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液體密度
一、常規(guī)法
1.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
2. 測量步驟:
(1)在燒杯中裝適量的未知液體放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上稱出其質(zhì)量m1;
(2)將燒杯中的未知液體倒一些在量筒中測出其體積V;
(3)將盛有剩下未知液體的燒杯放在天平上,測出它們的質(zhì)量m2
3. 計算結(jié)果:根據(jù) 得
二、密度瓶法
1. 主要器材:天平、未知液體、玻璃瓶、水
2. 測量步驟:
(1)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測出空瓶的質(zhì)量m0
(2)在空瓶中裝滿水,測出它們的總質(zhì)量m1
(3)把水倒出,再將空瓶中裝滿未知液體,測出它們的質(zhì)量m2
3. 計算結(jié)果:
液體的質(zhì)量:
液體的體積:
液體的密度:
三、密度計法
1. 主要器材:自制密度計、未知液體、量筒
2. 測量步驟:
(1)把鐵絲纏在細木棍下端制成簡易的密度計;
(2)在量筒中放適量的水,讓密度計漂浮在水中,測出它在水中的體積V水
(3)在量筒中放適量的未知液體,讓密度計漂浮在液體中,測出它在液體中的體積V液
3. 計算結(jié)果:
四、浮力法
1. 主要器材:彈簧測力計、水、金屬塊、未知液體
2. 測量步驟:
(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在空氣中受到的重力G0;
(2)用彈測力計測出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重力G1;
(3)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浸沒在未知液體中受到的重力G2。
3. 計算結(jié)果:
五、浮體法
1. 主要器材:刻度尺、未知液體、水、正方體木塊
2. 測量步驟:
(1)將木塊平放在水中漂浮,測出木塊浸在水中的深度h1
(2)將木塊平放在液體中漂浮,測出木塊浸在液體中的深度h2
3. 計算結(jié)果:
(計算結(jié)果是圖片自己看鏈接吧)
c.lobit.cn/educa/unvisity/zxxzt/2006zt/c/zt/wl/22.htm
/source/czwl/FL/90_SR.asp
測量固體等
一、常規(guī)測量:
1、利用量筒、托盤天平、砝碼測量。如教材中的測量石塊的密度、鹽水的密度。
2、利用托盤天平、砝碼、刻度尺測量規(guī)則物體的密度。
3、利用密度計測量液體的密度
二、特殊測量:
1、利用托盤天平、砝碼、水、礦泉水瓶、測量牛奶的密度。
2、利用托盤天平、砝碼、水、燒杯測量金屬顆粒的密度。
3、利用量筒、水測量橡皮泥的密度。
4、利用彈簧測力計、水、燒杯測量鐵塊的密度。
5、利用刻度尺 水 燒杯、細繩測量礦石的密度。
常用方法有 1.直接根據(jù)密度的定義式:p=m/V 先在天平上稱出該物體的質(zhì)量 再測出該物質(zhì)的體積(或算出 如果是規(guī)則圖形的話 比如正方形) 兩個的比值就是密度 2.如果是液體的密度 那么直接用密度計測(密度計只能測液體 切記) 放射性元素法用于測一些很難測出質(zhì)量 又很難求得體積的物質(zhì) 但不常用于日常生活 (順便說下:4度(℃)的時候 以1cm^3的1g水的比值作為密度的最小標準 因此此時水的密度為1g/cm^3=1000kg/m^3)。
初中物理密度測量方法總匯 一、有天平,有量筒(常規(guī)方法)1. 固體: 器材:石塊、天平和砝碼、量筒、足夠多的水和細線 (1) 先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量出石塊的質(zhì)量 (2) 在量筒中裝入適量的水,讀取示數(shù) (3) 用細線系住石塊,將其浸沒在水中(密度小于液體密度的固體可采用針壓法或墜物法),讀取示數(shù) 2. 液體 器材:待測液體、量筒、燒杯、天平和砝碼 (1) 在燒杯中裝入適量的待測液體,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量出燒杯和液體質(zhì)量 (2) 把燒杯中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讀取示數(shù) (3) 用天平測得燒杯中剩余液體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 二、有天平,無量筒(等體積替代法)1. 