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基礎基礎中應用最廣泛的是筏板基礎了,筏板基礎主要用于結構形式比較靈活、結構層高比較高的剪力墻結構中。
對于筏板基礎來講,一共分為哪幾種筏板。一種是平板式的,一種是梁板式的。
對于梁板式來說,根據(jù)我們梁和板的位置關系,又分為低板位、中板位和高板位。那么板位要如何區(qū)分呢?梁底和板底平齊,稱作低板位;板在梁的中間,稱作中板位;梁頂和板頂平齊,稱作高板位。
對于平板式來講,無所謂誰高誰低,一個大的鋼筋混凝土平板就是平板式。圖1 平板式、梁板式筏板基礎接下來看一下梁板式和平板式的形狀。
如圖2所示,是典型的現(xiàn)代結構住宅中常用的形式,筒中筒形式有可能是電梯間,其他的是住宅的房間。那么整個下面的基礎是一塊沒有高低之分的平板,這屬于平板式筏板基礎中的一種。
圖2 平板式筏板基礎圖2中平板式筏板基礎的受力比較分散,并且對于圖2中每一個受力比較集中的部位,因為比較分散沒有系統(tǒng)性,需要分別進行鋼筋的加強設計。梁板式筏板基礎如圖3所示,在板的上面有一根一根的柱子,柱下是框架梁柱的一種形式。
但底下的板依舊是高低不分的一整塊平板,但是在這個平板里,板的受力比較明確,柱下板的受力肯定要大些,柱子與柱子中間受力就會小一些。圖3 梁板式筏板基礎如果想用如圖3所示梁板式筏板基礎的話,因為柱子下面集中力比較大,需要梁作為力的荷載的傳遞,將力從柱子傳到梁,再從梁傳到板,板再傳到下面的地基。
但是這種方式會導致整個地坪下不規(guī)整,高度也比較高,使用的鋼筋也比較多,成本也就更高。因此,如果不想用采用柱下梁的方式,就可以采用圖4所示的方式。
這種方式從混凝土外截面上來看高度是一樣的,但是用鋼筋配筋呢,在受力比較大的部位,比如柱子下面的位置,是用板帶來表示的。柱下鋼筋在兩個方向(X或Y方向)配置的是柱下板帶,柱下板帶中間是跨中板帶,也是兩個方向。
跨中板帶的受力相對小一些,所以配筋相比來說也會小一些。這兩種板帶交錯布置形成配筋,把整個受力進行區(qū)分。
雖然只是用板帶的鋼筋進行區(qū)分,但是整個混凝土在外觀上看起來依舊是一整塊平板。所以使用了板帶的筏板基礎也是平板式筏板基礎。
圖4 板帶式平板筏基接下來我們看梁板式筏板基礎。柱子下面有基礎梁、連接柱子的主梁、主梁之間就是次梁。
由梁和板一起構成的就是梁板式筏板基礎。那么梁板式筏板基礎有哪幾種構件組成呢?基礎主梁(柱下)、基礎次梁和梁板筏基礎平板。
圖3中沒有基礎次梁,主梁和次梁的識圖和梁的識圖是一樣的,我們會在梁的識圖及16G鋼筋圖集中詳細講解。我們重點看一下,平板是如何識圖的。
圖5 梁板式筏板基礎構件編號如圖6所示平板式筏板基礎在平面圖的表示,一般來說筏板基礎有一個筏板厚度,既可以在圖上表達,也可以說明中進行說明,對于某些不同的交接部位厚度不一樣的時候,會有詳圖進行說明。所以看圖的時候要看全,再根據(jù)之前講到的結構圖的識圖方法與步驟,看圖時要所有的把結構設計說明和平面圖,以及每張平面圖的圖紙說明以及平面圖詳圖要一起進行閱讀。
那么用上述方法,先看懂筏板厚度,然后要看板的配筋。板的配筋有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因此標注的時候要把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都標注出來。
由X方向和Y方向上的上部鋼筋與下部鋼筋,共同組成大型的鋼筋網線,再經過混凝土澆筑,就是整個的混凝土基礎了。圖6 平板式筏板基礎平面圖那么我們接著以實際的工程圖紙(圖7)為例講解。
首先在整個筏板基礎中有一個大的整體的配筋,然后當有上部結構的荷載的時候,意味著有集中力傳來。在這些地方對板有集中荷載的沖切力,也就意味著板在這些地方受到的力會加大。
因此在這些地方會有一些附加的鋼筋(附加的上部和下部),在一些特殊的部位再附加一些鋼筋,再和原來整個板上的鋼筋共同作用。也就是說在整個板上都有配筋,在受力較大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局部加固,既能滿足筏板基礎上部結構靈活布置的需求,又能滿足高效節(jié)約成本的作用。
這也是筏板基礎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方式。所以說看圖時,除了整體通常鋼筋的布置之外,還需要注意每一塊附加鋼筋的布置。
圖7 平板式筏板基礎識圖1最后讓我們看看另一種平板式筏板基礎,除了上述的鋼筋配置,我們在上文提到過,筏板基礎外觀上看上去整體高度是一致的,但是實際上并非如此。對于板,有時候會有一些獨立的柱子、或者有些基坑、或者是其他的設備基礎等等。
這些都可能導致在筏板上某個地方的凹陷或局部加強。所以在我們的圖紙上都有一些對應的局部的詳圖。
所以說,平板式筏板基礎整體上大范圍大面積的看上去是一塊平板,但是在局部的位置也可能會突出、凹陷、斷開等等,具體需要對應好詳圖的位置和圖紙上截面的位置,搞清楚每一部分都是什么,才能夠把圖紙看明白。也就是說,只有在第一步看懂圖紙、看懂鋼筋;才能第二步計算圖紙、計算鋼筋。
圖8 平板式筏板基礎識圖2在平板式筏板基礎中,有一種特殊的形式叫做板帶式平板筏基。板帶分為柱下板帶(ZXB)和跨中板帶(KZB)。
每一種板帶用寬度來表示,在。
筏板基礎由整塊式鋼筋混凝土平板或板與梁等組成,它在外形和構造上像倒置的鋼筋混凝土平面無梁樓蓋或肋形樓蓋,分為平板式和梁板式兩類,前者一般在荷載不很大、柱網較均勻、且間距較小的情況下采用;后者用于 荷載較大的情況。
由于筏形基礎擴大了基底面積,增強了基礎的整體性,抗 彎剛度大,故可調整和避免結構物局部發(fā)生顯著的不均勻沉降。 適用于地基土質軟弱又不均勻(或有人工墊層的軟弱地基)、有地下室或當柱子或承重 墻傳來的荷載很大的情況,或建造六層、六層以下橫墻較密集的民用建筑 中。
筏板基礎的構造要求有:(1) 筏板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15;當有防水要求時,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0,抗?jié)B等級不低于SO。 6。
(2) 筏板厚度應根據(jù)抗沖切(剪)切要求確定,但不小于200mm;梁 截面按計算確定,高出底板的頂面一般不小于300mm,梁寬不小于250。 筏板懸挑墻外的長度從軸線起算,橫向不宜大于1500mm,縱向不宜大于 1000mm,邊端厚度不小于200mm。
(3) 筏板配筋按雙向計算確定。當板厚大于300mm,按構造要求可配置單層鋼筋;板厚大于或等于300mm時,應配置雙層鋼筋。
