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國的富商呂不韋經(jīng)常往來于各地做買賣。一次到趙國的都城邯鄲去做買賣,遇到碰到在趙做人質(zhì)的秦國公子異人。異人是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兒子,但是因為討厭異人的母親夏姬,因此異人被送到趙國當(dāng)人質(zhì)。趙國由于與秦國交戰(zhàn)因此十分輕視異人。為此其處境有些困窘。呂不韋卻從商人角度看到了他身上的價值。認(rèn)為奇貨可居,是稀有的值得投資“貨物”,現(xiàn)在獲取以便有朝一日賺取名利,也就是一個政治交易。
回家后,呂不韋問父親:“農(nóng)民種田,一年能得幾倍的利益?”“可得十倍的利益?!备赣H回答說?!柏溬u珠寶能得幾倍的利益?”“可得幾十倍的利益?!薄耙菗砹⒁粋€國君,能得幾倍的利益?”“那就無法算得清楚了。”于是呂不韋說起秦國公子異人的事,并表示要設(shè)法把他弄到秦國去做國君,做個一本萬利的大買賣。父親非常贊成。
呂不韋于是告訴異人,表達(dá)愿助他回國成為太子。異人自然非常高興,并表示有朝一日成為國君,必將與呂不韋共享天下。
在與異人接洽后,呂不韋立即帶了大量財寶去到秦國求見太子安國君十分寵愛華陽夫人。呂不韋竭盡全能說服沒有生過兒子的她認(rèn)異人為自己親生兒子,并通過她要求安國君派人將異人接回秦國,改名子楚。
此后,安國君答應(yīng)華陽夫人要求立子楚為太子。幾年后,秦昭王去世,安國君做了國君,即秦孝文王。孝文王即位時一年后死去,子楚如愿以償,繼任國君,稱為秦莊襄王。子楚沒有食言,他讓呂不韋享受著10萬戶的納稅,并當(dāng)上了丞相。自此后他所買下來的奇貨,終于換得了無法估量的名利。
題 名: 奇貨可居
所屬朝代: 秦代
拼 音: qí huò kě jū
出 處
《史記·卷八十五》:“呂不韋賈邯鄲,見(子楚)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解 釋
指把少有的貨物囤積起來,等待高價出售。也比喻拿某種專長或獨占的東西作為資本,等待時機(jī),以撈取名利地位。
相關(guān)例句
可是他們把票子當(dāng)做~,非要足了錢不肯放回。(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五章)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遷 呂不韋 孝文王 秦昭王
相關(guān)作品: 史記·卷八十五
“因人成事”,是毛遂譏諷不頂用的同伴的話。
平原君一行到楚國后,平原君馬上求見楚王,要求楚王迅速派出援軍,和趙國聯(lián)合抗秦??墒浅鯌峙虑貒?,不肯答允。
兩個人從清早談判到中午,也沒談出結(jié)果。毛遂等三十人,在殿前階下,等得焦急起來。
那十九人就對毛遂開玩笑說:“毛先生,上殿去露露錐尖吧!”毛遂二話不說,提劍登階,從容上殿,對平原君說:“趙楚聯(lián)合抗秦的利害關(guān)系,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為什么說了這么半天還決定不下來呢?”楚王問平原君:“這是什么人?”平原君說:“是我的家臣,也是我的隨員?!背醣戕D(zhuǎn)向毛遂呵斥道:“還不快給我下去!我正在同你們君主談話,你算個什么?”毛遂按劍而前,對楚王說:“你仗著楚國是個大國,就這樣隨意呵斥人?你要知道,眼前在這十步之內(nèi),大國也沒有,你的性命全在我的手里。
你叫嚷什么!”楚王不作聲了。毛遂接著說:“我聽說商湯以七十里的地方取得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的地方臣服了諸侯,難道他兵多嗎?只不過能發(fā)揮他的優(yōu)勢,振奮他的威力罷了。
現(xiàn)在楚國土地方圓五千里,雄兵百萬,這是稱霸天下的本錢。象楚國這樣盛強(qiáng),天下各國都不能對抗。
白起,小娃娃罷了,帶了幾萬兵來和楚國打仗,一戰(zhàn)就奪去了你們的鄢、郢等地;再戰(zhàn)就燒掉了夷陵的楚先王墓;三戰(zhàn)干脆俘虜了大王你的先人,這是百輩的仇恨啊,連趙國都感到羞恥,而大王卻不知道好歹!軍事聯(lián)盟是為了楚國,不是為趙國。在我主人面前,你叫嚷什么?!”楚王又害怕又慚愧,連連稱是,滿口應(yīng)承說,“確實象先生說的,愿意把全國的兵力參加同盟?!?/p>
毛遂又逼問:“聯(lián)合抗秦的事定了吧?”楚王忙說:“定了?!泵炀驼泻舫醯淖笥艺f:“快拿雞、狗、馬的血來!”血來了,毛遂捧著銅盤跪獻(xiàn)給楚王說:“請大王先用手指蘸血涂在唇邊,這是定盟的儀式;接著是我的主人,最后是我?!?/p>
