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信息 戰(zhàn)國七雄中,秦國仗著強盛不斷發(fā)兵進攻鄰國,占領(lǐng)不少地方。
其它六國都很害怕,想方設法去對付它。當時有一個人,叫蘇秦,他提出“合縱”抗秦,意思是六國聯(lián)合起來共同抗秦。
因為六國位置是縱貫南北,南北為縱,所以稱為“合縱”。 由來 蘇秦是洛陽人。
洛陽是當時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為,曾求見周天子,卻沒有引見之路,一氣之下,變賣了家產(chǎn)到別的國家找出路去了。
但是他東奔西跑了好幾年,也沒做成官。后來錢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
家里人看到他趿拉著草鞋,挑副破擔子,一付狼狽樣。他父母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他妻子坐在織機上織帛,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給他做飯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開了。
蘇秦受了很大刺激,決心爭一口氣。從此以后,他發(fā)憤讀書,鉆研兵法,天天到深夜。
有時候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 雖然很疼,但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這就是后來人們說的“頭懸梁,錐刺股”,用來表示讀書刻苦的精神。
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開始,他到六國去游說,宣傳“合縱”的主張,結(jié)果他成功了。
第二年,六國諸侯訂立了合縱的聯(lián)盟。蘇秦掛了六國的相印,成了顯赫的人物。
蘇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陽(今河南洛陽)人,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蘇秦師從鬼谷子,學成后,外出游歷多年,潦倒而歸。
隨后刻苦攻讀《陰符》,一年后游說列國,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蘇秦到趙國后,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zhàn)略思想,并最終組建合縱聯(lián)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guān)。
聯(lián)盟解散后,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后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漢書·藝文志》縱橫家有《蘇子》31篇,早佚。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存有其游說辭及書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見于現(xiàn)存?zhèn)魇拦偶?/p>
坎坷之路 蘇秦家里以務農(nóng)為生。早年到齊國求學,拜鬼谷子為師,與張儀同為鬼谷子的學生。
學成后,外出游歷多年,窮困潦倒,狼狽而回。家人都私下譏笑他不治生產(chǎn)而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
