你有沒有多喝牛奶?”我連忙裝傻應(yīng)道:“沒,沒多喝呀!”爸爸氣急了:“你,你還狡辯!”順手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然后,“砰”的一聲把門關(guān)上了。這巴掌打得我都碎了,我一邊流淚一邊想:“爸爸你真狠,你是小氣鬼,我可是你親生女兒呀!不就是多喝了幾瓶牛奶嗎?也花不了多少錢……”想了一大堆氣話。我獨自一個人在房間里待了幾個鐘頭,爸爸也沒理會我,我更是恨他。不知什么時候,門突然打開了,原來是爸爸。
也許是爸爸瞧見我臉上的巴掌印心疼了,就不聲不響地走近我,抱起了我,坐在一張椅子上。我心想:“打了一巴掌再給一個紅棗吃,我才不領(lǐng)情!”
爸爸撫摸著我的手說:“蕊蕊,爸爸打你是不對的,但是你要多喝牛奶可以告訴爸媽,爸媽也會理解你呀!你這么小就會騙人,長大了會偷天喲!”同時還給我講了《偷針》、《狼來了》的故事,告訴我要從小學會做誠實的人。不知怎的,剛才心里涌出的那些氣話從我腦海很快逃走了,我明白了,我的做法和想法是多么得幼稚和不對。爸爸這巴掌打得的確很痛,但也很有意義。這一巴掌使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良習慣,我決心改正缺點,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我永遠、永遠都會記住這有意義、有價值的一巴掌。
親情源于血緣,血緣凝就親情。
人世間,依賴血緣紐帶,常常演繹出一個個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親情故事。 在某塵土飛揚的建筑工地上,一批新的建筑物將奠基而起,然而還有一間破舊的小屋孤立地支撐在那里。
在一般人眼里,或許認為這是難以拔掉的“釘子戶”??墒怯姓l知道,這“釘子戶”的背后卻有一段悲涼的故事:戶主是一對老夫妻,他們唯一的兒子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弱智兒,經(jīng)常離家出走,十天半月回來一趟。
可是這一次卻外出了兩個多月沒有回來了,老兩口心急如焚,進退兩難。不遷吧,又影響工地的建設(shè)進度,遷吧,又擔心傻兒子回家找不著爹娘。
最后,破屋還是動遷了。從此以后,在這建筑工地的東頭和西頭各佇立一個老人,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聲,踮著腳尖期盼那久未歸來的傻兒子,任憑塵土撲面,風吹雨淋。
某城市大地震后,人們清理廢墟時驚異地發(fā)現(xiàn),不少嬰幼兒還活著――在母親弓著的血肉之軀下活著;一位年愈半百的母親,在兒子患尿毒癥急需一顆腎臟時,毅然請求醫(yī)師取出她的一顆腎臟…… 這就是親情,這就是人世間至善至美的親情。她在那牽腸掛肚的惦記中,在那圣潔無私的呵護中,在那無怨無悔的奉獻中。
擁有這樣的親情,會使我們風雨人生變得風光怡人,使多舛的世界充滿溫馨。 親情,與生俱有,源于血緣,但又不囿于血緣。
歲月的洗禮,會顯現(xiàn)親情的濃淡;物欲的考驗,會證明親情的真假。 最真摯的親情不因遠離而疏遠,不因久別而淡漠,離久越遠,親情彌足珍貴。
當物欲占據(jù)心靈時,親情也會被物欲玷污和踐踏。 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她叫“親情”。
每個人一生下來就自然擁有而習以為常,有時,我們在不經(jīng)意中就失落了這與生俱有的寶貴財富。擁有親情的人生是完美的,沒有親情的人生是殘缺的,而擁有親情卻不珍愛的人生是遺憾的人生,更是可悲的人生。