受力鋼筋的直 徑不宜小于12,分布鋼筋直徑一般不小于8~10,鋼筋保護層厚度不 小于35mm。在筏板基礎周邊附近的基底及四角反力較大,配筋應予加強。
(4) 當采用墻下預埋式筏板,四周必須設置向下邊梁,其埋入室外地面 下不得小于500mm,梁寬不宜小于200mm,上下鋼筋可取最小配筋率并不少于2ψ10mm,箍筋及腰筋一般采用ψ8@150~250mm,與邊梁連接的筏板上部要配置受力鋼筋,底板四角應布置放射狀附加鋼筋。
筏板基礎: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
建筑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采用砼底板 筏板,承受建筑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筏型基礎又叫筏板型基礎,即滿堂基礎。
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lián)系梁聯(lián)系起來,下面再整體澆注底板。筏板基礎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
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
筏板基礎施工,混凝土澆筑完畢,應灑水養(yǎng)護的時間為(底板混凝土為抗?jié)B混凝土,養(yǎng)護周期不少于14天) 建筑物采用何種基礎型式,與地基土類別及土層分布情況密切相關。工程設計中,常遇到這樣的地質情況,地下室底板下的巖土層為風化殘積土層、全風化巖層、強風化巖層或中風化軟巖層,因此,有可能采用天然地基。
高層建筑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筑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墻,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fā)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于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筑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一、筏板基礎是什么筏板基礎是當建筑載荷較大,且地基承受力比較弱的情況下,用來承受建筑物的整體基礎,又稱為滿堂基礎,一般采用砼底板、柱下獨立基礎、梁等整體材料組成,埋深比較淺,施工完畢后,必須要進行養(yǎng)護,時間至少在14天以上。
二、如何使地基變得更加堅固1、換填法:當土地不足以承載建筑時,可以更換土墊層,來加強提地的承載能力,意思就是根據(jù)建筑面積大小,將地下一定范圍內的土層挖掉,然后回填強度較大的砂石,并壓密實。 2、預壓法:這是一種有效改善軟土地基礎的辦法,做法比較簡單,建房前根據(jù)建筑載荷,在土地上施加壓力,將土地中的空隙壓實,這樣能夠有效的增強地基承載能力。
3、強夯法:這種做法起源于法國,處理后的地基,其承受能力可以提高2到3倍,具體做法是用幾十噸的重錘,從高處落下,并反復幾次,直到強力將土地壓實,做法很實用,但會影響范圍廣。 4、振沖法:該做法可以改善地下10米左右的地基,但根據(jù)土地材質不同,主要可以分為置換法和密實法,其中置換法主要用于粘性土地,而密實法則是用于砂土中,通過擠密和液化實現(xiàn)。
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筑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采用砼底板 筏板,承受建筑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地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
筏型基礎又叫筏板型基礎,即滿堂基礎。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lián)系梁聯(lián)系起來,下面再整體澆注底板。筏板基礎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
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 筏板基礎施工,混凝土澆筑完畢,應灑水養(yǎng)護的時間為(底板混凝土為抗?jié)B混凝土,養(yǎng)護周期不少于14天)
建筑物采用何種基礎型式,與地基土類別及土層分布情況密切相關。工程設計中,常遇到這樣的地質情況,地下室底板下的巖土層為風化殘積土層、全風化巖層、強風化巖層或中風化軟巖層,因此,有可能采用天然地基。
高層建筑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筑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墻,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fā)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于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筑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應用領域:
筏板基礎施工,混凝土澆筑完畢,應灑水養(yǎng)護的時間為(底板混凝土為抗?jié)B混凝土,養(yǎng)護周期不少于14天)。筏板基礎也屬于擴展基礎的一種,一般用于高層框架、框剪、剪力墻結構,當采用條形基礎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時,或當建筑物要求基礎有足夠剛度以調節(jié)不均勻沉降。筏板基礎分為梁板式筏板基礎和平板式筏板基礎。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2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