蘇秦甚感慚愧,于是閉門不出,遍觀所藏之書,感嘆道:“從師受教,埋頭攻讀,卻不能換來榮華富貴,讀再多書又有什么用呢?!庇谑钦业健吨軙幏?,伏案鉆研。
一年后,揣摩出合縱連橫之術(shù),認為憑此可以游說當世君王了。 蘇秦首先將目標定在洛陽,求見周顯王。
但顯王周圍的大臣一向了解蘇秦的為人,都瞧不起他,因而周顯王并不信任他。 于是,蘇秦西行至秦國。
時秦孝公已死。就游說秦惠王兼并列國,稱帝而治。
秦惠王認為時機不成熟,且秦國剛處死商鞅,討厭說客,未采納他的建議。 蘇秦離開秦國,向東,到達趙國。
當時趙肅侯任命其弟趙成為國相,封為奉陽君。而奉陽君不喜歡蘇秦。
得志燕國 燕文公二十八年(前334年), 蘇秦到燕國,等待了一年多才見到燕文侯。 蘇秦游說燕文侯,先從地理位置上分析了燕國與趙國的相依之勢,接著批評燕國的戰(zhàn)略錯誤:擔憂千里之外的秦國,卻不擔心百里之內(nèi)的趙國;最后建議燕文侯合縱趙國,結(jié)為一體。
燕文侯認為蘇秦之議很有道理,允諾蘇秦“如果能以合縱之計維持燕國安定,愿舉國相報”。于是資助蘇秦車馬金帛,前去游說趙國。
出使趙國 蘇秦第二次來到趙國,奉陽君趙成已死,便游說趙肅侯,提出六國聯(lián)合起來抵抗秦國的主張。 蘇秦詳細分析了趙國和其他諸侯國的關(guān)系,指出趙對韓魏的戰(zhàn)略相依關(guān)系, 進而說明了自己的合縱主張:韓、魏、齊、楚、燕、趙六國聯(lián)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 并建議趙國組建六國聯(lián)盟并力抗秦,如此一來,六國一體,秦國一定不敢從函谷關(guān)出兵侵犯,趙國的霸主事業(yè)也就成功了。
趙肅侯采納了蘇秦的“合縱”主張,資助他去游說各諸侯國加盟,以訂立合縱盟約。 合縱六國 智激張儀 蘇秦在趙國時,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國,生擒了魏將龍賈,攻克了魏國的雕陰,并打算揮師向東挺進。
蘇秦擔心秦國的部隊打到趙國,盟約還沒結(jié)締就遭到破壞。于是決定智激同窗張儀入秦,維護萌芽期的聯(lián)盟。
蘇秦派人去悄悄勸說張儀來投奔他,張儀到來后,蘇秦卻故意不理不睬,并當眾羞辱后打發(fā)他離開。張儀又羞又氣,想到各國諸侯中只有秦國才能威脅趙國,于是便前往秦國。
蘇秦暗中派人資助張儀到達秦國,并且?guī)椭姷角鼗萃?。秦惠文君十年(?28年),秦惠王用張儀為客卿,與他共商攻打各國諸侯的大計。
這時,幫助張儀的人才說是蘇秦故意激怒他,為的是張儀今后有更好的發(fā)展。張儀知道后,感嘆自己沒有蘇秦高明,并許諾在蘇秦當權(quán)時不攻打趙國。
說韓 蘇秦到了韓國,游說韓宣王。 蘇秦先分析韓國的優(yōu)勢:地勢堅固,軍隊幾十萬,且善于冶煉兵器; 再陳述臣服秦國的弊端:侍奉秦國,秦必然要求割讓宜陽、成皋,一旦同意,秦國就會變本加厲,土地有限,秦國的欲望無限,離滅亡之日就不遠了;最后蘇秦說:大王如此英明,軍隊又如此強悍,卻甘居秦國之后,我真替大王感到羞恥! 韓宣王聽完臉色大變,手。
錐刺股。
蘇秦(前?——前317年),字季子,漢族,戰(zhàn)國時期的洛陽(周王室直屬)人,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芍^“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蘇秦最為輝煌的時候是勸說六國國君聯(lián)合,堪稱辭令之精彩者。于是身佩六國相印,進軍秦國,可是由于六國內(nèi)部的問題,輕而易舉就被秦國擊潰。
蘇秦出身農(nóng)家,素有大志,曾隨鬼谷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shù)多年。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