涂完血,毛遂左手拿著血盤子,用右手招喚殿外的十九個人說:“喂!你們接著在堂下涂血吧。你們這些老爺碌碌無能,就象所說的依靠別人成事的!” 這件外交大事,就這樣靠著毛遂的口才而終于取得了成功。
平原君因此很稱贊毛遂,其余十九人也更信服他了。 平原君定盟后回到邯鄲,感慨地說:“我不敢再鑒別人才了!毛先生到了楚國一次,就使趙國的聲望提高了百倍。
毛先生的三寸長的舌頭,比百萬雄兵還強(qiáng)??!”后把毛遂奉為上等門客。 以后,人們就把自己沒本事,而靠別人的力量辦成事的叫作“因人成事”。
用“三寸之舌”來形容人的能說會道、善于辯論。
“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是第二層意思。
求田問舍就是買地置屋。劉郎,指三國時劉備,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
這也是用了一個典故。三國時許汜去看望陳登,陳登對他很冷淡,獨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
許汜去詢問劉備,劉備說:天下大亂,你忘懷國事,求田問舍,陳登當(dāng)然瞧不起你。如果我,我將睡在百尺高樓,叫你睡在地下,豈止相差上下床呢?(見《三國志·陳登傳》)“怕應(yīng)羞見”的“怕應(yīng)”二字,是辛棄疾為許汜設(shè)想,表示懷疑:象你(指許汜)那樣的瑣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見象劉備那樣的英雄人物?這二層的大意是說,既不學(xué)為吃鱸魚膾而還鄉(xiāng)的張季鷹,也不學(xué)求田問舍的許汜。
作者登臨遠(yuǎn)望望故土而生情,誰無思鄉(xiāng)之情,作者自知身為游子,但國勢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說,我很懷念家鄉(xiāng)但卻絕不是像張翰、許汜一樣,我回故鄉(xiāng)當(dāng)是收復(fù)河山之時。
在梁集鎮(zhèn)西渭河畔戚姬村(原王行村)原有一座戚姬苑,人稱戚廟,是漢文帝劉恒為報答戚姬當(dāng)年搭救高祖劉邦之恩,特在藏匿劉邦的枯井處修建的。
現(xiàn)尚存西廂房三間、古井、清代重修斷碑等。戚姬是一位年輕貌美、不畏兵威的女子,曾搭救過劉邦。
《上邪》,就是兩人在念愛之時,戚姬給劉邦的愛情誓言.劉邦登基后,她成為寵妃,后被呂后所害。 戚姬是登上天元廣場十六根歷史名人柱的唯一一位女性。
公元前205年農(nóng)歷四月,項羽率輕騎突襲彭城,漢軍潰敗,楚軍追至靈璧東睢水上,劉邦只身沿睢水東北而逃,逃至今梁集境內(nèi),躲進(jìn)一眼枯井中藏身,被附近村中的戚氏父女救起。為躲避楚軍搜捕,戚父將劉邦留住三天,并以戚女相許。
次年,戚女生下一子。三年后劉邦在定陶稱帝,戚氏父女趕去相認(rèn)。
劉邦以戚女為姬,給兒子取名如意,封為趙王,又因如意酷似自己,劉邦對戚姬格外寵愛。劉邦曾考慮廢太子劉盈,改立如意為太子,但遭呂后和大臣們的反對,未能如愿。
劉邦死后,呂后專權(quán),她罰戚姬穿上囚服到永巷舂米。戚姬滿腹怨憤地唱到:“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隔三千里,誰當(dāng)使告汝!”后來,趙王如意被呂后用鴆酒毒死。
戚姬被砍去手足,挖眼,熏耳,飲以啞藥,扔在茅廁里,號為“人彘”,折磨致死。劉邦長子惠帝劉盈聽說戚姬被害,憤其母呂后過于歹毒,派人告訴呂后:“此事非人所為,臣為太后之子,實無臉面治理天下!”從此不問政事,最終憂郁而死。
呂后主政八年,她死后,大臣?xì)⒅T呂,扶立劉恒為文帝。漢文帝為報戚夫人救高祖之恩,親詔在戚姬救主之地興建“戚姬苑”,以香火祭之。
睢寧人為戚姬的悲慘遭遇而痛惜,更為她的勇敢、機(jī)智和善良而驕傲,歲歲年年祭祀不停。黃河奪泗后,戚姬苑多次被毀,但鄉(xiāng)民捐資,屢毀屢建,至今尚有戚姬苑遺跡。
晉平公問于祁黃羊(1)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p>
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p>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逼焦唬骸吧??!?/p>
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p>
【注釋】 (1)[祁黃羊]晉大夫,名奚,字黃羊。 參考譯文: 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地方?jīng)]有長官,誰適合去補(bǔ)這個缺?”祁黃羊回答:“解狐適宜?!?/p>