剪不斷的情意,理不完的愛意,母親的愛總是無微不至,這不知不覺間,成了我一筆小小的財富。 不久“五一”勞動節(jié)即將到來,這不禁讓我回憶起去年的“五一”勞動節(jié),至今還讓我難以忘卻。
記得那天人山人海,我和母親穿梭在哪熱鬧的大街上,公路上的車當然也不甘示弱,更是川流不息。 過馬路時,我大跨步地向前走,母親緊隨其后,突然,我感覺我的手背什么東西牽住了。
扭頭一看,是母親牽住了我的手,我一下子甩開了母親的手,叫到:“媽!”母親知道我的用意了,雖然顯得有些尷尬,但還是不以為然地命令到:“小心車!” 走到馬路對面后,我才恍然大悟,我拒絕了母愛,這是一個母親本能性的動作,卻被我拒之門外,想起母親剛才那張心酸而又尷尬的臉,我不禁有些后悔,我把這筆小小的財富就這樣拒絕了。經(jīng)過長時間的心理斗爭,我決定牽起母親的手。
牽起母親的手后,我“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母親老了,原來那只光滑細膩的手已是曾經(jīng)擁有,歲月無痕,卻在母親的手上留下了蹤跡,看著母親有了好幾條皺紋的手,我心里很難過。伴隨我們的長大,母親已漸漸老去,而我卻沒有察覺,這樣的我,不是很愚蠢嗎? 在以往的日子里,還記得母親也是這樣牽著我去上學、過馬路的,我逐漸的長大,給母親的回報卻是拒絕了她的愛。
那天的所作所為,我真的感到后悔,如果這次的“五一”勞動節(jié)還和母親一起出去逛街的話,我不要母親牽我,我會去牽上母親的手,撫摸那歲月的痕跡,牽上我這筆小小的財富。 親情是一筆財富,這筆財富只有真正讀懂母親的心的人才配擁有。
我不會讓我這筆小小的財富成為曾經(jīng)擁有,我要讓親情這筆小小的財富永遠屬于我,因為,有了這筆財富,我真的很幸福,也很知足。我讀懂了親情,就像星星看懂了真正的眼睛。
我讀懂了親情,就像塵埃依戀著不滅的恒星。 它有一雙灰色的令人嘆息的眼睛。
明明混沌不堪,卻又那么簡單易懂。就像人體的線路,明明是復(fù)雜的構(gòu)造,卻是最簡單的捷徑。
小時候,記得會怨你。 明明是自己做的不對,可是當夜晚偷偷躲在被子里,輕聲哭泣之時,安慰我的也是你。
因為不懂得,所以很快便一笑了之。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怨不得,只能怪自己。
小時候,記得自己是一個人住校的,雖然有這么多的同學陪著,可是還是覺得心里空落落的。明明知道你們很忙,但是還是不由自主的會想你們,因為知道,所以也沒有再過問,雖然,有時候,還會有一些小小的埋怨,但是還是忍住。
懂事些,長大些,可是還是會怪你。 記得年紀又一些大了,年級也更高了,記得有一陣子成績經(jīng)常下滑,每一次回到家,成績單都在手里,不愿給你們看,我怕死,但是更怕痛。
每次打完后,那恨鐵不成鋼的眼神令我難堪,我也知道是自己做的不對?!耙院罂疾缓?,不要不告訴我們!誠實一些,我們不會打你。”
還記得這循循善誘。當我再一次沒有考好,顫抖著將成績單從書包中掏出來,記得落下的仍是巴掌。
我已經(jīng)誠實的將試卷給你們看了,你們自己說不會打我的,可是……,我沒有反駁,我膽小怯懦,所以在學校裝的大大咧咧,是一個大膽開朗的女孩,我會怪你們,但是我知道,錯在我。 成熟些,才發(fā)現(xiàn),我——愛你。
隨著年級的逐漸升高,漸漸明白,要懂事。 沒有考上好的中學,這一直是一個陰影。
當我。
天下的父母們,“獎”和“罰”并不會讓孩子開心,單憑分數(shù)也不能決定孩子的能力,只有用實際能力來衡量孩子,用理解來包容孩子,用鼓勵來教育孩子,那么,祖國的花朵才會在陽光下開得更加燦爛.美麗!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畫,笑得前俯后仰。