他家庭貧苦,向秦國推銷統(tǒng)一中國的策略,沒有成功,盤纏也花完了,結(jié)果回家,妻子都不理他,向嫂子要口吃的,嫂子也看不起他。于是他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yè),“錐刺股”的故事就是這么來的。
后來他改變策略,游說六國合縱抗秦,身任六國宰相。衣錦還鄉(xiāng),他的嫂子和妻子跪在地上都不敢抬頭看他。
5、合縱攻強秦 蘇秦在齊國,繼續(xù)作削弱齊的工作。
他勸齊王大興土木,縱情享樂,對外則大肆戰(zhàn)爭,廣樹仇敵。齊秦關(guān)系惡化,再加上齊攻宋國,秦王非常震怒。
蘇秦勸齊王先采取軍事行動,以打擊遏制秦勢力的發(fā)展。同時也想使齊的力量進一步被消耗。
齊王對燕懷有顧慮。蘇秦為燕辯解說:“燕國國小力弱,一向依附于強齊,而齊之所以能號令天下,也正是有了燕的支持。
這種友好關(guān)系是燕國人心所向,怎么會對齊有異心?”齊王釋然。于是,蘇秦出使,為齊王合縱攻秦而奔走。
蘇秦分別游說韓趙魏燕四國國君,各自出軍兵糧草,以攻秦國,推選趙國宰相奉陽君為合縱長,而齊國實際上卻是合縱的真正組織者和指揮者。齊國名義上合縱攻秦,其實不過是借齊制秦,使其不能抽身救宋,齊好再次攻宋。
蘇秦極力主張強攻秦國,然而齊既不賣力,趙韓魏燕自然也都互相推讓而逡巡不進。因此聯(lián)軍始終未與秦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
盡管如此,齊勞師襲遠,仍然大損國力。 6、合縱反攻齊 齊王發(fā)動攻秦的同時,展開了對宋的第二次進攻。
這實際上使其他四國聯(lián)軍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既無法合力攻秦,又不能馬上撤兵回國。于是各國對齊都暗懷不滿。
本來蘇秦此時南下,明著合縱攻秦,暗中卻在積極為燕聯(lián)系反齊的同盟軍。蘇秦見各國離心,便暗中勸在魏國的孟嘗君:“昔日您在齊國時,為齊立下蓋世之功,而齊王暗昧,不但不重用,而且使您背井離鄉(xiāng),遠來歸魏。
今又棄信義于不顧,玩弄聯(lián)軍各國。燕軍有攻齊意,趙國也早對齊懷恨,如果聯(lián)合起來東擊齊國,則中原勢大,魏和先生您也定會名動天下?!?/p>
孟嘗君答應了蘇秦的建議。 蘇秦又勸說齊王同秦求和:“魏趙距秦近而齊地距秦遠,如果我們五國合縱不能擊敗秦,魏趙為了保存國家就肯定要向秦求和,秦一旦同其他國家聯(lián)合,定會連橫來攻打齊。
望大王早作準備,先與秦談和,以免形勢被動?!饼R王以為蘇秦說的很有道理,便搶先與秦做出友好的表示,并打算用親秦的韓聶做宰相。
趙國奉陽君正忙于合縱攻秦,見齊王未商量就先與秦交好,大為惱怒,便聯(lián)合魏燕要對正忙于攻宋的齊國開戰(zhàn)。齊王慌忙從宋撤軍,并答應送給奉陽君土地,奉陽君才停止了攻齊的行動。
7、蘇秦拘于趙 奉陽君得到齊王關(guān)于土地的許諾,與齊的關(guān)系又和好起來,而蘇秦在暗中進行的對燕趙關(guān)系的離間活動,也被奉陽君察覺。于是奉陽君把蘇秦拘留在趙國,限制其行動。
蘇秦向燕王求救,并打算繼續(xù)進行離間活動。燕王向趙奉陽君提出嚴重抗議,奉陽君釋放蘇秦,然而蘇秦卻再也不能找到機會在趙活動。
他想去見齊派至趙的使臣,趙不許。蘇秦無奈,離開趙入齊。
8、自陳功與過 蘇秦入齊之后,燕昭王對他產(chǎn)生了懷疑,因為他以時機未到為辭,幾次勸阻燕昭王對齊的進攻,于是昭王打算讓別人替換蘇秦回國。蘇秦感到非常委曲,向燕王寫信申辯。
這封信可以說是他對自己一生功過的一個評說。他說:燕和齊仇恨由來已久。
我為燕齊的邦交奔走,本來就難以獲得各方面的信任。齊是燕國的心腹大患,我在齊國,大可使齊不謀攻燕,小可使齊趙關(guān)系破裂,以此為大王的大事作準備。
五國伐秦,燕雖然出兵出糧,但一來免去齊稱帝燕稱臣的恥辱,二來沒有齊趙攻燕的禍患。后來奉陽君接受齊的封地,將我扣在趙國。
大王救臣下出于水火,現(xiàn)在齊趙都不謀攻燕,燕得以修飭國力,我雖無功,但自以為可以免罪了。我作為燕臣,在齊國活動,本來就會有流言蜚語。