平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他回答:“您問的是誰適宜,并不是問的誰是我的仇人呀。” 平公說:“很好。”
依著他任命了解狐。國都里的貴族都稱贊任命的對。
隔了一些時候,平公又問祁黃羊:國家缺少了軍事統(tǒng)帥,誰適宜擔(dān)任這個工作?”他回答:“祁午適宜。”平公說:“祁午不就是你的兒子嗎?”他回答:您問的是誰適宜,并不是問的誰是我的兒子呀。
平公說:“很對?!庇忠乐蚊似钗纭?/p>
國都里的貴州都稱贊任命得好。 孔了聽到了這些事,說:“真好啊,祁黃羊作的建議!推薦外人不排除仇人,推薦自己人不回避兒子,祁黃羊可以說是大公無私了?!?/p>
人們常常說“一問三不知”這句俗語,而且都知道它是指問什么都不知道的意思,但是你知道“三不知”的來歷嗎? “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傳》。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軍隊攻打鄭國,而當(dāng)時占據(jù)霸主地位的是齊國。齊國不希望有別的國家可以和它相提并論,當(dāng)然就不希望晉國擴(kuò)張自己的領(lǐng)土,于是就派遣了陳成子帶兵去援救鄭國。陳成子下面有個部將叫茍寅。齊軍出發(fā)前,茍寅就對主帥陳成子說:“一個剛從晉國回來的朋友告訴我說,他們國家的軍隊將會派出大批的人馬來襲擊我們,而且揚(yáng)言要把我軍統(tǒng)統(tǒng)消滅。”一般的將領(lǐng)聽了這句話肯定會對茍寅非常感謝的,但是陳成子則不然,他對茍寅說:“咱們的軍隊在臨行的時候,國君就對我說:‘不管遇到什么樣的情況,要記住千萬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F(xiàn)在你聽說晉軍要來打我們,我對你說,即使他們來的人再多,我也不會害怕,也不能避而不戰(zhàn)。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fēng)滅自己志氣的話?;貒院螅遣皇窍胱屛野涯愕脑拡蟾娼o國君???” 茍寅便知難而退,感慨而道:“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一定要對事情的開始、發(fā)展、結(jié)果這三方面有個整體上的把握,然后才向上報告;但是這次我對晉軍的人數(shù)、行動時間等都不了解就向上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了蹄子上。
“一問三不知”即來源于此。
戰(zhàn)國時代,齊國無鹽地方(在今山東東平縣東),有一個女子,姓鐘離,名春,長得特別丑陋,所以多次選擇丈夫都沒有成功。四十歲時,她去見齊宣王,向宣王指出了齊國當(dāng)時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張。齊宣王敬佩她的才能,使娶她為王后,封她為“無鹽君”。
后來,人們就把“無鹽”作為丑女的代稱,如同把“西施”作為美女的代稱一樣?!魇谴呵飼r代越國苧蘿山的一個采樵女子,越王把她獻(xiàn)給吳王,是傳說中的古代絕色美人。(參看“東施效顰”)
無鹽和西施,一個極丑,一個極美,簡直無法相比。如果竟把她們兩人相提并論,那就是把丑的抬得太高、把美的貶得太低,這叫做“刻畫無鹽,唐突西施”。(刻畫,是加工描繪;唐突,是無禮沖撞的意思。)
《晉書·周顗(yi)傳》載:周顗,字伯仁,晉元帝時,歷任尚書左仆射,朝中官宦認(rèn)為他為人高潔,把他比作樂廣。樂廣也是當(dāng)時被認(rèn)為高潔的人物,有“樂翁冰清”的贊語。但是周顗卻認(rèn)為樂廣根本不能同他相比,因此,當(dāng)庾亮告訴他有人把他比作樂廣時,他并不高興,說道:“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以丑比美,比得不恰當(dāng),而且因此褻瀆了美好的人物,就叫做“刻畫無鹽,唐突西施”。
膽大如斗》三國 時期,蜀國的姜維膽量很大,也有 才干,得到軍師諸葛亮的器重,委任他為征西將軍,并且竭力培植他。
諸葛亮死后,蜀國的兵馬就由他統(tǒng)率,任蜀國的大將軍。他繼承諸葛亮的遺志,多次領(lǐng)兵攻打魏國,都沒有取勝。
后來魏國征伐蜀國,蜀國寡不敵眾,遭到慘敗,后主劉禪投降。不久,魏國的鐘會陰謀叛變魏王,姜維認(rèn)為時機(jī)已到,便假意與鐘會勾結(jié),企圖趁機(jī)恢復(fù)蜀。
不料事機(jī)敗露,姜維被魏兵所殺。魏兵剖開他的肚子,發(fā)現(xiàn)姜維的膽像斗一般大。
樂不思蜀( 劉禪 ) 扶不起的阿斗 我只有知道這些了 呵呵 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