瞧,那個小男孩臉上的唇印和掌印…… !可看著看著,我的笑容消失了,我總覺得這幅漫畫有些不協(xié)調(diào),便陷入了沉思。 這幅漫畫,畫的是一個愁眉苦臉的小男孩,他數(shù)學考了100分,臉上留下了他媽媽贊賞.親吻的痕跡,而語文卻只考了50分,則吃了媽媽的一頓"“紅燒熊掌”——臉蛋右邊印了個通紅的手印。
無奈的小男孩一手拿著語文試卷,一手拿著數(shù)學試卷,卷上的分數(shù)與臉上的兩個通紅的印跡成了鮮明的對比。 通過這幅漫畫,我看出哦了現(xiàn)在的父母,把分數(shù)看得太重了,考好就賞,考差就罰,可他們并沒有體會到孩子們的感受。
父母都認為分數(shù)比自己的子女重要。錯了,其實分數(shù)并不代表子女的能力!父母們只從表面看孩子只看到孩子優(yōu)秀或不足的一面。
像這幅漫畫中男孩的媽媽一會給予男孩太過于慈祥的愛,一會兒又給男孩過分嚴厲的批評,對于這自相矛盾的做法,孩子能承受得起嗎?“獎罰分明”,這個詞用在別人身上是沒什么不好,但用在這位媽媽身上,甫頂顛雇郯概奠誰訂京就有些名不符實了,難道“獎”就是給一通熱吻?“罰”就是扇一巴掌?這也太具諷刺意味了。 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父母.做法還不少嗎?相比之下,我是多么幸運!我的爸爸媽媽一向不會看中分數(shù),每次考試無論成績多壞,他們從沒有責怪過我,而是幫我找原因,鼓勵我,說不用去擔心,只要你考得問心無愧就行了。
我覺得,鼓勵和批評相結(jié)合的效果也許會更好。不是嗎?這樣既不會傷了孩子的心,同時又激勵了孩子,就做到兩全其美了。
天下的父母們,“獎”和“罰”并不會讓孩子開心,單憑分數(shù)也不能決定孩子的能力,只有用實際能力來衡量孩子,用理解來包容孩子,用鼓勵來教育孩子,那么,祖國的花朵才會在陽光下開得更加燦爛.美麗。
人生漫漫,每分每秒,我們都在臺階上攀登。每登上一層,我們就站得更高;每登上一層,我們就看得更遠——臺階總是在我們的腳下延伸。
鼓勵,助你跨上臺階第一步。
公園里,一個大概三四歲的小孩子步履蹣跚地走著,他的媽媽在一旁微笑地看著。在三級臺階前,孩子停下了腳步,睜大眼睛看著母親,眼神流露出茫然和惶恐,他雙手伸向母親,做出要抱的姿勢。母親卻走到臺階上,伸出雙手,向孩子呼喚:“寶寶,來,來,自己到媽媽這邊來?!睂殞毦锲鹱彀?,眼睛紅紅的,委屈地快要哭起來了。年輕的媽媽見狀,轉(zhuǎn)身假裝要離開。無奈的寶寶只好手腳并用,進攻那“龐大”的三級臺階——那動作笨拙極了。最終小寶寶爬上了“高高”的臺階,咧著嘴朝年輕的媽媽笑了。這或許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爬臺階:人生的第一層臺階,最艱難,但卻是最重要,從這級臺階開始,你的攀登開始了。
臺階開始延伸,在每一個努力攀登的人腳下。 加油!加油!運動員加油!堅持就是勝利?!边\動會場上傳來熱烈的加油聲。此時正在舉行3000米長跑,運動員們正奮力以赴,想要完成使命。那漫長的3000米,是一層又高又大的臺階,運動員所跑的3000米中的每一步都如此艱難。在同伴的加油聲中,運動員毫不懈怠,盡管雙腿已經(jīng)幾乎失去了知覺,但仍在向終點進軍。憑著堅忍頑強的毅力,運動員們終于沿著這層高大的臺階,登上了領(lǐng)獎臺。
臺階繼續(xù)延伸著,只要攀登不止,階梯將永遠延伸。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寫作基礎(chǔ) | 作文指導(dǎo) |
寫作經(jīng)驗 | 寫作方法 |
文學常識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