我如在齊顯貴,燕國大夫就不信任我,我在齊作賤,世人就看不起我。我如受齊王重用,燕大夫就會對我抱有希望,希望達不到又徒增埋怨。
齊國如有不利于燕的地方,就把責任都歸到我頭上,天下人不攻齊,就說我善于為齊謀劃。我的處境也可以說是夠危險的了。
我不畏死報效于大王,大王卻懷疑怪罪于臣下,我實在感到恐懼。盡管我自以為可以列于天下公卿之中也無可愧疚,如大王只是重用有才的賢人,我愿在齊與他認真合作;如大王不放心我,我就回燕侍奉大王,以寬解大王的憂慮。
燕昭王終于沒有撤換蘇秦。 9、蕩蕩身后事 蘇秦為了惡化齊趙邦交,使齊廣樹仇敵,再勸齊王攻宋。
公元前286年,齊滅宋。齊國力也漸漸疲衰。
同時由于奉陽君向齊索要封邑,齊趙關(guān)系又出現(xiàn)裂隙。蘇秦頻繁的活動,終被齊王和齊大夫發(fā)覺。
齊王將蘇秦車裂于市。蘇秦死時,年五十余歲。
蘇秦死后,燕趙魏秦韓五國聯(lián)合,在燕將樂毅的帶領(lǐng)下大舉攻齊,連陷城池七十余座。齊王出逃,被殺。
齊國后來雖然又奪回國土,國力卻大衰,從此一蹶不振。而燕趙魏秦四國之所以發(fā)動這場戰(zhàn)爭,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蘇秦生前活動的緣故。
《漢書·藝文志》縱橫家類有《蘇子》三十一篇,當是蘇秦作品或后人所記有關(guān)他的事跡的匯集,其中似也包括蘇代、蘇厲的一些游說之辭?!短K子》是縱橫家類中篇幅最多的一部,可見從戰(zhàn)國到西漢,縱橫家中屬于蘇氏弟兄的作品或有關(guān)材料分量很多,流傳也最廣。
漢以后該書已亡俠。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本《縱橫家書》,其中有十一篇蘇秦上燕王或趙王書,不見于《戰(zhàn)國策》、《史記》等傳世的古籍,另有兩篇其部分內(nèi)容見于《戰(zhàn)國策》,這十三篇是現(xiàn)在了。
蘇秦苦讀拜相蘇秦乃洛陽人,學縱橫之術(shù),說秦王,書十上,而不為用,資用匱乏,去秦而歸。
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歸色。 至家,妻不下杼,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
蘇秦乃嘆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發(fā)憤讀書,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期年,趙王封其為武安君,受相印,人隨其后,以抑強秦。
翻譯蘇秦是洛陽人,學習了縱橫聯(lián)合的技術(shù),勸說秦王,前后上書了十幾次??伤闹鲝垼冀K沒有被采納,資用竭盡,只好離開秦國回家,背著書籍,挑著行李,形容憔悴,一副慚愧的樣子。
回到家里,正在織布的妻子不下織機迎接,嫂子不肯為他做飯,父母也不搭理他。蘇秦長嘆道:“妻子不把我當作丈夫,嫂子不把我當作小叔,父母不把我當作兒子,這都是我的過錯??!”于是發(fā)奮讀書研。
讀書讀得疲倦欲睡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刺得鮮血直流到腳上,過了整整一年,蘇秦學成了,趙王封他為武安君,授與相印,大家都緊跟他的領(lǐng)導,一起來遏制強橫的秦國。蘇秦激將請張儀蘇秦已說趙王而得相約從親,然恐秦之攻諸侯,敗約后負,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張儀曰:“子始與蘇秦善,今秦已當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張儀于是之趙,上謁求見蘇秦。
蘇秦乃誡門下人不為通,又使不得去者數(shù)日。已而見之,坐之堂下,賜仆妾之食。