固體 儀器:石塊、燒杯、天平和砝碼、足夠多的水、足夠長的細線 (1) 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出待測固體的質(zhì)量 (2) 將燒杯中盛滿水,用天平測得燒杯和水的質(zhì)量 (3) 用細線系住石塊,使其浸沒在燒杯中,待液體溢出后,用天平測得此時燒杯總質(zhì)量 2. 液體 表達式:儀器:燒杯、足夠多的水,足夠多的待測液體、天平和砝碼 (1) 用調(diào)整好的天平測得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 (2) 將燒杯裝滿水,用天平測得燒杯和水質(zhì)量為 (3) 將燒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燒杯中裝滿待測液體,測得此時燒杯和液體的質(zhì)量為 三、有量筒,無天平1. 固體 a、一漂一沉法 表達式: 器材:天平、待測試管,足夠多的水 (1) 在量筒內(nèi)裝有適量的水,讀取示數(shù) (2) 將試管開口向上放入量筒,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此時量筒示數(shù) (3) 使試管沉底,沒入水中,讀取量筒示數(shù) b、(曹沖稱象法) 器材:水槽、燒杯、量筒、足夠多的水和細線、石塊、筆或橡皮筋 (1) 用細線系住石塊,將其放入燒杯內(nèi),然后燒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內(nèi),用筆在燒杯上標記出液面 (2) 取出塑料盒內(nèi)的固體,往里緩慢倒入水,直到量筒內(nèi)液面達到標記的高度 (3) 將燒杯內(nèi)水倒入量筒內(nèi),讀取示數(shù)為 (4) 在量筒內(nèi)裝有適量的水,示數(shù)為 ,然后通過細線將固體放入液體內(nèi),測得此時示數(shù)為 表達式:c、器材:量筒、待測固體、足夠的水和細線、木塊或塑料盒 (1) 將一木塊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內(nèi),測得體積為 (2) 將待測固體放在木塊上,測得量筒示數(shù)為 (3) 然后通過細線將固體也放入量筒內(nèi),此時量筒示數(shù)為 公式:3. 液體 a、等浮力法 器材:量筒、足夠的水、待測液體、密度較小的固體 (1) 量筒內(nèi)裝有體積為 的水 (2) 將一密度較小的固體放入水中,測得體積為 (3) 在量筒內(nèi)裝入適量的液體,測得體積為 (4) 再將固體放入該液體內(nèi),測得體積為 公式:b、(曹沖稱象法) 表達式:器材:小燒杯、水槽、量筒、待測液體、足夠的水 (1) 在小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然后將小燒杯放入一個水槽內(nèi),標記出液面高度 (2) 將小燒杯中的水倒入量筒內(nèi)測得體積為 (3) 將小燒杯放在大燒杯內(nèi),將待測液體緩慢的倒入小燒杯內(nèi),直到水槽內(nèi)液面上升到標記處 (4) 將小燒杯內(nèi)的待測液體倒入量筒內(nèi)測得體積為 四、只有彈簧測力計1. 固體(雙提法) 表達式:器材:彈簧測力計、燒杯、足夠的水和細線、石塊 (1) 用細線系住石塊,用調(diào)整好的彈簧測力計測得石塊的重力 (2) 用彈簧測力計懸掛著固體,將其完全浸沒在盛有水的燒杯內(nèi),此時示數(shù)為 2.液體(三提法) 表達式:器材:彈簧測力計、待測液體、石塊、燒杯、足夠多的水和細線 (1) 用細線系住石塊,用調(diào)整好的彈簧測力計測得金屬塊的重力 (2) 將燒杯中裝入足夠多的水,用彈簧測力計懸掛著金屬塊浸沒在水中,不觸及燒杯側(cè)壁和底部,此時示數(shù)為 (3) 將燒杯中裝入足夠多的待測液體,用彈簧測力計懸掛著石塊浸沒在待測液體中,不觸及燒杯側(cè)壁和底部,此時示數(shù)為 五、只有刻度尺1. 土密度計法 表達式:器材:刻度尺,燒杯、足夠的水和待測液體、粗細均勻的塑料棒或木棒,足夠的金屬絲 (1) 取粗細均勻的木棒,用刻度尺測量其長度h,底部纏上足夠的金屬絲 (2) 燒杯中裝入足夠多的水,將木棒放入燒杯內(nèi)豎直漂浮,用刻度尺測量露出水面的高度 (3) 倒掉燒杯中的水,裝入足夠多的待測液體,將木棒放入燒杯內(nèi),使其豎直漂浮,用刻度尺測量露出液面的高度 2. 等壓強法 表達式:器材:玻璃管、橡皮膜和細線、燒杯、足夠多的水和待測液體、刻度尺 (1) 使用刻度尺測出試管的長度h,通過細線用橡皮膜將玻璃管一端密封住 (2) 玻璃管內(nèi)部裝有適量的待測液體,用刻度尺測量液面高度為 ,緩慢浸入盛有水的燒杯內(nèi),直至橡皮膜水平 (3) 測得玻璃管露出水面的高度 3. 浮力法 表達式:器材:燒杯,足夠的水和細線、待測固體、水槽、刻度尺 (1) 使一空燒杯懸浮在水槽內(nèi),用刻度尺測得液面的高度 (2) 將待測固體放在燒杯內(nèi),測得液面高度 (3) 將固體取出通過細線直接放入水槽內(nèi),測得液面高度 。
六、天平+浮力法 表達式:器材:天平和砝碼、待測固體、燒杯、足夠的水和細線 (1) 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測得待測固體的質(zhì)量 (2) 把盛有液體的燒杯放在天平上測量,此時天平示數(shù)為 (3) 用細線使待測物體浸沒在水中,此時天平的示數(shù) 本來是有圖解的,還有表達式,因為不會傳圖,不過我想你也能夠看懂的,祝你學習進步.我這些都是比較特殊的測密度的方法喲。
一、天平量筒法方法:直接用天平測質(zhì)量m,量筒測體積v。
注意點:1、固體(1)密度大于水的固體質(zhì)量在體積前測量,避免沾水后質(zhì)量偏大;放入水中要排除去氣泡,避免體積偏大。(2)密度小于水的固體1)按入法:用細鐵絲和大頭針將物體恰好全部按入水中,便于測體積。
2)助沉法:在量筒中先將助沉物全部浸沒水中,測出總體積V1;然后將待測物體和助沉物一起浸沒,測出總體積V2,求出待測物體體積V=V2-V1。2、液體方法:先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m1,再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測出剩余液體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m2,求出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一部分液體的質(zhì)量m= m1- m2;同時從量筒讀出量筒中一部分液體的體積v,求出液體的密度ρ= (m1- m2)/v。
此時質(zhì)量和體積相應,誤差較小。 若先測出燒杯的質(zhì)量m1,再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m2,求出液體的質(zhì)量m2;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出液體的體積v,求出液體的密度ρ也可。
但由于燒杯沾有液體,體積偏小,密度偏大。若先倒入量筒測出液體的體積v,然后測出燒杯的質(zhì)量m1,再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m2,求出液體的質(zhì)量m,又質(zhì)量偏小,故密度偏小。
二、漂浮法1、漂浮的質(zhì)地均勻的規(guī)則柱體可用刻度尺量出物體的長度L1,讓物體漂浮在水中,測出物體漂浮在水中時,測出物體露出水面的長度L2,設底面積為S,根據(jù)漂浮條件和所測數(shù)據(jù),可推出密度ρ=ρ水(L1-L2)/ L1。 若再將其放入另一種待測液體中使其漂浮,測出物體露出水面的長度L3,根據(jù)漂浮條件,可求出待測液體的密度ρ液=ρL1/(L1-L3)。
注:也可直接測出水下部分的長度。2、不規(guī)則物體在量筒中放入適量水,記下體積V1;將物體放于量筒中,使其漂浮,記下總體積V2;再將其放入水中,便其浸沒在水中,記下總體積V3;則可計算出密度ρ=ρ水(V2-V1)/(V3-V1)。
注意:如是下沉物,可想法使其漂?。ㄈ缦鹌つ嗫赡蟪煽招耐霠睿H粲弥稳萜鞔媪客?,則可按上述步驟用刻度尺分別量出水的深度h1、h2、h3,設容器底面積為S,如上可推導求出密度ρ=ρ水(h2-h1)/(h3-h1)。