因而數(shù)讓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寧不能言而富貴子,子不足收也?!?/p>
謝去之。張儀之來也,自以為故人,求益,反見辱,怒,念諸侯莫可事,獨秦能苦趙,乃遂入秦。
蘇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張儀,天下賢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獨張儀可耳。
然貧,無因以進。吾恐其樂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
子為我陰奉之?!蹦搜在w王,發(fā)金幣車馬,使人微隨張儀,與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車馬金錢,所欲用,為取給,而弗告。
張儀遂得以見秦惠王?;萃跻詾榭颓洌c謀伐諸侯。
蘇秦之舍人乃辭去。張儀曰:“賴子得顯,方且報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蘇君憂秦伐趙敗從約,以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陰奉給君資,盡蘇君之計謀。今君已用,請歸報?!?/p>
張儀曰:“嗟乎,此在吾術(shù)中而不悟,吾不及蘇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謀趙乎?為吾謝蘇君,蘇君之時,儀何敢言。且蘇君在,儀寧渠能乎!”張儀既相秦,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從若飲,我不盜而璧,若笞我。
若善守汝國,我顧且盜而城!”(出自《史記·張儀列傳第十》)翻譯蘇秦已經(jīng)說服趙王而得以去與各國結(jié)締合縱相親的聯(lián)盟,但是他害怕秦國攻打各諸侯國,在盟約還沒結(jié)締之前就遭到破壞,又考慮到?jīng)]有合適的人可以派到秦國,于是暗中派人指引張儀說:“您當初和蘇秦交情很好,現(xiàn)在蘇秦已經(jīng)當權(quán),您為什么不去結(jié)交他,以實現(xiàn)你的愿望呢?”于是張儀前往趙國,呈上名帖,請求會見蘇秦。蘇秦告誡門下的人不許為張儀引見,又讓他好幾天不能離去。
不久,蘇秦才接見了他。讓他坐在堂下,賜給他奴仆侍妾吃的飯菜,還屢次責備他說:“憑您的才能,卻讓自己窮困潦倒到這樣的地步。
難道我不能推薦您讓您富貴嗎?只是您不值得錄用罷了?!闭f完就把張儀打發(fā)走了。
張儀投奔蘇秦,自認為都是老朋友了,從中可以得到好處,不料反而被羞辱,很憤怒。又考慮到諸侯中沒有一個值得他侍奉的,只有秦國能困擾趙國,于是就到秦國去。
不久,蘇秦對他的家臣說:“張儀是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我大概比不上他呀。現(xiàn)在,幸虧我比他先受重用,然而能夠掌握秦國權(quán)力的,只有張儀才行。
但是他太貧窮,沒有機會求得引薦。我擔心他以小的利益為滿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業(yè),所以特地把他召來羞辱他,以激勵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p>
蘇秦向趙王稟明這件事,發(fā)送金錢、財物和車馬,暗中派人跟隨張儀,和他投宿同一客棧,漸漸地接近他,并奉送車馬金錢,凡是他需要的,都供給他,卻不說明誰給的。張儀終于有機會拜見了秦惠王。
惠王任用他作客卿,和他商議攻打諸侯的計劃。蘇秦的家臣見任務完成了,要告辭離去。
張儀說:“靠您的相助,我才得到顯貴的地位,正要報答您的恩德,為什么要離開呢?”家臣說:“我并不了解您,真正了解您的是蘇先生。蘇先生擔心秦國攻打趙國,破壞合縱聯(lián)盟。