三、稱重法用彈簧測力計和水測量水中下沉物體的密度步聚:1、用彈簧測力計測中空氣中物體的重力G,2、將其浸沒在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3、計算密度為:ρ=Gρ水/(G-F)四、替代法1、固體方法1:用天平稱出物體的質(zhì)量m;將燒杯中裝滿水,用天平稱出總質(zhì)量m1,把物體浸沒水中后取出,稱出出剩余水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m2,則溢出水的質(zhì)量為兩者之差m1-m2,求出溢出水的體積即為物體的體積;求出物體的密度。方法2:用天平稱出物體的質(zhì)量m;將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水,用天平稱出總質(zhì)量,用線吊著物體浸沒水中(不碰容器底),稱出總質(zhì)量m2,則兩者之差為排開水的體積即為物體的體積v= (m2-m1)/ ρ水,求出物體的密度ρ=mρ水/( m2-m1)。
2、液體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m;將燒杯中裝滿水(或作好標記),用天平稱出總質(zhì)量m1:將水倒干,裝入同樣多的待測液體,用天平稱出總質(zhì)量m2:計算密度ρ=( m2-m) ρ水/( m1-m)。五、U型管法(壓強平衡法) 1、U型管法:適用于與水不相容的液體在U型管法中注入一定量的注水,再注入一定量的被測液體,分別測出液體交界面到達水面和液體面的深度h1、h2,根據(jù)兩液體對交界面的壓強相等,由p 1=p2求出待測液體的密度ρ=ρ水h1/ h2。
補充: 密度的測量(1)常規(guī)法( 天平 量筒 法)測固體密度: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ρ=m/v天平測質(zhì)量, 排水法 測體積;密度比水小,按壓法、捆綁法 、吊掛法、埋砂法)。溶于水; 飽和溶液 法、埋砂法測液體密度:ρ=m/v天平測質(zhì)量,量筒測體積注意事項:天平的使用(三點調(diào)節(jié), 法碼 、游碼使用法則),m、v測量次序,量筒的選擇。
(2)僅有天平測固體(溢 水法 )m溢水=m1-m2、v溢水=(m1-m2)/ρ水、v物=v溢水=(m1-m2)/ρ水、ρ物=ρ水m物/(m1-m2)測液體的密度(等體積法)m液體=m2-m1(m2-m1)、m水=m3-m1、v液=v水=(m3-m1)/ρ水、ρ液=m液/v液=ρ水(m2-m1)/(m3-m1)(3)僅有量筒量筒只能測體積。而密度的問題是ρ=m/v,無法直接解決m的問題,間接解決的方法是漂浮法。
v排=v2-v3、v排=v3-v1、g=f浮、ρ物gv物=ρ液gv排若ρ液已知,可測固體密度、ρ物=ρ液(v2-v1)/(v3-v1);若ρ物已知,可測液體密度、ρ液=ρ物(v3-v1)/(v2-v1);條件是:漂浮。(4)僅有 彈簧秤 m物=g/g、f浮=g-f、ρ液gv物=g-f;若ρ液已知,可測固體密度、ρ物=ρ液g/(g-f);若ρ物已知,可測液體密度、ρ液=ρ物(g-f)/g;條件:浸沒,即ρ物〉ρ液。
密度測量還有很多其他方法如杠桿法、連通器 法、壓強 法等。
[方法一]器材:天平和砝碼、量筒、燒杯、鹽水
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燒杯和鹽水的總質(zhì)量m1,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②用天平測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zhì)量m2;
③算出量筒中鹽水的質(zhì)量m=m1-m2;
④讀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⑤根據(jù)ρ=mV算出鹽水的密度.
[方法二]器材:燒杯、天平和砝碼、純水、鹽水、記號筆
分析:在沒有量筒,液體體積無法直接測量時,往往需要借助于等體積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體積相等時,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之比等于它們的密度之比.
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出空燒杯質(zhì)量m0;
②用燒杯取一定量的水,用記號筆在液面處記下記號,并用天平測出水和燒杯總質(zhì)量m1;
③再用燒杯取與水等體積的鹽水(鹽水液面與記號處相平),并用天平測出鹽水和燒杯總質(zhì)量m2;
④因純水和鹽水體積相等,
有ρ鹽水ρ水=m2-m0m1-m0,
得鹽水密度ρ鹽水=m2-m0m1-m0ρ水.
[方法三]器材:彈簧秤、小石塊(或其它在鹽水中下沉的物體)、細線、鹽水、量筒
分析:在沒有天平,液體質(zhì)量無法直接測量時,往往需要利用浮力知識間接測量.