認為除了您沒有誰能掌握秦國的大權(quán),所以激怒先生發(fā)憤的意志,派我暗中供您錢財,這全都是蘇先生的計謀?,F(xiàn)在,先生已被重用,請讓我回去復命吧!”張儀說:“唉呀,這些權(quán)謀都是我學習過的術(shù)業(yè),而我卻沒有察覺到,我沒有蘇先生高明啊!況且我剛剛被任用,又怎么能圖謀攻打趙國呢?請?zhí)嫖腋兄x蘇先生,蘇先生當權(quán)的時代,我怎么敢奢談攻趙呢?況且有蘇先生在位,我難道能擺脫他的掌握嗎?”張儀出任秦國宰相以后,寫信警告楚國宰相說:“當初我陪你喝酒,并沒有偷你的玉璧,你卻鞭打我。
你現(xiàn)在要好好地守護住你的國家,我可要偷你的城池呢!”。
六國封相
蘇秦說秦國商鞅,商鞅忌之,屢說不用。蘇秦衣敝金盡,不得已回家。家人見其形似乞丐,妻不下機,嫂不為炊飯,父母并痛責之。蘇秦氣憤,乃投水覓死,其三叔救之,遂收容于三叔家中。發(fā)憤讀書,讀書有得,自信可以取卿相之位,又去趙國游說。趙王大悅,遂為趙相,又由趙往說其他燕、魏、韓、齊、楚五國,遂被封為六國宰相。蘇秦為六國宰相后,回家省親。其嫂來見之,門房不理,嫂說:“我系官嫂”門房說:“甘草在藥鋪里,這里不用?!逼湫滞姡f:“我是兄?!遍T房說:“川芎也在藥鋪里,我這里沒有。”后三叔往見之,遂大開中門迎接。這與第一次回家時情形完全不同。
“合縱”之祖——蘇秦
一、懷才不遇
蘇秦字季子,東周洛邑(今河南洛陽東)人氏,年幼之時,曾與張儀在穎川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拜鬼谷先生為師。學業(yè)成就之后,曾先后去東周(當時周王朝已經(jīng)淪落為“國”并分裂成東西二周)和秦國請求出仕欲施展抱負,不想?yún)s均未被錄用。蘇秦得到如此待遇卻未“心灰意冷”,反而回到故里,更加勤奮的學習。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頭懸梁、錐刺骨(因此事留下了“懸梁刺股”的佳話),刻苦攻讀有關(guān)兵法、醫(yī)學、經(jīng)濟和法令等方面的書籍。對當時各國的具體形勢作了充分的研究。當時,列國之中,齊、楚、燕、韓、趙、魏、秦最為強盛,而七國之中又首推秦國最強。于是,蘇秦經(jīng)過反復思考,初步形成了一個促成六國結(jié)盟以共同對抗秦國的戰(zhàn)略思想,即“合縱”。出于對自己新戰(zhàn)略思想的自信,蘇秦再次離開家鄉(xiāng),到各國游說。誰知他這一去,使中國歷史上多了“縱橫家”一流,而且更可以說是改變了歷史。
二、牛刀小試
辭別故鄉(xiāng)的蘇秦首先來到相對來說最為弱小的燕國。晉見燕文侯時,他陳述了燕與別的國家結(jié)盟的必要性:燕之所以能夠安樂無事,不受到強秦的侵犯,是因為南面有趙國作屏障。秦要功燕,必須經(jīng)過趙而跋涉千里,趙要功燕,不需百里即抵燕都。趙國之所以不攻打燕國,全因為強秦在后面牽制,而燕卻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與趙國結(jié)盟,共同抵抗強秦,防患于未然。所謂“夫不憂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計無過于此者。”于是,蘇秦建議燕侯先與趙國結(jié)好,然后再與其他各國聯(lián)盟抗秦,這樣,燕國就可保安全。他出色的口才和一語中的的言論打動了燕文侯的心,于是燕文侯拿出車馬金帛助他去趙國游說。
蘇秦來到趙國之后,便以燕國使者的身份晉見趙侯。他向趙肅侯指出,秦國強大,早就有入侵中原之念。憑各國的實力,都難以單獨抵抗強秦,如若各國都爭相討好秦國,將來勢必被秦國各個擊破。若各國聯(lián)合,則“地五倍、兵十倍于秦”,攻一國而各國援助,則秦雖強,亦不敢輕舉妄動。各國亦可相安無事。因此,蘇秦請趙侯出面倡議六國合縱抗秦。趙侯當即就采納了他的建議,并且拜蘇秦為相國,派他去游說各國,以訂立合縱盟約。蘇秦遂又以趙國使者的身份,去其余各國說以利害,并成功的得到各國君主的贊同?;氐节w國之后,被封為武安君。至此,蘇秦可謂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眴螒{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六國同盟。他的身價也雖之提升百倍。