實驗步驟:①用彈簧秤測小石塊的重力G,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鹽水,讀出液面所對應的刻度值V1;
②將小石塊浸沒到量筒的鹽水中,讀出彈簧秤的示數(shù)F和液面所對應的刻度值V2;
③由F浮=G—F算出浮力,由V=V2—V1算出石塊的體積;
④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得ρ鹽=F浮gV=G-Fg(V2-V1)。
密度的測量(1)常規(guī)法(天平量筒法)
測固體密度: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ρ=m/v天平測質(zhì)量,排水法測體積;密度比水小,按壓法、捆綁法、吊掛法、埋砂法)。
溶于水;飽和溶液法、埋砂法
測液體密度:ρ=m/v天平測質(zhì)量,量筒測體積
注意事項:天平的使用(三點調(diào)節(jié),法碼、游碼使用法則),m、v測量次序,量筒的選擇。
(2)僅有天平測固體(溢水法)
m溢水=m1-m2、v溢水=(m1-m2)/ρ水、v物=v溢水=(m1-m2)/ρ水、ρ物=ρ水m物/(m1-m2)
測液體的密度(等體積法)
m液體=m2-m1(m2-m1)、m水=m3-m1、v液=v水=(m3-m1)/ρ水、ρ液=m液/v液=ρ水(m2-m1)/(m3-m1)
(3)僅有量筒
量筒只能測體積。而密度的問題是ρ=m/v,無法直接解決m的問題,間接解決的方法是漂浮法。
v排=v2-v3、v排=v3-v1、g=f浮、ρ物gv物=ρ液gv排
若ρ液已知,可測固體密度、ρ物=ρ液(v2-v1)/(v3-v1);
若ρ物已知,可測液體密度、ρ液=ρ物(v3-v1)/(v2-v1);
條件是:漂浮。
(4)僅有彈簧秤
m物=g/g、f浮=g-f、ρ液gv物=g-f;
若ρ液已知,可測固體密度、ρ物=ρ液g/(g-f);
若ρ物已知,可測液體密度、ρ液=ρ物(g-f)/g;
條件:浸沒,即ρ物〉ρ液。
密度測量還有很多其他方法如杠桿法、連通器法、壓強法等。
一、測固體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稱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屬塊、細繩
步驟:1)、用天平稱出金屬塊的質(zhì)量;
2)、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3)、用細繩系住金屬塊放入量筒中,浸沒,讀出體積為V2。
計算表達式:ρ=m/(V2-V1)
2、比重杯法:
器材:燒杯、水、金屬塊、天平、
步驟:1)、往燒杯裝滿水,放在天平上稱出質(zhì)量為m1;
2)、將屬塊輕輕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將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質(zhì)量為m2;
3)、將金屬塊取出,把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燒杯和剩下水的質(zhì)量m3。
計算表達式:ρ=ρ水(m2-m3)/(m1-m3)
3、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彈簧秤、金屬塊、水、細繩
步驟:1)、用細繩系住金屬塊,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的重力G;
2)、將金屬塊完全浸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在水中的視重G/;
計算表達式:ρ=Gρ水/(G-G/)
4、浮力法(一):
器材:木塊、水、細針、量筒
步驟:1)、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2)、將木塊放入水中,漂浮,靜止后讀出體積V2;
3)、用細針插入木塊,將木塊完全浸入水中,讀出體積為V3。
計算表達式:ρ=ρ水(V2-V1)/(V3-V1)
5、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圓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塊
步驟:1)、在圓筒杯內(nèi)放入適量水,再將塑料杯杯口朝上輕輕放入,讓其漂浮,用刻度尺
測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將小石塊輕輕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2;
3)、將小石塊從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3.
計算表達式:ρ=ρ水(h2-h1)/(h3-h1)
6、密度計法:
器材:雞蛋、密度計、水、鹽、玻璃杯
步驟:1)、在玻璃杯中倒入適量水,將雞蛋輕輕放入,雞蛋下沉;
2)、往水中逐漸加鹽,邊加邊用密度計攪拌,直至雞蛋漂浮,用密度計測出鹽水的
密度即等到于雞蛋的密度;
二、液體的密度:
1、稱量法:
器材:燒杯、量筒、天平、待測液體
步驟:1)、用天平稱出燒杯的質(zhì)量M1;
2)、將待測液體倒入燒杯中,測出總質(zhì)量M2;
3)、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測出體積V。
計算表達:ρ=(M2-M1)/V
2、比重杯法
器材:燒杯、水、待液體、天平
步驟:1)、用天平稱出燒的質(zhì)量M1;
2)、往燒杯內(nèi)倒?jié)M水,稱出總質(zhì)量M2;
3)、倒去燒杯中的水,往燒杯中倒?jié)M待測液體,稱出總質(zhì)量M3。
計算表達:ρ=ρ水(M3-M1)/(M2-M1)
3、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彈簧秤、水、待測液體、小石塊、細繩子
步驟:1)、用細繩系住小石塊,用彈簧秤稱出小石塊的重力G;
2)、將小塊浸沒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小石的視重G/;
3)、將小塊浸沒入待測液體中,用彈簧秤稱出小石塊的視重G//。
計算表達:ρ=ρ水(G-G//)/(G-G/)
4、U形管法:
器材:U形管、水、待測液體、刻度尺
步驟:1)、將適量水倒入U形管中;
2)、將待測液體從U形管的一個管口沿壁緩慢注入。
3)、用刻度尺測出管中水的高度h1,待測液體的高度h2.(如圖)
計算表達:ρ=ρ水h1/h2
(注意:用此種方法的條件是:待測液體不溶于水,待測液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5、密度計法:
器材:密度計、待測液體
方法:將密度計放入待測液體中,直接讀出密度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433秒