三、“合縱”始末
不久之后,六國國君于趙國洹水(今河南境內(nèi))之上,歃血為盟,合縱抗秦。封蘇秦為“從約長”,佩六國相印。并派人將六國盟約之事向秦國通報。自此之后,秦國竟有十五年之久不敢越函谷關(guān)“雷池”一步。
秦國得知六國合縱抗秦之后甚為吃驚。隨即,秦惠文王采納了大臣們的建議,用軟硬兼施的方法引起六國之間相互猜疑,以拆散合縱。首先派人去最近的魏國,歸還了從魏國奪來的幾座城池,然后又派人去最遠的燕國,將女兒嫁給了燕國太子。于是,魏、燕兩國同秦國和好起來。趙侯得知之后,責問蘇秦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蘇秦十分惶恐,立刻出發(fā),去平息這場同盟中的“內(nèi)亂”。
蘇秦首先又來到燕國。此時,燕文侯已死,太子即位,是為燕易王。齊國趁燕國辦喪事之機攻燕,連克城池十余座。燕王便以齊國歸還城池為條件,命蘇秦以“從約長”的身份出使齊國。如若齊國歸還城池,燕國便同秦國斷絕來往。
蘇秦去齊,晉見齊威王,先行祝賀之禮,接著又行哀悼之禮。齊威王不解,問其原因。蘇秦道,人餓的再厲害也不會去吃有毒的烏頭籽,吃的越多,死的也就越快。燕和秦是聯(lián)姻之國,齊國占領(lǐng)燕國的城池就等于是與強秦結(jié)下了仇怨。這就如同饑餓之人去吃烏頭籽一樣!齊國實在是大難即將臨頭。齊威王聞言大驚,忙向蘇秦請教解危之法。于是蘇秦就建議齊威王歸還奪來的城池,這樣燕王喜歡,秦王也一定會高興。齊威王以之為是,竟然立刻照辦。
四、人心叵測
回到燕國之后,蘇秦又受到了燕王的封賞。這卻引發(fā)了一些嫉妒他的人在燕王面前說了他許多壞話。蘇秦見自己再呆在燕國不安全,就假裝得罪燕王,逃到了齊國。齊威王用他為客卿。誰知后來齊國一些疑忌他的大臣竟然雇傭刺客向他行刺。臨終之前,他向齊王建議,在他死之后,以大罪車裂于市,并懸賞行刺之人,這樣就一定能抓到刺客。齊王依計行事,果然不久刺客就伏法就誅。一代縱橫家也就以這樣慘壯的形式結(jié)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錐刺股。
蘇秦(前?——前317年),字季子,漢族,戰(zhàn)國時期的洛陽(周王室直屬)人,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芍^“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蘇秦最為輝煌的時候是勸說六國國君聯(lián)合,堪稱辭令之精彩者。于是身佩六國相印,進軍秦國,可是由于六國內(nèi)部的問題,輕而易舉就被秦國擊潰。
蘇秦出身農(nóng)家,素有大志,曾隨鬼谷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shù)多年。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他家庭貧苦,向秦國推銷統(tǒng)一中國的策略,沒有成功,盤纏也花完了,結(jié)果回家,妻子都不理他,向嫂子要口吃的,嫂子也看不起他。于是他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yè),“錐刺股”的故事就是這么來的。后來他改變策略,游說六國合縱抗秦,身任六國宰相。衣錦還鄉(xiāng),他的嫂子和妻子跪在地上都不敢抬頭看他。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